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优质白肉枇杷品种“香妃”栽培技术

2023-03-14屈海斌王洋波王晶晶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香妃枇杷病虫害防治

屈海斌 王洋波 王晶晶

摘 要 “香妃”是由广东省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市农促中心”)联合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和重庆市合川区经作指导站共同育成的枇杷优良品种。为提高“香妃”的适应性,提升枇杷品质和产量,促进种植户增产增收,基于深圳市“香妃枇杷”栽培实际,从园地选择与规划、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对“香妃”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与研究。

关键词 枇杷;“香妃”;园地选择;病虫害防治;广东省深圳市

中图分类号:S667.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10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是蔷薇科枇杷属的常绿乔木,原产于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省、云南省等地。枇杷果营养丰富,味酸甜,有化痰止咳、和胃降气之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1]。

枇杷品种“香妃”是以“金钟”为母本,“贵妃”为父本,通过人工有性杂交育种的枇杷优良品种,是我国首个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的人工杂交新品种。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农促中心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关于种业建设号召,积极推进品种培优和品质提升、示范推广农业优良品种,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联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开展枇杷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等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课题,并在市农促中心试验示范场建立枇杷新品种国家区域试验示范园,选育的优质白肉枇杷“香妃”2020年获得国家品种审定,现已大规模推广种植。为此,本文就枇杷品种“香妃”的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为枇杷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1 品种介绍

“香妃”树势中庸偏强,树姿开张,果实近圆形,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46.1 g,果皮橙黄色,果肉黄白色,果实肉质细嫩化渣,可食率72.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该品种易剥皮、味鲜口感佳、风味浓郁,与同产量的品种相比,“香妃”具有丰产性好、着果率高、果实耐热、裂果和皱果发生少等特点,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宜福建省、广东省、四川省、重庆市等枇杷产区种植。该品种为特晚熟品种,广东省深圳市4月中上旬成熟,福建省福州市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小苗定植6年树龄鲜果产量可达1 133.2 kg/667 m2,高接换种第3年鲜果产量可达

1 045.3 kg/667 m2。

2 园地选择与规划

2.1 园地选择

“香妃”生长对园地有较高要求。枇杷根层较浅,根系扩展性较弱,抗风能力较差,需要选择不易积水,背风向阳且25°以下的缓坡地[2]。对枇杷而言,肥沃而排水差的土壤,不如土壤贫瘠但排水性好的土壤,因此在“香妃”枇杷栽培时,要求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枇杷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大,pH值在5.5~8.0皆可,以6.0~6.5最佳。在年平均温度16~19 ℃、1月平均温度5 ℃以上、最低温度不低于-3 ℃、年降水量

1 000 mm以上的地区能正常结果。此外,应将园地尽量设在交通便利区域,便于包装运输和发展休闲采摘项目。

2.2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是“香妃”枇杷栽培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比较常见的形式有梯田式整地建园和平地整地建园,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2.1 梯田式整地建园

梯田式建园一般适用于山石较多、坡面较大的地块(坡度10°~25°),修筑梯田的宽度和层级高度根据原地坡度、土壤情况,并结合省人工、机械化作业及排灌方便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梯田式建园时,梯田平面略向内侧倾斜,梯田内壁挖深约30 cm的排水沟,便于雨季排水。

2.2.2 平地建园

平地建园采用高畦种植法,畦面宽4 m,畦沟深宽均为50 cm,每隔50 m开挖深80 cm、宽60 cm的主排水沟。园地四周开挖宽1 m、深80 cm的环形排水沟。

3 定植

“香妃”枇杷最佳定植时间在11月下旬至翌年

2月,冬季较冷的地方以春芽萌动前定植为宜。一般来说袋苗全年可栽植。

3.1 定植密度

根据果园环境、栽培管理水平及机械化操作程度,“香妃”枇杷定植株行距可为(3~4)m×(3~4)m,以南北向种植为宜。新建果园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6年后根据采光通风要求结合整枝情况等,分批去除临时树,选留永久树,最终株行距为(6~8)m×(6~8)m。

3.2 定植方法

定植前应挖好定植穴或定植沟,施足底肥,每个定植穴施入30 kg腐熟农家肥或塘泥,伴施0.8 kg钙镁磷肥,与表土混合打底。幼苗应带土球移植,不能带土移植的应及时将根部蘸泥浆保湿护根。定植前,应剪去大部分枝叶;定植时浅植,根系周边用细土回填,根颈部与表土平齐,并压实根部周圍的土壤,浇定根水。若干旱时定植,应及时浇水保持湿润,提高苗木

