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特征、使用情况与主要诉求*

2023-03-11徐拥军卢思佳

图书与情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印本社科管理学

徐拥军 卢思佳 傅 予 石 晶

(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 100872)

近年来,国内外各种预印本平台快速发展,获得学术界和出版界高度关注。学者们对之展开积极探讨,形成诸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其一,代表性预印本平台的发展历程、运行模式及影响力研究;其二,预印本平台相关政策研究;其三,预印本平台与期刊融合体系建设研究;其四,预印本平台对学术交流体系的影响研究。此外,多个研究团队围绕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与使用展开调查研究[1-3]。然而,当下预印本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生物学、物理学、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即便是面对全学科领域的调查研究,如“我国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与使用研究”,其受访者所在领域仍以自然科学为主[2]。但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存在显著差异。后者研究对象以物为主,倾向于客观主义;前者更关注人类活动,及人与人、人与物关系[4]。这导致现有研究结论更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

在实践层面,主流预印本平台中除SSRN 之外,也多以自然科学学者为主要用户。即使是综合性预印本平台,如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其学科专题门类和用户群体仍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而建设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有助于促进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快速发表和广泛传播,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鉴于此,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双重需求,本研究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面向我国人文社科各领域学者展开问卷调查,了解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特征、使用情况与主要诉求,探索适用于我国人文社科领域预印本平台建设的策略。

1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1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遵循“文献阅读-问题梳理-团队研讨-预调研-调整与修订”的步骤。首先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学界相关研究,形成第一版问卷。随后进行多轮团队讨论,并邀请多位学者进行预调研,获取有效反馈。根据讨论和反馈进一步完善之后,最终呈现的调查问卷共21 个问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涵盖受访对象基本信息,涉及身份、年龄、性别、最高学历、职称及学科背景;第二部分聚焦于认知维度,旨在了解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了解程度、使用顾虑及综合评价;第三部分侧重于使用维度,探究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使用经历、平台选择、使用目的及使用意愿;第四部分则围绕诉求维度,探讨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本身建设(功能/规则层面)与对预印本平台外部环境(认可/保障层面)的诉求。

1.2 问卷回收与筛选

自2023 年7 月1 日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面向人文社科不同领域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的教师、研究人员、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等发放问卷,并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补充收集问卷。截至7 月20 日,共回收572 份答卷,剔除答卷时间小于最短答题时间(50 秒)、选项雷同超过4 题的无效答卷后,获得来自31 个省级行政区的有效答卷共569 份,符合研究方法所需的大样本要求。

1.3 受访学者基本情况

受访学者来源广泛、类型多元,呈现出多层次的特征(见表1),从而使本次调研结果更具参考价值。身份构成上,以高校教师、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为主。年龄分布上,以26 岁-45 岁为主要区间,其中26 岁-35 岁学者人数最多;性别分布上,男性稍多于女性。学历分布上,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数最多;职称分布上,正高级和副高级占较大比例;学科分布上,覆盖人文社科领域众多学科门类,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信息资源管理、哲学等学科占比相对较高(见图1)。答卷人数少于10 人的学科门类未显示于图中。

图1 受访学者所在学科领域

表1 受访学者基本情况

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特征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特征:对预印本平台的了解程度;使用预印本平台的顾虑因素;对预印本平台作用的综合评价。

2.1.1 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存在结构性差异

问卷共设置“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一般了解”“比较了解”“非常了解”5 个选项,并依次赋分-2、-1、0、1、2,以计算平均了解程度。超过60%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了解程度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26.19%的学者表示一般了解,表示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学者占比不足10%。整体平均了解程度仅有-0.8 分。这表明在我国人文社科学者中,预印本平台的概念尚未得到充分传播。

