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

2023-03-14凌寿勇林万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发展对策广西

凌寿勇 林万

摘 要 国家储备林建设对于保障国家木材资源供应、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和国家木材战略安全,以广西为例,对其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财政支持力度较小、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建设主体相对单一和林地整合竞争激烈等,基于此提出了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改善经营管理措施、拓展项目实施范围和完善林地市场管理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建设现状;问题;发展对策;广西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51

木材是我国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战略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木材产量10 693万m3,比2021年下降7.7%[1]。而原木进口量为4 370万m3,虽然相比2021年同期减少了1 988万m3,同比下降31.3%,但还有大量的板材等木制品需要进口[2]。为有效降低我国木材供给的风险,2018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印发了《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提出到2035年规划建设2 000万hm2国家储备林的发展目标,一般用材基本实现自给[3]。

广西是我国最早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的省区之一,承担着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相关规划,广西拟建设国家储备林面积186.67万hm2,约占全国总规模的9.3%,任务量居全国第一。然而,当前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寻找有效的对策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广西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广西国家储备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1 国家储备林的定义和重要性

1.1 定义

国家储备林是指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对优质木材的渴求,在林业发展适宜区,采用改造现有林、集约化人工造林、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方式营造和培育出的多功能森林。这些多功能森林包括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4]。

1.2 重要性

国家储备林的建设对于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具有重要意义。1)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和1/7,但需要支撑占全球23%的人口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通过大力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能够提高我国的木材自给率,降低对外依存度,从而保障国家木材安全。2)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储备林建设通过提供优质的木材资源和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能够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这对于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改善民生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3)助力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储备林是多功能森林,能够提供大量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空气净化等,这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2 现状

广西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域广阔,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林木综合生长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

林地面积超过1 600万hm2,建设国家储备林的优势得天独厚。2013年、2015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提出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等要求,将建设国家储备林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成为我国最早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的试点省区之一。2015年12月,廣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原国家林业局、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合力推进建设广西国家储备林,广西成为我国首个成功申请国家储备林专项贷款的省区。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3—2035年)(2018年修编)》,确定了树种选择、技术标准等关键要素,全区范围内正式启动国家储备林的大规模建设工作。2019年,广西印发了《关于加快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将广西打造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储备林核心基地,进一步扩大了建设国家储备林的范围。2021年,广西又印发了《广西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统筹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区国家储备林贷款余额达到1 000亿元,新建国家储备林

66.67万hm2”的“双千”目标[5]。截至2022年底,广西已累计在全区14个市、81个县(市、区)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超过86.67万hm2,建设面积稳居全国之首[6]。

3 存在的问题

3.1 财政支持力度较小

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面积庞大,每年的投资需求也很高,预计平均每年需要投资20亿元以上,才能实现每年所规划的国家储备林建设目标。随着近年来林木经营管理中的人工、物料等成本的大幅度增长,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中的营林成本也在不断攀升。然而,广西每年在中央财政储备林工程建设专项补贴方面仅获得不到2亿元的补贴,这仅占广西国家储备林贷款余额的1.33%,远远无法满足全区国家储备林建设方面所需的资金。同时,广西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不足,仅能提供有限的资金支持,导致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正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口困境,难以提高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效果和水平。

3.2 经营管理方式落后

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1)广西国家储备林的经营管理缺乏科学规划,往往是基于短期利益考虑,没有进行充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估。这导致广西国家储备林的布局不合理,种植结构单一,生态功能发挥不充分,无法满足综合利益的最大化。2)广西国家储备林的经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但部门间协调不畅,责任分散,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配合不够紧密,管理效率低下。这使得林地流转、执法监管、生态修复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国家储备林的可持续发展。

3.3 建设主体相对单一

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主体相对单一,以国有林场为主,而集体林权参与度不高,这种单一的建设主体模式限制了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目前,广西国有林地面积约为149.8万hm2,占全区林地面积(约1 602.0万hm2)的比例不足10%,这一情况严重制约了广西国家储备林的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而集体林地面积占全区林地面积的90%以上,具有建设国家储备林的巨大潜力和空间。但是,由于集体林地的使用权、收益分配等问题没有得到明确解决,以及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导致集体林地参与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比例较低,极大地延缓了国家储备林的建设步伐。

