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例

2023-02-20张肖飞

高教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会计专业研究生

张肖飞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 45004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性较强的会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实现两者教育目标的互通、教学内容的互融成为二者结合的关键。而且,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会计法治化、数字化进程取得实质性成果,会计基础性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大数据已逐渐渗入到各领域,对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讲,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以下简称“大智移云物”)不仅实现了人、机、物的互联互通,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会计形态。同时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明显影响,也对会计行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与挑战。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作为快速扩招和社会需求最大的专业之一,存在就业压力大、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等问题,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

自2004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至今,我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单位由初始的24 所院校,增加到200 多所院校;招生规模由最初的每年不到2 000人,扩大到每年1.5 万多人;报录比稳定在7∶1,是报录比最高的专业学位之一,生源质量大幅提升,品牌效应不断显现[1]。在追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研究生质量的发展。早在会计专业学位在我国设立十周年之际,会计教指委主任委员、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就指出,我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要做好五方面工作:首先任务是提升培养质量;其次重要使命是建立与完善培养体系;再次,基本方向是实务导向;从次,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最后关键环节是国际化[2]。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每年发布影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2022 年的十大信息技术包括财务云、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流程自动化(RPA 和IPA)、中台技术(数据、业务、财务中台等)等对财务人员的会计工作影响非常大,会计对象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中兴财务云招募人才除了财务咨询师外,大部分是IT 人才。在2019 年4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发布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发布了13 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是需要上岗证的,其中有五个职业就是中信通讯需要招聘的职员,分别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4]。中兴组建了AIA 团队来改变财务部门的人员结构。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否适应在这样的团队工作?2018 年4 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文件提出了AI+专业,即新文科、新工科、新理科。文件里提到“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流程”,这些都是新的提法。另外,文件中还提出“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环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的融合路径和方法,发展智能化教育云平台”[5]。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何去何从?会计专业学位教育教学如何改革?如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析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对积极促进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招生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联合培养、教育资源共享、导师队伍建设、实践基础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等方面,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各培养单位共同努力,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出贡献。

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教育资源极其匮乏,相应的教育观念及改革措施相对滞后。但在2017 年3 月18日《河南日报》报道,省委常委会研究并原则通过了《关于统筹推进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战略平台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河南将强化国家战略规划平台统筹联动,放大政策集成效应,聚焦“三区一群”。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6]。在“三区一群”建设过程中,人才短缺成为发展瓶颈。为此,我们以河南省唯一的财经政法类本科高校为例,探索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以期为“三区一群”发展添砖加瓦。

2004 年3 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正式设立中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河南省是2010 年首批专业会计硕士(MPAcc)培养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河南大学于2011 年开始招生。2014 年新增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四所高校,并于2015 年开始招生。该省的培养单位占国内培养单位比率4%。2016 年新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三所高校。2018 年新增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两所大学。占国内培养单位比率5%。占比仍不高。目前,河南省拥有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校为11 所,占比5%。

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必要性分析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为河南省“三区一群”建设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缩小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差距。目前,河南省112 万会计从业人员队伍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从业人员不足1%。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影响会计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影响会计职能作用在“三区一群”建设中的有效发挥,也影响到河南省企业的发展。因此应加大培养力度,研究细化培养内容,改进调整培养方式,找准供需差距所在,定向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门从事高端会计工作的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队伍,更好地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推动河南省会计专业学位教育发展。2004 年,我国正式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以下简称MPAcc),至今已发展19 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于2010年取得MPAcc 授权,2011 年开始招生,2015 年入选河南省首批认定的特我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河南省首批培养单位,在长达12 年的MPAcc 培养实践中,通过“干中学”的方式,边摸索边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单位特点和本省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以课题立项形式为契机,一方面可以将MPAcc 教育理念上升到理论层面,另一方面可以继续深化改革,务实开拓创新,使河南省的MPAcc 培养教育再上新台阶。

第三,探索更加突出实务导向的培养模式,有利于优化河南省会计人才梯次,满足多元化的人才需求。目前河南省存在会计学术型研究生和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类型,两者的培养定位和服务对象有显著差别,前者主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培养从事会计教育教学科研的人才,后者主要为各实务部门培养服务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作为河南省内招生会计研究生最早、规模最大的培养单位,在两类人才培养方面的部分做法已被广为借鉴。但是MPAcc 培养虽然在省内具有先占优势,但如何突出更加务实的培养模式,尚需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调研。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提出适应河南省经济发展需求和特我的MPAcc 培养改革举措,既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建议,又能为兄弟院校,尤其是新取得MPAcc 授权点单位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参考,通过交流,加快河南省会计专业学位教育发展,优化会计人才梯次,满足“三区一群”建设对会计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河南省MPAcc 教育经过12 年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MPAcc 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也是其他培养单位不同程度要面临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根据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9 年发布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考性培养方案》,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专门人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和河南省“三区一群”建设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契合度不高。大多数培养单位的定位比较模糊,在目标定位上和河南经济发展、“三区一群”建设的契合度有待提高,地域特我有待突出。

