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归属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2023-03-09李松柏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归属感责任感问卷

李松柏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西安 710300)

为了促进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良好地引导其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学校归属感为自变量、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因变量,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科学地研究。

1 对象及工具

1.1 研究对象

以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52名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占全部问卷的98.4%。其中,男生128例,占51.6%,女生120例,占48.4%;生源地在农村的80例,占32.3%,生源地在城镇的92例,占37.1%,生源地在城市的76例,占30.6%;大一学生62例,占25.0%,大二学生60例,占24.2%,大三学生56例,占22.6%,大四学生70例,占28.2%。

1.2 研究工具

采用《大学生归属感问卷》[1]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2]进行调研。归属感问卷包括学校认可、自我角色认可、校园同伴关系认可、个人地位认可、责任感及安全感。职业生涯问卷包括职业探索、自我认识、目标计划、自我控制、人际关系及反馈修正。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

通过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学校认可、自我角色认可、校园同伴关系、个人地位、安全感和责任感方面的平均分较高,说明在学校归属感方面,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人感知和自身能力状况,同时学校认可和校园同伴关系也会影响其对学校归属感的认知水平(见表1)。

表1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 (n=248)

2.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虽然职业探索、自我认知、目标计划、自我控制、人际关系和反馈修正的平均分较高,但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仍有上升的空间(见表2)。

表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n=248)

2.3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

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在自我角色认可、校园同伴关系、安全感、责任感与职业探索、自我认知、目标计划、人际关系和反馈修正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个人地位与职业探索、自我认知、自我控制、人际关系和反馈修正呈显著正相关,学校认可与职业探索、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见表3)。

表3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 (n=248)

2.4 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线性回归分析

模型汇总公式为:职业生涯规划=9.091+5.667 X自我角色认可。由此可知,自我角色认可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32.8%的变异量。通过F检验,说明大学生的自我角色认可对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积极影响(P<0.05)。

3 总结

在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生涯规划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学校归属感及其各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积极的影响,其中自我角色认可对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预测作用。

4 建议

4.1 增强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激发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可以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责任感和安全感等学校归属感,学校归属感越高,大学生就会以越积极的情绪去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业规划,进而提高其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

4.2 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高校教师要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方式,以协调者和教育者的身份疏导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时所引起的悲观心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其通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猜你喜欢

归属感责任感问卷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问卷网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