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拟真情境教学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

2023-03-10池海波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创设

池海波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可以有效助力学习效率提升。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想象能力、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利用情境教学理论,从学生学情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入手,构建拟真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融洽的教学环境中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趣味教学。在创设拟真情境过程中,确保情境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学生兴趣是重要前提,拟真情境就是“模拟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从而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设拟真情境的特点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科,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由近及远地设置六大生活领域,分门别类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同一领域内,按照知识点难度进行细化,按照螺旋式上升模式进行编排,为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内容奠定基础。这门课程相较其他学科,更贴近生活,而且也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是教导学生掌握生活技能、感悟人生道理,形成正确的“三观”。除了需要学校、教师发挥指导、监督效用外,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也是重点。综合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创设拟真情境助力教学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教学内容更为多元

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内容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生活存在紧密联系,重视学生身心发展是教学目标之一。创设拟真情境,学生在熟悉的“拟真环境”中更为放松,教师可潜移默化或循循善诱地传授教学内容,同时,贴近真实的情境营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满足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诉求。另外,拟真情境有效将生活素材与教材内容相融合,为教师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在实践案例支持下,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知识和表达的内涵,有效实现学以致用。

(二)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学生参与度有效提升

结合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面对抽象化、复杂化内容学生难以有效理解,而创设拟真情境之后,学生在融洽的教学环境中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也便于教师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教学趣味性,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视频、图片、动画等价值,辅助学生思考及理解;另一方面,在情境中融入其他先进教学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热情,例如将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游戏竞赛等融入其中,可有效烘托课堂气氛,聚焦学生注意力。

(三)丰富学生情感经历,带来多元化情感体验

拟真情境贴近日常实际,多为学生熟悉的场景,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真实地表达自己,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同时在拟真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进行情感训练,在实践中学会表达情绪及处理情绪,丰富情感体验,这对其日后人生之路的顺利发展有积极效果。[1]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设拟真情境的重要价值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主,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多,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解传授知识,不仅学生理解深度不足,也很难覆盖所有知识内容。而依靠拟真情境进行教学,在情境中充分模拟实际状况,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内容,也可以积累学习经验,在后续面对同类场景时不会手足无措,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提升学生灵活应用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和锻炼,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拟真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训练场景,学生可以在模拟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自行总结、积累经验,在日后面对同类场景时会更加从容,更为灵活地利用所掌握知识应对生活挑战。[2]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拟真情境创设要点

(一)面向实际生活,做好备课工作

想要科学创设拟真情境,充分发挥情境教学优势,就要从实际生活中吸取素材,筛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情境创设主题,认真备课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活动开展之前,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教材知识点,系统地总结梳理,然后围绕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进行备课。备课过程中,从学生的学情、心理变化、兴趣点和能力水平等方面入手,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形成完整教学计划。备课过程要明确情境导入、问题设置、课堂提问、互动讨论、归纳总结等过程的衔接性连贯性,确保学生可以跟上思路,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项活动,而不是生搬硬套地实施计划。另外,教师要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备课阶段,要确定设置的拟真情境是否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确保拟真情境符合学生日常接触实际情况,学生能够通过情境演练和亲身参与,积累经验,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拟真情境的优势。

(二)科学筛选主题,引导自主探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设置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每一课程内容可得出不止一个主题,从学生角度来看,多主题讲解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并厘清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应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入手,科学筛选主题,尽可能拟定学生感兴趣或者更熟悉的内容作为主题,便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新课程标准积极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鼓励教师将学习主动权和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基于此,在创设拟真情境时,教师应注意学生自主探究空间的保留和设置,确保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

四、道德与法治课堂创设拟真情境、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制定多维教学目标,全面覆盖教学内容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无法脱离教学目标设置的框架,因此,科学设置教学目标,从多维度入手构建全方位目标体系,全面覆盖教学知识点,可对教学活动顺利实施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想要充分发挥拟真情境价值,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活动的设置和教学进度安排提供指引,制定多维教学目标时应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确保设置的教学目标涵盖内容广泛,不仅全面覆盖教材内容,还要从实践角度进行思考;第二,教学目标应涵盖过程与方法,教师应通过教学过程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尽量避免出现“混乱” 现象;第三,教学目标应涵盖情感价值和德育观念等,教师应正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作独立个体,在大体框架限定下,推出个性化、差异化目标,满足不同层级学生需求,这也是发挥课堂价值的关键。[4]

例如,在讲解“大自然,谢谢您” 时,教师从教材知识点、课外实践、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构建教学目标,重点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行教学设计。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魅力,并提出问题,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表达“大自然给予的礼物”,之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思考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快乐,从郊游、夏令营、野炊等学生熟悉且有实际经验的活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最后总结大自然的价值,得出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对外延伸,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环保、低碳等理念,通过多维设定教学目标,拟真情境,不仅有效覆盖教学内容,还能细化培养计划,进一步发挥课堂优势,真正助力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营造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拟真情境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得到推广应用,尤其是互联网,为学生营造了更优质的学习环境。依靠互联网,各种各样的线上平台和现代化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持,也为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应用奠定基础。具体来看,交流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及故事引导法等传统教学模式也得到广泛应用,网络的普及,为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情境教学法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视频等创设情境。科技的发展,为和谐课堂的创设提供支持。[5]

例如,在讲解“父母多爱我” 的相关知识时,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选择创设拟真情境,并采用问题导入、互动式提问、交流讨论等方式完成教学,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早上父母都在做什么。为学生留出讨论空间和时间,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答案: 妈妈在做早餐,催促我洗漱;爸爸在厨房帮忙,并提醒我整理自己的上学物品;等等,通过联系生活日常,学生感受父母深沉的爱,然后播放教材上的文章图片,请学生结合图片进行思考,总结概括文章内容,在教师带领下领悟文章的内涵,并着手创设拟真情境,以教师为主导,选取几名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吃饭场景,通过亲身参与感悟教材内容,并回顾以往父母的爱,这比任何语言都具有感染力,同时在拟真环境的角色扮演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可有效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对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提供更多助力。通过拟真情境,学生重新理解父母的爱,这对于日后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正确看待父母的管束有积极作用。

(三)丰富实践活动内容,提升情感体验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学科,单纯依靠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内涵,而通过实践教学可有效助力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积累经验,日后在面对同类场景时,可依据先前的经历,得出有效解决方案。因此,在创设拟真情境时,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实现实践和理论融合,从参与度和情感共鸣两方面思考情境创设思路,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热情。[6]

例如,在讲解“中华民族一家亲” 时,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长的帮助下或者自行组建团队,搜集、查阅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等相关信息作为学习素材,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科学思考拟真情境创设方案以及导入问题、导入方法等,并将搜集的教学资源和教材等融合,编制课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以问题导入,请学生介绍知道的民族文化,然后播放课件,通过创设旅游环境,以带领学生“全国多民族游” 为主题,利用多媒体网络,以旅游的心态感受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文化,了解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通过拟真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也为后续探讨我们可以为多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做什么,以及为教师安排课后“我为民族团结做贡献” 这一实践活动奠定基础,进一步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和情感共鸣,学生的爱国精神深深根植于心,在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信息误导等情况时可具备更为清晰的明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拟真情境教学呈现的特点,总结拟真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梳理创设情境时的关注要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道德与法治课堂创设拟真情境,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创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