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本科院校“双师型”新教师成长研究
——以工程机械行业职业院校为例

2023-03-09钟维宇吴康雄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师型维度技能

钟维宇,李 威,马 娇,吴康雄

(1.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学院,长沙 410129;2.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机械学院,长沙 410129;3.长沙理工大学 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长沙 410100)

0 引言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此,现有的职业本科院校应加快提升师资水平步伐,增强教学队伍力量,满足职业本科师资配比,尽快融入职业本科教育的黄金发展期,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近年,职业本科院校大量招录新教师,以对口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为补充。新教师来自工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各大高校,能够迅速承担起日常教学、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工作,有力提升职业本科院校的教学水平。但其也面临着角色转换、专业成长、职业发展等问题。新教师在工作中能否迅速重构专业知识体系、有效融入专业教学、快速提升专业能力、继续紧跟专业前沿关系着教师个人职业成长与职业本科院校未来的发展。仅仅依靠新教师自主学习与反思的传统方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但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思维创新培训模式,开展专业培训、学历提升、定期研讨、一线实践等活动,对提高新教师专业能力、强化教学思政意识、形成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1,3]。本研究以某工程机械类职业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其2021年新进教师的专业分类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2021年某工程机械类职业本科院校新进教师的专业分类

基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传统TPACK重构模型赋予工程机械行业新特征,并以TPACK重构模型为基础,提出新的SKAE教师成长过程研究模型,探究职业本科院校“双师型”新教师培育目标及培育路径与成长机制。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中的特定称呼,是指“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 +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素质;既要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也应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

1 传统TPACK理念下新教师知识与能力成长体系

随着“灯塔工厂”的普遍实施及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工程机械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向一专多能模式。灯塔工厂的技术员工不仅要履行日常生产职能,还必须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与设备维修技能,鼓励技术员工采用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技术方案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这一行业变革对相应职业院校新入职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尽快转变角色,融入教学群体,完成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新教师入职后知识维度亟待拓展,能力内涵需重新定义。借鉴TPACK理念,对工程机械行业职业本科院校新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进行重构[2]。传统TPACK 知识与能力成长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TPACK 知识与能力成长模型

传统TPACK模型三维坐标轴分别表示三个知识维度,TK为技术知识维度,CK为专业知识与技能维度,PK为教学知识与技能维度。三个知识维度对应形成三个交叉融合的平面元素,TCK为技术与专业融合,PCK为教育法与专业融合,TPK为技术与教育法融合。三个平面的交点TPACK表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1.1 技术知识维度(TK)

工程机械类产品系列化、小型化、微型化、特大型化已经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故障诊断及发动机燃料控制等智能集成应用技术不断提升着机械的效率与质量。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群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无人驾驶、万物互联等高新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应用日渐广泛,职业院校新教师要紧跟行业技术更新步伐及新技术发展趋势,保持求知精神及敏锐的技术嗅觉,实现职业院校新教师培养与行业技术更新的无缝衔接。

1.2 专业知识与技能维度(CK)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不仅要求新教师掌握工程机械领域有关的技术理论,还要掌握工程机械保养、维护、检测、维修、运行与管理等相关知识,精通生产实践工作,具备修理工程机械设施工艺规程、工艺装备的能力;具备工程机械性能测试、常见故障分析的基本能力;具备工程机械设备维护及维修检测的能力;具备工程机械技术运用和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等。若想满足工程机械企业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新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1.3 教学知识与技能维度(PK)

教育知识与技能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工程机械行业职业院校的新课程将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通过有效的方法、手段,将所见、所知、所想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这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全面和谐成长、个性成长及终身成长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要求新教师实时更新教育方法与手段。

1.4 技术与专业融合(TCK)

新教师要善于挖掘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场景,适应现代工程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前沿性、学科交叉性和产业贴近性等关键特征,发现行业发展痛点,灵活运用新技术突破瓶颈,实现技术进步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职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新教师要将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相融合,对行业核心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形成产教融合的新局面。

1.5 教学方法与专业融合(PCK)

根据专业知识与技能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新教师应紧扣职业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双师型”新教师队伍的培养过程中,要鼓励新教师参与新技术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促使学校与工业部门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合作,共建职业院校新实训场地,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满足社会对人工智能、机群智能化、大数据等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既能保障“双师型”新教师的培养,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训的兴趣。以工程机械电气控制课程中的发电机检测标准为例,可以采用工程机械产品发动机前端的发电机直接检测方法,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维修养护工作场景,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与职业认知。