不同身份、年龄与学科背景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了解程度存在结构性差异。身份分布上,高校教师、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群体了解程度稍高;年龄分布上,青年学者了解程度稍高,且了解程度随年龄段增长而呈现出下降趋势。这或由于具有一定声誉、更为资深的学者在职业生涯早期很少接触预印本,同时现有期刊、会议也已满足其学术交流需求。学科分布上(见图2),不同领域学者了解程度不同。答卷人数少于20 人的学科门类未显示于图中。可发现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如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等,对预印本平台了解程度相对更高。在哲学和法学领域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政治学等,了解程度相对较低。这种分布趋势也与国内外主流预印本平台中,管理学、经济学领域预印本相较于人文社科其他领域更为丰富的数量现状相吻合。根据爱思唯尔数据显示,经济学为SSRN 平台近年增长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5]。

图2 不同学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了解程度

2.1.2 使用顾虑:存在多重顾虑,认识较一致

仅少数学者对于使用预印本平台没有明确担忧,绝大部分存在多重顾虑(见表2)。受身份、年龄、学科背景影响,学者使用预印本平台的顾虑因素存在些许差异(见表3、表4、表5)。可以看出,在现行学术评价体系认可度的问题上,身份为党校(行政学院)教师,年龄为26 岁-45 周岁的学者,背景为教育学、法学、信息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学者表现出更多担忧。但整体而言,认识相对一致:顾虑因素主要涉及剽窃抄袭问题、期刊不接受、学术评价体系暂不认可、同行评审机制缺位等方面。这反映出:(1)学者对研究成果原创性保护的重视,这可能与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有关;(2)学者将期刊作为学术交流首选渠道的考虑、对学术期刊拒绝接受预印本的疑虑,这体现出预印本在当前以期刊为主的学术交流模式、简单化“以刊评文”学术评价环境中的不适应;(3)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研究质量审核机制存在质疑,这或源于学术界对于质量控制、学术诚信的重视。

表2 人文社科学者对使用预印本平台的顾虑

表3 不同身份人文社科学者对使用预印本平台的顾虑

表4 不同年龄人文社科学者对使用预印本平台的顾虑

表5 部分学科领域学者对使用预印本平台的顾虑

2.1.3 综合评价:辩证思考,较为认可其价值

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用于学术研究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均有一定认识,体现出辩证思维。对正面作用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加速学术传播、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共享等方面(见图3);对负面影响的认识则主要体现出学者们对预印本质量控制弱化、可能助长功利化学术风气、不便于快速分辨研究价值等方面的担忧(见图4)。 此外,正面作用各选项总选择人次为2007 人次,负面影响各选项总选择人次为1596 人次。整体而言,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综合评价偏向正面,比较认可预印本平台的价值。

图3 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正面作用的认识

图4 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负面影响的认识

2.2 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使用情况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量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使用情况:预印本平台使用经历;具体所选择的平台;使用预印本平台的目的;未来使用意愿。

2.2.1 使用经历:使用率低,呈现结构性差异

预印本平台在我国人文社科学者中使用率不高,但随着了解程度增加,其使用率明显提升。具体而言,受访者中仅有13.88%的学者曾使用过预印本平台。在使用过的学者中,72%的学者主要以浏览、下载和阅读为主,仅28%通过预印本平台发布研究成果。但值得关注的是,预印本平台了解程度与使用率之间呈现正向关系,有一定了解的学者的使用率显著提升至38.73%,这也与最主要使用障碍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调研结果相符(见图5)。可见,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能够逐步提高使用率。

图5 人文社科学者不使用预印本平台的原因

预印本平台使用率同样受到身份、年龄和学科背景的影响(见表6 和图6)。身份和年龄分布上,硕士或博士研究生、25 周岁及以下学者对预印本平台使用率相对较高,与前文“青年学者对预印本平台了解程度稍高”的结论相印证。这可能是由于青年学者对新兴学术交流方式接受度更高。此外,相对于具有一定声誉、更为资深的学者,青年学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更难,这也可能使其更愿意通过预印本平台发布早期研究成果;学科分布上,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等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学者使用率较高,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等领域学者使用率则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研究与公共政策制定直接相关,对时效性要求更高。而如果研究成果发布时滞过长,可能会错失影响重要决策的机会[6]。特定学科领域学者的积极参与,将为预印本学术交流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图6 不同学科学者使用过预印本平台的比例

