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S4B互作的宿主蛋白

2023-03-08石金凤韩子琪刁乃超邓贺文李健明

中国兽医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双杂交诱饵菌液

丁 媛,石金凤,韩子琪,刁乃超,邓贺文,李健明,3,4,时 坤,3,4*,杜 锐,3,4,5*

(1.吉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吉林农业大学 中药材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3.梅花鹿药用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室,吉林 长春130118;4.吉林省梅花鹿高效养殖和产品开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8;5.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11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BVDV)隶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已在全球88个国家中检测到该病原体。BVDV感染后发病机制复杂,可导致生长迟缓、生殖功能和免疫功能障碍、并发感染和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PI)等,给全球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BVDV遗传和抗原多样性可能导致诊断和免疫失败[1],使该病毒的防控变得复杂且具有挑战性。了解BVDV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探究BVDV感染和发病机理,从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免疫策略。

在病毒复制过程中,RNA的合成是由复制复合物(replication complex,RC)介导的。RC由病毒和宿主细胞蛋白组成,其是在内质网膜形成的囊泡中进行组装的膜结合多蛋白。NS4B是黄病毒RC的核心,在调节病毒毒力和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2]。NS4B也是BVDV复制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丙型肝炎病毒(HCV) NS4B在免疫原性上具有相似的遗传特征[3-4]。众所周知,BVDV可通过逃避宿主固有免疫系统引起持续感染,研究发现BVDV NS4B可通过抑制MDA5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发挥干扰素-β拮抗剂的作用,从而促进BVDV的增殖[5]。另一研究发现单独的NS4B可诱导自噬体,从而在BVDV复制中发挥重要功能[6]。因此,本试验以BVDV NS4B为诱饵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MDBK-cDNA文库中筛选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为进一步了解NS4B蛋白功能以及探究BVDV致病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MDBK-cDNA文库、BVDV NADL株、MDBK细胞、质粒pGADT7-Rec、pGBKT7、pGADT7-T、pGADT7-Lam、pGBKT7-53、Yeastmaker Carrier DNA等由吉林省梅花鹿高效养殖和产品开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保存;Y187 Yeast Strain(630457)、Y2H Gold Yeast Strain(630498)、Matchmaker Gold酵母双杂交系统(630489)、酵母双杂交培养基(630494)和c-Myc单克隆鼠源抗体(631206)购自Clontech生物公司;RNA提取试剂盒、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均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PrimeScriptTM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DNA Marker、核酸染料、常规限制性酶和EmeraldAmp®PCR Master Mix(RR300A)均购自TaKaRa公司;Seamless Assembly Cloning Kit购自中美泰和生物公司;Axygen质粒提取试剂盒购自Axygen公司。

1.2 BVDV NS4B基因的扩增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VDV NS4B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上游引物:5′-GAATTCCCGGGG-ATCCCCTAAGAAAAAGCGCAAAGTTGCGTC-GGGTG ACGTGGAAAAAATC-3′,下游引物:5′-TAGTTATGCGGCCGCTGCAGCAGGTTCCTTATTTTCCCTTGTGAG-3′,其中下划线部分表示酶切位点,斜体部分为PKKKRKV核定位信号。引物由吉林省库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以BVDV NADL 株cDNA为模板,PCR扩增NS4B基因序列。反应体系:PrimeSTAR Max premix 25 μL,cDNA 0.3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ddH2O 补齐至50 μL。反应条件:94℃预变性5 min;94℃ 30 s,55℃ 30 s,72℃ 1 min,30个循环;72℃ 10 min,4℃保存。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测序鉴定正确后保存备用。

1.3 诱饵质粒pGBKT7-NS4B的构建使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PstⅠ分别酶切pGBKT7载体,利用Seamless Assembly Cloning Kit对纯化后的PCR产物和载体进行连接转化,提取质粒,酶切鉴定后,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

1.4 诱饵蛋白NS4B表达的鉴定制备Y2H Gold酵母感受态细胞,将诱饵质粒pGBKT7-NS4B和空载体pGBKT7分别转化至酵母感受态细胞中。转化菌液经倍比稀释后涂于SD/-Trp固体培养基,30℃培养3~5 d。对阳性克隆菌落进行PCR鉴定和测序分析,提取酵母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BVDV NS4B蛋白的表达情况。

