APP下载

北海市樟树矮林作业探析

2023-03-14李庆发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樟树

李庆发

摘 要 为给樟树矮林作业提供技术指导,在广西北海市设置0.8 m×1.0 m、1.0 m×1.2 m、

1.2 m×1.5 m、1.5 m×2.0 m、2.0 m×2.0 m等5种不同株行距的定植密度试验,研究各密度对樟树矮林种植保存率、出油率、冠幅、树高、枝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植密度对保存率、出油率无显著影响;但对冠幅、树高、枝叶产量等有显著影响。冠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树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枝叶产量在开始时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而逐步增大,在1.0 m×1.2 m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而减小。试验结果表明以1.0 m×1.2 m的种植密度为最佳。

关键词 樟树;矮林作业;广西北海市

中图分类号:S792.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57

樟树(Camphora officinarum)是珍贵的用材树种、经济林和绿化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区[1]。樟树的根、茎和叶可提取精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原料、香精香料等领域[2-4]。樟树木材用于制作高档家具,枝、叶及根用于提炼樟油及樟脑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我国特色经济林树种。我国进行樟树培育的研究较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营造人工樟树林,以培育用材林和绿化树种为主,并取得了较大成效,选育出一批樟树新品种[5-11]。“南安1号”是从福建省南安市樟树变异植株中发现并审定,其枝鲜精油得率为2.6%~3.6%[12];新品種“桂樟1号”叶片精油主要成分为芳樟醇,比例稳定在85%以上,为用材林及材油兼用树种[13];“柠香”叶精油主要成分为柠檬醛,比例在60%左右,在香料工业中有一定应用价值[14]。

我国针对樟树的各项研究较丰富,有学者在育苗方面对樟树的扦插育苗进行了研究。例如,曲芬霞研究认为,4年生芳樟母株的插穗在混合基质(蛭石∶珍珠岩∶清水河沙=1∶1∶2)中,配合使用100 mg·kg-1的萘乙酸药液浸泡2 h,生根率可达85%[15];金志农等人研究认为,不同种源/家系樟树生根能力差异显著,最多可达80.69%,最少的为71.19%,生长量也相差较大[16]。但在矮林作业方面的研究较少,如龙光远等人研究认为,在适生的立地条件下,龙脑樟矮林作业年产值达

8.2万元·hm-2[17];宋祥兰等人研究认为,樟树矮林作业在江西省赣州市是可行的,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18]。

广西北海市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适宜香樟的生长。据调查,从2014年开始,相关部门在北海市牛尾岭试种了香樟,由于其长势好,年生长最大可达2 m,逐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加快当地特色产业培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但北海市对樟树的矮林作业研究较少,因此加强此项研究,对科学经营樟树矮林作业、提高樟树集约经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基地设在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牛尾岭1林班5小班,地理位置处于109°03′~109°22′E、20°80′~21°60′N。该地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9 ℃,极端最高气温37.1 ℃,极端最低气温2.0 ℃,年平均日照时间2 009 h,常年高温多雨,干湿季明显,秋春相连,长夏无冬,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地势相对较平缓,土壤为酸性红壤,土层厚60 cm以上,有机质含量1.1%~1.8%,自然肥力高,pH值介于5.5~7.0[19]。2000年,北海市有林业用地11.58万hm2,森林覆盖率28.6%,到2020年,全市林业总产值为

4.5亿元。林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北海市海城区樟树示范林基地引种的营养杯苗,苗木高度为35~50 cm,地径5~10 mm。

1.3 试验设计及种植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采用对比排列的试验方法,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共设置0.8 m×1.0 m、1.0 m×1.2 m、1.2 m×

1.5 m、1.5 m×2.0 m、2.0 m×2.0 m等5个株行距,依次为处理1~5,各小区面积为400 m2(20 m×20 m),重复3次。

1.3.2 林地整理与挖造林穴

该林地为桉树采伐迹地,将桉树伐倒木运输完成后砍除林地内的所有杂灌,设置好防火隔离带,将林地上的杂灌曝晒20 d后进行炼山。再按设计的株行距挖造林穴,穴的规格为0.5 m×0.5 m×0.4 m。在造林穴竣工后,每穴施钙镁磷肥0.5 kg、塘泥2.0 kg,与土壤拌匀后回土填穴。

1.3.3 调苗与定植

在造林穴经历1次降雨后及时调苗进行定植。在定植时将苗挑运到造林穴边,要做到轻拿轻放,防止营养土与根系分离。挖开穴内松土,将营养袋撕开后轻放于穴内再进行培土,培土应高于原营养杯苗痕迹5 cm左右。此次定植的时间为2020年3月。

1.3.4 定干、补植及抚育

在2020年5月进行除草抚育,抚育完成后在苗高0.5 m处截干,促进侧枝萌发。此后在7月、9月各进行1次除草作业。在第1次抚育后进行成活率检查,对死亡植株进行补植作业,以达到充分利用林地的目的,提高林地效益。第2年除草2次,分别为4月和6月,第3年在6月除草1次。在每年第1次抚育后及时进行施肥,施肥所用肥料为复合肥[m(N)∶m(P2O5)∶m(K2O)=15∶15∶15],每667 m2施肥25~30 kg。

