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如何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2023-02-24袁启超西安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文/袁启超(西安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综合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内部管理力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使企业内部营造出健康稳定、高效有序的工作氛围。对此,企业有效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加快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以获取更为稳定、可靠的财务资源支持,这对于新时期企业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压力以及企业发展挑战等,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保障作用。由此,对新时期企业如何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一种常用的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管理工具,需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经营管理情况以及各类资源要素情况等,规划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方案及具体措施,以此为企业提供有效明确可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方向。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针对企业资金要素进行统筹管理和优化配置,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各个流程,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考评等,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为企业实现稳定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员性、全流程、全局性特征,全员性是指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全体员工;全流程是指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业务工作和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全局性是指全面预算管理需从企业全局发展的角度出发[1]。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一般包括制定预算管理目标、实施预算编制、监督预算执行、开展预算分析、进行预算调整、完成预算考评等环节。

二、新时期企业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进入新时期,企业要想顺利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可从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着手。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如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财务管理情况、资金要素现状等,对全面预算管理整体工作安排进行规划,同时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各项制度和措施,以此为顺利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由此可知,企业通过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各项工作,如按照“两上两下”的流程完成预算编制、根据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督管理以及利用绩效管理完成预算考评工作等,这既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的关键环节,同时体现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价值,也是企业提升内部管理力度和水平,顺利实现战略发展目标过程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各项工作和措施可以高效、有序地准确执行,是现代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必须要重视的关键工作。

(二)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抓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保障企业资金及资产始终处于完整安全的管理状态以及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财务支持。新时期,企业通过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够进一步增强对于企业财务资源的管控程度,充分调动闲置的资金或是未能合理利用的资产,再结合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工作和相关措施,使企业资金及资产实现最大化的使用效益。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企业资金及资产的使用情况,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协调其他财务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健全,各项财务管理措施之间可以形成合力,进而为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础[2]。与此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与预算考评均能体现财务工作的管理职能,使财务管理切实发挥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如利用预算考评结果对企业人员奖惩晋升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制定等提供信息参考,这不仅为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提供支持,而且能为企业决策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提供保障。

三、新时期企业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路径

(一)提高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对于企业来说,新时期要想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就必须从提高企业内部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抓起。具体来说,第一,企业应针对国内外优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和经典案例展开学习研究,了解各类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做出了哪些调整以及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再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如何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规划,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支持。第二,企业应合理提升员工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3]。企业需制定员工培训工作规划,促使全部员工尽快对全面预算管理形成正确、系统、科学的认知,使其掌握如何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及如何落实相关措施,并且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培训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为企业员工既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又能主动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第三,企业需借助及时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制度,推动企业员工自觉深化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正确认知和系统化理解,利用制度化的约束管理来持续提高企业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自身行为的规范性、严谨性、可靠性,最终为顺利达成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奠定基础。

(二)科学合理实施预算编制工作

企业在实施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当明确预算编制的重要性,综合考量多项数据及信息,包括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业务工作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财务资源现状等,明确预算编制目标,并按照时间尺度,如短期、中期、长期,对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进行论证分析,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科学合理。与此同时,企业应注重对于财务数据及财务资源信息的归集、整理、分析,为预算编制提供更加真实、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使最终形成的预算编制方案更具应用价值。需要注意的是,选用预算编制方法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包括分析企业所处行业发展趋势、企业财务资源现状、业务工作和经济活动的资源需求等,例如,选用弹性预算编制法,就需要根据成本需求及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按预算周期内可能产生的业务量编制相关预算。与其他预算方法相比,弹性预算编制法的运用范围广泛,预测预算与实际预算之间具有可比性,能够体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持续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力度

