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智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提升路径研究与实践

2023-03-03张莹贺婷刘硕

教育与职业(上)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张莹 贺婷 刘硕

[摘要]“数智”融合时代背景下,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进入“数智”融合时代的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服务社会经济、服务学生发展为目标,创新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对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数字化升级,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文章根据国家高水平专业群——轨道交通类专业群的改革实践,分析轨道类专业数字化创新升级,重建专业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群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提供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适应性;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张莹(1971- ),女,河北保定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贺婷(1986- ),女,湖南株洲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刘硕(1986- ),男,河南延津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湖南  株洲  41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模块化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JZD2021009)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5-0063-06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智慧制造、智慧教育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5G、云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形成新增长点、新动能,推动社会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形态、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对供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升级同步匹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满足学习型社会、技能型社会需要的发展型人才及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国际化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专业群与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愈加凸显。转型升级的两大重点任务:一是核心技术在人才培养中要升级,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要及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二是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即数字化技术推动专业升级的智能技术运用、智慧管理等要融入教学方案。因此,专业人才培养内容要定期更新,以适应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技术能力要增强,以满足不同产业所需的技术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创新,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

二、数智化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内涵

“适应”的本意是反映个体或群体与环境间的协同程度,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互动效果,反映了个体或群体顺应或回应内外部环境需求的一种结果。“从已有政策和研究成果看,关于‘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阐述和研究主要聚焦于职业技术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顺应、对行业企业需求的满足和对个体成长发展诉求的回应方面”①。数智化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的适应性包括三个维度,即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内在协调性。

一是外部适应性维度。职业教育要适应行业企业岗位能力需求,适应目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产业升级需求。一方面,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但是就业质量、薪酬待遇普遍不高,造成学生就业意愿不强;另一方面,企业存在大量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但用工方式与薪酬待遇不具备吸引力,两者存在矛盾。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革新丰富了人才培养内容,提升了人才培养定位与模式内涵,精准衔接了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学生的就业需求,有效服务了产业的数智化升级改造。

二是内部适应性维度。职业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注重人才成长周期全过程培养,拓展职业教育覆盖面,通过组织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人才规格设计相匹配。这一系列的变革主要包括:入学方式的变革,以高考改革为例,达到按需就学;培养方式的变革,以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施为例,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从产教联合变为产教融合;毕业方式的变革,以岗课赛证融通为例,满足校企双方的共同就业需求。

三是内外协调性维度。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的贯通协调发展,应理顺各层级人才培养标准的定位、内涵、互通性与相关性。职业教育内部为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提供可衔接的平台,推动全社会提升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重视度。外在则是进一步明确相应的企业岗位标准,优化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内容,构建适应技能人才发展的新标准,满足社会人员弹性学习需求、就业资质需求、复合能力需求,如此既提升人才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认可度,又实现服务全社会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目的。

三、数智化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逻辑理路

职业教育要提升专业适应性,必须与企业联手,主动构建满足当下产业数智化升級需求的专业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拥有适应智能化生产模式、敏锐捕捉创新要素和市场变化的高水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数智化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应遵循以下逻辑理路:

一是要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外围环境。数智化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的适应性,首先应营造行业企业与专业紧密对接、相互支撑的大环境,发挥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作用,基于产业布局与专业布局、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行业未来技能与专业课程设置等,产教联动共生,岗课对接融通,使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是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主导者,在谋划经济发展和规划区域产业布局的前提下,应积极搭建区域职业教育专业与企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宏观格局;行业协会和专业学会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发布行业指导方案及时出台行业标准,有效推进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落实并及时发布行业信息与产业需求,指导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企业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方,应主动作为,为技术技能人才规划好“技能—工艺—技术”三类可横向交流的职业发展通道,“员级—师级—主任级—专家级”纵向发展的职业能力进阶渠道,提供企业岗位标准、提供人才培养基地和企业导师等,为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奠定基础;校企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协同构建完备的校企合作机制,规划设计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实施人才培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二是要岗课赛证融通,挖掘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内涵要素。职业教育专业的培养内容应融入岗位工作标准和任务,不应简单地输出学科知识。基于岗位标准实现岗位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融通,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和课程体系,共同设计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见图1)。1+X证书作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体现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竞赛等内容纳入课程资源库,并将这些资源转变为教学与课程所需的任务型内容,将课程项目化、模块化,以典型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实现“岗课赛证融通”。除此之外,还需共同组建校企“双元”结构化协作型教师创新团队,共同建设企业实践基地与学校实训基地。

