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推拉理论的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问题研究

2023-03-01,文

南方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走出去拉力

黄 聪 ,文 革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3)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重点关注存在返贫风险和突发困难的农民,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出现。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导致大量土地被征用,许多靠土地谋生的农民成为“失地一族”。尽管失地农民可以获得一笔补偿款,但仅靠安置补偿款度日如同无根之水,难以根本性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1],失地农民仍然存在较高的返贫风险。因而,能否充分实现再就业是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生计的关键,需要格外关注。失地农民群体的认知水平、知识技能、职业素质往往较低且提高空间相对较小,就业市场上的失地农民往往处于不利位置,缺少就业竞争力,其再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紧迫。而目前学界主要将失地农民视为一个整体概念进行研究,未对失地农民加以细分,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关注较为薄弱,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供给远低于需求。因此,本研究基于推拉理论,构建了推拉模型,分析了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推力、拉力、阻力三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实践路径,以期改善失地农民再就业困境。

1 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现实困境

1.1 失去就业优势

年轻的失地农民可以凭借年龄优势找到合适工作,但是年龄偏大的失地农民由于技能缺乏、认知落后、缺少从业经验等,导致寻找工作困难,逐步演变为“失地又失业”。企业市场化的用工方式导致缺乏多元化谋生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失地农民逐渐遭到就业市场的忽视,失地农民再就业困境逐步凸显,并演变成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1.2 缺乏多样化谋生手段

多数失地农民文化层次相对较低,职业技能素质相对较低,信息获取渠道相对闭塞,造成大多数失地农民缺乏多样化的谋生手段,缺乏对外界市场的认知和了解,因此少有人选择冒险去创业及经商,亦不可能人人获得合适的、满意的、长期的就业机会。少部分可实现再就业的失地农民依靠小农小商结合和非农就业的谋生策略[2],多数失地农民只能就近寻求收入和职业都不固定的短期工作。

1.3 就业质量低下

在已经实现再就业的失地农民群体中,主要从事的是对文化和技能要求较低的岗位,如建筑工人、清洁工人等岗位[3]。通常,这些岗位不属于高附加值岗位,其劳动时间与强度较大,而报酬却很少。并且,受行业旺季、淡季和市场需求的影响,这类岗位供给通常不够稳定,失地农民面临再次失业的可能性较高,进而引发返贫危机。

2 失地农民难以实现再就业的原因

2.1 外部因素

2.1.1 社会关注缺失

在农村地区,通过征地补偿,大部分失地农民已经获得征地赔偿和相应安家费。因此,比起失地农民,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尚未脱贫或存在较大返贫概率的群体,会对这部分人投入更多的补贴和资源以维持他们的基本正常生活。事实上,中老年失地农民是极度依赖社会支持的群体,这部分失地农民由于其年龄的局限性,通过自身来提高认知水平与增强信息获取能力的可能性较小,难以切实改善处境,缺乏可持续发展潜力,一旦征地补偿款耗尽,则可能陷入“坐吃山空”的局面,进而出现返贫的风险。失地农民能否实现再就业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活,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需要社会各界投入更多目光和资源在这部分群体上,妥善解决这部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2.1.2 资源投入结构不合理

在社会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大量农村土地成为建设用地,被征地农民的出现乃至剧增亦是常态[4],由于我国发展速度快,被征用土地占用量较大,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愈加庞大,涉及的社会问题复杂。其中,再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对社会资源的需求尤为紧迫。但在社会资源投入方面,主要关注失地农民群体中的青年就业及老年养老问题,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资源投入却相对较少,使得失地农民缺乏再就业优势。

2.1.3 就业岗位供需失调

失地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势必需要更多就业机会,但近年来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平稳态势,城市就业岗位数量相对固定,就业岗位供给相对平稳,而大量失地农民的涌入将使得城市就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可能导致原有岗位工资水平被压低。纵然实现再就业,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无法有效提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

2.2 内部因素

2.2.1 个人认知的局限

由于年龄原因,大多数失地农民文化层次较低、自我提高与学习的意识较差,主观能动性偏低。这些因素极大程度地导致其自身认知水平受限,对于市场新业态、新行情把握不准,难以及时捕捉就业市场信息,进而使得再就业更加难以实现。

2.2.2 信息获取的闭塞

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失地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之其他行业相对闭塞,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与灵敏度较弱[5]。失地农民由于个人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难以通过现代互联网平台寻找就业机会。因此,面对诸多现代化信息以及数字化技术时,难以搜寻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就业信息不对称致使其搜寻信息及获取信息的机会成本提高,造成失地农民对于信息的满意程度降低,阻碍了再就业的实现。

2.2.3 职业素质的低下

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失地农民大多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反应程度不够灵敏,缺少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这无疑会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失地农民这个特殊群体,健全、完善的市场化就业培训模式的缺失也导致大多数失地农民走向就业市场之前没有参加过系统的技能培训,进而难以满足就业市场优质岗位较高的素质要求,导致大多数失地农民只能从事高强度、低技术、少回报及可替代性强的工种,这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

2.2.4 自我赋能的缺失

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的过程中,仅靠外界力量支持难以实现可持续化,需要其自驱式成长,通过不断学习与外部交流进行自我赋能。在赋能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各种困难以及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实现自我能力发掘与求索,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思维深度,积累更多经验和知识。