表6 不同身份和年龄人文社科学者使用预印本平台的情况

2.2.2 使用平台:相对集中,表现出特定偏向

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对国内外代表性预印本平台均表现出一定关注,但相对集中,偏向于使用知名度更高、学科覆盖更广或专门面向人文社科相关学科的平台。主要使用的预印本平台包括ChinaXiv(39.24%)、中国科技论文在线(37.97%)、arXiv(36.97%)、SSRN(35.44%),还有少数学者使用过Preprints.org、medRxiv、bioRxiv、F1000 等平台。而对于已发布过预印本的学者,同样也是主要选择ChinaXiv、中国科技论文在线、arXiv、SSRN 这4 个平台(见图7)。这表明学者们倾向于在可见度和认可度更高,且与其研究领域相关性较强的平台上发布预印本,以确保其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和公正评价。

图7 人文社科学者发布预印本的情况

2.2.3 使用目的:知识获取、学术传播和交流

人文社科学者在使用预印本平台时,主要出于知识获取、学术传播和交流的目的,包括获取最新成果(93.67%)、免费获取文献(59.49%)、快速发布成果(21.52%)、开展学术交流(16.46%)等方面。与自然科学领域明显不同的是,仅有16.46%使用者是为“确认成果首发权”,这可能是由于人文社科研究首发权难以确定,同时也不那么受时间敏感性制约。这一方面揭示学者对于开放学术交流的多重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预印本平台未来应在促进知识获取、学术传播和交流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

2.2.4 使用意愿:以乐观积极与保留观望为主

对预印本平台的未来使用意愿存在一定分歧,总体以乐观积极与保留观望的态度为主。46%的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应用持乐观积极态度,愿意(继续)使用预印本平台;46%尚存疑虑,表示不确定;仅有8%表示不愿意使用预印本平台。保留观望或明确拒绝的态度可能与其对新兴学术交流方式的接受度、对预印本平台的顾虑有关。 受身份、年龄和学科背景影响,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使用也呈现出结构性差异(见表7、表8、图8)。身份和年龄分布上,硕士或博士研究生、25 周岁及以下学者的预印本平台使用意愿相对较强;学科分布上,信息资源管理、中共党史党建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等领域学者的使用意愿相对较强。可以发现,除中共党史党建学外,该结构性差异与使用经历高度相似,总体仍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学者使用意愿较强。

图8 不同学科人文社科学者使用预印本平台的意愿

表7 不同身份人文社科学者使用预印本平台的意愿

表8 不同年龄人文社科学者使用预印本平台的意愿

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了解程度增加,使用意愿的不确定性减少,愿意(继续)使用的比例逐渐增大(见表9)。其中,对预印本平台比较/非常了解的学者的使用意愿最明确,持不确定态度的比例最低,但这部分学者表示愿意使用和不愿意使用的比例均为最高。这反映其对于预印本平台的益处和风险均有较清晰认知,从而使其使用意愿更明确。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解决其顾虑,增强其信心。

表9 人文社科学者使用预印本平台的意愿

2.3 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主要诉求

主要从两个方面考量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主要诉求:对预印本平台本身建设(功能/规则层面)的诉求,对预印本平台外部环境(认可/保障层面)的诉求。

2.3.1 功能/ 规则:对预印本平台本身建设的诉求

对预印本平台本身建设的诉求中,以功能性诉求为主,规则性诉求为辅,且尤其强调向期刊推荐发表(63.44%)、快速发布研究成果(63.09%)、允许提供多种类型研究成果(59.05%)等功能。同时,超过半数学者较重视身份审查和学术伦理审查功能,体现出学者对预印本内容质量审查的关注。在规则性诉求方面,学者相对关注预印本平台是否设有明确的版权声明(59.05%)、预印本引用规则(50.26%)、许可协议(43.23%)、数据引用规则(40.77%)。对于点击量/下载量指标提供,及点赞/评论互动功能等方面需求相对较弱,不足30%,反映出用户交互和反馈机制等功能并非首要关切。

