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第二课堂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23-02-22存,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术论坛学术交流第二课堂

石 存,林 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引擎[1]。研究生人才培养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一流能力、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培养具有高度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一方面,要强化研究生创新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研究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确立培养主线,打造创新性学术交流实践平台,保证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效进行。

第二课堂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第二课堂体系有助于促进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进而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作用,就要立足于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整合已有资源,针对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的优化路径,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符合研究生实际需求的理论学习教育与创新实践活动。

本文针对研究生第二课堂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从创新形式、聚焦前沿和学科交叉、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深化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和对策,为提升新时代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原因剖析

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大共性特征是重视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学术论坛作为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能够在丰富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同时,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随着论文不再成为限制研究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以后,如何重焕学术论坛生机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研究生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面临许多现实问题。

(一)如何破除学术交流物理空间阻隔影响

部分高校将传统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模式,尽管线上教学模式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显著优势,但也存在学术交流效率低、现场互动少、模式单一等弊端,不能完全取代线下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在以导师为主要负责人的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大部分研究生通过课题组研讨会或者讨论班建立和导师学术交流的通道。研究生定期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并由导师给予学术指导。在这种方式下研究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也锻炼了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其学术交流也同样局限于课题组中。

(二)如何在“破五唯”背景下重焕研究生学术论坛生机活力

21世纪初,为了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国内高校积极探索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设立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通知》,从政策上鼓励各高校举办各种学术论坛,为广大研究生创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机会。学校、院系举办的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宗旨,以学科热点为主题方向,以学术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学术论坛,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发布《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致力于破除“唯论文”的盲目学术崇拜之风。高校不再以SCI论文作为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唯一依据,不再将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自此,“破五唯”背景下传统的学术论坛“征稿—录用—汇报”的形式,也因为研究生失去向学术论坛投稿的动力而面临新的挑战,亟须引进新的模式来整合更优质的学术资源。

(三)如何提升研究生广泛而浓厚的科研创新兴趣

部分研究生缺乏挑战权威的主动性,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在科研中不能提出新观点,对科研创新缺乏足够的兴趣,导致研究工作低水平重复,论文成果往往和社会需求脱节,无法从解决实际科研问题中获得学术成就感和获得感。此外,目前存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要求和传统学术论坛不适配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各专业研究生的调研发现,以传统形式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为载体的学术交流活动普遍存在着学科交叉性不足、创新实践能力重视程度不够等具体问题[3]。如何依托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激烈国际竞争形势下的重要课题。

二、依托研究生第二课堂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为改善研究生学术论坛,使之发挥其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创新学术论坛传统模式,从研究生第二课堂的角度为学术论坛重新赋能。

(一)立足社会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突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形势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解决复杂科学或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产出创造性成果。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为例,该学科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要瞄准学科前沿领域进行研究,还应对当前的先进制造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有所涉猎,具备将先进理论知识与复杂的实际工程应用实践相结合,使科研工作和产业落地相结合的能力。当前,研究生培养在创新创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方面仍存在不足,而国内大多数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也仅以学术交流为主。因此,从第二课堂的角度创新和丰富研究生学术论坛形式,搭建高校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实践之间的桥梁,将是工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发展和改进的重要方向。

北航自动化学院“驭远”学术论坛以促进研究生学术创新、实践创新、服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革,为新时代研究生人才培养探索崭新道路。目前,北航自动化学院已经形成了以“云上博论”为核心的多层次、全覆盖的研究生第二课堂体系,包括交叉学科分论坛、创新实践系列分论坛、校际合办论坛等。除了开展常规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外,鼓励学生通过“云上博论”深度参与到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中,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感受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通过竞赛检验研究生学习成果,也检验研究生培养成果。这也成为北航自动化学院“云上博论”的一大特色。目前论坛的各项工作日趋完善,自身体系架构日渐完整,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学科交叉的广度不断提升,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二)不断开拓创新,注重理念形式主题创新,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与灵感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研究生培养更应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改革创新,从理念、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提升研究生第二课堂的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应注重理念创新。学术论坛不再以为研究生提供论文发表条件为主要目的,而应更加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参与到论坛活动的组织、策划、执行等各个环节,树立“以人为本,开放自由”的学术理念;其次,注重形式创新。突破线下活动形式的局限性,更多开展线上或者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的学术论坛;突破时空阻隔,汇聚天南海北的优秀专家学者为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突破校园范围,建立校际合作;最后,注重主题创新。一方面,在保证专业领域知识深度的同时,鼓励学科交叉,重视社会的热点、焦点和对社会生产产生积极影响的论坛主题;另一方面,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文献检索、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实验操作方法等纳入学术交流,让学术论坛的内容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同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感。

