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2023-02-19丁和勋刘子腾刘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库巴利钠人脑

丁和勋,刘子腾,刘梦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该病病情发展快,可使患者心脏代偿功能明显减弱,无法有效地排出静脉回流血液,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无法满足人体需求[1]。而难治性心力衰竭指在常规治疗手段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或缓解后复发、加重病情的持续恶化阶段,是临床治疗的重难点。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来改善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并减少并发症,不过药物治疗极易导致心功能恶化,增加患者病死率[2]。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通过重组DNA技术生产的无菌冻干制剂,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具有利尿、扩张血管、缓解心力衰竭症状的作用[3],目前国内关于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37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36~72(49.32±5.11)岁;原发病:风湿性心脏病13例,冠心病8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心肌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试验组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38~75(51.53±5.18)岁;原发病:风湿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10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肌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2组性别、年龄及原发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阳新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016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难治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4],伴呼吸困难、突发胸闷等症状;(2)纽约心脏病协会(NYNA)分级为Ⅳ级;(3)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意识交流障碍或精神疾病者;(2)因其他器官系统性病变导致心功能下降者;(3)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准文号:J20190002,规格:沙库巴曲49 mg/缬沙坦51 mg)100 mg/次,口服,2次/d,期间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调整服用剂量。在对照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33,规格:0.5 mg/500 U)首次负荷剂量为1.5 μg/kg静脉滴注后,滴速为0.01 μg·kg-1·min-1,1次/d。2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文献[4]。(2)心功能指标: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3)心脏指数:应用德国生产的SOMNOLab2多导生理记录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I)。(4)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抽取患者空腹血4 ml送检验科进行离心处理,取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NT-proBNP、ICAM-1水平。(5)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痛、发胖、头晕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9.19%)高于对照组(68.57%)(χ2=4.636,P=0.03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试验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周后LVEF升高,LVESD、LVEDD减小(P<0.01),且试验组治疗1周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小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LVEF、LVESD、LVEDD比较

2.3 心脏指数比较 治疗前,2组SV、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1周后SV、CI升高(P<0.01),且试验组治疗1周后SV、CI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SV、CI比较

2.4 NT-proBNP、ICAM-1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NT-proBNP、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1周后NT-proBNP、ICAM-1水平降低(P<0.01),且试验组NT-proBNP、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NT-proBNP、ICAM-1水平比较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81%)与对照组(1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0,P=0.663),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难题,该疾病的特点为发病迅速、病情严重,患者心肌收缩力出现明显降低,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导致心脏负荷增大,肺部淤血形成,尤其是心室重构明显[5]。目前临床使用药物治疗来缓解难治性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其效果较差。近年来,随着新型医疗资源的不断开发,有学者发现重组人脑利钠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均可有效稳定患者病情[6],但对于二者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的研究较少。基于临床治疗的需求,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2组LVEF高于治疗前,LVESD、LVEDD小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相较于沙库巴曲缬沙坦单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程海生等[7]、刘莉等[8]研究结果一致。LVEF、LVESD、LVEDD可反映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功能状态,而重组人脑利钠肽能降低血管阻力,使心脏射血能力增加,即提高LVEF,改善心脏排血量,逆转心室代偿性肥厚,改善神经激素活性,有效减低心房利钠肽水平[9]。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作为沙库巴曲以及缬沙坦钠的合成药物,进入人体经有效代谢,可在抑制肾素血管受体的同时起到舒张血管、降低心脏受损程度的作用,进而降低呼吸肌负荷与疲劳,改善心功能,二者联合可更有效地减少心脏负荷,促进心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组CI、SV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相较于沙库巴曲缬沙坦单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指数,增加心脏排血量,与郭磊等[10]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有效地促使内皮细胞与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相结合,从而促进平滑肌细胞舒张,减小心室跨压,从而减小心室负荷,使心脏回血量增加,降低血压,使得CI、SV增高[2],外加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直接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从而增强临床疗效,促使心功能恢复。另外,通过药物作用可提高血管的顺应性,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进而增高患者的心脏指数。除此之外,治疗1周后2组NT-proBNP、ICAM-1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相较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单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减轻心肌损伤,与徐曼等[11]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通过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可有效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肾素以及醛固酮释放,最终发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以及改善心肌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但组间比较无差异,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其原因可能是联合用药可降低单药剂量,中和药性,由此可见,联合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更符合当前临床及患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单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心脏排血量,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库巴利钠人脑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芥末糖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