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林业育苗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2023-03-14郭光明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林业育苗甘肃省

郭光明

摘 要 林业育苗是造林工程的重要基础,也是林业生产的关键环节。然而,林业育苗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影响苗木的质量和产量,给林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促进甘肃省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总结甘肃省林业育苗中常见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从筛选优良树种、种子消毒、苗床处理、幼苗期防控、抚育期防控等方面论述绿色防控技术的具体应用,并提出4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 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控;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12

林业育苗管理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可以为林业发展提供优质种苗,对于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意义重大[1]。随着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林木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林业育苗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林业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与生态损失[2]。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林业育苗规模大、品种多、区域广,面临着多种多样的病虫害威胁。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甘肃省林地面积为1 046.4万hm2。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甘肃省林业病虫害已经成为制约林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林业病虫害的防控也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的趋势,这些绿色防控技术为甘肃省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3]。本文旨在探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甘肃省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为甘肃省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林业育苗中,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生态等多种手段,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不利影响的技术[4]。绿色防控技术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等特点,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常见的绿色防控技术有以下3种。

1.1 绿色化学防治技术

绿色化学防治技术主要使用化学物质(如农药、杀虫剂等)来控制有害生物(如病原菌、害虫等)对种苗的危害,从而提高种苗质量和育苗效率[5]。传统的化学防治技术虽然具有快速、高效等优点,但也存在负面影响,如长期使用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等。绿色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低毒、高效、环保的化学农药对作物病虫害进行针对性防治,同时不会对人畜安全造成影响,可以降低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概率,与植被及环境的相容性较好。总之,绿色化学防治技术是一种在生态环境友好、保障作物品质和减少人畜风险的前提下,对林业害虫进行高效防治的方法。

1.2 物理防治技术

林业育苗中,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该技术利用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通过物理手段阻止或减少其危害,包括温度处理、光照处理、机械清除等。其中,温度处理是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之一,通过高温消毒、低温冷冻等方式,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光照处理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如利用紫外线杀灭病菌或昆虫卵等。机械清除则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清除病虫害,直接捕捉、剪除或破坏病虫害及其寄主。例如,使用黄色粘虫板或灯光诱杀器捕捉害虫;使用剪刀或刀具剪除带有病虫害的枝叶或果实;使用热水或蒸汽处理种子或苗木,消灭携带病原的害虫或杂草[6]。物理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高苗木的质量和安全性。

1.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物种之间的关系,通过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天敌、繁殖和释放优势天敌,实现针对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生物防治技术以其绿色、环保、健康的特点,成为当前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昆虫防治、微生物防治及益鸟防治[7]。昆虫防治是利用自然界有益昆虫和人工释放的昆虫来控制害虫,如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寄生蝇、线虫等)和捕食性天敌昆虫(瓢虫、草蛉等)防治害虫。微生物防治是利用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或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和病原菌,如利用苏云金杆菌、灭幼脲、拟青霉素等防治病虫害。益鸟防治是利用鸟类对害虫的捕食作用防治害虫,如利用燕子、喜鹊、麻雀等防治害虫。在林业育苗中,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育苗质量,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 具体应用

甘肃省林业育苗中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涉及的内容和环节较多,要做好各个环节的防控工作,从根源上减少病虫害[8]。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甘肃省林业育苗中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有以下5个方面。

2.1 筛选优良树种

育苗前的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林木在整个育苗期免受病虫害侵害的基础。筛选优良树种是甘肃省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首要步骤,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育苗,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风险。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省份之一,拥有多种优良的乡土树种,如冷杉、云杉、栎类、松类等,这些树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耐盐碱等能力,也较少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甘肃省进行林业育苗时,会优先选择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的树种,避免引进不适合或易引发病虫害的树种,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提高育苗的成功率和质量。

2.2 种子消毒

在筛选出优质树种后,需要对树种进行消毒处理。甘肃省的林业种子多源于野外采集或人工繁育,可能携带病原菌或蟲卵,如果未经消毒处理就直接进行育苗,可能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因此,甘肃省在进行林业育苗前,会使用高温处理、化学药剂、生物制剂等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杀灭种子表面或内部的病原菌和虫卵,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性,为育苗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苗床处理

甘肃省的林业育苗场多分布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周围有许多野生植物或杂草,这些植物可能是病虫害的寄主或传播媒介,为病虫害的越冬和潜伏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播种前须彻底清理田园,消灭病虫害的潜伏源,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提高育苗场的卫生条件。随后需要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甘肃省一般采用高温处理、石灰氮处理、灭线磷处理等。高温处理是利用太阳光、蒸汽、火焰等,使土壤温度在

60 ℃以上,持续30 min以上,以杀死土壤中的有害生物;石灰氮处理是将石灰氮按30~40 g·m-2的剂量撒入土壤,翻耕混匀后覆盖塑料膜,密闭7~10 d,使石灰氮释放出氨气,杀灭土壤中的病菌、线虫、昆虫等;将灭线磷按2~3 g·m-2的剂量撒入土壤,同样密闭7~10 d,使灭线磷释放出磷化氢,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苗床处理,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是绿色防控技术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育苗效率的关键因素。