1.5 诱饵蛋白自激活和毒性检测将Y2H Gold[pGBKT7-NS4B]菌液涂于SD/-Trp、SD/-Trp/-Leu(DDO)固体培养基,30℃培养3~5 d,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判断诱饵蛋白NS4B是否具有自激活活性。将Y2H Gold[pGBKT7-NS4B]和Y2H Gold[pGBKT7]菌液分别涂布于SD/-Trp固体培养基,30℃培养3~5 d,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情况,判断诱饵蛋白NS4B对酵母细胞是否存在毒性作用。

1.6 BVDV NS4B互作宿主蛋白筛选将4 mL酵母菌Y2H Gold-NS4B菌液和1 mL MDBK-cDNA文库接到45 mL 2×YPDA(50 mg/L Kan+)中,30℃低速培养20 h;将菌液室温1 000×g离心10 min弃上清,用10 mL 0.5×YPDA重悬菌体,涂布于QDO/X固体培养基上;同时也将Y2H Gold[pGBKT7-Lam]和Y187[pGADT7-T](阴性对照)、Y2H Gold[pGBKT7-53]和Y187[pGADT7-T](阳性对照)菌液涂布于QDO/X固体培养基上,30℃培养3~5 d;挑取蓝色单菌落进行PCR扩增、质粒抽提和测序。

1.7 BVDV NS4B互作宿主蛋白回返验证从互作蛋白中随机选择9个蛋白,分别设计引物(表1)进行PCR扩增并连接在pGADT7-Rec载体(将其简称为AD)上,然后将以上AD重组载体分别与pGBKT7-NS4B共转化到Y2H Gold酵母感受态细胞中,同时将上述重组质粒与pGBKT7共转做阴性对照组,杂交液倍数稀释后涂在SD/-Trp、SD/-Leu、DDO和QDO/X固体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3~5 d 后,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情况;根据QDO/X固体培养基上是否生长蓝色菌落来判定NS4B蛋白分别与AKIP1、LY6E、RABAC1、RPS20、SYNGR2、TIMM17B、LGALS1、RPL31、D18.3蛋白是否存在互作关系。

表1 引物信息

1.8 免疫共沉淀验证蛋白的相互作用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3×Flag-RABAC1、pcDNA3.1(+)-3×Flag-SYNGR2、pcDNA3.1(+)-3×Flag-D18.3,同时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HA-NS4B,用BamHⅠ和XhoⅠ对上述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3×Flag-AKIP1,并用EcoRⅠ和XhoⅠ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别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与pcDNA3.1(+)-HA-NS4B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转染48 h后用Lysis/Equilibration Buffer提取细胞总蛋白,取50 μL作为input,加入Rabbit Anti-HA抗体室温孵育20 min;Wash Buffer洗涤,加入Neutralization Buffer中和,用Elution Buffer洗脱蛋白,加入蛋白上样缓冲液煮沸5~10 min,Western blot检测蛋白互作情况。

2 结果

2.1 构建诱饵质粒pGBKT7-NS4B以BVDV NADL株cDNA为模板,PCR扩增NS4B基因片段,获得目的片段大小约为1 062 bp的片段(图1),符合预期大小。经纯化、酶切和连接后转化至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中,挑取单克隆,提取质粒经BamHⅠ和PstⅠ酶切鉴定,分别获得大小约为7 300,1 062 bp的目的片段(图1),符合预期大小。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比对,构建诱饵质粒命名为pGBKT7-NS4B。

M.DL15000 DNA Marker;1~4.诱饵质粒pGBKT7-NS4B的双酶切产物

2.2 诱饵蛋白NS4B在酵母菌中的表达情况培养并收集重组酵母菌Y2H Gold[pGBKT7-NS4B],提取酵母菌体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诱饵蛋白NS4B的表达,结果NS4B可在酵母菌中表达,蛋白大小约为40 kDa(图2),对照组Y2H Gold[pGBKT7]菌液未见该蛋白条带,表明诱饵蛋白NS4B可在酵母菌中正确表达。