2.3.2 认可/保障:对预印本平台外部环境的诉求

对预印本平台外部环境的诉求中,认可性诉求和保障性诉求均具有相当权重,且尤其强调期刊接收(71.53%)、版权与首发权保护(58.52%)、主流数据库中可检索(56.59%),以及将预印本纳入人才招聘、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成果评奖(47.28%)。这表明预印本平台在学者中的接受程度与期刊接受度、版权保障、成果可见性、学术评价体系认同紧密相关。 此外,建立问题预印本撤稿机制和非诚信作者名单(36.03%)也是受关注的保障性措施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将同行评审引入预印本发布流程的选择比例较低,不足30%,这或许反映部分学者对同行评审应用于预印本平台的必要性持一定怀疑态度。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研,深入调查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特征、使用情况与主要诉求。在问卷分析阶段,将受访者的身份、年龄、学科背景等多个因素纳入考量,进行交叉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3.1.1 认知特征方面

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了解程度偏低,平均了解程度未能达到“一般了解”程度;了解程度存在结构性差异,其中身份为高校教师、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群体,年龄为25 岁及以下,从事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研究的学者了解程度稍高;对使用预印本平台存在多重顾虑,主要是担心观点被抄袭并抢先发表、期刊不接受预印本再发表、不受学术评价体系认可;在对预印本平台作用的综合评价上体现出辩证思考,但整体上人文社科学者较认可预印本平台加速学术传播、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等价值。

3.1.2 使用情况方面

我国人文社科学者预印本平台使用率较低,仅13.88%的学者曾使用过预印本平台,但随着了解程度增加,其使用率明显提升;使用率呈现结构性差异,其中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年龄为25 岁及以下学者,从事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平台选择相对集中,使用者更偏向于使用知名度更高、学科覆盖更广或专门面向人文社科相关学科的平台;使用目的上,主要出于知识获取、学术传播和交流等目的;使用意愿上,以乐观积极和保留观望为主,且随着了解程度增加,愿意(继续)使用的比例逐渐增大。

3.1.3 主要诉求方面

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在对预印本平台本身建设的诉求方面,以功能性诉求为主,规则性诉求为辅,且尤其强调期刊推荐、快速发布研究成果、多元成果提交等功能;在对预印本平台外部环境的诉求方面,认可性诉求和保障性诉求均具有相当权重,且学者对期刊接收、版权与首发权保护、成果可见性、学术评价体系认同等方面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关注。

3.2 研究建议

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尽管存在一些顾虑,但总体上持积极态度。为此,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快推进我国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建设。

3.2.1 综合运用双向策略推进预印本认可政策体系构建

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外部环境的诉求中,认可性诉求如版权与首发权保护、学术评价体系认同是学者对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首要诉求。因此,有必要首先推进预印本认可政策体系构建。考虑到涉及多主体利益和多方面因素,建议综合运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策略[7],充分动员相关利益主体,形成政策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共同推进认可政策体系构建。

第一,运用“自上而下”层级扩散策略,从国家层面给予明确支持。主要包括:明确预印本可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术评价、职称评定、人才选拔、人事晋升、项目资助等方面的考量范围[8];建立预印本发布、评价、使用等标准规范,为预印本平台发展提供权威指导;鼓励引入社会力量,为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建设注入资源;设立预印本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在预印本平台上发表前沿研究成果的学者,从而减轻学者们对预印本和预印本平台的顾虑,鼓励其将研究成果优先发布于预印本平台。由于国内预印本学术交流生态尚未完全建立,人文社科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经验欠缺,宜采用“局部试点-全面推行”[9]的路径实施“自上而下”策略。而院校、学科或地区的局部试点,既能够为其全面推广提供经验和样本,也有助于减少政策执行阻力。

第二,运用“自下而上”吸纳辐射策略,从科研机构层面注入动力。采用“自下而上”策略的优势主要在于,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学科、机构的需求进行调整,精准捕捉学者的关切;同时通过部分单位的积极实践,可以形成一些成功案例,为国家层面决策者提供可信依据,推动顶层预印本认可政策的出台。目前国际上部分科研机构已将预印本认可为博士毕业、教职录用、职称晋升的成果,如法国有18 所大学表示在博士学位申请上,经第三方开放同行评议平台PCI 评议过的预印本与期刊上发表的高质量文章具有同等价值;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在教职录用上均认可预印本的价值[10]。但我国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目前很少出台相关政策,仍有待积极探索。