三是要联动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改革落地落实。职业院校与企业需要共同增强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将职业标准与规划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实施内涵改革、资源建设、条件支撑、环境构建、运行组织,让职业教育专业真正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首先,需要开展标准融通,校企共同组建团队,研究分析产业岗位特征及要求,设置复合岗位,系统构建面向未来行业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框架,企业职业技能标准与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相互支撑、促进。其次,实施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将企业岗位最新需求与新技术及时纳入课程教学。校企要共建“双师”教学团队,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同开发任务式、项目式教材。此外,对培养的人才开展质量评价。一方面,将企业对人才在相关岗位的评价及时反馈至学校;另一方面,将学校培养内容反馈至企业,校企联动,同步更新教学内容与标准。最后,校企联动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机制,专业主任、骨干老师与企业导师、技术大师共同就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培养方案、教学运行、实习培训等进行探讨交流,形成常态化的双方对话交流机制。

四、数智化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实践路径

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核心要义是依据产教深度融合的根本原则,找准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对接的关键要素,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基于专业群改革创新的经验,笔者简单阐述数智化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院校在培养不同层级技术技能人才时,要统筹规划各层级各类别职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接企业不同层级岗位标准,开发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校企融通轨道交通高端装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系统设计中高本职业能力等级以及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调研与对比分析,团队发现我国制造类企业85%以上的生产技术人员是从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毕业的,其中從本科院校毕业的制造类人才主要承担系统研发、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工艺管理等工作及一线的综合技术处理工作;高职和中职的毕业生通常从事生产技能方面的工作,高职毕业人员主要承担系统安装与调试、主机总成、安装与调试、售后服务等工作,中职与其他学历人员多为体力劳动,如承担加工、安装等工作。虽然不同企业有一定差异,但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工作任务与岗位工作能力基本相当,而且企业各级各类岗位入职能力要求、职级晋升能力标准已相当完备。因此,提升数智化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首先要构建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做好顶层设计。笔者所在团队分析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集群的核心岗位与能力要求,“对接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智慧驾驶、智能运维等产业高端需求,前瞻性追踪轨道交通企业‘智能制造、境外运维、无人驾驶’等复合型工作岗位、国际化工作环境、创新性工作能力的需求,融入产业创新、绿色、智造、服务型制造等生产理念”②,根据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了中高本三个层次学生的“技能—工艺—技术”三类可横向交流的职业发展通道,以及企业“员级—师级—主任级—专家级”四级可纵向发展的职业能力进阶,进行人才需求与职业岗位调研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归纳岗位所覆盖的员级和师级的能力素质,设定权重、分类分级,与人才培养层次一一对应,构建分层递进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深入剖析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素质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或行为表现,梳理其涵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逐一匹配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学校专业标准,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同步实现专业与企业的内容对接、能力对接、岗位衔接。

(二)推进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加拿大OBE课程开发理论,团队研究并实践了对接X证书的模块化课程开发,在人才需求与职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对岗位、竞赛、证书中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分析,“明确某一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使用的工具或器材、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及对工作和工作对象的要求”③,归总各任务的典型特征与工作要素;依据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对象等要素,将相近或相似的典型工作任务归并成一定的任务集合,并对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开展工作内容分析和所需的能力分析,在能力相当、培养内容相符的原则下,将各典型工作任务转变成工学结合的课程,构建岗位课赛证融通体系,助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质量发展;团队与企业共同开发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设计了学习型课程教学任务,将“装备维护、保养—装备维修—装备应急处置”等不同层级核心岗位标准融入中高本三个层次,将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成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块,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任务,增强培训的适应性;对课程的每个模块赋予学分,从而实施专业群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学分互认,并将其扩大至专业群外,甚至不同院校,真正实现岗课赛证融通。从具体实施方面,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要整体设计开发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块。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模块可根据不同课程给予不同的工作任务。对软件开发或项目设计类课程,可设计完成真实作品或实际软件的研发任务模块;对具体的实际设备运用或具体操作性课程,可设计使用现场真实设备完成实际操作的任务模块;对流程规范化但内容并不复杂的工艺类课程,可以设计工艺改造或工艺设计等任务模块;对与生活常识或工作常识紧密相关的基础课程,可设计案例分析、任务再现或现场参观等任务模块。将不同类型的任务与不同类型课程匹配,与现场实际操作情况更接近,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是要分专业和课程模块组建新型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团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必须成立以学校骨干教师牵头、校企“双师”共同组建创新团队。团队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现场实践经验,从而能够将职业岗位的要求与教学需要紧密对接,更有效引导教师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从教学主体向教学主导的定位转变,不断提升职教理念、教学观念,提升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能力,开发特色教材等,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