2.4 幼苗期防控

幼苗期是林木种根叶分化的关键阶段,与林木根系的发育关系密切。幼苗的抗性较低,易受病虫害侵袭,因此,要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甘肃省林业育苗中幼苗期最常见的病害与虫害分别为苗木猝倒病与蛴螬。1)猝倒病即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立枯病防治:采用五氯硝基苯与敌克松或代森锌混合,两者用药比例为3∶1,在幼苗发病后及时将药均匀涂在苗木根颈部或配成药液喷洒。喷药后需要用清水冲洗苗木,以免产生药害。2)蛴螬的防治主要是利用其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虫害的数量与危害过大时,可将敌百虫和食物制成毒饵防治,具体来说,一般用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2 g、糖

10 g、米饭或其他食物88 g,制成毒饵后撒布在苗木周围或害虫活动区域,可有效防治蛴螬等咀嚼式口器害虫,降低虫口密度。总之,林业育苗中幼苗期的病虫害防控十分重要,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理,达到齐管共治的效果。

2.5 抚育期防控

在幼苗的抚育期,各种病虫害会对幼苗的生长、质量和产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幼苗的抚育阶段同样需要采用科学绿色的病虫害防控技术。1)加强苗圃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并做好相应的水肥管理,增强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2)在抚育期,甘肃省针对常见的病虫害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①针对松材线虫病,加强早春时期的带药侦查和打点保面,及时发现病树和媒介昆虫,并在病树上做标记,以便后续处理。同时,在松树枝条上涂抹或喷洒杀虫剂,如氰烯菌酯、氯氰菊酯等,以防止松墨天牛取食和产卵,切断松材线虫的传播途径。②针对蚜虫、食心虫等害虫,利用蚜茧蜂、食蚜蝇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每667 m2 按照1 000~2 000只的数量,定期释放;或喷施敌杀死、敌百虫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一般每667 m2用药50~100 mL,配水40~60 kg,均匀喷洒到叶面,最好在蚜虫活动频繁的早上或傍晚进行,以提高杀虫效果。③针对根腐病,在发病初期用40%甲基托布津乳油500~800倍液喷雾,每7~10 d喷1次,共2~

3次;或用1%~2%波尔多液喷雾,每10~15 d喷1次,共2~3次。在苗木抚育期病虫害防控的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选择最适用的方法控制病虫害,但前提是要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3 注意事项

3.1 選择合适的防控措施

在甘肃省林业育苗中,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非常重要。需要根据病虫害种类、栽培环境、苗木状态等情况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防控病虫害。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特点下,病虫害的类型和繁殖特点也会有所不同。此外,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在选择防治措施时,还应考虑防治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选择最适合当地的防治措施,以达到绿色防治的目的。

3.2 注重病虫害的动态监测

在病虫害防治中,要注重甘肃省林业育苗中病虫害的动态监测。通过构建有效的病虫害预警监测系统,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病虫害具体情况,预测并分析病虫害可能发生的区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范工作。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树种的病虫害情况,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预测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提前做好防治和保护的准备工作,有效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通过建立监测预警系统,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提前预警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3.3 注重生态优先

生态优先是甘肃省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治必须要遵守的原则。注重生态优先就是要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污染出发,尽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防治病虫害。传统的林业生产方式会采用农药和化肥等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可能对森林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例如,污染土壤和水源,进而引发苗木变异,死亡等。在实践中,注重生态优先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对于保障林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3.4 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宣传与培训

在甘肃省林业育苗中,积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与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1)加强宣传,普及环保和绿色防控的相关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认识和防治意识。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技术水平,使农民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防治技术和实际操作技巧,让他们能够正确应用绿色防治技术,从而提高防治能力和效果。3)指导农民建立病虫害防治记录,随时掌握病虫害的动态变化,并对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通过积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与培训,有效改善甘肃省林业育苗中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4 结语

林业育苗工作是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甘肃省林业育苗中,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于推进林业育苗工作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甘肃省林业育苗中的病虫害防控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未来,甘肃省应继续推广和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倡导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蕊云.论甘肃地区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林业科技情报,2023,55(1):85-87.

[2] 赵建文,焦圣涛,程宝珠,等.林业育苗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3(19):107-109.

[3] 韩小霞,王黎龙.试析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23(29):49-51.

[4] 罗雪桃.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2,40(22):108-110.

[5] 闫康华.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育苗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J].南方农业,2023,17(10):90-92.

[6] 姜丽堃.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问题及提升措施[J].新农业,2023(17):38-39.

[7] 郭秀梅.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15):103-105.

[8] 白莉丽.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2021(8):35-36.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林业育苗甘肃省
甘肃省发布第3号总林长令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