3.2.2 提高人文社科领域资深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

我国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这也直接导致使用率不高,因此提高认知尤为重要。相对于青年学者,年龄较大、在领域内拥有更大影响力的资深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程度更低。但资深学者在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对青年学者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且资深学者通常也是高产作者,能够为预印本平台提供更丰富稿源。因此,在推动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建设与应用时,应重点考虑提高资深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

第一,定向邀请部分资深学者使用预印本平台,并分享其使用经验。可采用约稿等策略定向邀请各学科领域学术领袖和著名学者率先在预印本平台上分享研究成果,从而吸引更多资深学者了解和使用。同时,还可邀请其中对预印本平台认可程度较高的学者分享使用经验,介绍预印本平台的优势以及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应用,以“先用”带“后用”。分享的形式可包括:举办专门针对人文社科领域的预印本研讨会,在相关学术会议中设置预印本相关议程,在学术刊物、学术博客或专栏中发表关于如何在预印本平台上成功传播研究成果的案例等,以便更多资深学者了解预印本平台在学术交流中的价值。

第二,青年学者助力资深学者适应预印本学术交流新形式。 可考虑由有经验的青年学者作为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推广的主力群体,为领域内资深学者提供使用培训、分享使用经验,或是通过学术合作的形式,使其可以更深入了解预印本学术交流的价值,推动其对预印本学术交流新形式的积极融入。这种跨代合作不仅可以加深资深学者对于预印本平台的认知,还能促进学术交流的跨代融合,推动整个人文社科领域向开放学术交流的新时代迈进。

第三,面向资深学者较为集中的单位重点推广预印本。可重点面向具有较大学术声誉和影响力的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分批推广预印本平台。特别是可优先考虑面向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高校或学院进行定制化宣传和培训,强调使用预印本平台对于加速学术传播、扩大学术影响、推动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创新等方面的益处。同时,应为目标单位学者使用预印本平台提供针对性指导和支持,如设立专门支持团队,协助其熟悉平台操作流程,帮助其正确理解预印本的作用和价值。

3.2.3 以经济学、管理学为先导推广预印本平台的使用

人文社科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使用率普遍较低,但相对而言,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学者的使用率、使用意愿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推广基础。 其中,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学者更是预印本相关研究主力军。在各领域使用率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先从基础较好的经济学、管理学着手,以其为先导推广预印本平台的使用,具有诸多好处:一者,经济学、管理学研究队伍庞大且发文量较高,可为预印本平台提供丰富稿源,使平台内容更具多样性,吸引更多学者浏览、下载、交流和投稿;二者,先于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积累预印本平台使用的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预印本平台影响力和知名度;三者,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拥有多元学科交叉研究方向,能够带动其他领域学者共同使用。 可采取如下策略:

第一,积极借鉴自然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与推广经验。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较重视演绎逻辑和计量方法的应用[11],其研究范式介于自然科学与纯人文社科之间。由于其研究通常依赖于数据和模型,观点抄袭难度相对更大。 这与自然科学研究存在诸多相似,为预印本平台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充分吸收自然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与推广经验,对于推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应用预印本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可邀请相关学科背景学者组成科学委员会,吸纳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基金会参与平台运营管理,为平台提供指导和资金支持[12]。还应借鉴国际上提高预印本可见性的做法,推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预印本在主流数据库中可检索。如科瑞唯安于2023 年推出Web of Science 平台新子库Preprint Citation IndexTM(预印本引文索引),多个平台预印本可通过Web of Science 实现一站式检索[13]。

第二,为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学者使用预印本提供专门支持。可通过面向经济学、管理学设立专栏或开设子平台等方式,为相关领域学者阅读、浏览和发布预印本提供充分支持。目前,ChinaXiv 在学科分类界面中提供有管理学(共137 篇)、图书馆学/情报学(共1402 篇)、数字出版(共142 篇)等学科专栏,并开设有中国信息资源管理预印本平台、中国数字出版预印本平台等子平台[14]。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则设有“经济管理领域论文”专栏(共11733 篇)[15]。可见,我国现有预印本平台已提供一定支持,但推广力度仍有待提升。