1.6 技术与教育教学方法融合(TPK)

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率。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新教师应熟练运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开展专业知识教学活动,以便形象地展示知识难点、专业技能点,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富有启迪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革新,VR教学、虚拟仿真实训室、半实物仿真实训室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新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

2 四维构型SKAE理念下新教师成长体系

利用TPACK知识与能力成长模型分析工程机械类职业本科院校教育现状,有助于使新教师迅速成为工程机械类职业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针对TPACK传统理论中技术知识(TK)、专业知识与技能(CK)、教学知识与技能(PK)进行扩展。职业本科教育对新教师科研、教学及与学生沟通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本研究在TPACK传统理论中加入“能力”维度,对TPACK传统理论进行重构与整合,形成以技能(SK)、知识(KL)、能力(AB)、教育观念(ED)为标准轴的四维构型SKAE成长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新教师四维构型SKAE成长模型

SKAE成长模型中包含4个一级结构:“知识(KL)”“技能(SK)”“能力(AB)”“教育观念(ED)”。10个二级结构:“知识(KL)”框架下包含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技术知识;“技能(SK)”框架下包含认知技能、实践技能;“能力(AB)”框架下包含自主能力、管理能力;“教育观念(ED)”框架下包含教育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25个三级结构:“理论知识”包含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教育原理知识;“实践性知识”包含学习者知识、策略知识、评价知识、案例知识;“技术知识”包含信息技术知识、技术与学科及教学整合知识;“认知技能”包含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反思技能;“实践技能”包含教学实施技能、教学支持技能;“自主能力”包含教学与工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包含沟通与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发展管理能力;“教育价值观”包含教育教学改革认识、教育教学改革态度;“教师观”包含自我效能感、专业发展意识、责任感;“学生观”包含学生发展观念、学生的愿景[2-3,5],SKAE成长模型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SKAE成长模型结构图

要对四维构型SKAE成长模型中的指标体系、指标维度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对成长模型进行有效性和稳定性分析。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反馈,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按学历统计,硕/博士问卷210份,本科生问卷44份;按职称统计,教授42份,副教授87份,讲师125份。采用信度是指测验或量表工具所测得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在李克特(Likert)态度度量法中,最常用的信度检验法为Cronbach’sα信度系数。SKAE新教师成长信度模型如表2所示。例如:技能框架下包含认知技能与实践技能两个层级,认知技能子集包含教学设计技能与教学反思技能,在Cronbach’sα中α系数分别为0.785与0.810,通过李克特态度重构,形成认知技能Cronbach’sα二级结构系数为0.807,相应可以计算出实践技能Cronbach’sα二级结构系数为0.810。基于认知技能与实践技能Cronbach’sα二级结构系数,计算得出技能Cronbach’sα一级结构系数为0.809。李克特重构体系中,Cronbach’sα系数大于0.8说明信度较好,新教师成长模型中技能、知识、能力、教育观念信度指标均大于等于0.8,具有相当高的信度。

表2 SKAE成长模型信度分析

效度分析,使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别通过KMO值、共同度方差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验证数据的效度水平情况。KMO用于判断是否有效度,共同度值用于排除不合理研究项,KMO值高于0.8则说明效度高,介于0.7-0.8则说明效度较好,介于0.6-0.7则说明效度可接受,小于0.6则说明效度不佳。SKAE新教师成长模型效度如表3所示。例如:认知技能子集包含教学设计技能与教学反思技能,在教学设计技能中因子载荷系数中因子1与因子2分别为0.203与0.483,共同度方差值为0.386。在教学反思技能中因子载荷系数中因子1与因子2分别为-0.002与0.863,共同度值方差为0.723。认知技能KMO值为0.804,高于0.8,说明效度高。新教师成长模型中认知技能、实践技能、实践性知识、技术知识、自主能力、教育价值观、教师观的KMO值高于0.8,说明指标效度高;理论知识、管理能力及学生观KMO值介于0.7-0.8,说明效度良好。

