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普融通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2023-02-23何雪麒张超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6期
关键词:融通高质量劳动

■何雪麒,张超

新时代,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回应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就需要加快改善与提升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建设高质量劳动教育。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进一步将职普融通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关注点。此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由此可见,在推动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效用,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但目前,从职普融通的视角来联合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并不普遍,尚处于进一步推进阶段,对所存在的难点和痛点亟须打通。因此,职普融通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具体路径仍需持续探索。

一、高质量劳动教育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2],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子系统,则更加需要推进其高质量发展。因此,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劳动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新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高质量劳动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从发展目标来看,高质量劳动教育是指促进受教育者能力、个性与人的本质的发展,能够很好地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3];二是从发展理念来看,高质量劳动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共享生命成长的育人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劳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达成以劳育人的综合目标;三是从发展特征来看,高质量劳动教育除了有广阔的劳动实践场域、优质的劳动教育资源、丰硕的劳动教育成果等外部特征之外,还具有理论化、过程化、融合化、协同化以及一体化等多种典型特征;四是从发展路径来看,高质量劳动教育以多元、协同、共享、创新为发展路径。由此可见,高质量劳动教育是以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协同共享为路径的劳动教育,指向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二、职普融通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职普融通”是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合为一体,在普通学校或职业学校一种办学机构内实现职普两类教育元素的有机结合。[4]职普融通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备严谨的多重逻辑,实现了政策、现实与价值三大逻辑维度的有机统一,指引着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职普融通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

政策逻辑不仅影响着全面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建设目标的合理性,同时也影响着劳动教育改革的合法性。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表明了我国已转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是从加强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建设的视角出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都表明了加强职普融通有助于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从劳动教育专业建设的视角而言,《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新增劳动教育本科专业,其不仅体现了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从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视角出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对劳动教育课程与课标高质量落地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与明确要求。由此可见,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与支撑。

(二)职普融通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

2023年5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职普融通。可见,加强职普融通对于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理层面,马卡连科、苏霍姆林斯基、裴斯泰洛齐等著名教育学家都肯定了劳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认为劳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在实践层面,职业院校与中小学也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积极与当地中小学联合开展劳动教育,开发了“劳动六艺”课程,不断探索实施劳动教育的新途径[5];在职普协同实施职业体验和劳动课程开发路径上,北京市东城区形成了三类模式:转型升级式、同侪互助式、工作室式[6]。然而从整体而言,从职普融通视角来联合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并不普遍,尚处于进一步推进阶段,对所存在的职普沟通不足、职普融通机制不畅、主体融合度较低等堵点、痛点问题亟须解决。

(三)职普融通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

从教育系统内部而言,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教育系统应对当今全息时代与智能时代语境下挑战的必由路径[7],同时也是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教育逻辑而言,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政策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而言,其都具有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另一方面,普通教育也有其优势所在,普通教育凭借人文性资源优势能促使学习者更好地沉浸于劳动文化环境的教育场域之中,发挥劳动环境对实施完整的劳动教育的积极助推作用。因此,只有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各自的劳动教育资源优势深度融合,二者共谋合作、互惠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当然,在开展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需要职普双方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合作模式以及规程安排等,从而更好地达成整体联动的育人成效。

三、职普融通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为更好地发挥职普融通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用,应从完善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以及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其实践路径,从而达到规范、保障、助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一)完善劳动教育制度建设,规范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职普融通的视角出发,为规范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落实劳动教育的建章立制工作,保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主体之间的和谐秩序。一是从宏观政策层面而言,职普融通主体须在政策引导下厘清双方的责权利。近年来,国家陆续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规范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从职普融通主体的微观层面而言,建立高效的职普融通主体协调发展机制。一方面要完善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的内部协调机制,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隔合,建立多部门劳动教育联席工作机制,加强双方的协调沟通,促使劳动教育资源的流动更加高效,从而不断提升职普双方劳动教育开展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完善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的外部协调机制,秉持共建共管理念,共同成立劳动教育发展联盟,同时,在劳动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的统筹下,充分利用好外部的劳动教育资源,定期研讨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在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优化调整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案,确保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保障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劳动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是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是需要职普双方把握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并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穿始终。二是需要职普双方统筹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一方面,职普双方要积极组建整体联动的劳动教育课程研发团队,并根据广泛调研的反馈情况以及高质量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标准,不断细化劳动教育课程的整体实施框架,从而形成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指南,保证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充分挖掘并利用地方特色资源与学校特色资源的育人价值,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三是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要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三)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落实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劳动教育课程化不仅是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摆脱职普沟通不畅等困境的现实需要。为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综合要素的建设。一是需要职普双方共同构建资源共享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一方面,从职普融通内部而言,需要普职双方共谋合作,统一规划与整合彼此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技能实训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共同打造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展播室、劳动体验智慧园、劳动教育创新实验室等,建设一体化劳动教育中心;另一方面,从职普融通外部而言,需要职普双方与地方政府、企业、社区等加强合作,共同建立社会公益性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进一步面向家庭、学校等开放其劳动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需要职普双方共同构建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库。以数字技术来赋能劳动教育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融合,对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提升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关于开展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教师数字素养》等相关政策文件的陆续发布,表明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必备能力,是师资队伍素质提升的重点所在[8]。除此之外,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的教研能力、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再开发能力等方面也很重要。

(四)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助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反馈、调整、激发等重要功能,因此,要助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一是从职普融通的外部力量而言,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政府、社会、企业等的多元主体参与,形成良性互动的劳动教育治理结构,不仅能够对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的过程给予反馈,及时调整推进策略,优化实施办法,还能进一步提高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评价的规范性,进而保障职普融通式劳动教育的实施质量。二是从融合主体内部而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联合研发《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表现评价手册》,从多维度、多场域、多主体等多元化的角度对学生劳动素养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当然,基于职普融通开展劳动教育,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同时,还可以将家长参评引入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里,把劳动场域进一步延伸到家庭之中的“鲜活课堂”,从而改变过去劳动教育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主观等不足之处。

猜你喜欢

融通高质量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热爱劳动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