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

2023-02-22杨立军

建筑与装饰 2023年1期
关键词:土场施工人员作业

杨立军

中铁十四局集团海外工程分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引言

中国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基建实力更是一枝独秀,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需要以及更多施工企业走出海外的需求,对工程单位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现场管理工作的经济性与科学性。

1 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对建筑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利于企业降低施工风险、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等,工程施工管理涉及的管理因素较多,其管理过程也相对复杂,倘若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会引发现场管理秩序混乱,留下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由施工管理因素引发的现场安全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还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做好现场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不仅包含本专业的知识,同时也包含着其他相关行业的知识。施工技术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改善现场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监督,进而促进现场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与施工效率。

2 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工艺问题

从当前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但首要的仍是工艺方面的问题。

2.1.1 工程图纸的技术性欠佳。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工程图纸验收都存在不够彻底的问题,并且在图纸内容上,也很难保证整体性与完整性,进而加剧了技术数据的偏差,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会导致工程返工,无法完整复制工程的工艺品质。

2.1.2 工程预算与实际费用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这主要是因为预算人员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没有考虑到工程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没有深入调查施工环境、施工方案等原因对成本的影响;或者技术人员编制的施工方案等实施性较差,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修改施工方案等,从而导致工程预算与实际费用出现较大偏差。

2.1.3 原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施工单位没有对材料进行有效把控,导致材料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或者没有做好老旧设备的更换,从而加剧了施工的质量风险以及安全风险,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2.2 施工进度管理问题

2.2.1 施工计划可行性较差。在进行项目施工作业前期,施工单位没有对建材市场和机械设备租赁市场等进行全面了解,未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或者勘察不充分,对冬期施工或者雨季施工的影响考虑不足,对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考虑不足,导致制订的施工计划脱离客观实际难以落实,最终对整体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1]。

2.2.2 决策机制不明确。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决策机制不科学、不合理、效率低下也是导致现场施工管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中的动态管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等都严格考验一个管理团队的决策能力,而缺乏一个科学的、高效的管理团队,将会使现场的管理工作陷入一片混乱,从而对施工进度造成严重影响。

2.2.3 施工人员专业程度不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近些年中国基建行业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也迎来了扩张期。在施工现场,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够导致的施工管理问题日渐增多,严重影响了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和工序之间的衔接,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施工技术是影响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的关键因素,也是阻碍项目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方面。在工程的施工作业现场,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匮乏,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具有复杂化的特点,由此增加了管理工作难度。

3 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3.1 加强施工企业的监督制度

通常情况下认为,工程项目有着投资量大、施工条件复杂,一次性实施,施工工期长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保障每个具体施工环节的质量,必须要强化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监督力度。同时,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也能够确保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合理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需要企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与现场施工管理的结合。

3.2 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对工程的使用要求和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工程的性能与质量和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有直接的联系,施工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注重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学习先进的施工工艺,掌握各种新材料的使用方法,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为保证现场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有效引导,注重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责任意识[2]。

3.3 加强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

为有效减少施工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浪费现象,企业应制定出台工程成本管理制度,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工作。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挑选建筑材料时,应货比三家,选取质量较好且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材料的收发料控制,同时应做好材料的节超分析,尽量降低材料浪费,导致的成本增加。在人力成本方面,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鼓励作业人员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同时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作业,坚决杜绝作业人员不足或者“两个和尚抬水吃”的现象,减少作业效率低下造成的成本增加。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进度需求,合理安排机械种类以及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退场数量等,另外,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采购和租赁的费用对比,选择最优的机械设备使用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机械台班的对比分析,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3.4 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探工作

在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的形势下,现场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为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有效地提高工程施工效益,规避潜在的安全隐患,在进行现场管理时,做好施工现场勘探作业是极为必要的,具体而言就是在工程施工作业前,地质勘察报告技术人员应据此编制施工方案,从而在确保设计方案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为后期各项作业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揭露的地质情况,与地勘报告进行对比,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3]。

