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某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净化的实施与效益分析

2023-03-10段博芳相德才李志敏史本宏曾邦权赵焕云杨名龙张文东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种猪场狂犬病种猪

段博芳,相德才,李志敏,史本宏,周 俊,曾邦权,赵焕云,杨名龙,张文东*

(1.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225;2.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3.大理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4.祥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5.大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猪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脑脊髓炎为特征[1-3],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PR 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PR的暴发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实施控制与根除计划,美国、英国、丹麦、荷兰、德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在家畜或全部区域内实现了该病的根除[4]。

近年来,我国各地规模化猪场普遍应用高效基因缺失疫苗进行免疫,使猪伪狂犬病的感染率下降,但随着新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发生变异,传统的“免疫—检测—淘汰”净化技术并不能有效应对病毒的传播与感染,猪场伪狂犬病反复发生,没有形成伪狂犬病净化的长效机制。特别是2018年以后,在非洲猪瘟疫情全球肆虐的情况下,为了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检测仅集中在非洲猪瘟上,猪场停用各类疫苗导致猪场疫病反弹,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规模化种猪场实施伪狂犬病净化技术,比较净化前后该场的经济效益,探索猪场伪狂犬病净化和非洲猪瘟防控的相互关系,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种猪企业疫病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探索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试验猪场。云南某规模化种猪场,基础母猪群曾祖代1 200头,祖代900头,种公猪60头,年出栏3万余头;采取自繁育、小单元中效猪舍、全进全出(4周批次生产)的生产模式;对猪群进行猪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猪蓝耳病疫苗免疫,其中种猪群伪狂犬病实施全群普免,3次/年,母猪跟胎次免疫,1.5头份剂量/次。未开展净化前猪群开展不定期检测,2017—2018年检测结果猪群伪狂犬病gE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

1.1.2试验试剂。伪狂犬病gB抗体检测试剂盒、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试剂盒、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猪蓝耳病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IDEXX公司;猪口蹄疫O型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MEDIAN公司;猪瘟、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疫、非洲猪瘟病毒核酸试剂盒购自青岛立见公司;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购自上海海利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净化措施。

1.2.1.1摸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养殖场的人员管理、结构布局、栏舍设置、卫生环保、无害化处理、消毒管理、生产管理、防疫管理、种源管理、监测净化、场群健康等覆盖猪群生物安全的各个环节,并对猪群进行扁桃体和血液样品平行采样,检测猪群重要疫病免疫和感染状况,综合评估养殖场本底情况。摸底调查参照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规模化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评估(2017版)》执行。

1.2.1.2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①成立疫病净化管理团队。公司最高管理层、场长、专业兽医、生物安全主管、实验室主管等猪场核心人员组成管理团队。②硬件升级改造。改建净道与污道,外移出猪台,场区实行专车专用,建立缓冲区,增加消毒设施设备,进行猪舍密闭性改造,建防鼠墙,设防鼠网,利用猪舍周围的地质条件设天然防鼠带。③划分风险等级,建立五分区、3道防线。建立由高风险到低风险的紫、红、橙、黄、绿分区管理制度,在红橙区、橙黄区、黄绿区过渡处设3道消毒防线;制定人、物、水、车、猪流动管理制度。调整生产管理模式:场内坚持自繁育体系;采取两点式饲养(断奶即送到选育场和育肥场),场内仅保留500头的后备猪培育生产线,对场内疫病多发、濒临淘汰、性能不满足要求的生猪实施清群;实施4周批次生产,全进全出制度。④控制疫病传播媒介。种猪场周围3 km内禁止建其他养猪场;定期驱虫、灭鼠、灭蚊蝇;定期清理杂草;建立车辆清洗消毒管理制度。⑤建立严格的防疫体系。确保生猪得到有效的防疫和隔离,避免接触到传染源而发生感染,开展科学免疫(调整猪蓝耳病免疫程序,其余病种免疫程序按原计划执行),科学开展定期消毒,定期开展猪群健康评估,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和应急预案。

1.2.1.3制定监测净化计划。每年对该场开展不低于3次采样,每次抽检头数不少于30头,抽样覆盖种猪群、后备猪群。

开展净化病种和非净化病种猪群重要的疫病检测,2019年后增加了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检测。后备猪伪狂犬病gE 抗体阳性者立即淘汰,伪狂犬病gB抗体阴性者补免后2周重新检测,抗体合格者入群,仍为阴性者淘汰。

1.2.1.4净化评估和年审。场群健康和疫病情况评价指标要求如下:净化病种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阳性率≥85%,感染抗体阳性率为0;非净化病种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等重要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70%,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根据每年的监测结果和年审结果,监控净化效果。

1.2.2采样及实验室检测。样品的采样、保存和运输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结合监测净化方案对猪群进行前腔静脉采血,登记采样猪只背景信息,常规方法分离血清后保存于无菌离心管中,做好标记后进行相关检测,血清于-20 ℃下冻存。