2.课程设置高度统一,与学生就业去向匹配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培养方向细分不够,统一培养,开设课程高度统一,与学生就业去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导致学生延续大学被动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动力不足,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合作较少,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大多停留于形式。MPAcc 培养面向实务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端人才,因此实行双导师制,各校也聘请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经验丰富、影响力大的实务界专家。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一方面管理上未能为导师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关于校外导师的职责、权限、工作方式、报酬支付等未有正式的政策制度,另一方面校外导师数量有限,本职工作较忙,有时双方研究兴趣不一致,导致校外导师在MPAcc 培养中作用发挥不充分。

4.培养方式创新不够,学生的主导地位没有体现。从会计专业学位培养方式来看,课程内容比较传统、陈旧,适应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的课程严重缺乏,许多课程是本科的课程名称增加“实务”二字。具体教学内容有的仅是在本科内容基础上补充部分案例,有时为照顾非会计专业生源,授课内容是本科内容的简答重复。教学方法仍然以老师填鸭式讲授为主,互动较少,哈佛式案例教学严重不足。考核主要是课程考核,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校外导师作用发挥不够。学生实践安排不严谨,出现实践计划不具体、明确,实务导向难以落实。

5.学生基础背景差异大,学制短,不利于系统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受制于MPAcc 考试科目不涉及到会计相关专业课程的影响,MPAcc 学生一部分属于跨专业考入的,缺乏会计思维和专业知识,和会计类相关专业考入的学生同班上课,难以保证学习效果。同时,目前河南省MPAcc 学生学制为两年,在校课堂学习一年,专业实践加论文写作一年,总体来说学习偏短,能力提高有限。如何更好地利用两年时间,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成为摆在管理部门、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尽管在MPAcc 培养中存在以上诸多问题,但MPAcc 教育仍存在供需两旺的景象,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2011 级至2016 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4 人、57人、75 人、92 人、96 人、98 人,报录比分别为573%、663%、910%、1 043%、921%,1 021%。学生毕业就业率每年均高于95%。

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践探索

根据综合改革涉及的内容,本综合改革方案可称为“123”方案,“1”是转变培养理念,“2”是“突出实务导向与国际化”,“3”是“完善制度、搭建平台、质量控制”作为保障。

(一)具体改革内容

1.培养理念:从培养“核算型财会人才”转向培养“创新性管理型财会人才”。重塑涵盖会计理论教育、会计研究、会计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不仅培养学生对会计理论与方法、现代企业管理等知识的系统掌握,而且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使其具有未来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财会专家的潜力。

2.培养方案:进一步拓宽培养口径,加强社会、市场、法制和企业管控等会计实践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加强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人文综合素养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不仅仅局限在一般核算型会计岗位,而是企业各级管理岗位,直至企业高管团队成员,而管理工作涉及到的除了会计专业知识,更多地需要会计专业之外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必须拓宽培养口径,加强人文素养。一是增设宽口径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二是注重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增强中国背景的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国背景的经济和管理的了解。三是注重专业导入课程设置。四是将实质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培养方案。五是加强学生的管理沟通能力培养。管理沟通能力取决于良好的内在修为和良好的沟通方式技巧。

3.专业课程:更加注重将专业理论知识蕴藏于案例教学,培养涉及较宽知识面的专业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按照每一门专业课程甚至某一门专业课程中的知识模块,安排较为完整的案例教学内容,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与师生互动的时间比例,进一步压缩教师讲授的时间,将大量时间用于围绕案例展开讨论与分析,将理论教学融于案例分析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一是改变案例遴选和撰写的思路。二是教师要尽量提前布置案例阅读和分析的任务。三是改变研究生课堂教学范式。

4.师资队伍:学术型师资和实践型师资并重,会计专业师资与管理型师资并重;加大校内学术型师资的实践环节培养力度,加大校外师资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课堂授课能力的培养力度。一是拓展校外实践导师资源,充分利用校外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加大管理型师资在授课教师队伍中的比重,包括聘请非会计专业的企业高管充当授课师资、将工商管理学科的非会计专业师资引进相关课程等。三是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基地,加强校内专业型师资的实践能力。四是外派校外实践导师,参加会计专硕国内外师资培养和教学研讨活动,加强教学能力。五是定期举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会计专硕”)师资校内教学研讨活动,提升专硕师资整体授课能力。

