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2023-03-04王冲梁灿刘俐惠

护理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夜班护理部护士长

王冲,梁灿,刘俐惠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 100038;2.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

护理信息系统(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NIS)是指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对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存储、传递和处理的系统[1]。 在《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2]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等政策的推动下, 我国护理信息系统快速发展,在人力资源、岗位管理、临床护理、延续护理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我院护理夜班绩效方案科室分类详细、逻辑运算多,而护理夜班绩效管理信息化相对滞后, 需要从不同的信息平台提取数据,提取的数据需要二次录入及大量的手工计算,导致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绩效考核分配的细化指标统计存在误差。 因此,为实现护理夜班绩效分配从工作量统计—提取—录入—分类—计算—输出全程信息化管理,本文介绍了一套护理夜班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并探讨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的有效性,为医院薪酬管理体系构建提供思路,报道如下。

1 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

1.1 组建系统研发小组 本研发团队成员包括:护理部项目负责人1 名,护理部绩效秘书1 名,临床护士长2 名,高级软件工程师1 名。 本系统是由护理部与软件公司共同研发完成,护理部绩效秘书与软件公司人员对接,沟通系统的功能需求、逻辑算法、计算公式、呈现方式、查询信息等,研发过程中,每周召开例会,反馈问题,逐步推进,保证研发过程顺利进行。

1.2 明确护理夜班绩效方案及分配流程

1.2.1 分配原则 根据夜班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进行夜班绩效分配:(1) 向脏险难的科室倾斜,分为4 个等级进行奖励分别为:普通病房(35 个)、特色科室(5 个)、重症监护室(1 个)、专科监护室(4个)。其中,奖励金额:重症监护室>专科监护室>特色科室>普通病房。(2)进阶奖励机制:进阶奖励高于一般奖励。 (3)奖励工作量大的科室:提取关键指标为床位使用率, 体现工作量及工作强度, 床位使用率高,奖励高。

1.2.2 护士进阶奖励方法 以护士在普通病房工作为例, 夜班绩效的关键指标为: 夜班数和床位使用率。 夜班总数<6 个为一般奖励,夜班总数≥6 个为进阶奖励。 考虑床位使用率, 根据床位使用率≥95%,95%>病床使用率≥80%,病床使用率<80%,按照不同的级别进阶奖励。 如:护士a 在科室A 工作,某月上了6 个夜班,A 科室当月的床位使用率为96.76%,根据进阶奖励机制,夜班绩效=(<6 个夜班总数×一般奖励金额)+(≥6 夜班总数×进阶奖励),即护士a 夜班绩效=80 元×5 个+120 元×1 个=520 元,详见表1。

表1 模拟普通病房护士夜班绩效奖励

1.2.3 分配流程 绩效管理层面将月计划发至护理部,护理部计算后发至科室护士长,科室护士长校正后返回护理部, 护理部修正错误后上报绩效管理层面,最后下发给个人,见图1。

图1 夜班绩效管理路径

1.3 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总体架构和子系统介绍

1.3.1 总体架构 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根据数据的生产和使用分为绩效计算、绩效查询2 大子系统。绩效计算子系统负责绩效信息的采集、 计算和存储绩效;查询子系统负责绩效结果的输出展示。

1.3.2 计算子系统 绩效计算子系统分为信息采集端和算法服务端。 信息采集端会从医院各管理系统中采集绩效初始信息,如床位使用率、工作量等,经过标准化处理上传到算法服务端。 算法服务端调用算法服务完成科室绩效的计算, 最终将初始信息数据和计算结果都存入主数据库中, 并同步给查询数据库供绩效查询子系统使用。其中,核心运算为算法服务端,分为3 模块。(1)科室分类模块:通过科室分类模块对所述护理夜班绩效考核按等级进行分类;(2)科室考核设置模块:科室考核设置模块将绩效考核方案的数学逻辑进行编辑; (3)绩效计算模块:绩效计算模块根据不同科室的考核机制公式, 计算该科室分类下护理人员的夜班绩效, 护理部绩效秘书通过计算子系统完成护士夜班绩效的分配。