3.4 林地整合竞争激烈

经过数十年的人工造林,广西人工林面积达893.33万hm2,约占全国的1/10,位居全国第一,已连续15年年均完成人工造林20万hm2以上。因此,广西的宜林荒山、荒地越来越少,营林生产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国家储备林建设需要大量连续的林地,而适合的林地往往分布在不同所有者手中,因此整合这些林地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整合林地的过程中,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争夺优质林地资源。随后,他们再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手头上的林地资源转给各大国家储备林建设主体,导致林地价格已由2018年的30元/667 m2迅速增长到2023年3月的

150元/667 m2,林地价格整整增长了4倍,极大地影响了广西国家储备林的建设进度和质量。

4 对策

4.1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是实现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1)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广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这些资金可以通过直接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发放给相关主体,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储备林项目的建设。2)各市、县应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合理安排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并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每年都能够向国家储备林项目提供一定的财政资金补助。3)各级政府还可以引导各类主体积极融资参与国家储备林建设。例如,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供低息贷款、延长贷款期限等,支持国家储备林的高质量发展。或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绿色金融平台,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国家储备林建设领域。

4.2 改善经营管理措施

改善广西国家储备林的经营管理措施,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1)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根据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储备林的布局合理、种植结构多样化,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对储备林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2)加强部门协调和合作。建立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的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和配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管理效率。3)引入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大对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力度,引进现代化的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例如,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林地进行监测和管理,实施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3 拓展项目实施范围

为了进一步拓展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的实施范围,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1)推动林地流转,整合资源。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主体为核心,依法推动林地的有序流转,集中整合项目地域内的林地资源。例如,可采取“大场带小场”模式,优先整合市、县级的国有林地,同时通过入股分成、林地流转等手段,整合村集体、造林大户(公司)及个人经营的林地,用于国家储备林的建设。2)示范带动,推广经验。选择一批重点地区作为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如平果市、宁明县、鹿寨县、浦北县、容县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通过在这些示范点的建设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获取一系列可行的操作模式和管理经验。同时,通过这些示范点,推广好的经验及做法,使其他地区在建设国家储备林过程中少走弯路,进一步加快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建设步伐[7]。3)协商合作,统筹力量。各级自然资源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共同商议,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切实解决集体林地确权登记发证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整合存量数据并建立统一的林权档案库,做好林权档案移交的后续衔接工作,从而为集体林权参与到国家储备林的项目建设中铺平道路。

4.4 完善林地市场管理

完善林地市场管理,有利于促进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高质量发展。1)建立统一的林地交易平台。通过政府建立的这个平台,可以为各方提供公平、透明、高效的交易环境,集中发布林地流转信息,便于资源整合和流转。同时,政府可以引入竞价机制,确保资源配置的公正性。2)制定合理的林地流转政策。具体包括价格管理、流转期限、流转方式等方面的规定。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林地的差异化政策,鼓励优良林地的流转,避免过度争夺和价格飙升。3)加强林地流转信息公示和监管。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信息公示系统,可以提供全面的林地流转信息,使各方了解市场供需状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投机行为。

5 结语

总之,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改善经营管理措施、拓展项目实施范围和完善林地市场管理等发展对策,可以推动广西国家储备林的高质量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广西国家储备林一定能够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2-28)[2023-11-04].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28_1919011.html.

[2] 华经产业研究院.2022年中国木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下游需求不旺,进口量大幅下降[EB/OL].(2023-08-22)[2023-11-04].http://ngx.179c.com/p3498.html.

[3] 费本华,黄艳辉,吉聪辉.国家储备材的新内涵及建设意义[J].木材科学与技术,2022,36(6):103-108.

[4] 宋经纬,徐子然,陈家鑫,等.我国木材市场供给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建议[J].中华纸业,2021,42(5):43-47.

[5] 盛宣才,黄瑞荣,张林,等.广西国家储备林工程珍稀树种资源调查与分析[J].林草政策研究,2021,1(4):77-83.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广西公布2022年国土绿化状况公报[EB/OL].(2023-06-28)[2023-11-04].http://lyj.gxzf.gov.cn/xwzx/xxkb/t16715259.shtml.

[7] 廖前景.廣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生态建设调查与分析[J].乡村科技,2022,13(2):107-109.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发展对策广西
广西广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广西尼的呀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