三是要实施以行动导向为原则的教学。创新团队可依据学校学生培养及企业员工培训等各类需求,分不同难度、不同类型,采用前述的课程模块,按需组合搭配,构建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对象、不同学制、不同学时及企业培训项目的模块课程;对不同类型的模块,可采用各种有效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如项目任务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研讨式教学、远程虚拟教学等教学模式,将AR、VR等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融入教学,同步开展基于智慧管理的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还可试行长短学制、弹性学制、学分制、走专业制和走课制。

四是要及时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块。创新团队应主动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对接岗位最新技术要求,同步开展操作工艺改造、现场产品设计、新型设备维护、复杂型设备流程改造等研发创新。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创新协会、专业协会,共同探究并参与高端技术改造;到企业挖掘最新项目任务,及时将最新的生产项目和任务及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如将“城轨车辆轮对检测技术、车辆远程维护检修技术”等项目开发成果转化为轨道车装配与调试的课程教学任务和案例,同步开发“无人驾驶”“智能检修”等国际化、智慧型教学资源,开展3D虚拟机床实训装置等项目研究与转化,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技术同步发展。

(三)培养满足专业改革发展的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在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实施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融合了校内核心骨干与专业基础骨干,推动专业改革创新发展。创新团队建设:一是学校必须与企业形成长期的良性运行机制,校企专家学者双向流通,以老师流动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等为载体,将行业发展趋势、技术更新情况、企业岗位需求等及时传达给教师与学生;二是创新团队可以下设四类课程团队,即专业综合课程团队、专业核心课程团队、专业基础课程团队和公共课团队,主要开展课程改革、教材开发与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组织实施等工作;三是要开展研究与总结,研究专业创新路径、开发课程模式、豐富和优化教材内容、研究教学规律等,将专业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模式归纳总结形成普适性规则,实现推广应用价值,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设计专业良性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专业的发展需要系统建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形成诊断改进制度,客观地反映职业教育质量、专业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实现内部质量支撑外部需求,更好地将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融合。考核评价系统可从两个方面开展:

一是外部评价,主要是社会性评价,即“他评”,考量专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度、对行业企业支撑度、技术服务与培训的效果、社会认可度等,邀请行企业、第三方机构、公众等主体参与评价。外部评价越客观,对专业建设的积极作用就越明显。外部评价应全面反映专业与行业企业的相互支撑、融合和作用的情况,专业目标与产业匹配情况,专业为企业输送的人才情况,培养对象的企业认可度,专业的建设质量与优化更新情况,专业为企业开展各类服务的项目数与成果转化规模,校企资源共用共享比例等。

二是内部评价,基于学校视角及专业内部视角,客观分析并自我剖析专业群发展水平与成效,即“自评”。内部评价往往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形成周期性评价机制,自我诊断出专业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向与内容,对专业的动态更新优化具有指示引导作用。内部评价分两个层次:一方面,建立校内评价机构,该机构独立于二级行政部门和专业之外,制定学校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同专业水平的诊断指标、专业评价与诊断的实施流程,并定期实施评价;另一方面,专业的内部的评价,以总结、研讨、交流为主,在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日常过程中定期开展。内部评价应尽可能给予积极信号,激发专业建设良性循环的持续动力。

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往往相互印证、支撑、促进,评价过程中需要常态化采集专业的建设数据,对比专业建设目标进行分析,做好同比数据分析,在反馈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优化,构建起内部评价小循环与外部优化大循环的专业升级改进运行机制,促进专业群发展。

[注释]

①黄河,冯国群,岳松,等.“双高”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发展水平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0(4):98.

②张莹,毛亮.基于1+X证书制度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22(4):12.

③张美荣.论机械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8.

[参考文献]

[1]燕珊珊.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价值、实现机制与推进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5):34-41.

[2]陈思颖.教学在场:数智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联结[J].教师教育研究,2021(11):58-63.

[3]郭燕,王强,方绪军.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应然选择[J].成人教育,2021,41(12):65-72.

[4]孔楠,孙景余.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3(1):58-61

[5]吴长汉.天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适应性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2):22-27.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