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25-羟维生素-D3 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电图参数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2023-03-13李永慧王小玲原文龙屈艳玲

河北医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室性恶性离子

李永慧, 王小玲, 原文龙, 王 蕾, 屈艳玲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类型[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够及时开通犯罪血管,在短时间内恢复心肌血供,能提高STEMI患者的生存率[3]。但是PCI术后仍可能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探明此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并及时干预有望改善STEMI的治疗结局[4]。临床建议尽早对所有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行心电监测,以期尽早发现心律失常,并在有指征时立即进行电复律或电除颤。一些心电图指标如碎裂QRS波、Q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校正Tp-e间期(corrected Tp-einterval,Tp-ec)等心电图指标可用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5]。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D3,25-(OH)-D3]是维生素D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在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患者中水平显著降低[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一种炎性标记物,其水平异常升高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且与患者预后相关[7]。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分析了血清hs-CRP、25-(OH)-D3水平及心电图参数与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实施PCI治疗的193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72h内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38例、对照组155例。纳入标准:①本研究选择的STEMI患者诊断标准参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标准,突发心前区绞窄性疼痛、呼吸困难,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检查发现病理学Q波,ST段抬高等典型临床表现;②患者年龄范围19~79岁;③STEMI患者入院后24h内接受PCI治疗;④研究方案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②完全性或不完全左束支阻滞、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既往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③心肌炎患者;④PCI术前合并预激综合征等心律失常性疾病;⑤长期使用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药物;⑥合并肝肾、心血管循环系统的严重感染等。

1.2PCI方法:发病后12h内使用Judkins法进行冠脉造影,再行PCI治疗。术前患者口服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静注2500U肝素钠,而后以Seldinger技术做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定病变位置。追加肝素钠100U/kg,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介入治疗,术中每隔1h追加肝素钠100U。

1.3实验室指标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12h内的25-(OH)-D3、hs-CRP、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血小板(platelet,PLT))、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心肌酶学指标(肌钙蛋白I(Troponin I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血清电解质(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两组患者入院12h内采集空腹静脉血4mL,应用罗氏COBASINTEGRA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G、TC、LDL-C、HDL-C、WBC、Hb、PLT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mL,离心(3000r/min,10min)后留取血清待测,采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利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CK-MB、MYO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德普公司。采用ELISA法检测hs-CRP、25-(OH)-D3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有限公司。按上述方法收集待测血清,经过滤过后,采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滤液中钠、钾、钙、镁离子水平。

1.4动态心电图监测:PCI术后行床旁心电监护,检测指标包括碎裂QRS波、校正Tp-e间期(Tp-ec)、QT离散度(Qtd),检测时,由一名医师进行测量。①碎裂QRS波:冠状动脉供血区的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出现三相或多相QRS。②QTd为不同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与最短的QT间期之差。③RR间期:测量3个QRS波的RR间期时间;④Tp-e间期:T波的最高点到T波降支最大斜率的切线与等电位线交汇处之间的时间。⑤Tp-ec:用Bazett公式计算。Tp-ec=Tp-e/(RR)1/2。

1.5恶性心律失常判定标准:恶性心律失常:PCI术后72h内患者出现心室颤动,需要实施初级心肺复苏、除颤或电复律、因持续性心律失常需要使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等药物实施治疗。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个人临床资料比较:心律失常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BMI、性别、吸烟、饮酒、合并疾病、支架植入数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个人临床资料比较

2.2心律失常组与对照组25-(OH)-D3、hs-CRP、心电参数结果比较:心律失常组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组患者的血清hs-CRP、Tp-ec测定值、Qtd测定值、碎裂QRS波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25-(OH)-D3 hs-CRP 心电参数比较

2.3两组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等指标比较:心律失常组患者的WBC、cTnI、CK-MB、MYO、K+、Mg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组和对照组的Hb、PLT、TG、TC、HDL-C、LDL-C、Na+、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等指标比较