4 案例分析

4.1 背景

项目位于热带雨林地区,年平均气温21.8℃。年降水量达3300mm,日降水量最高为98mm。工程沿线为山区地形,山体自然坡度为40°~70°,地势陡峭,地表植被茂密,覆盖层较厚,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本项目利用方较少,大部分为弃方,施工现场弃土运输极为困难,因此选取合理的挖方以及弃土方案是项目施工成功的关键,而技术难点则是如何确保弃土场的安全。当地安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恶劣的施工条件以及严格的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给现场的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也是对技术人员的严峻考验。

4.2 施工过程

结合项目管理难点以及技术难点,项目部管理人员会同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同时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和安全环境目标。

4.2.1 前期准备:对拟投入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确保机械设备运营状态良好;对施工人员进行组织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环境风险点和施工组织关键点;对技术进行培训,以确保技术人员掌握工艺流程和关键施工部位的技术措施[4]。

4.2.2 弃土场的选择和使用前处理:合理选择弃土场位置,提前对弃土场地表进行彻底清理,将清理物集中堆放;设置弃土场截水沟,弃土场开始使用前,在弃土场顶部5~10m范围内设置周边截水沟;对原沟谷坡面汇水进行改道处理,避免弃土场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因坡面汇水浸泡产生安全隐患。

4.2.3 挖方及弃土作业:首先对项目沿线挖方进行分类,分为岩质边坡开挖弃土、岩土混合边坡开挖弃土和土质边坡开挖弃土,并预估不同类别弃土堆放量。结合项目沿线挖方分类情况,对沿线可以设置弃土场的沟谷进行实地考察,并依地形对排土场进行分区,各区域具体划分面积由不同弃土类别堆放量确定。沿不同弃土堆放区域规划的边线布置弃土装载车辆及机械进场道路。

4.2.4 根据天气条件调整弃土方案:由于项目所在地降雨量太大,雨季进行弃土作业不可避免,为尽可能地减少降雨对弃土作业的影响,降低弃土场的安全隐患,技术人员采用了基于天气预报所得不同天气下降雨强度(Q1/Q2/Q3/Q4),对应启动不同弃土机制(Z1/Z2/Z3)的方案。

例如:当降雨强度为Q1即无雨时启动排土场Z1弃土机制:土质、岩土质、岩质边坡开挖弃土均可进行堆放作业,在弃土场A、B、C三个区域进行弃土作业,其中,土质边坡开挖弃土堆放至A区域、岩土质边坡开挖弃土堆放至B区域、岩质边坡开挖弃土堆放至C区域,优先堆放次序依次为A>B>C;当降雨强度为Q4即降大到暴雨时,现场所有工作面停止施工,弃土场停止弃土作业。

上述方案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弃土作业的问题,降低了弃土场的安全隐患,减轻了土石方作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

4.2.5 弃土场恢复:当弃土场达到设计弃土数量后,立即停止弃土,坚决杜绝超设计量弃土,尽快对弃土场整形处理,并进行喷播或植草绿化,保证弃土场的边坡稳定。

4.2.6 取得效果:上述弃土场弃土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热带雨林环境下,因地势陡峭和降雨时间长、降雨量大导致的施工过程中弃土场作业困难的问题。通过科学有序的分区弃土,形成各分区之间的反滤效应,在发生大强度降雨时将显著提升弃土堆抗渗流破坏能力,提高弃土场自身抗水土流失能力、增加弃土场稳定性、减少了排土场的安全隐患。

5 结束语

本项目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施工质量、工期以及安全环境等均得到业主的认可,纵观整个施工过程,既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成功的经验:首先是项目管理团队的决策效率和对安全环境的高度重视,项目管理人员深入一线,实时掌握现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其次是项目技术团队的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遇到难题及时攻关,确保技术方案的严格执行和动态调整。

不足的地方:但是在施工中也暴露出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项目初期,误判了当地的环境保护严厉程度,造成停工整改等一系列的损失,既耽误了工期又增加了成本,给项目造成一定的损失;项目的技术团队过于年轻,施工经验较少,应变能力不足,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一定的浪费。

猜你喜欢

土场施工人员作业
挡水埂对弃土场雨水资源利用的影响研究
福建省山区高速公路弃土对隧道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基于Geo Studio的弃土场稳定性评估
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中弃土场的选址及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作业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