1.对照质粒pGBKT7;2.诱饵质粒pGBKT7-NS4B

2.3 诱饵质粒pGBKT7-NS4B自激活和毒性检测Y2H Gold[pGBKT7-NS4B]重组菌液在SD/-Trp固体培养基上有菌落生长(图3A),在DDO固体培养基上无菌落生长(图3B),表明诱饵蛋白NS4B无自激活能力。Y2H Gold[pGBKT7-NS4B](图4A)与Y2H Gold[pGBKT7]对照组菌液(图4B)在SD/-Trp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度及大小无明显差别,表明诱饵蛋白NS4B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可进行后续试验。

A.Y2H Gold[pGBKT7-NS4B]菌液涂于SD/-Trp培养基;B.Y2H Gold[pGBKT7-NS4B]菌液涂于DDO培养基

A.Y2H Gold[pGBKT7-NS4B]菌液涂于SD/-Trp培养基;B.Y2H Gold[pGBKT7]菌液涂于SD/-Trp培养基

2.4 酵母双杂交阳性克隆的筛选结果Y2H Gold[pGBKT7-NS4B]与MDBK-cDNA文库菌液杂交后,可观察到杂交液在QDO/X固体培养基上有蓝色单菌落生长,将蓝色单菌落重新转移到新的QDO/X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与初筛结果一致(图5)。

图5 在QDO/X培养基上筛选蓝色克隆菌落的结果

2.5 BVDV NS4B互作蛋白的筛选结果提取QDO/X固体培养基上阳性菌落的质粒,以质粒为模板,NS4B为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直接进行纯化、回收、测序,测序序列经BLAST比对分析,去除相同序列的阳性克隆,初步获得14个与NS4B相互作用的候选宿主蛋白(表2)。

表2 与NS4B相互作用的蛋白筛选结果

2.6 部分互作蛋白的回复杂交试验结果对9种互作蛋白进行了酵母回复杂交试验,杂交液涂布在QDO/X固体培养基上,均出现蓝色单菌落(图6A2~I2),表明这9种蛋白TIMM17B、LGALS1、LY6E、SYNGR2、RPL31、RABAC1、D18.3、AKIP1、RPS20均与NS4B蛋白互作。

2.7 免疫共沉淀结果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cDNA3.1(+)-3×Flag-RABAC1、pcDNA3.1(+)-3×Flag-SYNGR2、pcDNA3.1(+)-3×Flag-D18.3和 pcDNA3.1(+)-3×Flag-AKIP1分别与 pcDNA3.1(+)-HA-NS4B分别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转染后48 h裂解细胞,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表明,NS4B仅与SYNGR2(图7A)、RABACI(图7B)发生了相互作用。

3 讨论

1989年,有报道首次提出酵母双杂交技术,通过重组转录因子GAL4报告基因的激活检测蛋白质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7]。GAL4由DNA结合结构域(DNA binding domain,BD)和转录激活结构域(activation domain,AD)构成[8]。该技术操作简单、体系成熟、成本较低,可有效检测二元蛋白的相互作用。此外,该方法是在胞内进行反应测定,可避免细胞裂解对反应的影响,该技术已广泛用于蛋白互作研究。ZHANG等[9]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检测出经典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NS4B与猪RING指蛋白114(pRNF114)C端结构域存在相互作用,并指出该相互作用可抑制CSFV复制,从而阐明了pRNF114对CSFV的抗病毒机制。QIAN等[10]也使用该技术筛选出CSFV NS4B的互作蛋白FHC,并指出NS4B可能通过与FHC互作影响病毒的复制过程。吴涛等[11]以猪链球菌2型(SS2)透明质酸酶(HYL)作为诱饵蛋白,利用CytoTrap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的肺脏组织cDNA文库中筛选与HYL相互作用的蛋白,探索出HYL在SS2致病中的作用。郑博伟等[12]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与E种肠道病毒HY12毒株编码VPI蛋白的宿主互作蛋白,为研究牛肠道病毒感染机制及病毒结构蛋白VPI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关于BVDV NS4B互作蛋白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将BVDV NS4B蛋白融合到BD载体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GBKT7-NS4B,与实验室前期制备的MDBK-cDNA文库,进行了酵母双杂交试验。

