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配餐制”:“双减”背景下第二学段作业设计与实践

2023-02-23孙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1期

孙莉

[摘 要]“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更加重视作业设计,充分发挥作业的助学作用。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学生分层固化、作业设计单调、作业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脱节等问题。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坚持重“质”轻“量”的原则,采用“多元配餐制”设计方案,在“备餐—点餐—用餐”的流程中优化作业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作业的选择和完成中提升自我能力,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第二学段;多元配餐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1-0048-03

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作业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在“双减”背景下,作业改革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要思考如何优化作业设计,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发挥作业的助学作用,达到提质增效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既要考虑减负,又要考虑增效。减负即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巩固和训练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为目的,精简题目数量,让学生少做题,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题;增效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作业设计,优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作业的质量。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分层固化,缺乏动态标准

在“双减”背景下,许多语文教师开始实行作业的分层设计,即先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再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基础进行作业布置。但当前,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分层存在固化的现象,分层设定的标准较固定,不够灵活,未能做到及时、动态的调整。依据这样的分层标准设计的作业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上升空间,不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作业设计单调,偏重基础知识

第二学段的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部分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多采用背诵、抄写等识记类型的作业。识记类型的作业偏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其形式较为单调、机械,难以體现出梯度的特点,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二学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不仅仅是识记,还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培养第二学段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三)作业要求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脱节

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科作业的分层设计缺乏综合性理解。部分教师仅仅是单一地去理解“双减”政策,认为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就是在为学生减负,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小学阶段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作业既是对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手段,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将对基础知识的重复性训练和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多元化相结合,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

二、相关概念界定

“多元配餐制”是笔者在“双减”背景下,经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新型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多元配餐制”即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作业菜单”,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巩固知识、获得进步。

“多元配餐制”以“备餐—点餐—用餐”为流程(见图1)。“备餐”环节,就是教师对作业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教师对作业类型进行划分的环节即为“点餐”,如同为不同的学生点好个性化餐点;“用餐”即学生选择并完成作业的过程。“多元配餐制”作业设计理念要突出作业的多元性和分层性两大特性,设计的作业类型要丰富多样,包括基础类、巩固类、提高类,每一类别的作业要同时包含必做题、选做题和拓展题几种题型,要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求来进行“选菜用餐”。

三、“多元配餐制”作业设计方案

(一)“备餐”——作业设计整体思路

在进行作业整体思路的设计时,教师应统整一个学期的教学安排与进度,将作业恰当地覆盖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常规教学的作业设计以及单元、假期等不同阶段的作业设计。作业要按照基础类、巩固类、提高类进行细分,设计出灵活、动态化的语文作业。

例如,写观察日记这一作业是小学第二学段常见的语文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并进行记录。教师可围绕这一主题,将作业划分为基础类、巩固类和提高类三种类型。基础类观察日记作业,教师提供固定的作业框架,帮助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巩固类观察日记作业,教师给予学生提纲,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提升类观察日记作业,主要是为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设计的,因而可以不限制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作业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会随着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而变化,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作业类型,充分发挥作业的助学作用,让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获得进步。

(二)“点餐”——作业类型划分

教师在将语文作业划分为基础类、巩固类、提高类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再次划分,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将作业细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必做题是基础题型,班级内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的难度稍有提升,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拓展题则难度较大,旨在提高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不应刻意强化作业的区分,而应弱化不同题型的边界,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自己挑选想做的题目,在他们能顺利完成简单的作业时给予评价,鼓励他们挑战更高难度的作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例如,必做题可以是最常见的抄写字词的作业,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认真地读写生字词。此类型题目比较常规,学生通过抄写作业巩固语文基础知识,锻炼硬笔书写能力。选做题可以设计得开放一些,如要求学生按照生字的不同结构进行抄写,具体可以分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独体字等,让学生在抄写的同时明白字词分类的不同。拓展题则面向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求在抄写的同时进行组词与造句的练习,通过这样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法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用餐”——学生作业选择

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作业菜单”。如采用“自助餐”的形式,让学生自行选择完成选做题、拓展题;采用“套餐”的形式,让学生一并完成基础类、巩固类、提高类的作业。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完成作业,而是拥有了选择作业的主动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凸显。

四、第二学段语文作业“多元配餐制”实践案例

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为例,对“多元配餐制”作业进行设计。

【基础类必做题】

1.抄写汉字。

形状    狐狸    丁零   巧克力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 )虫子    一(   )排骨    一(  )树

( )的饭菜   ( )的鸟窝   ( )地垂下

【基础类选做题】

1.比一比,再组词。

壮(  )  狐(  )  场( )  抬(   )

状(  )  抓(   )  肠(  )  指(  )

2.给下列汉字换掉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继__(    )  抬__(   )  痒__(   )

狐__(   )  肠__(   )  零__(    )

【巩固类必做题】

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要使用一样的标点符号。

例句:“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

【巩固类选做题】

从课外读物上找到和本文相似的文章,围绕该课外读物的内容,仿写例句。

例句:“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

【提高类必做题】

读读课文,你觉得哪些想象最有意思?说说你的理由。

【提高类选做题】

仿写:你想变成什么?想象一下“变身”后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

在本课的作业设计中,基础类必做题是抄写词语,这一题型能够巩固学生对生字新词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打好字词基础;填写量词的題型有利于学生掌握词语的搭配方法,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生字词的认读、默写、组词等题型,能促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基础类选做题主要是要求学生注意字的细微差别,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高阶语文能力,其中的辨别形近字这一题型能加强学生对易混淆生字的区分和掌握;给汉字换偏旁这一题型能调动学生的知识库存,让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巩固类必做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巩固类选做题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类必做题一般设计为小练笔题型,目的在于让学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积累语言文字知识,在说和写中逐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类选做题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除了要关注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设计,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对“多元配餐制”作业系统的反馈。在某一阶段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并回顾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对作业的选择情况,为其提供更多的思路。而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中,也会形成善于反思的学习习惯。这样的环节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练习的效率和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他们规划未来的语文学习。此外,在学生选择“作业菜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避免攀比心理和畏难情绪的出现。有的学生争强好胜,选择了高难度的题目,这时教师要肯定他们的精神和态度,同时让他们明白,只有打好基础,将来才能有更高层次的发展;有的学生因为担心自己完不成作业,而故意选择难度低的题目,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肯定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挑战自己,选择相应难度的题目。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作业设计理念的指导,定期开展作业设计教研会议;同时对一些优秀的作业设计进行展示,以激发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欲望;通过竞争、激励等手段,促进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和教研水平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沈建林.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探索: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2):190-192.

[2] 张俊波.“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能力型综合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22(14):40-44.

[3] 刘亚丽.“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减”与“增”[J].教育科学论坛,2022(14):45-48.

[4] 罗雅文,任强.“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38(4):15-21.

[5] 聂奥利,李军.“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作业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4):88-90.

[6] 陈晓妍.“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设计策略[J].语文建设,2022(8):61-65.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