3 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推拉模型的构建

早期的推拉理论主要应用于人口或劳动力转移的行为解释,直到1938年,劳动力转移因素被Herberle与Mitchell归纳为转出地推力与转入地拉力作用,至此,推拉理论正式形成。推拉理论主要观点为,转出地推力和转入地拉力共同博弈引起劳动力转移,并且这种劳动力转移是一种自由流通的动态过程。推拉理论中,推力和拉力同时存在于转出地和转入地,不过转出地与转入地分别以拉力和推力为主;在移出和移入的过程中,其他中间因素对劳动力的转移同样有不小的影响,即阻力和排斥,往往是文化差异、地域距离等引起的结果。推拉理论过去通常被用来研究人口或劳动力流动,近年来在其他领域也逐步得到广泛应用[6]。

本研究基于推拉理论构建推拉模型,并应用于乡村振兴视阈下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行为的研究,在这个领域,推拉理论具有较好的优势。第一,从空间维度看,失地农民“走出去”求职与人口或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类似,较为明显地体现了区域迁移与变动。第二,从时间维度看,失地农民在“走出去”再就业的动态过程中,同样受到推力与拉力的作用以及阻力等中间障碍因素的影响。乡村振兴背景下失地农民在“走出去”过程中,能否实现再就业主要受到自身认知、眼界等内推力及阻力和社会环境、社会支持等外部拉力及斥力的共同作用,各因素之间反复博弈与权衡,共同决定失地农民“走出去”实现再就业的空间走向。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具体的推拉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的推拉模型

3.1 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推力分析

在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的过程中,推力作用主要包括其个人再就业需求、自身就业意识的转变以及家庭支持三方面。第一,个人再就业需求,由于家庭供养开支与家庭收入低下的矛盾,失地农民再就业压迫感较强,会尽可能地根据自己的条件寻找就业机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存在较大的再就业需求。第二,就业意识的转变,随着居住环境由原来的村庄散居转变为社区聚居,失地农民在原有社交基础上扩大了人际关系,认知也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得到了提升,进而增强了信息获取的能力。第三,家庭支持,主要体现为其家庭成员对其再就业的行为具有精神上的鼓励与物质方面的支持。

3.2 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拉力分析

失地农民“走出去”实现再就业过程中的拉力主要表现为政府的组织力量支持、社会组织支持以及企业力量支持三个方面。第一,组织力量支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预防规模性返贫,将可能返贫的对象纳入监测范围,实施精准监测。在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问题上,政府对失地农民的支持方式在逐步转变,由原有的“输血”式支持逐步转变为推动其自身发展的“造血”式支持,在培训与宣讲过程中不仅组织失地农民学习各项技术技能,还使其在培训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第二,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包括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他们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提供相关公益性政策咨询、法律咨询等,有利于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纠纷,维护其合法权益。第三,企业力量支持,其中,中小企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随着城市基础行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更多企业也在愈加关注失地农民这个潜在的劳动力群体,并逐步加大力度吸纳自身周边地区的失地农民。企业在雇佣失地农民工作的同时,对其进行的教育和培训,也将进一步促使失地农民掌握新的技术技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形成新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进一步推动失地农民增强再就业能力。

3.3 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阻力分析

失地农民“走出去”再就业的阻力主要包含失地农民自身认知局限和社会认知偏见等。第一,失地农民的自身认知局限主要体现为其对当前劳动力市场认知的浅薄以及对就业形势把握不准,造成难以实现充分再就业。第二,社会认知偏见主要体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普遍对失地农民的个人素质存疑,进而对其求职行为忽视的现象,而这样的偏见将会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三,认知差异排斥主要体现为在“走出去”再就业过程中,失地农民自身的认知差异排斥,如能否接受新思想、新思维、新技术等。

4 推拉模型下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实践路径

4.1 增强推力

失地农民在再就业过程中应当深刻意识到家庭开支压力与就业市场竞争状况,变压力为动力,主动“走出去”扩大自身圈子,建立更丰富的人脉与联系,从而助力自身就业意识及观念的更新。其家庭成员也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通过灵活就业或其他相关途径挣取一定收入以补贴家用。同时,在精神层面上对失地农民给予关怀与问候,使其在再就业过程中尽量免除后顾之忧[7-8]。

4.2 提升拉力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脱返贫和新致贫的风险,实现乡村振兴,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地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定期开展公益性岗位信息普查,村社区等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岗位招聘,将更多岗位用于安置无能再就业、无力再就业的失地农民[9-10]。各级组织要加快引导失地农民学习各项技术技能,鼓励社会组织对失地农民群体开展公益性讲座,为失地农民介绍劳动力市场现状与相关政策法规,提升失地农民求职就业的主动意识,开发现代职场思维。通过动态化的税收与财政补贴政策吸引当地中小企业雇用周边地区的失地农民,从而拓宽失地农民群体求职的空间,增加其就业的岗位。

4.3 减少阻力

加强宣传,让失地农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及企业组织举办的各类公益性讲座,改变他们传统的就业认知,并使失地农民能够深入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形势,逐步改善失地农民认知差异排斥,消除“眼高手低”心态,促进失地农民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观念。通过行政化的手段制定有利于消除社会认知偏见的社会标准,增强劳资双方平等接触,逐渐改变企业对失地农民的认知偏见,从而拓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渠道,破解失地农民“求职难、就业难”的困局。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走出去拉力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