为提高预算执行有效性,企业应持续加强监管力度。首先,企业应在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中融入监管内容,明确监管规定,如监管工作的流程、方式、标准等,一方面是为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支持,增强针对预算执行监督管理的权威性、可靠性,避免个别部门或是人员在监管工作中不积极配合甚至产生抵抗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对监管工作人员行为的约束管理,确保监管活动规范严格、高效有序,防止监管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以此保障预算执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4]。其次,企业应持续加强预算执行监管机制与其他监管机制的深入结合,包括内部控制机制、内部审计机制等,既能有效加强监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断提升企业整体内部管理水平,也能持续拓展预算执行监管数据及相关信息的运用范围,使全面预算管理多项数据及信息在保证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得到最充分、最高效的利用,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报告的完整性,防止财务管理措施与企业管理目标发生脱离。

(四)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考评机制

考评工作是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完整性的重要环节,对全面预算管理能否体现必要性和应用价值有着关键影响。首先,企业应及时建立健全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考评机制,确保考评工作具有针对性、目的性、计划性。在考评机制中,企业应明确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考评工作规划,明确考评工作时间安排、具体流程、考评标准、结果运用以及其他相关内容,以此确保考评工作兼具合理性和有效性。其次,企业应在完善考评机制的过程中,对全面预算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如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预算执行的有效性、预算监管的针对性以及动态调整预算指标的科学性等进行充分分析,使考评机制和工作能够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支持。最后,企业应在考评机制中重点突出考评结果运用相关内容,全面展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考评工作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5]。一方面可以将考评结果作为下一个预算周期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标的参考依据,再结合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和战略发展目标规划等,进一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可利用考评结果与企业员工奖惩晋升挂钩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不仅能够认识到自觉配合落实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及相关措施的重要性,而且能够在后续工作中更加注重自身行为。

(五)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风控能力

随着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可能遭遇的风险类型也在持续丰富,因而切实提升企业防范与管控风险的能力显得十分关键。对此,企业应在提升风控能力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效落实提供安全保障。企业在规划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措施准确执行的各类风险因素,如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行业发展趋势变化、企业产品竞争力变化、政策变化、企业内部组织架构调整等,针对可预测、可控制、可防范的风险,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为达成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制定应对全面预算管理风险措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和管控措施准确地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企业应结合其他管理工作的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对全面预算管理风险防范与管控机制进行补充、完善,使风控效果得到保障。

(六)培养引进全面预算管理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支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要素,对于企业真正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此,企业应当注重培养和引进具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背景或是相关专业学习经历的专业人才,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才队伍长期保持高水平和专业化。就培养专业人才来说,企业应针对全面预算管理人才培训制定工作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流程、培训要求,使培训活动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员工丰富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知识,以及掌握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业务技能,使其可以将所学内容灵活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而对于引进专业人才来说,企业应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求和内部管理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引进工作规划,保证所引进的专业人才能够充分满足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求[6]。在引进专业人才时,可通过调整薪资福利待遇来增强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以此为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全面预算管理队伍整体水平提供支持。

(七)有序加快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新时期,企业要想真正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就必须将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工作,构建囊括预算数据归集分析、预算工作协同处理以及预算信息高效共享的一体化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企业所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涉及多项业务活动,因而进行信息化时可按照其工作内容搭建相应的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预算需求测算、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预算分析、预算考评。企业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时,应将预算管理内容,如资金、采购、费用等一并纳入信息系统,在系统中整合开发预算数据分析、预算编制调整、预算审批、预算控制等涉及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功能界面,以此体现建设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设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应结合企业人员培训管理工作规划,将运用信息技术操作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列为培训内容之一,使企业员工能够真正利用好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各项工作。这不但为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发展作出了有益实践,有助于提升企业员工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为企业加快推进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提高企业内部治理成效以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时期,企业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必要选择。对此,企业应从提高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科学合理实施预算编制工作、持续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考评机制、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风控能力、培养引进全面预算管理专业人才,以及有序加快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着手,为顺利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多方面支持与保障,促使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正常发挥应有作用,为企业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相关链接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MBA、EMBA等各类经营管理培训教育均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组织规划工具涵括在内。

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