1.3.5 数据观测与统计分析

在2023年1月每小区随机选取15株进行株高与冠幅的测定;收割后测定枝叶的产量,具体由平均单株枝叶重和每公顷株数计算得出;在每个小区采3个样品,到试验室采用蒸馏提炼计算出油率。数据观测完成后,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0]。

2 结果与分析

经方差分析,5种定植密度下的苗木保存率、出油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5种定植密度下的苗木冠幅、树高、枝叶产量有显著差异(p<0.05)。

2.1 保存率与出油率的多重比较

为研究这5种定植密度对苗木保存率、出油率、冠幅、树高、枝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多重比较。如表1所示,保存率的顺序为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5;5种定植密度的出油率在2.3%~2.5%。5种定植密度的保存率、出油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植密度对苗木保存率及出油率的影響相差不大。

2.2 冠幅的多重比较

如表1所示,在冠幅方面,5组处理的顺序为处理5>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即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冠幅也逐步变小。5种定植密度下的苗木冠幅有显著差异(p<0.05),这主要是株行距变小后其生长空间也随之变小,阻碍了冠幅的生长。

2.3 树高的多重比较

如表1所示,在树高方面,5组处理的顺序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即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高生长反而增大。5种定植密度的树高有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是樟树为喜光树种,在人工种植时通过施肥管理,养分充足,其冠幅生长受到压制后,多余的养分用于细胞的伸长生长,因此株行距小的高生长更大。

2.4 枝叶产量的多重比较

如表1所示,在枝叶产量方面,5组处理的顺序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5;在开始时,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枝叶产量增大,当处理2为1.0 m×1.2 m时产量达到最大,随后枝叶产量又减小。这主要是因为种植密度过大,虽然单株产量小,但株数多,因此在1.0 m×1.2 m达到最大;在调查中发现,2.0 m×2.0 m的种植密度约为

2 505株·hm-2,尽管单株产量很高,但种植株数仅为处理2种植密度8 325株·hm-2的30%,因此单位产量仍然很少。

3 结论与讨论

樟树矮林作业在定植时要考虑保存率,种植后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收获最多的枝叶。此次设计的5种定植密度中,枝叶产量以1.0 m×1.2 m为最佳。这是因为,樟树在定植后及时定干,这种矮林作业方式促进了侧枝的生长发育,使得樟树在种植初期就迅速形成树冠,有了较大的光合面积;加上北海市位于我国南方,高温高湿的天气配以高效施肥后的充足养分,樟树生长迅速。樟树在矮林作业的种植方式下,种植密度越高,郁闭度越大,林地上杂草减少,养分更多地促进了樟树的生长,在定植当年的郁闭度就在0.5以上。在种植第2年,郁闭度在0.8以上,林下杂草较少,使得肥料养分基本被樟树吸收。这种矮林作业的经营方式产生了较高的效益。当然,在种植第3年,樟树生长速度进一步加快,要采取一年多次收割的方式进行采收,防止郁闭度过大而不利于单株生长发育,影响整体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存及,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陈尚钘,赵玲华,徐小军.天然芳樟醇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林业科技开发,2013,27(2):13-17.

[3] 熊振宇,肖复明,徐旭,等.植物药用成分龙脑的药学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6):

786-790.

[4] 吴磊,吴静,李子江,等.樟树抗炎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30(9):1515-1520.

[5] 赵晓霞,董振浩,刘光斌,等.香樟树籽油提取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应用化工,2013,42(9):

1620-1623.

[6]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6.

[7] 黄文养.樟树速生林的营造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09,25(3):84-89.

[8] 何红娟,梁月兰,黄海烈.马尾松×樟树混交林土壤肥力状况研究初报[J].广西林业科学,2005,34(3):140-141.

[9] 李树忠.混交福建柏对樟树干材培育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5):32-34.

[10] 陈敬明.绿化树种樟树的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99.

[11] 章麒,张艳珠.平顶山地区园林植物香樟树的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2(5):36-37.

[12] 吴茜,张晓华,邹双全,等.樟树新品种‘南安1号[J].园艺学报,2022,49(4):943-944.

[13] 朱昌叁,安家成,梁晓静,等.樟树新品种‘桂樟1号[J].园艺学报,2021,48(增刊2):3017-3018.

[14] 朱昌叁,王坤,安家成,等.樟树新品种‘柠香[J].园艺学报,2021,48(增刊2):3015-3016.

[15] 曲芬霞.纯种芳樟扦插繁殖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5.

[16] 金志农,肖祖飞,李凤,等.不同种源/家系樟树绿枝扦插生根能力及扦插苗生长评价[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37(6):52-56.

[17] 龙光远,彭招兰,郭德选,等.龙脑樟矮林作业技术和效益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0,14(6):

30-31.

[18] 宋祥兰,卓儒菊,徐鑫.赣州樟树矮林作业试验初报[J].中国林副特产,2010,12(6):24-25.

[19] 江锦烽,许仕道.广西北海市香樟基地建设规划探讨[J].热带林业,2018,46(4):78-80.

[20] 张力,甘乾福,吴旭.SPSS 19.0(中文版)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M].3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樟树
小樟树的新装
香樟树
香樟树之恋
浅析丰城话与樟树话的语音差异
香樟树,樟树香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相信香樟树
暮饮
大樟树上的鸟儿们
樟树木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