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

2023-03-10

新农民 2023年1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磺胺类胶体金

张 妍

(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1 农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危害性

1.1 对动物产生的危害

对幼畜进行饲喂磺胺类药物,可导致其发生骨髓造血功能紊乱,进而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妊娠动物服用后,会出现黄疸、核黄疸等症状,甚至会引起胎儿畸形。成年动物服用后,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神经系统紊乱、消化系统紊乱、泌尿系统紊乱等不良反应,从而出现贫血、少尿、白细胞减少等。

1.2 对人类产生的危害

如果农畜产品中含有磺胺类物质,长期食用这些食品,对人体会产生抗药性。另外,如果过量服用磺胺类药物,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造血功能;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2 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原因

2.1 疾病防治时使用不规范

当前,我国的畜禽养殖正处在由散养到集约化、规模化的过渡时期。大部分散养户的养殖规模都比较小,而且农户间的间隔比较大,而且在乡村地区,兽医人数也不多,一旦出现了疾病;无法及时得到兽医的指导。因此,养殖户会依据以前的养殖经验,对患病的家禽进行处理。但是,由于饲养者没有相应的技术水平,无法严格遵守用药的原则。药物的用量由肉眼观察确定。症状轻微的药物用量较小,严重的则会增加用药的剂量。这种不合理、不规范的用药方法,长期下去,会在动物的身体里积累大量的磺胺类药物。

2.2 饲料添加剂中添加磺胺类药物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有明文规定,只有在动物身上才能使用磺胺类药品,而且必须持有兽医开具的处方。同时,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时,要严格按照用药的相关规定,严禁将磺胺类药物掺入饲料添加剂。但是由于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治疗多种疾病。因此,在动物疫病的防治中,常常采用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磺胺类药物。如此一来,动物体内就会不断积累磺胺类药物。

2.3 未能严格遵守休药期

动物在摄入磺胺类药物后,一般都要休药一段时间再进行屠宰。但是一些饲养人发现,牲畜已经达到了出栏的要求,如果再继续饲养,就会造成费用的增加。所以,饲养者不会进行休药,而是直接屠宰。因此,在市面上流通的农畜产品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磺胺类药物,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3 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

3.1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由于缺乏充足的检验时间,农畜产品的市场和进出口贸易往往需要进行现场快速地检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它将免疫层析和金标记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固相标记实现了现场的快速检测。胶体金的样品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明显的染色反应,从而可以进行定性的分析。利用这种方法,将胶体金微粒作为抗体标记,在特定的反应薄膜上进行结合,以判断是否有药物残留量。对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利用胶体金快速测试法,可以快速测定牛奶、肉类、动物体液等食品基质。胶体金和多色乳胶微球作为标记物,可以对12种牛乳中的磺胺类药物进行检测。与常规的实验室方法相比,胶体金免疫色谱技术具有快速、方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3.2 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分析技术是根据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机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操作方法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在普通实验室均可完成相关检测工作,其中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最为常用。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我们在检测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紫外检测法和柱后衍生检测法。其中紫外检测法主要是使用紫外检测器,通过对样品进行均质,使用乙酸乙酯提取,通过液提取进行萃取,HLB固相萃取小柱除去杂质、洗脱、浓缩、上机。方法检测限在10~20μg/kg之间。柱后衍生法是一种采用柱后衍生设备进行的测定,先将样品均匀后,再加入乙酸乙酯,然后再加入对应的试剂,不需要进行过固相萃取,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测定。方法检测限值在2.5~20微克/千克之间。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现性,可以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由于预处理程序繁琐、试剂用量大、仪器设备复杂,在县级以下检测机构中很难推广应用。

3.4 微生物法

微生物法是通过磺胺类药物对特定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及代谢的有效抑制,对其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较低的成本,但是也有一些缺点,例如灵敏度低,敏感性低,易受到其他抗生素的影响。因而难以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因而不能满足检测的标准。

4 农畜产品类检测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控制策略

4.1 建立健全农畜产品质量管理法规体系

加强农畜产品养殖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我们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的学习和交流,对目前有关农畜产品类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文件进行彻底的梳理,尽快组织和完善有关的法规,为农畜产品类生产和贸易提供约束,为农畜产品类生产和贸易提供法律支持。

4.2 建立健全农畜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在新的情况下,我国现有的一些标准与世界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既不能与世界接轨,也不能满足国际市场对农畜产品的质量要求;所以,应在全面理解各国对农畜产品品质的需求后,迅速组织力量,学习借鉴国外相关标准;修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惯例的有关质量标准,并建立和完善我国农畜产品类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4.3 加强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及相关技术的引进与研究

目前,我国农畜产品类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的标准与我国农畜产品生产、国际贸易发展水平相比,检验方法复杂,报告时间较长,不能满足日常生产、流通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测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检测灵敏度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标准。因此,今后的研究工作亟待解决。我们应该积极地引入国外先进的测试技术或相关的测试技术,通过实验证明可行后就可以提升到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不仅节省人力、财力、时间,而且可以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另外,还应按照我国的特殊药品种类,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检测技术的研究。目前,国内市面上的试剂盒大多是进口的,价格昂贵或供货不及时;应当积极鼓励有关企业进行相关试剂盒的研究开发。

4.4 加大药物残留的监控力度

加强综合防控与健康养殖,建立农畜产品残留量监控系统,加强饲料、添加剂的监管;统一监测农畜产品的安全。定期对养殖场、市场进行抽样检查,发现有违禁药品或产品质量超标的,要按照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我国农畜产品中存在的磺胺类药物残留量一直是相关国家所关心的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各国对此更加重视,对进口产品的质量评价也更加严格,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 结论

在饲养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动物的磺胺类药物用药说明和兽医科学的指导,合理控制用量,避免长期过量使用;避免引起动物体内的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检验手段,加强对畜禽产品中的磺胺类农药残留量的监测。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畜禽产品的品质,提高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磺胺类胶体金
758份磺胺类非抗菌药物说明书中磺胺过敏标注情况分析
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磺胺类药物的研究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胶体金在钩体病监测中相关因素的研究
西藏农畜产品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西藏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
我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问题初探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新型B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临床应用评价
基于EP-17A2的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的空白限、检出限及定量限的建立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