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理路

2023-02-24于晓军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学生文化

●于晓军

新时代通过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途径与方法进行创新,深入挖掘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引导中学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在新的历史起点,党中央系统阐述了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价值,为高质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遵循,《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更是为开展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支撑。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意涵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通过挖掘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中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中学生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有助于培育中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历史范畴。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1]在当代中国,对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好地认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理清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逻辑内涵,有助于当代中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中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动力源泉,能够补足中学生的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使中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助于中学生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自觉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民族复兴尽心尽力的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道德境界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丰富了当代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贯彻了社会主义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抓住了社会主义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生命和灵魂本质要求与价值诉求的体现。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既提倡美德又反对丑恶行为,不仅有利于中学生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还可以加强对中学生的政治引领,加强中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广大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道德素养的培养,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中学生会不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促进中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有助于坚定中学生的理想信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黑格尔指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远不能就说他是道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道德的。”[2]理想信念的培养需要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下,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下,在不断的内化过程中形成,对于学校而言,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深埋于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可以通过班主任、全体任课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始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坚定中学生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二、机遇与挑战:新时代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处境

(一)机遇:新时代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1.新时代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1]爱国主义应当成为中学生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一,在物质基础方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善着办学条件,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空间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不断增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向中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成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第二,在师资力量方面,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可喜成绩,教师接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不论是在视野、思维还是在爱国主义教育信息收集与拓展方面都有特殊的个人优势。第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步伐不断向前,在对外方面,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为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拓宽了国际视野,丰富了教育内容与方法;对内方面,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和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利用,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断呈现,极大地提高了在中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

2.文化自信孕育爱国主义并为之提供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诞生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不仅仅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根基,在中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加深中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理解和接受,引导教育中学生从五千多年历史积淀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文化精华,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精神食粮,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凝聚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根基[3],激发中学生爱国热情,形成中学生积极参加爱国实践、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二)挑战: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

新时代,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应试教育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革的大环境下,寻求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路径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第一,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西方强权政治、文化霸权和文化渗透以及西方人文思潮影响不断扩大,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如何培育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甚至是民族身份认同,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第二,当代中学生生活在比较优渥的环境中,吃苦精神、奋斗意识普遍减弱,甚至有个别中学生质疑革命先烈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认同感降低。第三,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中学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升学考试,在考试升学的压力下,部分教师、家长、学校的关注点在学生的成绩而非优秀的品德,自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出国深造后回国的概率降低,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逃避和不能忽视的。第四,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路径上多注重单向沟通,缺乏多元化的整合,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多为课堂上的灌输,缺乏学生的亲身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机会少,无法激起中学生的爱国情感,知情意很难做到统一。第五,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具有双重影响,其中部分中学生成为网络使用中比较活跃的群体,但网络上充斥的一些为博取点击流量获得经济利益的不法分子,常常做出触犯道德底线甚至突破法律红线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可能会模糊中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极大挑战。

三、实践理路: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新时代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准突破口,不断推进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功用,不断丰富拓展教育的实施载体,坚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下实现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同时借鉴有利于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国外有益经验,推动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落地、可实施。

(一)拓宽教育渠道:发挥好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中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并贯穿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统筹协调好各学科课堂教学、思政课教学和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推进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进生活;加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把学科知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引导教师挖掘教学资源、教学案例中生动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事例,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造性转化,使中学生真正喜爱、终身受益。还要守好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素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让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植根于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还要把握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权,学校要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域,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国旗下讲话、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学习活动、重大纪念日活动等途径,拓宽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空间,让中学生在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中汲取力量,不断成长。

(二)坚定文化自信: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情怀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养料。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不断加大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学校教育中可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成为滋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母体。中学生还要学会在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中理解其精髓,比如在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寻找课堂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并以此为切入点,有效地在中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化教育,以文化人,知行合一,让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源泉不断涌流。还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馆、优秀文化长廊等硬件设施,发挥公共空间的育人作用,以环境文化润人,还可以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体会传统节日的内涵与意义,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浸润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三)核心价值引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新时代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引领作用,发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作用,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党建带团建,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秀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开展“四史”教育,教育中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引导中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还要以中学生的实际为抓手,关注中学生的价值愿望,着眼中学生所处阶段的思想变化和行为特征,以富实效、接地气的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做到入心入脑。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活动、主题实践活动,使中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中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4]。

(四)创新引领方式:发挥网络平台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生对网络生活的屏障进一步消弭,网络已经成为中学生课外时间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此时对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充分借助中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为学生搭建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资源。如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论坛、贴吧等网络渠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在上述平台上更新一些与中学生相关的文章,例如有关党团的重要思想论述、师生的优秀文章、教师的教学感想、学生的学习感悟等,提升中学生的体验效果,不断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对每天的新闻联播进行实时转播,让学生认识国内外的重要时事政治,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培养学生关心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中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五)优秀经验借鉴:综合构筑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向

学校与社会是两条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我们在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与方法。第一,不断拓展延伸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构建优化的校园环境,学校应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造,努力形成适合或者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推动校园环境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序化进行,开发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空间,充分发挥好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中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积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内容,发挥共青团在中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第二,构筑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性平台,充分优化社会环境,利用好宏观的社会环境,中观的学校、社区等环境,微观的家庭环境,充分发挥社会环境中的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的作用,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活动。第三,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不断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利用电影、电视、文艺节目等现代传媒方式,以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与策略,与此同时,还要抓好舆论阵地建设,丰富舆论阵地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强化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中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谁远谁近?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