成活率。

4 肥水管理

枇杷园可利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进行水肥管理,该设施可实现精准施肥水、省肥节水,具有省工省力、增产高效的优点[3]。“香妃”枇杷是常绿果树,需肥量比一般果树要多,其中需钾肥最多,其次是氮肥、磷肥。如果氮肥施用过多,果实大但色泽和品质均不佳;钾肥和磷肥施用过多,则肉质粗硬。因此,高产优质的“香妃”枇杷,需要按生长所需合理进行肥水

管理。

4.1 科学施肥

“香妃”枇杷生长过程中,幼树和结果树的需肥量存在差异,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施肥。

1)幼树施肥。幼树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树苗抽新梢后开始施肥,以平衡型水溶性复合肥为宜,肥料稀释200~300倍后滴施,全年施肥6~8次,平均每株每次施用量0.1~0.2 kg。8—9月施1次底肥,株施有机肥10~20 kg,采用环沟施肥的方式。

2)结果树施肥。根据果园土壤肥力状况,结合主要物候期合理安排施肥。全年施肥量时期及施肥量要求如下。花期:每株滴施平衡型水溶肥0.1~0.2 kg,

稀释200~300倍滴施,每隔7~10 d施1次,共施2次。果期:每株滴施高钾型水溶肥0.1~0.2 kg,稀释200~300倍滴施,每隔7~10 d施1次,共施

3次。采后:每株滴施高氮型水溶肥0.1~0.2 kg,稀释200~300倍滴施,每隔7~10 d施1次,共施2次。底肥:在每年8—9月施底肥,每株施入花生饼肥3 kg、有机肥40 kg、复合肥1 kg、石灰质类物质1 kg,采用环沟施肥。

4.2 水分管理

“香妃”枇杷对水分要求较高,果实发育膨大期(1—2月)和盛花期(10—11月)为水分管理的关键时期,需要及时浇水保持果园土壤湿润。雨季应及时做好排涝工作,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雨季前应疏沟清淤,及时排清园内积水。

5 整形修剪

“香妃”枇杷品种为半开张分枝习性,该品种宜修剪成半圆球形,为方便管理和生产操作,树冠高度宜控制在2.5 m左右,冠幅控制在4.0 m左右。枇杷树较其他果树生长更为旺盛,常年抽生枝梢,采收后新梢抽生最多,任由新梢生长会消耗过多的养分和水分,同时过多的枝梢会荫蔽树体内部,影响开花结果[4]。因此,要实现优质、高产就需要对枇杷树进行适时适度的整形修剪。

5.1 整形压枝

压枝是实现低干矮树冠的重要措施,压枝时先将长势较为直立的枝梢顺势轻度扭转使其松软弯下,再用绳子绑于枝条适当位置,地上打桩,将绳子固定于桩上;也可用壓枝扣压枝。压枝30 d左右待新梢固定后及时解开绳子或压枝扣以免伤及枝条。幼年树每年压枝1~2次,压枝的最佳时间为冬春季。

5.2 修剪

修剪主要是剪去病枝、弱枝、交叉枝、过密枝和重叠枝,对果树基部出现光秃、树枝生长过高、过长等情况需要进行回缩修剪,其中顶部夏梢保留4~6片

叶子进行短截;对侧面夏梢保留4~6片叶子进行短截。枇杷树每次重剪后30 d左右会抽生较多新梢,一般保留1~2个新梢,其余新梢需要及时抹除,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结合“香妃”枇杷的不同生长期,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

1)幼树修剪。幼树修剪以树干为中心,保留3~

4 个不同方位且健壮的枝条作为主枝,每个主枝保留两个不同方向的新梢作为副主枝,其余新梢剪除。在副主枝生长到40 cm时剪顶,以促发三级分枝,抽梢后保留两个不同方向且健壮枝条作为侧枝。

2)结果树修剪。全年以在采收后修剪为主,采收后2个月完成修剪,夏梢抽生期及时进行抺芽梳梢,一般1个枝条只保留1~2个新梢。

6 疏花、疏果、套袋

“香妃”枇杷树开花时花量多、着果率高,不及时疏花疏果将会影响果实发育,导致果实小、品质不佳。为得到优质果实需要及时进行疏花、疏果,以调节果实生长发育,同时进行套袋保护。

