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玎:坚守医者初心 勇担育人使命

2023-03-05李玲

中华儿女 2023年3期

李玲

在天津医科大学校园里,学生们总能看到一位气若幽兰、恬静文雅的青年教师,她是艾玎,全国青联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授。

作为教育工作者,她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深度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堪当大任的青年人才;作为长期从事心血管相关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的医学工作者,她始终践行健康至上、健康中国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作为职责和使命担当。

2022年,艾玎当选民盟天津市委会副主委,今年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面对着角色、责任的重要变化,她表示,要始终坚守牢固的政治信念,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才能不负众望、不负韶华。她说:“中共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新征程上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发展,大力培养中国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为我国实现医学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艾玎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热爱读书,对科学知识有浓厚兴趣,尤其医学知识对她充满吸引力,她从小梦想可以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

高中毕业后,艾玎以优异成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8年制本博连读基础医学专业。大学期间,受教于我国著名病理生理学家朱毅教授,她刻苦攻读学业,不仅钻研书本理论,还注重实验探索,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学术思想。

大学期间,艾玎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在世界四大名刊之一《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因此荣获2007年北京大学创新奖。同年,由北大推荐,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Bruce Hammock教授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

在这所全美最顶尖公立大学之一的学术天堂里,在美国科学院院士Bruce Hammock教授的指引下,艾玎愈发感到,面对科学的汪洋,自己就像个刚刚涉水的泅渡者,要到达胜利彼岸还须顶风破浪继续前行。因此毕业后,她选择到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

在这所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顶尖学府中,艾玎跟随导师Alan Tall教授做血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领域研究。

“初进这个知名实验室,周围都是经验丰富的科学家,Tall教授只是简单介绍了实验室的情况,然后提到他最近对于糖尿病如何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很感兴趣,希望开展相关方向的课题,并要求一周之后写出实验方案来讨论”,艾玎还记得导师交予的第一个任务,“相对于之前导师指明一个具体实验课题,这种大海捞针的方式让人感到既迷茫又有挑战”。

她打起十二分精神,希望得到导师的肯定。一周时间,她把《Nature》《Science》《Cell》三大专业顶级期刊上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尽数阅读,并将相关领域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汇集起来,还特地制作了幻灯片向教授汇报。而汇报结束后,Tall教授却皱着眉头说道:“Ding,你很好地收集了背景知识,但这并不是做科研,你应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怀疑是科学发现的推动力,一流期刊的文献不一定都是对的,你要找到自己的观点。”教授说完,艾玎的脸立刻红了,她明白自己所欠缺的正是批判性思维。

之后一段时间,通过不断与教授沟通,艾玎提出“为何II型糖尿病而非I型更易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猜想,即“胰岛素抵抗是II型糖尿病的重要表型,与其他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蛋白不同,mTORC1作为一种丝/苏氨酸激酶,不仅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并且可以汇集包括氨基酸、细胞因子等多种分子信号,从而使其下游靶蛋白磷酸化产生生物学效应。在两种类型的糖尿病中,mTORC1的反应性可能不同,由此导致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相反”。这次,Tall教授赞许地点点头,鼓励她大胆开始进行预实验。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过程是艾玎研究生涯的全新进阶,“Tall教授对待博士后非常严谨,实验结果都会过问,论文是斟词酌句进行指导,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导师不断提出质疑,督促她进行思考,经过四年努力,艾玎的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連续发表。

2013年,当得知天津市下发《天津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后,艾玎毅然选择回国。“尽管美国的薪资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科研环境和科研器材等硬条件在当时远高于国内,但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掌握的先进科研方法带回祖国,对于一个青年科学家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

艾玎回国后加入天津医科大学,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她完成从博士后到独立研究员的角色转换,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进展。“实验室人员构成年轻、充满活力、做事认真,领悟力和执行力很强”,初为人师,同一群年轻的医学生在一起,艾玎仿佛看到了求学时的自己。面对同学们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在科研中遭受的挫折,她都耐心解答,给他们以信心,“困难只是一时的,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看到回报和收获,不能半途而废。”

艾玎也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任务。在她执教的《生理学》课堂上,为了让同学们理解更深刻,她经常引用国外教材内容,引领学生广泛涉猎。与此同时,她积极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更早参与到科研之中,帮助他们在求学和发展过程中奠定扎实基础。

回国以来,艾玎获得诸多荣誉:2016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8世界经济论坛青年科学家、2019年度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入选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

“作为早期回国的青年学者之一,跻身于推动祖国科研进步的大潮中,有幸能作出一些贡献,感到光荣而有成就感。中共二十大开启新时代新征程,为科学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和无限可能。作为留学归国的众多学子中的一员,落脚天津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我愿和团队一起,怀抱着对科学的热情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切期盼,融入到祖国科学技术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中。”艾玎说。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艾玎十年如一日在科研一线默默奉献,紧跟“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肩负起培养人才、推进科研队伍建设的责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艾玎自2014年起承担生理系大量本科生(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影像学、药物药剂学和护理学等专业)的《生理学》必修课教学,以及《生理学研究进展》《科研选题》《早期接触科研训练》等课程的授课。课堂中,她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铺陈和关键知识点的重点讲解,并与医学实践和国际国内最新进展相结合,注重问题导向,鼓励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教学富有特色,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爱国情操和科学文化自信;师生互动尤为突出,建立通过质疑和思考的方式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达到自主、独立学习的目的,在学生中广受好评。2019年,艾玎被授予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

