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沿江地区设施高品质番茄品种筛选试验

2023-03-10马绍鋆严从生张其安俞飞飞陈红莉管大鹏冯小妹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糖酸番茄红素总糖

马绍鋆,方 凌*,严从生,张其安,俞飞飞,王 艳,陈红莉,管大鹏,冯小妹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2.园艺作物种质创制及生理生态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1;3.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种质创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4.和县绿缘温室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和县 238200)

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是消费者餐桌常见的一种蔬菜,我国也是世界上番茄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番茄生产主要以设施栽培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转型,对高品质番茄的关注和需求日渐增多,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番茄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花色品种多样化,而且要求产品质量安全、商品性好、风味口感好、营养丰富,也从正面反映了高品质蔬菜时代的盛行。据不完全统计,高端优质蔬菜市场需求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且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

安徽沿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作物生长期长,许多地区雨热同季,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条件优越,是重要的设施番茄产区。笔者通过引进优质、多抗番茄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针对安徽沿江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引进品种的果实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合安徽沿江地区设施栽培的高品质番茄品种,对提高番茄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高品质安全番茄产品有效供给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产品可以填补长三角地区蔬菜市场伏缺与秋淡。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引进的21份番茄为材料(编号分别为T-01、T-02、T-03、T-04、T-05、T-06、T-07、T-08、T-09、T-10、T-11、T-12、T-13、T-14、T-15、T-16、T-17、T-18、T-19、T-20、T-21)。

1.2 试验设计试验于2021年3—8月在安徽省和县绿缘温室科技有限公司连栋大棚进行。以托鲁巴姆为砧木,T-01~T-21共计21份番茄为接穗,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嫁接后温度保持在25 ℃、相对湿度为90%~95%,接口愈合后逐步降低湿度并增加光照开始炼苗。嫁接苗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双行定植,株距为40 cm,行距为50 cm,每个品种100株,3次重复。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果实性状。果实成熟期,从每个小区随机选择成熟度一致的20个番茄果实,进行果实性状测定,平均单果重用电子天平测定,果实纵径和横径用游标卡尺测定,同时记录果色,并计算果形指数,3次重复。

1.3.2营养品质指标。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果实维生素C含量[1];采用酸水解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果实总糖含量[2];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果实总酸含量[3];采用石油醚浸提,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果实番茄红素含量[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便携式折光仪测定。

1.4 数据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中整理,采用DPS 6.5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果形指数=纵径/横径,糖酸比=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番茄果实性状的比较由表1可知,在21份番茄品种中有9份为大红色、9份为粉红色、2份为橙红色、1份为黄色。T-18的果形指数最小,为0.58,果实形状较扁。T-05的果形指数为1.14,果实形状较圆。T-04、T-05和T-06为小果型番茄,单果重分别为21.0、23.3和18.7 g,T-01、T-02、T-03、T-07、T-08、T-09、T-10、T-11、T-12、T-14、T-17、T-18、T-20、T-21为中果型番茄,T-13、T-15、T-16、T-19为大果型番茄,其中T-15的单果重最大,达340.0 g(图1)。

表1 不同品种番茄果实性状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fruit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tomato varieties

2.2 不同品种番茄营养品质指标的比较由表2可知,在21份番茄品种中,T-19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417.13 mg/kg,其次为T-01,维生素C含量为383.57 mg/kg,T-19与其他20份番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T-11的维生素C含量最低,为135.73 mg/kg。T-05、T-06和T-07的维生素C含量相当,均超过370.00 mg/kg,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T-02的总糖含量最高,达78.432 mg/g,显著高于其他20份番茄,其次为T-04,总糖含量为75.431 mg/g,与T-1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01、T-08和T-04的番茄红素含量分别达51.959、51.404、50.607 μg/g,与其他18份番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T-13的番茄红素含量最低,仅为19.961 μg/g。T-01的可滴定酸含量在21份番茄中最高,为0.508%,显著高于其他20份番茄,T-17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224%,与T-17相比,T-01可滴定酸含量高126.79%。T-04和T-06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达9.2%和9.3%,显著高于其他19份番茄,T-03、T-19和T-20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仅为3.9%。T-11的糖酸比在21份番茄中最高,为293.43,T-19的糖酸比最低,为136.58,二者差异显著(P<0.05)。

图1 安徽沿江地区设施高品质番茄Fig.1 High quality tomatoes in faciliti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Anhui Province

表2 不同品种番茄营养品质指标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quality indexes of different tomato varieties