2.4影响STEMI患者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多因素分析:以WBC、cTnI、CK-MB、MYO、钾离子、镁离子、25-(OH)-D3、hs-CRP、Tp-ec、Qtd测定值、是否检出碎裂QRS波(否=0、是=1)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作为因变量(否=0、是=1),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cTnI、CK-MB、钾离子、hs-CRP、Tp-ec、Qtd增高,碎裂QRS波阳性会显著增大STEMI患者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P<0.05);血清25-(OH)-D3水平增高会降低STEMI患者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P<0.05);见表4。

表4 影响STEMI患者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随着PCI术的广泛应用,STEMI死亡病例数降低,术后仍有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该并发症是临床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已有研究已经证实了QRS波增宽(通常≥120ms)、电解质和代谢紊乱、炎症标志物升高及心理应激等可引发恶性心律失常[8]。本研究也选取了多种因素来探究其与STE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下做详细分析。

恶性心律失常是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心肌坏死瘢痕区除极的电活动延迟,动作电位0相超射值减低,导致传导能力下降,心室肌的除极方向不断变化,最终使得面向梗死区的相关导联记录到时限和振幅不等的多个S波或R'波的顿挫,从而形成碎裂QRS波。有研究结果显示,碎裂QRS波阳性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阴性者高出数倍[9]。本研究发现碎裂QRS波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与以往研究具有相似性。本研究发现Tp-ec在心律失常组中更高,且可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是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室肌的复极、除极方向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Tp-ec及Qtd则会出现显著变化,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导致Qtd增大。本研究发现Qtd增大也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Qtd还可反映不同部位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STEMI进行PCI术后,部分患者梗死部位会出现缺血、坏死等现象,导致局部心肌传导阻滞加重,其较未发生心律失常患者心肌之间复极不均一性增大,不均一性增大易形成折返环,造成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上述指标均具有预测作用,临床进行心电监测是需要重点关注上述指标。

近年来研究发现[10],炎症反应过度激活被证实与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律失常组患者的血清hs-CRP、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WBC和hs-CRP水平的升高均反映了体内炎症反应加剧。炎症反应程度增大一方面加重心肌损害,影响心功能,为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条件。另一方面,炎症反应加剧导致了机体细胞钙超载、形成内向电流,在心肌动作电位后形成短暂的后除极,造成了心律失常。此外,hs-CRP异常高表达使机体应激性增大,机体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量增加,进而导致心肌细胞自律性升高,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往研究称[11],hs-CRP≥3mg/L常常预示着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增高。本研究发现,hs-CRP水平升高会增大STEMI患者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这与以往研究具有一定相似性。

而两组Hb、PLT、TG、TC、HDL-C、LDL-C、钠离子、钙离子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上述因素变化与STEMI患者PCI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联不大,也有可能是样本例数少的原因,今后还将进一步明确。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律失常组患者的cTnI、CK-MB、MYO、钾离子、镁离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心肌功能与钾离子、镁离子可以预测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心肌酶谱是能够快速获得的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监测这类指标可以快速判断病情变化并能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前述结果已经证实,心律失常组患者炎症因子hs-CRP升高,能够诱发心肌细胞膜炎性损害,干扰离子的跨膜转运,造成细胞膜动作电位的不均匀变化,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已有多项研究报道[12],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患者血清中25-(OH)-D3的水平显著降低。本研究也在术后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中发现其值显著降低,其水平减少与PCI术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25-(OH)-D3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保护作用。目前关于血清25-(OH) D3水平与STEMI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尚不明确,分析本研究结果:25-(OH) D3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减少血管平滑肌及心肌间质细胞的增殖程度,改善左室肥厚,若其分泌不足,上述功能不能得到显著发挥,心肌电生理易出现折返,引发恶性心律失常。25-(OH) D3水平分泌不足可导致血管平滑肌增生,加重心肌缺血程度及增加梗死面积,使心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发生改变,使得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还有研究称,25-(OH) D3水平分泌不足还会诱导机体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大量蓄积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及心肌细胞,诱发恶性心律失常。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需要对术后STEMI患者加强心电监护,注重抑制炎症反应。还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D来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STEMI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hs-CRP增高、PCI术后Tp-ec、Qtd增高、出现碎裂QRS波会增大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猜你喜欢

室性恶性离子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钢渣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吸附-解吸特性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铝离子电池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