表3 SKAE成长模型效度分析

通过李克特(Likert)态度重构分析,本研究在TPACK知识与能力成长模型基础上提出的SKAE新教师成长模型的效度及信度符合预期效果。综上所述,工程机械类职业本科院校新教师需要掌握技能、知识、能力、教育观念四个方面的知识构型,对工程机械行业前沿技术与教育技术有深刻理解,保持对学科专业领域前沿技术领域的敏锐嗅觉,通过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拓展及自我探索,不断对教学观念、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立足教科、学科、产教“三融合”的新教师。

3 职业本科院校新教师培育路径

基于SKAE新教师成长模型结果,以国家大赛为指引,以省赛、校赛等为基础,以SKAE模型“四个维度”,新教师成长“五个阶段”为基础,构建工程机械行业新教师队伍培育路径。紧跟工程机械行业进步与职业本科教育理念发展步伐,不断将新的知识、理念、技术纳入新教师队伍培养体系中,实现新教师培育制度的逐步完善[4,6]。

3.1 转变身份,从适应到认知

职业本科院校新入职教师大多非师范院校毕业,一部分来自院校,一部分来自工业部门,没有任何教学经验,要实现从学生或企业工程师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从单一专业知识体系到职业本科院校专职教师知识体系的转变,其需要经历一定的适应过程。新教师入职后,要尽快适应学校教学环境,充分认知自身能力特长并挖掘优势。学校也要考虑新教师发展方向及意愿,制订培养计划,并根据新教师状态定期调整计划,增强新教师归属感,调动新教师成长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接受行业最新理论知识及教学基础知识培训,紧跟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紧跟代岗师傅进行学习观摩,参加企业短期培训或学习,克服自身知识体系与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岗位知识体系间的壁垒,实现新教师基础适应到知识技能认知过程的转化[7]。

3.2 扎实基础,从加速到熟练

SKAE新教师成长模型是“知识、技能、能力、教育观念”几个要素的深度融合,而非简单堆叠。新教师对本专业领域形成初步认知后进入加速成长期,投入专业建设讨论、课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撰写、行业企业培训、技能培训、岗位职业资格考试等工作,有助于新教师将“四个维度”融入专业课程及科研工作中,对知识体系、行业人才需求、技术痛点难点产生更透彻的理解,通过课堂教学、技能实践等方式传授给学生,实现知识、技能、能力、教育观念与信息技术的交融。学校也要为新教师安排专业导师,以老带青,“传帮带”,指导其教学与科研工作。新教师将通过观摩导师课堂教学、参与导师科学研究课题,不断夯实专业基础,从而加速成长为熟练掌握知识、技能、能力、教育观念与信息技术的骨干教师。

3.3 持续升华,服务行业

行业竞赛作为职业本科院校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持续升华点,有助于新教师更好地服务行业,与行业共同发展。职业本科院校要依托教育部“双高计划”坚持长期办赛,将行业竞赛融入新教师成长体系,从制度层面支持新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行业竞赛,与全国同行业团队切磋,贴合真实职业本科培养目标。行业竞赛的开展有助于以赛促学,形成“四个维度”的合作与交流,帮助师生从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双师型”新教师成长是一项复杂、精细、长期的工作,需要根据新教师的擅长领域设计专门提升路径。学校要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结合教学、科研、竞赛等多方面要素,明确工作量的折算关系,减少日常工作量对新教师发展的约束,促进新教师良性成长。“双师型”新教师也要运用自身能力回馈社会,立足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前沿,深入行业开发、设计、生产一线,以校企合作平台为基础,开展技术与科学研究,充分利用自身技术、能力、知识解决企业技术痛点与难题,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及归纳总结,不断地将新理论、新技术纳入问题解决实践过程,进行循环设计、论证、试验、分析、总结,实现教育理论、技术的持续升华,服务社会[10]。

4 结语

职业本科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是新入职教师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随着职业本科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新教师素养要求的日益提高,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更应该提升个人素质,满足教科研各方面需求。在传统TPACK理念下,工程机械类职业本科院校新教师应从技术知识维度、专业知识与技能维度、教学知识与技能维度提高自身素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成长理念不能满足新教师的成长需求,要求新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可考虑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开办委培班,为职业院校新老教师提供提升自身学历的平台,为职业本科院校新教师指明成长方向。

猜你喜欢

双师型维度技能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光的维度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