实验室技术人员对送检的样品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步骤要求进行伪狂犬病gB抗体、伪狂犬病gE抗体、猪瘟抗体、猪蓝耳病抗体、猪口蹄疫O型抗体检测;猪瘟、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疫、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摸底调查情况经调查,该场地处山地,远离城区,具有天然隔离屏障;结构布局合理,有配套的兽医室、隔离区以及畜禽粪便、雨污分离等设施设备;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以及生产管理规范,2017年实验室检测伪狂犬病gE抗体阴性,种猪群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O型病原检测为阴性,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为28.0%,猪瘟抗体、猪口蹄疫O型抗体、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均大于85.0%(表1~2)。结构布局上污道、净道存在部分交叉,未达到分点饲养条件,无防鸟、防虫媒设施,病死动物剖检场所和无害化处理制度执行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健康巡查、兽医诊疗、用药、剖检记录不完善,传染病应急预案、监测方案不完善,阶段性猪群健康分析总结和定期净化评估不完善,无本场公猪精液检测报告,净化方案针对性不强、不完整。

表1 云南某规模化种猪场猪群重要疫病摸底检测结果Table 1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f pig herd in a large-scale breed pig farm in Yunnan

2.2 净化后检测结果根据摸底调查的结果,建立猪场的综合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调整猪蓝耳病免疫程序,定期对猪群按监测方案开展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4。从检测结果来看,对猪场实行净化措施后,净化病种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抗体3年平均阳性率达到91.6%,感染抗体阳性率为0;非净化病种猪瘟、猪O型口蹄疫等重要疫病免疫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4.4%和88.7%,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猪蓝耳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3.1%,较摸底调查结果提高了45.1百分点;非洲猪瘟病原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开展疫病净化后,猪场内种猪群和后备猪群重要疫病抗体阳性率整齐,保持在较高且稳定水平,猪群健康。

2.3 疫病净化后经济效益对比疫病净化后,本场生物安全体系更加健全,疫病防控意识明显提升,猪群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种猪生产性能明显提升,年均断奶仔猪数由净化前的21.8头提高到净化后的23.6头,疫病死淘率明显下降。兽药使用量大幅度下降,年度同期使用量庆大霉素注射液由净化前的71 223支下降到净化后的64 527支,青霉素使用量从64 500瓶下降到44 100瓶。2019年非洲猪瘟全国防控严峻形势下该场利用净化措施中分区防控的优势,实现科学消毒,生产区的消毒药用量下降,整个场区非洲猪瘟等疫病风险处于可控状态(表5~7)。

表2 云南某规模化种猪场猪群重要疫病摸底检测结果Table 2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f pig herd in a large-scale breed pig farm in Yunnan

表3 云南某规模化种猪场净化后猪群抗体检测结果Table 3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antibody in pig herd after the purification in a large-scale breed pig farm in Yunnan

表4 云南某规模化种猪场净化后猪群疫病病原检测结果Table 4 The pathogen detection results of pig epidemic diseases after the purification in a large-scale breed pig farm in Yunnan

表5 云南某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净化前后猪群生产性能对比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pig herd before and after the pseudorabies purification in a large-scale breed pig farm in Yunnan

表6 云南某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净化前后猪群兽药使用量对比Table 6 Comparison of the usage of veterinary drugs in the pig herd before and after the purification of pseudorabies in a large-scale breed pig farm in Yunnan

表7 云南某规模化种猪场伪狂犬病净化前后猪群生产区内消毒药使用量对比Table 7 Comparison of disinfectant usage in pig production area before and after the pseudorabies purification in a large-scale breed pig farm in Yunnan

3 讨论

3.1 猪场净化结果分析从净化结果来看,猪场软硬件提升后,净化病种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91.6%,感染抗体阳性率为0;非净化病种猪瘟、猪O型口蹄疫等重要疫病免疫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4.4%和88.7%,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非洲猪瘟病原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种猪生产性能明显提升,年均断奶仔猪数由净化前的21.8头提高到净化后的23.6头,疫病死淘率明显下降,兽药使用量大幅度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场内种猪群和后备猪群健康水平较高且稳定,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开展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效果显著,可见净化方案是有效的。

3.2 猪场净化效益分析该规模场开展疫病净化后,经测算,与未净化前相比,同样的母猪群体每年可多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猪5 727头,每头按售价3 000元计,新增经济效益约1 718万元;年均用药成本节约10万元。生猪的生产性能明显提升,兽药使用量大幅度下降,同时伪狂犬病净化明显提高了生猪质量,其价格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经济效益显著。该研究结果与刘玉梅等[5]研究结果相一致,且在非洲猪瘟肆虐的背景下该场为社会持续稳定地提供大量优良种猪,对云南省乃至全国生猪恢复生产、猪肉产品供应及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3.3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许多学者在新疆[6]、长沙[7]、广西[8-9]、浙江[10]、云南[11]等地区采取传统的“免疫—检测—淘汰”技术对当地规模化种猪场开展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很难维持净化效果和提升猪群的品质,猪场对其他疫病的防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非洲猪瘟防控上进行了探索和改进。该场通过伪狂犬病净化,重新构建规模化种猪场综合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后,在我国各地暴发非洲猪瘟疫情后成功控制住疫情的同时,为猪场猪瘟、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等疫病的净化创造了条件。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随着生物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又为疫病净化提供了条件。该场防疫实践表明,在疫病净化条件下的生物安全体系能成功阻止猪场受非洲猪瘟的危害,做到科学防控、稳定生产,有效提高养殖场的产出水平。

综上所述,该试验所评估猪场的猪伪狂犬病防控效果显著,为我国规模化种猪场开展猪伪狂病净化积累了经验,并为我国开展猪伪狂犬病区域净化和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种猪场狂犬病种猪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打败狂犬病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