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玲:绽放的“钢铁玫瑰”

2023-03-04邱梅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4期
关键词:鞍钢女儿

文/邱梅

她,是鞍钢集团继李超、孙利东之后第三位也是唯一获得辽宁“时代楷模”称号的女职工。她,20 余年如一日,坚守在钢铁材料研发生产一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中国第一,为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和船舶工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贡献。

她,就是辽宁“时代楷模”、鞍钢集团(以下简称“鞍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舶用钢研究室主任严玲。

扎根鞍钢

严玲属于“钢二代”。当年,她的父母大学毕业后,离开家乡哈尔滨来到鞍钢工作。小时候,严玲经常看到父母穿着藏蓝色的工作服,每天早出晚归。当时每周仅周日休息,加上父母常在单位加班,她也常跟着父母进厂。一个幼小的孩子,面对轧钢生产现场,看到火红色的钢材在机架间来回穿梭,不但不惧怕,反倒挺兴奋。或许从那时起,一颗报效鞍钢的种子就已悄然扎根在她的心底。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严玲一连报了三所大学,第一志愿都是“金属压力加工专业”。这源于她内心的笃定信念:“无论考上哪所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回到家乡,到鞍钢工作。”

1994 年的夏天,严玲大学毕业。成绩优异的她放弃综合条件更好的钢铁企业的邀请,毫不犹豫地回到了让她魂牵梦萦的鞍钢。

在从事科研工作的26 年时间里,最让严玲难忘的当属为“蓝鲸一号”研发关键钢板。这是全球第一座超深水钻井平台,过去这种钢板完全依赖进口,成本极高,且供货时间无法保证,如果延误工期,经济损失每天高达数十万美元。

面对艰巨的任务,严玲和团队成员既背负巨大压力又感到兴奋。但是几轮试验下来,钢板性能始终有异常和波动,这让一些队员非常沮丧。此时,作为团队的主心骨,严玲站了出来,用实际行动为队员鼓劲、加油。她在研究方案上做出了关键性的创新优化,在连续作战36个小时后,分析排查了数十个关键工艺参数,最终找到了性能波动的原因。按期交货的那一天,看着用户满意的笑容,严玲和团队成员都激动万分,作为海工科研人,他们在鞍钢实现了突破的梦想,心中充满了自豪。

不断突破

“作为一名从事造船海工用钢新产品、新工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产品开发就是以‘钢’为令!”严玲说。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还是在材料的加工使用及评价中,只要是与研发工作有关,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她都会亲自参与、全程跟踪,从试验的细节中探寻核心技术与理论实践的突破点。

集装箱船用止裂钢研发和生产供货,让严玲遇到了从事科研以来的最大困难。在6 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带领团队在鞍山和鲅鱼圈之间往返奔波,进行跟踪试制和检验工作。尤其是疫情发生之后,前往鲅鱼圈无法再乘坐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她和同事只能用牺牲睡眠早出发的方式抢时间,抵达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在生产最关键的时期,为了优化工艺参数,严玲等人连续在厂里跟踪试验两三个班次是常有的事。超常的付出,最终换来了高质量、高性能产品的交付使用。

“大庆435 号”油轮是我国第一艘耐腐蚀钢示范油轮。2014年,鞍钢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凭借国内独有的技术优势,为该船独家供货。耐蚀性的评价试验在青岛进行,每隔一周就要做一次评价,需要她亲临现场。严玲每次都是早上4 点起床,到沈阳赶最早的一班飞机去青岛,白天紧张地完成试验后,再乘坐当天最晚的航班返回,回到鞍山时已是凌晨。在耐腐蚀钢服役跟踪评价期间,严玲曾只身前往南方偏远的修船小岛,顺着不足1 尺宽、几乎与地面垂直的竖梯下到20 多米深的舱底,在充满刺鼻油气味的舱体内,对10 余个货油舱逐个测量、取样,进行技术分析,终于拿到了我国油船腐蚀第一手数据资料。当时,满身油渍的严玲累得双腿发抖,但满是汗水的脸上却洋溢着欣喜。以此为基础,她制定出“原油船货油舱用耐腐蚀钢板国家标准”并实现在30 万吨超大型油船上应用,双双填补国内空白,再次叫响了鞍钢品牌。

创效显著

“要自己给自己加码,树立危机意识,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严玲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严玲越发感到专业知识的欠缺。因此,2003 年,她毅然选择回炉深造,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内冶金领域最知名的高校——北京科技大学,攻读金属材料专业的研究生。这一年,她的女儿还不到3 岁。每一次寒暑假结束要返回学校时,看着车窗外哭喊的女儿,严玲都是含着泪不舍地离开。

有一次,当时已年近七旬的父亲骑自行车接女儿放学,孩子误把脚伸进了自行车后轮中,老父亲和孩子都摔倒在地上。父亲的嘴里、脸上都是血,孩子的脚也被别得青紫肿胀。听到这种状况,电话另一端的严玲,既心疼又自责,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2014 年年底,恰逢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关键阶段,由于涉及7 个交叉学科,严玲作为材料组织者和执笔人,白天做调研、晚上写材料,根本顾不上关心面临中考的女儿;在重点实验室组建运行的3 年中,她陪伴读高中的女儿的时间少之又少。

面对女儿在高考中的失利,严玲很是愧疚,她只能鼓励女儿:“人生有很多可能,只要你持续努力,未来同样可期。”女儿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在大学里努力学习,被保送到中南大学读研究生。连续多年奔波劳碌,严玲患上了中重度贫血和失眠症,但她依然强忍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等各种不适,坚守科研一线。她先后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工信部、辽宁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 多项,开发九大系列200 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 项独有关键技术,2 项国际首发产品,4 项国内首发产品,53 个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品种,累计创效4.6 亿多元。

严玲太热爱自己的工作、太热爱鞍钢了,曾有企业以五六倍的薪酬邀请她,她都丝毫没有动心。“我有鞍钢情结,这辈子就没想过离开。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感恩鞍钢的培养,是鞍钢精神激励着我勇攀科技高峰,攻克一项项关键技术,实现一个个产品国产化。站在‘十四五’新起点,我要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海上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鞍钢女儿
女儿情
大三的女儿
鞍钢成功研发世界首套焦化尾水资源化回用与近零排放工艺技术
海的女儿
守着我的笨女儿,直至她花开灿烂
网友:“鞍钢桥梁钢厉害了,我的鞍钢,加油!”
鞍钢成功试制高等级双面汽车O5板
国内首个亿吨级铁矿山企业在鞍钢成立
鞍钢“五老”学雷锋 捐资助学十八载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