5.“定制化”培养:借鉴校企结合人才定向培养经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一是积极协调,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摸索“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积极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加大专硕定制性培养的力度。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办学资源,用人单位根据需要可以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的落实。

6.“证书结合性”培养:将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IM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等资格证书教育与专硕学历教育结合,加强MPAcc 人才的管理能力培养。会计专硕培养期间,积极探索将、资格证书考试课程纳入培养计划,以选修课方式开设,学生自愿加入课程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增强管理思维和能力。

7.学位论文:进一步突出选题面向实习、实践,强化论文各环节质量控制。一是要求在进入实践单位前要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实践,注意在实践中去发现、凝练、提出、分析问题,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二是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结合实践过程,面向实习和实践,解决实习实践中疑难和困惑,解决实践单位的实际问题。三是要求毕业论文必须有理论基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锻炼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锻炼专业领域的逻辑思维能力,论文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辨性,为日后的实践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四是通过开题报告会、预答辩、外审、电子检测和正式答辩等环节,加大对于论文质量全过程控制,通过校内会计专硕教指委对各个环节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指导,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如图1 所示。

图1 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环节

8.课程质量标准建设:注意借鉴外校好的做法,积极探索专硕课程质量衡量维度,制定课程质量标准。针对不同专业课程,认真衡量教学质量的维度和权重,出台每门课程的质量标准,并严格实施。任课教师没有达到课程质量标准的,需要进行进修培训,积极改善。

9.考核模式:创新单一课程和综合学业的考核评价制度。针对单一课程,改变一张试卷决定课程成绩的做法,将课堂案例讨论、课程作业、期末考试结合起来,综合衡量课业成绩。加大案例讨论、课程作业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降低期末试卷得分的比重;改变期末试卷命题考核导向,由考核知识、考核记忆,更多地转向考核学生专业思维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理论实践结合运用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评价,要由主要考虑各门课程课业成绩,转向综合考核。将毕业论文质量水平、课业成绩、实践实习成绩、参与案例开发情况、参与科学研究情况、参与区域性或者全国性专业赛事成绩及参与会计学院教学学术沙龙活动情况等众多因素,纳入综合评价范围,评定综合成绩。

10.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针对学生学习动力和压力不足的现实,将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科研奖励制度,搭建学术研究平台和案例开发平台,激励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最大的学习效应,并为学生的各项研究和实践活动全方位提供师资智力支持。

(二)改革目标

一是以地方经济发展对会计专硕人才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热点以及学校资源优势,突出“经管法”融合的办学特我,凝练会计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引导综合改革方向。

二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和专硕培养各环节质量控制。在现有制度规范和实际做法基础上,完善专硕教指委队伍及制度建设。

三是完善案例开发平台,推动校内和校外师资合作,进行案例开发和课程建设。在现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措施,激励教师进行案例开发和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和案例开发上,鼓励校内校外师资结合合作,各自发挥长处,取长补短,各取所需;鼓励课程开发、案例开发与企业实践结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鼓励将教学与科研结合、科研融于教学实践。

四是多头并进,全方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通过教学培养理念更新、培养方案完善、模式改革,协调好理论讲授与实务讨论、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关系,合理利用多种资源,让学生在政治敏感性、专业素养、人文关怀、职业道德等方面全方位适应现实需求。

(三)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摸清人才需求,调整人才供给。结合往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开展实地调研,找出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的差异,并结合河南省“三区一群”建设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充实师资队伍。

其次,深入研究分析省内各培养单位优势、劣势,整合资源,确立特我,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通过座谈研讨交流的方式,深入分析研究各自的优势、劣势,并在借鉴省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各自的人才培养特我和定位,避免人才的同质化。

最后,探索与实务高度融合的新模式。MPAcc 教育特我在于直接面向职业需求,培养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本文着重需解决如何与实务界高度融合的问题,探索将实务界人士“请进来”与学校导师和学生“走出去”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共赢新模式,并从程序上、方法上、权利责任配置上规范化、制度化,做出河南高校MPAcc 人才培养的特我。

四、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启示

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业务复杂度的增加,会计工作也面临着多变的情况,这对会计人才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具有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7]。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端会计人才,应密切关注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特点,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人才。本文认为,对MPAcc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其一,专硕培养目标要特我化。依据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会计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不同区域的培养单位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与特我,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制定适应内外部环境的专硕培养目标。其二,培养过程要实务化和精细化。基于目标导向的全日制MPAcc培养模式,应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教师专长,设计全新的课程体系;欣喜的是,2022 年5月,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智能会计方向参考性培养方案》,以适应新时代智能化会计人才的需求。其三,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创新全日制MPAcc 实践教学模式,开辟第二课堂,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使双导师制落到实处,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高端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会计专业研究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