(三)完善保障机制,整合多元优势资源,打造精品学术论坛品牌

首先,健全规章制度,使学术活动管理制度化,如制定《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相关管理规定》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支持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开展,最大限度地保障论坛活动及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经费。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将研究生参加学术论坛的情况纳入研究生评优、奖助学金评定的各个环节,督促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院学术委员会、第二课堂办公室等组织管理机构统筹,加大对学术论坛活动的指导力度,成立学术论坛活动指导和管理小组,及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活动开展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监管。

充分发挥公众号、新闻网、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的学术宣传作用,做好前期预告,并在每场报告后及时总结,不断总结,形成正向反馈,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在系列活动中打造良好的线下会议品牌口碑和丰富的办会经验。依托学院牵头组织的国际制导、导航与控制学术会议促使“云上博论”走向国际化。依托研究生会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在论坛筹办的过程中有效彰显其作用和价值。邀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毕业生等朋辈榜样同研究生做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发挥学术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三、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实践实效

(一)研究生第二课堂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可持续性学术论坛品牌

北航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以促进研究生学术创新、实践创新、服务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革,为学校人才培养探索崭新道路。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以“云上博论”为核心的多层次、全覆盖的研究生论坛体系,包括创新实践系列分论坛、交叉学科分论坛、国际合作分论坛等,论坛体系日趋完善,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学科交叉的广度不断提升,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此外,北航自动化学院联合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共同举办“AI未来”北京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论坛,目前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北京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论坛自2019年创办以来,以搭建北京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分享平台为目标,联合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占领人工智能学术交流的新高地,不断为行业发展梳理脉络,积蓄势能,提供关键支撑。

(二)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科研创新成果显著上升

北航自动化学院持续推动科技艺术“双翼工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构建了以“驭远”品牌为核心的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驭远”大讲堂、“驭远杯”机器人系列大赛等,学生参与率达100%;“云上博论”系列学术活动是由北航自动化学院主导、本研学生共同参与的系列学术交流活动,通过邀请优秀的研究生进行主题分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综合学术交流平台,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加学术交流、掌握科研方法、了解科研前沿、激发科研热情。“云上博论”学术论坛目前参与人数累计达到上万人次,获得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

(三)国内外科技竞赛参与度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充分锻炼

北航自动化学院从多个层面探索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一是立足学科特点,梳理对本专业主要科技竞赛活动并给予重点支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梳理出一批契合本学科的创新实践系列重点支持的竞赛,出台《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从政策层面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二是针对竞赛需求,结合学科特点,邀请专题报告。北航自动化学院近四年连续开展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宣讲会、专项课题讲座等兼具竞赛培训与科研讲座特点的系列培训上百场,参与学生上万人次,全方位、多角度拓宽研究生科研视野,促进学科交叉。三是结合研究生培养特点,贯通培养环节。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对科研学术论坛方面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活动。针对已获得入学资格的研究生提前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培训,举办校内热身赛,在学生正式进入课题组前帮助学生锻炼研究思维,专业研究能力,相关工具、软件的掌握能力等,和导师课题组的培养相贯通;针对已经在校的研究生,根据组队情况和竞赛特点,建立一对一辅导孵化机制,根据学生特长、竞赛类别和特点发挥学院教师队伍的特长,帮助匹配相应的指导教师;针对高年级研究生,建立科研院所、互联网企业等多元主体的联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培养。将创新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不断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活力。

经过近三年来的持续探索,北航自动化学院研究生获奖数量明显上升,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学院获奖数量占比明显上涨,从2018年的8%,到2019年的34%,再到2020年的41%,研究生科技竞赛成绩提升显著,真刀真枪地锻炼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学术论坛学术交流第二课堂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学院举办2020年禁毒与边疆治理学术论坛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2017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召开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