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免疫与健康公选课混合式教学的模式探析

2023-02-19孙燕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期
关键词:线下师生教学模式

孙燕

(中南民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当今,人们日益重视自身的“免疫力”问题,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机体免疫力。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指出,将“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网络化资源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点[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克服了时间、空间和环境限制[2],其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为公选课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启示。后疫情时代,如何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促进免疫与健康公选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值得深刻思考。

1 高校公选课面临的挑战

公选课是以科学和文学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它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3-4]。高校公选课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修养的同时,拓宽视野。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渗透,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中南民族大学公共课由教务处统一规划六大模块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原先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但是,学生选择公选课时仍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部分学生为了修满学分而被动地选择公选课,并对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和特点、课程目的和课程计划等信息没有深入了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师开设公共课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5-7]。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免疫与健康这门公选课为例,从探讨一个大家熟知的社会现象或热点健康问题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各抒己见,加强授课内容的前沿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2 后疫情时代免疫与健康公选课混合式教学的模式

2.1 专题讲座教学形式

尽管公选课任课教师上课态度认真,但课堂教学氛围不活跃,部分学生兴趣不高,具体体现为课堂上师生互动不足、涉及的课外知识和前沿动态缺乏,导致学生课堂掌握程度不佳。混合模式的教学效果远好于任意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8-10]。免疫与健康混合式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师单方面的讲授方式,创新授课模式,以免疫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为主线,进行“提高免疫力,健康守护”为主题的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免疫对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和一些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危害,将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的基础知识相结合,以科普讲座形式走入课堂。教学内容分八个专题讲授:绪论、疫苗接种的起源—人痘疫苗、免疫—自我与非我的战争、免疫系统的功能—人类健康的守护神、抗原—不受欢迎却又不得不迎的访客、带你正确认识狂犬病、超敏反应—过强的免疫应答、免疫养生—增强自身免疫力。学生经过系统化科普讲座学习,增强健康与免疫的防范意识,更好地理解人体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的意义。授课过程中列举一些与免疫健康相关的案例分析,例如免疫缺陷疾病——艾滋病讲解与宣传等,让学生能够说出这些免疫病理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讲解18世纪至21世纪一些重要的疫苗技术革命里程碑事件。此外,介绍疫苗接种的起源,以讲故事和带着问题的方式介绍12世纪中国接种人痘、18世纪英国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病毒的萌芽时期历史。引导学生思考:“种人痘”是如何发明的、发源地在哪?为什么感染牛痘对天花病毒有防御性?思政教育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由于专业课教师更擅长专业知识教学,而缺乏思政教育方法与经验,导致教学效果有时不甚理想[11-12]。在科普讲座式的课堂教学中,以动画、视频方式,深入浅出地阐明与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的人文故事,也可将课程思政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2.2 以学生为中心,发挥线上辅助教学工具的作用

以网络为媒介的线上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而且更加关注学生在生活、健康和心理等其他方面的需求,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教育始终[13]。2020年,免疫与健康采取了线上教学,依托“腾讯课堂”直播,以专题讲座形式线上直播授课,借助常用信息工具开展教学,如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预习、讨论和测验,借助QQ 群建立师生通信联络,保证了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反馈比较认可线上教学效果,课堂评估之一——学生评教结果优秀。线上教育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线下面对面课堂授课的气氛。后疫情时代免疫与健康公选课,基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和“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探索以网络为媒介的线上教学资源,作为线下教学的有力补充。学习通设置“课堂签到、通知、上传和下载课件、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等资料,作业布置、讨论班级事务、课堂直播”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数据驱动公选课教育信息化,易于教师统计监测,即时动态反馈学生学习动态和学情测评数据[14],如图1 所示。首先,课前将专题讲座内容发布在学习通“课程章节”栏目,供师生使用,例如教学大纲、讲座章节对应的讲义、PPT 和高质量精品视频等,便于学生厘清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笔记记录。其次,线下课堂中设置不定时的打卡签到,在线动态记录学习进度,以促使学生按时上课考勤,紧跟教学进度。学生如有疑难困惑,可以在学习通上随时提问,教师及时解答反馈,解答学生困惑。再次,建立资料库,定期发布免疫与健康科普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友情提醒、最新的学术科研动态等电子资料及其他优质课程网址链接,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此外,设立讨论组,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分析和拓展。最后,通过线下讲座及线上同步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为师生普及科学的免疫与健康知识,另一方面增进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所有线上项目设置,以不同的权重比例纳入过程考核成绩,其考核结果以Excel 表格形式一键导出,过程考核成绩清晰明了、公正透明。

图1 教学活动与学情统计

3 结语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之一。这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借助常用信息工具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公选课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公选课的课程建设和运行,同时,整合、引入优势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加强课程建设和公选课管理制度,鼓励师生共建混合式课程。

猜你喜欢

线下师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麻辣师生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