1.3.3 查询子系统 绩效查询子系统设计为典型的服务器/客服端架构(Client/Server, C/S),服务器提供数据查询、用户管理、部门设置等服务。 客户端为了方便随时查询绩效数据,不仅支持电脑网页查询,同时提供手机移动端查询。 绩效管理者通过电脑网页端,进行历史数据浏览。 护士在手机移动端登录后,可查询个人当前的绩效信息及每月的绩效数据。

1.4 数据安全 护理夜班绩效信息和数据是医院的核心数字资产之一,对安全性高度敏感,因此在系统的各环节都专门设计了保密措施。 网络传输的数据都经过RSA 非对称加密(内网、外网策略相同),服务器使用私钥进行加密, 而客户端仅使用公钥即可完成数据解密, 避免了对称加密在多端系统中较易出现的密钥泄漏问题。

2 临床应用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46 个临床科室65 名正/副护士长和276 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 在使用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后(2021 年1—12 月)为自动化组,在使用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前(2020 年1—12 月)为对照组。46 个临床科室包括重症监护室(ICU)、专科监护室(呼吸ICU、干部ICU、急诊ICU 等)、手术室、感染科、新生儿科、急诊科门诊、产房、住院处、普通病房。护士纳入标准:(1)持有护士资格证;(2)工作≥1年;(3)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1)长期病/产假≥3 个月;(2)进修/实习护士。 采用配对样本的均数比较估算样本量,计算所需样本量为263例。 为保证研究结果能够反映每个临床科室的情况,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首先将263例平均分到46 个临床科室,即每个科室抽样6 名护士;然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在每个科室中随机抽取6 名护士。 最终,实际发放份调查问卷276 份,回收率100%。

2.2 方法

2.2.1 应用方法

2.2.1.1 对照组 (1)护理部绩效秘书从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手麻系统、病案统计系统中分别提取数据。(2)绩效秘书进行原始数据的二次录入,根据公式再进行手工计算。 (3)双人核对后发至护士长。 (4)护士长依据护士排班表,再次计算校验。 (5)护士长确认无误后,再上传至护理部。(6)护理部绩效秘书,修正错误后,上传至医院绩效管理部门。 (7)下发至护士。 护理夜班绩效重复性计算多、工作量大、错误率高,且护士作为绩效的最终获益者,往往无法准确获悉自身的绩效明细。

2.2.1.2 自动化组 (1)护理绩效秘书凭借专用高级用户名和密码,一键触发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2)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自动抓取数据,进行数据整合,自动计算,直接按照既定格式生成结果。(3)结果直接传输至医院绩效部门。 (4)下发至护士,并且数据自动存储。 (5)护士作为绩效的最终获益者,可以凭借自己的工号和密码,随时查询自己的夜班绩效明细。 (6)绩效管理部门和护理部作为管理者,凭借专用高级用户名和密码随时查阅各流转环节明细。

2.2.2 评价指标 (1)夜班绩效计算正确率:比较使用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前、 后绩效管理者计算的正确率,正确率=(发生计算错误次数/科室累计计算总次数)×100%。 (2)花费时间:夜班绩效数据提取、录入、分类、计算、输出所花费的时间。 (3)护士长满意度:使用管理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包括夜班费满意度、按劳分配满意度、特殊科室分配满意度、使用夜班绩效软件满意度、夜班绩效管理流程满意度5 项内容。 应用Likert 五级评分法进行打分,非常不满意1 分,不满意2 分,一般3 分,满意4分,非常满意5 分,总分5~25 分。 (4)实施信息化夜班绩效管理前、后,对医院46 个科室,每科室抽取6 名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相关问题包括:(1)夜班是否得到应有的报酬;(2)夜班绩效是否能及时发放;(3)夜班绩效数据是否便于查阅;(4)对夜班绩效信息化管理与分配的满意度。 其中满意为100分,不满意为0 分。