第三,重点争取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知名期刊的合作。应推动预印本平台与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知名期刊紧密合作,融合预印本发布流程和期刊论文发表流程。目前经济学、管理学领域仅少数期刊发布与预印本平台的合作声明。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现代情报》等已在官网出版政策一栏明确列出本刊预印本政策声明[16-17];《图书情报工作》等在收稿通知、录用通知中加入预印本政策文字,鼓励并支持作者将所投稿文章优先发布于“中国信息资源管理预印本平台”。

第四,与经济学、管理学领域权威学术机构合作。权威学术机构的支持有助于加强预印本平台在期刊、文摘、学术会议和政策文件等多渠道的宣传[2],为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带来更多资源和支持。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四大文摘”,其转载量(率)被视为人文社科领域客观公正、影响广泛的学术评价标准之一。如能争取到“四大文摘”的支持,将预印本纳入其评价范围,以转载形式认可预印本的学术价值,将会有助于提高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可。

3.2.4 强化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在学术交流体系中的协同

期刊推荐/期刊接收、快速发布研究成果是学者们对预印本平台最为突出的诉求,但同时许多学者对预印本的质量和可信度存在质疑,也担心发布预印本可能会影响后续期刊发表。为此,应进一步强化预印本平台与期刊的协同,提高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水平和使用意愿,促进学术交流体系的健康发展。

第一,明确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各自的功能定位。其中预印本平台应定位为快速发布、开放共享[18]、追踪前沿、获得早期反馈[19]、为首发权提供最早时间认证的平台;期刊则主要扮演深入评审、分类分级、追踪权威研究、为同行认可提供证明的角色[20]。 这其实是将期刊原有“公开发布”功能剥离划至预印本平台,强化期刊“同行认可”功能。同时这也与学者们使用预印本平台的“知识获取、学术传播和交流”目的相符。在此基础上,还应制定版权政策以充分保障预印本首发权和版权,引导期刊认可预印本平台首发论文的原创性与首发权[21]。

第二,在预印本平台和期刊之间建立起多元合作模式。期刊的积极态度对提高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接受程度非常重要,争取期刊对预印本平台的支持是关键。基于传输方向,预印本平台和期刊的合作模式可分为三种,即从预印本平台到期刊、从期刊到预印本平台及预印本平台与期刊的双向合作[22-23]。无论何种合作模式,都应充分共享资源,如同行评审专家库、学术影响力指标(如引用/下载量)等。从而建立从预印本平台推荐论文至期刊发表、从期刊上传论文到预印本平台的双向畅通渠道,实现学者、期刊、预印本平台“三赢”。

第三,在预印本平台这一端把好基本伦理审核和学术诚信审查关。为回应学者对预印本内容质量审查、版权保护问题的关注,应建立起公正、透明的学术伦理和学术诚信审核流程和标准。 如将期刊论文查重与预印本论文进行关联[24],从而将预印本纳入查重检测范围,减轻学者对剽窃的担忧;对于出现严重违背学术规范和伦理问题的作者,应列入预印本平台黑名单,限制其使用;对于所涉预印本,则应采取撤稿措施,并可考虑建立撤稿数据库,推进撤稿信息的规范和公开,以示警示教育[25]。 在预印本平台这一端把好基本伦理审核和学术诚信审查关,也有助于简化期刊审稿程序,减轻其审稿压力。

4 结语

受学术评价体系不兼容、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协同机制不成熟,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综观而言,我国人文社科学者普遍肯定预印本的价值,使用意愿也以乐观积极与保留观望为主。在日益开放的学术环境中,预印本平台有望为人文社科学术研究与交流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应从推动预印本认可政策体系构建、提高重点领域与群体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和使用、强化预印本平台与期刊的协同等方面,推进我国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建设,助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猜你喜欢

印本社科管理学
2022年国际预印本学术及社会影响力研究
社科成果展示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六十种曲》初印本考述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国际学术出版机构预印本政策分析*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