2.3 不同品种番茄营养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由表3可知,对21份番茄的维生素C、总糖、番茄红素、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6个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维生素C与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2,与可滴定酸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6,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18,与总糖和番茄红素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1和-0.122;总糖与番茄红素、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2、0.434、0.354和0.425;番茄红素与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84和0.335,与糖酸比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20;可滴定酸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1,与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05;可溶性固形物与糖酸比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8。

表3 不同品种番茄营养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utritional quality indexes of different tomato varieties

2.4 不同品种番茄产量和抗病性比较由表4可知,T-09的产量最高,为150 052.20 kg/hm2,与除T-01和T-05外的番茄品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其抗病性表现为较强。小果型番茄T-04、T-05和T-06的产量分别达147 070.05、148 832.25和147 989.10 kg/hm2,抗病性均表现为强。T-11的产量最低,为132 052.65 kg/hm2抗病性表现为较强。

表4 不同品种番茄产量和抗病性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yiel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tomato varieties

3 结论与讨论

番茄果实的品质主要由外观品质、内在品质以及感官品质3个方面组成。其中外观品质主要包括果实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内在品质是指各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含量,感官品质是指各种影响番茄果实口感的风味物质。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和果面色泽等是番茄果实的重要外观性状,也是市场上对番茄果品进行分级和评价的依据[5]。该试验通过对21份番茄品种的果实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有3份小果型番茄、14份中果型番茄和4份大果型番茄,所有果实中未出现畸形果,说明栽培条件和田间管理措施是适宜的。此外T-05的果形指数为1.14,果实形状较圆,外观品质较好。

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是番茄果实重要的营养品质,其含量直接影响番茄营养价值与口感,进而影响番茄的经济价值[6-8]。该试验中维生素C含量为135.73~417.13 mg/kg,变异系数为8.55%~49.15%,T-19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417.13 mg/kg,比T-01和T-11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高8.75%和207.32%,维生素C含量排名前5的依次为T-19、T-01、T-05、T-07、T-06;总糖含量为36.331~78.432 mg/g,变异系数为3.49%~3.85%,T-02比T-04、T-11、T-20、T-06分别高3.98%、4.41%、6.76%、11.29%,T-02比T-19总糖含量高115.88%;番茄红素为番茄最具有特色的营养物质,研究表明[9-10]其可能在抑制胆固醇合成与预防前列腺癌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该试验中番茄红素的含量为19.961~51.959 μg/g,变异系数为2.93%~4.31%,番茄红素含量排名前5的依次为T-01、T-08、T-04、T-12、T-14,其中T-01比T-08、T-04、T-12、T-14分别高1.08%、2.67%、9.60%、15.46%。可滴定酸含量为0.224%~0.508%,变异系数为8.93%~13.78%;Saito等[11]研究表明,日本种植者通过应用控水控肥无土栽培技术或者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可以生产出可溶性糖含量高达8%~10%的番茄,该试验中小果型番茄T-06和T-0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达9.3%和9.2%,中果型番茄T-01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达6.6%,口感都很好,田永强等[12]认为可溶性固形物包含糖、酸、酚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色素等物质,且能通过阿贝折光仪快速检测其含量,因此可以高效表征番茄果实的整体内在品质。此外,Nassar等[13]研究发现,甜度与酸度的比值是消费者口感和风味接受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故糖酸比能够作为评价番茄感官品质的关键指标。该试验中糖酸比最高的为T-11,达293.43,比T-02、T-20、T-17、T-14分别高21.96%、27.81%、32.69%、32.86%。

综上所述,该试验通过对21份番茄的果实性状、营养品质指标、产量和抗病性进行比较,综合考虑筛选出3个适合安徽沿江地区设施栽培的高品质番茄品种,其中T-01为中果型番茄,果色为粉红色,果实纵径56.01 mm,果实横径66.21 mm,心室数3个,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6%。T-04和T-06为小果型番茄,其中T-04果色为粉红色,果实纵径32.08 mm,果实横径34.97 mm,心室数2个;T-06果色为大红色,果实纵径30.11 mm,果实横径33.37 mm,心室数2个,其可溶性固形物分别达9.2%和9.3%。

猜你喜欢

糖酸番茄红素总糖
越酸的水果,维生素C 的含量越高?
‘玫瑰香’和‘红地球’葡萄杂交后代果实糖酸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黄酒中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加工番茄番茄红素与其他性状相关性研究
林下参片中总糖、还原糖及糖醛酸的含量测定
不同砧穗组合对寒富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苹果等4种水果果实糖酸组成及风味特点研究
番茄红素在微乳液制备和贮藏过程中构型转化及稳定性研究
番茄红素的微生物合成及发酵生产研究进展
干海参外源性总糖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