2.2.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间、满意度等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正确率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夜班绩效计算正确率比较 在使用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前、后,对46 个临床科室夜班绩效计算正确率进行比较,使用管理系统后,夜班绩效计算正确率高于实施前(P<0.01),见表2。

表2 46 个临床科室使用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前后夜班绩效正确率对比情况

3.2 夜班绩效计算时间比较 护理夜班绩效信息化可以明显缩短管理者在绩效分配中花费的时间,分配全过程的时间从以往的(45.17±5.51)h 降至(0.34±0.0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196,P<0.01), 充分体现了计算机代替手工计算的优势,增加了工作效率。

3.3 护士长满意度比较 使用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前、后,65 名护士长夜班绩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使用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前后护士长满意度的比较(n=65,±S,分)

表3 使用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前后护士长满意度的比较(n=65,±S,分)

时间实施前实施后tP夜班费满意度3.82±0.90 4.15±0.91 2.138 0.034按劳分配满意度3.97±0.85 4.25±0.83 1.183 0.062特殊科室分配满意度4.02±0.93 4.22±0.91 1.241 0.217夜班绩效管理流程满意度4.25±0.73 4.53±0.77 2.219 0.028夜班绩效信息化满意度3.93±0.77 4.23±.079 2.144 0.034总体满意度19.98±3.64 21.38±3.17 2.341 0.021

3.4 护士满意度比较 使用护士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前、后,对276 名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护士对夜班绩效及时发放、便于查阅、夜班绩效信息化管理与分配的满意度都有所提高(t=10.128、5.165、6.995,P<0.01),见表4。

4 讨论

4.1 护理夜班绩效信息化管理有效对接医院各个系统,保障数据运转全程自动化处理 研究[4-6]显示,近些年, 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快速发展,但信息的孤岛现象仍然存在。本文涉及的绩效管理系统与医院原有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手麻系统、病案统计系统有效对接,完成关键指标的自动抓取, 数据的逻辑计算由算法服务进行处理,自动生成结果即可下发,全程加解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建立数据库,实现绩效数据查询与可追溯性。实际应用中,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的优势, 简化了绩效管理者重复、机械、繁重的工作,保证了原始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节省了时间,完备的数据库保证了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绩效明细查询功能提高了绩效的透明度。

4.2 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保障绩效分配的正确率,提高工作效率 国外研究[7]表明,护理信息系统具有方便的功能且操作简单, 并有助于避免繁琐的重复书写、计算,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得到护理从业者的认可,提高使用意愿。 以往手工计算夜班绩效,经常出现人为错误,管理者需进行反复核查、校对,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延长了绩效下发的时效性。 本研究中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可以做到数据计算100%准确,不仅提高了正确率,保证工作质量,还节省修正错误的时间,使夜班绩效管理更精确、更加具有时效性。 同时夜班绩效管理信息化可以明显缩短管理者在绩效分配中花费的时间, 分配全过程的时间从(45.17±5.51)h 降至(0.34±0.07)h,(P<0.01),充分体现了计算机代替手工计算的优势,增加了工作效率。

4.3 护理夜班绩效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护士长及护士的满意度 在一项启发式评价研究[8]中,发现“帮助”、“记录”和“错误预防”能够提高护士对于信息系统使用的满意度。本研究中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在错误预防、 数据记录和数据查询方面发挥了优势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护士长对夜班绩效总体满意度有所提高(P<0.05),护士长作为中层管理者,参与医院护理夜班绩效分配,信息化对于绩效管理的支托,可以减少很多复核工作, 增加护士长对数据的信任度,使得护士长满意度提高。研究结果还发现护士对夜班绩效发放及时性、数据便于查阅、信息化管理与分配的满意度均有提高(P<0.01),这说明信息化的绩效管理使得护士可随时查阅、 追溯自己的绩效明细,护士获得知情权,满意度提高。同时,本护理夜班绩效管理系统促使医院在分配上进行了增量, 提高了护士待遇,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猜你喜欢

夜班护理部护士长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上夜班 升血压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新时期下护理部干事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