在试验前期需要确定诱饵蛋白NS4B是否具有自激活活性和对酵母细胞是否有毒性作用。若诱饵蛋白具有自激活活性,则无需与宿主蛋白结合便可直接激活UAS下游基因进行转录,造成假阳性结果。杂交试验是在胞内进行的,若诱饵蛋白对酵母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则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将诱饵质粒pGBKT7-NS4B转化到Y2H Gold酵母感受态细胞中,转化液分别涂于SD/-Trp、DDO固体培养基上来验证诱饵蛋白NS4B无自激活活性。利用酵母Y2H Gold菌株在氨基酸(Trp、His、Leu或Ade)缺失培养基上无法生长,但BD和AD载体上带有Trp、Leu转化标记,可分别在SD/-Trp、SD/-Leu培养基上生长的特性,将Y2H Gold[pGBKT7-NS4B]与Y2H Gold[pGBKT7]菌液涂于氨基酸缺失培养基上来验证诱饵蛋白NS4B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

A1.BD+AD-TIMM17B;A2.BD-NS4B+AD-TIMM17B;B1.BD+AD-LGALS1;B2.BD-NS4B+AD-LGALS1;C1.BD+AD-LY6E; C2.BD-NS4B+AD-LY6E;D1.BD+AD-SYNGR2;D2.BD-NS4B+AD-SYNGR2;E1.BD+AD-RPL31;E2.BD-NS4B+AD-RPL31;F1.BD+AD-RABAC1;F2.BD-NS4B+AD-RABAC1;G1.BD+AD-D18.3;G2.BD-NS4B+AD-D18.3;H1.BD+AD-AKIP1;H2.BD-NS4B+AD-AKIP1;I1.BD+AD-RPS20;I2.BD-NS4B+AD-RPS20

采用Y2H系统初步筛选出14种与BVDV NS4B互作的宿主蛋白,均对细胞具有调控作用,参与调节宿主能量代谢、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或与病毒感染、复制和免疫逃逸有关。研究表明,GAPDH[13-14]、LY6E[15-17]、RABACI[18-19]、SYNGR2[20-21]、LGALS1[22-24]、RPL31[25]和RPS20[26]蛋白均可与某些病毒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参与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过程。AKIP1[27]、TIMM17B[28]、ENTPD6、FAM96B、FLNA[29- 30]、IL-17RA[31-32]、D18.3蛋白参与了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与分化、免疫反应和遗传疾病等过程,但在病毒学中的功能仍不明确。通过免疫共沉淀进一步明确NS4B与SYNGR2、RABACI发生了相互作用。先前的研究表明,SYNGR2基因突变会影响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毒的复制能力,SYNGR2被特异性siRNA沉默时,PK15细胞中的PCV2滴度会出现降低[32]。此外,SYNGR2还可能在受监管的外泌体中发挥作用,调节囊泡的形成和成熟。RABACI也是一种高尔基复合体囊泡形成所需的蛋白调节剂,控制囊泡间对接和融合。RABACI可与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多种异戊二烯化Rabs相互作用,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抑制异戊烯化作用来减弱HCV的复制[32]。

A1,A2.正、反向Co-IP验证NS4B与SYNGR2的相互作用;B1,B2.正、反向Co-IP验证NS4B与RABAC1的相互作用;C1,C2.正、反向Co-IP验证NS4B与AKIP1的相互作用;D1,D2.正、反向Co-IP验证NS4B与MHC-Ⅰ类分子的相互作用

本试验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14种与BVDV NS4B互作的宿主蛋白,通过回返试验、正反向Co-IP试验表明BVDV NS4B与SYNGR2、RABACI存在相互作用。为探究BVDV NS4B蛋白在BVDV感染和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双杂交诱饵菌液
险恶之人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绵羊微管解聚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
雪花诱饵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受青枯菌诱导的花生根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和AhRRS5互作蛋白的筛选
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进展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一种基于Radon-Wigner变换的拖曳式诱饵辨识方法
复合微生物菌液对黄瓜生长和抗病虫性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