6.1 疏花

疏花应在花穗完全抽出、支穗可分辨时进行。疏花时先疏去基部的2~3个支穗,然后选留比较健壮支轴穗3~4个,其余全疏除,最后再将保留下来的支轴穗短截1/2或3/4。在疏花的同时,将弱小的花穗一并剪除,以减少养分消耗。

6.2 疏果

疏果应在坐果稳定后,幼果长度或直径为1~3 cm时进行。一般应疏去冻害果、损伤果、病虫果、畸形果、过大或过小果、密生果,以每穗留3~5粒果为宜。

6.3 套袋

完成最后一次疏果后,选取14 cm×7 cm规格的防震泡沫网袋将整穗枇杷套起,然后选用规格为(22~25)cm×(25~31)cm的双层刀把防水纸袋将整穗枇杷套袋。套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病虫害防治,当天喷药当天完成套袋[5]。套袋时袋口朝下,并把2~3个叶片同果穗一并套到纸袋内,袋口扎紧。因枇杷花期不一致,成熟期也有所差异,为方便采收,可将枇杷按果的大小大致分成3个批次进行套袋,每批次用一种袋子(颜色或记号区分)。

7 病虫害防治

“香妃”枇杷栽培过程中容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对品质和产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心腐病、叶斑类病、叶尖枯萎病及枝干腐烂病等;主要虫害有黄毛虫、蛾类、食心虫、天牛及针蜂等。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保证枇杷食用安全。

7.1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1)通过进行科学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的抗病能力;2)定期进行整形修剪,及时清除病虫枝,发生病虫害的树枝、果实和花穗就地深埋,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扩大;3)冬季要及时清理果园里的落叶、枯枝、杂草等。此外,果园地面应生草覆盖遮阴,避免土壤裸露被阳光暴晒或被雨水冲刷;若土壤出现板结地块须进行翻松。

7.2 生物防治

“香妃”枇杷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的方法不仅能够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1)科学选种,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2)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如保护天牛的天敌管氏肿腿蜂,以虫治虫;3)人工诱杀,集中将叶片主脉上和枝条凹陷处的越冬虫蛹杀死,将虫害数量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4)改善果园生态环境,通过采取套种豆科等农作物的方式,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7.3 化学防治

进行化学防治时,应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农药应严格按照其产品说明使用,不同农药应交替使用,严禁使用高度农药,一般枇杷一年病虫害防治5~7次[6]。常见病害预防药物有0.3%~0.6%波尔多液、77%可杀得800倍液;若已发病,可喷施2%抗菌素120水剂200倍液,或多菌灵、咪鲜胺、百菌清等。

虫害可采用20%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5%甲维盐3 000倍液等杀虫药进行防治,同一种药剂连续使用不应超过2次。

8 采收运输

8.1 采收

枇杷的糖分在果实转色成熟前15 d左右才会迅速增加,此时果实的甜度迅速升高、酸度迅速下降,至果实完全成熟时表现出最佳的风味。过早采收会导致果实糖分少、酸度高、肉质粗、液汁少、果实品质差;过晚采收会导致皱果、落果、烂果增加。因此,果农应适时、分期、分批采收果实,并且选择晴天采收。需要贮运的果实宜在早上或傍晚采收,避免在雨天及烈日下采果。

8.2 包装

包装时按不同等级进行包装,枇杷装箱时,应在独立多空位泡沫分层包装箱子底部垫上柔软垫层,然后进行装箱,每层之间均应铺垫上柔软垫层。包装完毕后应在箱外注明产地、品种、等级、毛重、净重及包装日期等信息。

8.3 运输

枇杷果皮薄、肉软,易碰伤,不耐贮运,在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减少颠簸。如有条件,可用冷藏车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可大大减少损耗。

参考文献:

[1] 杨建成.枇杷的栽培管理技术[J].汕头科技,2007(1):46-47.

[2] 吴成玉.枇杷优质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7(5):72-73.

[3] 谢凤琦,陈曙峰,李银川.大理州低热区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13(5):68-69.

[4] 王华珍,谢殿忠,王华光,等.永嘉县枇杷栽培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60.

[5] 张娟,李仕华,俞红萍,等.枇杷种植与管理技术[J].云南农业,2020(3):63-65.

[6] 李旭平.枇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21(9):28-30.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香妃枇杷病虫害防治
枇杷
枇杷
茶人赖法卫与香妃翠玉
枇杷
夏月枇杷黄
姜大同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
香妃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