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价值观塑造的研究

2023-03-08唐琦

科技风 2023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摘要:大学生是即将迈入社会的群体,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的观念塑造功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利于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价值观塑造的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参照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价值观塑造

大学生价值观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大学时期内所形成的价值观,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优秀群体,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是社会价值观变化的直接反映。在新旧价值、东西方价值、利他与利己价值追求等并存和碰撞的背景下,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展开价值观教育,稳定其思想意识形态的意义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塑造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值得深入研究。

一、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顺应了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改革的需要,解决了各自教育工作的现实问题,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指导思想同根

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存在同根性,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而人的自然属性是各种教育的生理基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是各种教育的社会基础;人类的本质是人的实践主体性,也是各种教育的实践基础。二是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理论: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是自己社会的主人、是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成为人自己的主人。人的全面发展涉及劳动能力、个性、社会关系三方面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的相协调。三是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的理论:从科学发展观入手分析,发展是第一要义,是统筹兼顾根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从和谐社会发展理论入手分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诚信友爱、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都是该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教育原则相容

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展开不能一蹴而就,需共同并始终遵循主体性、综合性、开放性等原则。一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二是借鉴多学科的知识,考虑到家庭与学校等多种环境,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各种有效因素去综合性教育;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迎合开放与多元及民主的现代价值观发展局面,紧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突出教育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等特点[1]。

(三)教育方法互通

疏导结合、个别交流、实践锻炼、熏陶感染等教育法,同样在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中适用。其中熏陶感染法是教师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并合理利用道德资源去治疗大学生的“价值阵痛”和“心理阵痛”,并落实社会及教育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将奥运精神、雷锋精神等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模范和道德精神浸入大学生的心里,以滋养其价值信念和心理健康。

(四)教育内容互渗

自我意识培养与自我价值判断、学习心理培养与知识价值观、适应心理培养与社会价值观、人格心理培养与道德价值观等教育内容相互渗透,让大学生教育资源得以整合与优化配置。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价值观塑造的对策

(一)明确课程育人目标

1.发展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的载体,将价值观教育课程化,提高育人品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化于心,外放于行。遵循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走进“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课程的教材与课堂,让价值教育入心、入眼、入脑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其终身的成长与发展。

2.强化学生的自助成长素养

在学生自助成长指引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而服务,发展其积极乐观等情感的价值观,强化其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激发其心理潜能,促使其身心得以和谐发展[2]。

3.发展学生的集体价值观念

引导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论实践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自信精神及合作意识,强化其自我调节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能够正确处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大部分学生认为提倡集体主义,就等同于泯灭个性与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也是对个人利益的一种否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其明确集体与个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与外在的环境,不断明确学习目标与提升的方向,合理制订学习计划与发展计划,提高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划能力,引导其为了实现未来发展目标而规范落实行动方案。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涉及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心理发展层,涉及职业的审美、智能和道德等素质的教育;二是身心和谐发展层,是指职业身心素质教育;三是创业能力发展层,主要指职业劳动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体验和训练职业的素养与道德及态度、沟通力、承压能力、合作能力等,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与专业实践项目的整合,切实强化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与就业价值观。

大学生毕业所面临的是直接跨入社会,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接受社会挑选。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精神,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积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与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唯有具备综合性的职业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生存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内容,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和问题成因,选择典型的案例,与学生共同展开深入的分析,引导其克服负面心理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潜能,引导其了解未来发展趋势,给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选择贴合自己的岗位与职业,促使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丰富课程育人内容

注重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整合,积极完善课程体系。一是主题层:明确课程涵盖的主题,涵盖职业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价值观等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涉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压力与情绪调节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职业价值观培育中生涯决策教育的课程主题,对应大学生群体模糊认识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无法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现状。而生涯规划是教育的使命,这就需要生涯规划心理课程承担“塑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感”的使命,并注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心理素质与职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整合。二是理论层:有效运用《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知识。将沙盘心理分析、叙事心理疗法、自我意识等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三是实践层: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形式,组织学生体验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全班学生受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盖。四是问题解决层:从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入手,立足社会与家庭、学校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根据学生的适应问题和学习目标困惑等问题,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情况,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整合的措施,解决大学生的矛盾、情绪、压力等实际问题,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五是协同发展层:注重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大学生教育的协同推进,在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时,将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其身心和思想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响应国家政策方针对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方针,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导向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方面,注重与课堂教育和生活化教育的紧密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从多维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优化课程教学模式