生理学课程,是各专业医学生的早期必修专业课程,艾玎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言传身教在低年级学生早期思想、文化教育和未来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传授知识的同时,她还配合学习内容和知识点唤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讲述王志钧、屠呦呦、张廷栋等著名生理学家及医学家,如何逆境成才胸怀天下的故事,让同学们可以将追求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作为学习、成长目标;通过介绍张毅、施扬、王晓东、钱煦、陈薇、乔杰等科学家的杰出科研工作和卓越贡献,引导学生们热爱基础科学和医学科学,掌握研究起步阶段的科学素养和方法,同时将学而致用和终生学习的理念、武装自己服务他人的价值观,传输给低年级的学生。

作为2017级九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班导师,艾玎连续三年定期组织并参加学生班会以及文体活动,并参与面向基础医学班同学的社团活动,分享求学、科研经历。她指导的本科生分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及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大赛优秀奖等奖项。

除本科生教育之外,艾玎在研究生教育上也投入了大量心血,除了通过文献阅读、组会、课题讨论等形式指导他们进行原创性研究,还培养学生们要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有抱负,积极参加学校党支部组织的党员活动,为我国的基础研究储备未来的可塑之才。对于博士、硕士研究生,艾玎以培养其独立科研能力为准绳,进行个体化培养,在思维训练上注重启发性引导,在具体实验中传授前沿实验技术。她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在国际会议中多次获得最佳壁报、最佳报告等殊荣,学生们在展示自己科研工作的同时,与国内外优秀科学家们进行深入交流学习,开阔了学术视野。

一直以立德树人为底色的艾玎,在教学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所培养的两名博士研究生均获天津医科大学“优秀博士生”称号。艾玎专注人才团队培养,注重引导学生传承科学精神,点燃科学梦想。团队中多名成员分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以及张锡钧优秀论文奖等,形成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梯队,已成功申请国家级课题20余项。

除了教学之外,艾玎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里,长期以来,她深入开展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与干预研究,在《J Clin Invest》《Circ Res》《Hepatology》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批国家专利三项,工作成果多次被《Nat Rev》、《Circ Res》、PNAS等国际一流期刊评述或引用;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及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等10余项工作;多次受邀在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国际生理学会议、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等进行特邀报告;并担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职务。

身为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的艾玎,对自己总是严格要求,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同时,她还注重广泛凝聚共识,促进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

2022年,民盟天津市委会在民盟中央和中共天津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顺利圆满完成了政治交接。艾玎也由一名普通的民盟盟员,成为民盟天津市委会副主委。

自任职以来,艾玎积极参加主委会议,参与民主讨论与集体决策,同班子成员进行谈心谈话、沟通思想,虚心向班子成员和盟内老同志求教学习,利用各种机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通过井冈山干部学院、民盟中央青委会、民盟市委会新盟员培训,以及赴嘉兴义乌学访等平台和活动,丰富自己的政治理论和涵养。她参加新一届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大会,主持召开红桥片区领导班子走访盟员活动的专题座谈会,听取区级组织、大学基层组织等10个基层组织的意见建议。坚持“两个商量”的工作方针,围绕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疫情防控等重大科教民生问题,撰写并提交社情民意信息10余条,参加多项民盟市委调研课题。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艾玎自觉克服家庭困难,在家人和孩子特别需要她的关键时期,以大局为重,没有向学校提出任何照顾和探亲的要求,坚持在实验室主动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让学生们安心、保实验室安全,为稳定学校工作秩序作出贡献。

今年,艾玎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我清楚地知道,职务上升、担子加重都不是因为我个人的专长或优势所决定,而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一种历史责任和担当。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的补齐自身短板和不足,才能不负这个时代。我坚信,牢固的政治信念是开展所有工作的根本保障。”为了发挥好履职责任,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多党合作重要论述精神;认真学习中共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共天津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积极参加天津医科大学民盟“吾爱吾盟”的系列盟史讲座;身体力行、积极参加“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并主动交流学习体会。

“通过不断学习,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与中国共產党保持高度一致已经在我内心深处成为一种政治自觉,我将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使命和新担当。”艾玎说。

作为天津市心脏病学研究所(简称“心研所”)副所长,艾玎主动发挥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科研和管理举措,积极推动心研所学术能力提升,组织科研例会促进心研所与国内专家交流,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对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计划书进行指导。此外,还组织召开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邀请多位知名专家进行指导,成功举办心研所为主办方的2022年第十八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基础论坛,邀请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在工作中,艾玎时常检视自己,围绕存在的不足进行自我反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处理和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在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艾玎正在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认真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积极准备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建议。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要自觉增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他们思想的引领,努力为国家培养输送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深度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艾玎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潮之中,作为人民健康护卫者和践行健康至上、健康中国理念的医学工作者,必须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作为职责和使命担当。”

责任编辑 赵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