1.引入任务驱動教学模式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开发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项目。从建构主义和以学生为主体等教学理论出发,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实践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创新教育教学形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情景剧、行为训练、体验活动等活动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教师为学生搭建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经验的学习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与体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引入体验式教法,让学生体验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在反思与体悟中不断激发情感,在开放性的氛围中强化自信心和归属感。如组织学生进行“心灵七游戏”的活动,通过心灵游戏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价值观,使其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客观认识和解决自身的问题。学生体验心灵游戏后,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引入团体辅导、角色扮演、心理情境剧、心理游戏、案例分析等体验式教学手段,深受学生的喜爱,更利于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情感体验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情感意义与认知意义。心理辅导体验式活动需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情境化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判断、选择,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价值协商、价值引导,肯定和鼓励学生创新观念,使其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对价值和信念的掌握度、认知度。本着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环环相扣的原则,规范展开心理辅导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案与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对知识习得的情绪唤醒、情境渲染、心灵外化、鼓励分享、重新调整、行动实践等过程,契合其“认知、理解、体验、行动”的递进规律[3]。

3.交流互动模式

在分享与交流的环节,引导学生表达自身对理论学习与体验活动的感想及感受,组织知识经验的有效迁移范围更加宽泛,放大学生主体与理论知识及环境客体的相互作用,促使学习效果更加持久,更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改变与提升。分享与交流可锻炼学生的心理行为,使其在分享中获得心灵的成长,形成更加系统的自我认识。交流可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使其学会倾听与表达、反馈。在确保教学目标顺利推进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价值观课程的主题活动中积极进行思想、想象、发表意见,不打断学生的想法,避免自身观点对学生思维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育回归本质,积极推动大学生教育工作的转型生机。

4.反思

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总结。教师反思教学的理念与过程、内容、进度等情况,总结自身对心理学理论等教育理论的把握程度,审视自身在组织体验活动时的状态,了解学生的共情与关注等情况,反馈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反思小组等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所学的知识、体验的感受、发现的问题及想到的改善措施等,使其在反思总结中不断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完善课程育人的保障机制

1.搭建多位一体的心理育人体系

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要素,这就需要打造家庭和社会、学校多位一体的心理教育服务模式。促进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学生提供展示与表达自我、成长成才的实践平台。学校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引领学生走进社区去了解社情民意,开展家庭教育入社区、进社会等讲座活动,促使全方位的心理教育服务模式得以尽快成型与发挥效用。

2.形成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

组织校内外的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心理专家顾问等主体,成立心理育人合力队伍,共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规范展开大学生教育工作,激活同向同行、协同协作的全员育人体系,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根据协同育人的理论,校内建立心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其统筹协调各工作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切实激发学校内部各部门的作用。学校组织二级机构开设心理辅导站,开展日常心育工作项目,做好心理的咨询与普查和危机干预等工作。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入就业指导和奖助贷等学生工作中,发挥大学生各教育工作的协同育人作用,调动各方的力量与资源形成育人向心力,增强教学与学生等工作的针对性及系统性,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3.打造逐层递进的学生成长机制

摸索性的建立“适应—发掘—拓展—成长”的学生成长机制,贯穿学生成长的全程。打造利于学生价值观和心理品质提升的教育计划、体验式心理辅导项目,形成课内外整合的心理育人工作模式,渗透到学生入学与成长及毕业发展的全程,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生活、学业等各方面服务,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并适应社会。

结语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是大学生教育工作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在复杂环境下稳定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有效手段。可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困惑,带动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也对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借鉴优秀的经验,促使突出办学特色和契合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得以尽快成型,以此培育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新华.红色案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中的选择与运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6(5):47-52.

[2]于蕊,井波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改进策略[J].才智,2022(27):99-102.

[3]李勇,古翠英.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5):43-45+58.

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2021年度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价值观塑造的研究”(项目编号:2021JY2-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唐琦(1993—),女,黑龙江双城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例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去学科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慕课模式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如何上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