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期货”跨界融合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3-02-18赵玲李晚秋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保险+期货保险

赵玲 李晚秋

摘要: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区块链技术将“保险+期货”模式构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六方合作”的农产品供应链,构建多主体协同配合的金融支农创新模式,该模式更有利于解决信任问题、提高效率水平、加强风险管理以及为各方参与主体带来增值效益。最后,基于该模式的不足,从扩大农产品保险适用范围、完善保险链条的构建、加快区块链技术的融入以及提高政府的职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期货+保险”;区块链技术;  农产品供应链

2021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金融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特别提出要“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另外,区块链技术因为具有可实现公开性、隐私性、不可篡改性、自维护性、去中心化、可信任性和智能合约等多项功能,可以用于促进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从而进一步发挥“保险+期货”模式下的金融创新工具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巨大作用。

一、“期货+保险”模式的概况

(一)起源

2015年,“保险+期货”作为一种全新模式的金融产品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该模式的设计是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人保财产保险公司共同完成的。创新金融产品的设计初衷是帮助农户分散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风险,防止农户遭受重大损失。至今,该模式凭借其良好的成效发展迅速,已经成功吸引了三大商品交易所和众多保险公司的注意,“保险+期货”模式的试点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二)意义

众所周知,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且需求弹性较低,所以农户在其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农产品产量骤降以及价格下跌等风险。一直以来,“谷贱伤农”的现象一直存在。稳定农产品价格,避免“谷贱伤农”现象频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关键作用。“保险+期货”模式的推行可以改变以往农产品自营自销的高风险低效率模式,实现粮食的保质保量,农民能够保收入的目标。目前,基于“保险+期货”模式设计的产品已經广泛出现在期货市场,着实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也为推进“三农”发展和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保险+期货”试点的不断增加以及模式的不断完善,“保险+期货”将会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实现保障农民利益、振兴农业、减轻财政负担、促进行业融合等目标的不可或缺的创新模式。

(三)发展

目前,“保险+期货”的简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振兴农业的要求了,众多学者在“保险+期货”的理论研究上不断创新,众多试验点也在“保险+期货”的模式下进一步推进实践创新。一方面,农产品的保险范围不断扩大,创新的农产品保险种类也越来越多。“产量+价格”的“双保险”模式,也称收入保险,该保险模式比单独的价格保险以及产量保险风险更小,优势也更大,因此是未来“保险+期货”模式的一大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保险+期货”模式涉及的组织和机构也越来越多,逐渐向整条产业链拓展。“保险+期货”模式的新型农业保险有助于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前端与后端的有效对接,鼓励包括银行、销售商、保险公司等更多参与主体加入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便于各部门在供应链内部进行信息传递以及提供服务,拓展保险链条进而形成全产业链管理模式将是“保险+期货”较为适宜的发展方向。

二、农产品供应链

“保险+期货”全产业链管理模式包括农户、销售商、保险公司、期货公司、银行以及政府等多个参与方。该链条由农户为代表的生产端、销售企业为代表的销售端、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为代表的承保端、银行代表的资金支持端、政府部门为代表的管理端所构成,各主体在链条上各司其职,协同作用,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全产业链体系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首先是存在于农产品供应链内部的风险,即农产品在生产时可能发生的大幅减产风险,销售时可能发生的价格波动风险和违约风险;二是产品供应链外部的风险,可归结为与金融机构有关的风险,例如保险公司所需要面对的投保人道德风险以及银行所需要面对的贷款人信用风险。供应链内部的产量、价格和违约风险通过农户投保即可消除,而供应链外部风险的消除则需要引入区块链技术。

三、区块链的简介

(一)定义

区块链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术语,原本是作用于比特币运行的底层技术,严格意义上讲其本身并不是一项科技创新。区块链关键技术包括:P2P网络、密码学、共享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其运行方式主要是利用链式存储及哈希算法来保证数据链上的数据不被篡改,利用分布式共识机制将数据添加到数据链,再利用其密码学中的加密算法使数据传输的安全得到很好的保障,进而形成了一个只能增加而不能修改删除数据的分布式系统。再加上区块链的激励机制,可以很好地解决多方合作中的信任问题。

针对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运用上的问题,可以以安全性和私密性较高的私有链为模型进行设计,将各参与机构视为节点,即农户、销售商、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商业银行以及政府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节点,在各个节点建立数据库并实现同时记账。项目启动,信息在各节点上的传达促使各主体相互配合,进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区块。多个项目同时开展形成的多个区块相互连接,就构成了链,于是区块链就诞生了。

(二)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作用

1. 公开性、隐私性和不可篡改性是区块链技术的三大特点。区块链的运行依赖其能以时间为序全方位记录项目起始过程中的全部详细信息,所以可以将区块链看作是一种链式记账本。公开性是指区块链上的信息可以被追溯和查询;隐私性是指区块链引入了高级加密技术,它能够高效地保护个人隐私;不可篡改性是指区块链上单个节点的信息不能被修改。区块链的特点使得其拥有了保障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信息和数据真实可靠的优势,降低了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信息安全问题。

2. 自维护性、去中心化和可信任性是区块链技术的三大属性。农产品供应链的数据资源往往集中于头部节点或者处于集中地位的节点,容易出现信息垄断和信息隔离,进而产生信任危机、利益分配不公以及滋生风险。而这些难题的处理正是区块链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区块链上的所有数据是分布于各个节点的,没有特定的中心,每个节点都可以公平、公开使用数据。数据和信息的运行和维护是各个节点的参与方按规则进行,没有节点之外的组织参与。数据的分布式记账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在各节点的平等性,进而督促利益和风险在各个节点分配公平,促成各个节点之间的相互信任,实现各节点交易成本的有效降低。

3. 成本最小化、风险最低化、增值收益均分化等是区块链技术的三大功效。农产品现有供应链体系还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常见于合作过程中的选择、失败、受骗等各种风险和成本,在现有体系中还无法根除。另一方面,增值要素的分配机制尚待完善,增值收益无法衡量使各节点发展技术的热情逐渐消散,阻碍供应链运营空间的拓展。而这些问题可以被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很好地解决。智能合约的主要作用是智能生成合约以及智能执行合约,智能合约可以在区块链上各个节点之间的交易环节发挥巨大作用。在区块链平台上,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增值要素收益分配规则,各参与主体相互协商,经各方认同后自动生成智能合约。依据该规则生成的合约可以有效解决增值要素的分配问题,各节点按照约定获取收益,实现公平公正。

四、区块链下“六方合作”的运行机制

农产品参保是一个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工程,需要农户、销售商、银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政府等多个部门在征信机构协作运转的基础上进行分散化的决策,最终基于多方共同意愿达成和约。本文对各方合作流程进行了简化,并加入了区块链技术对各方的信息传导和共享机制进行了优化,设计区块链下“六方合作”的农业供应链整合创新模式,见图1。

(一)主体及责任

农户:提供农产品;承担部分保费。

政府:组织协调各方合作;承担部分保费补贴。

保險公司:为农户提供合适的保险产品;设计保险产品;承担部分保费。

期货公司:提供农产品期权产品;参与保险产品设计;对冲风险;承担部分保费。

银行: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参与保险产品设计;协调各方合作。

销售商:与农户签订合同,对农产品进行销售。

(二)合作流程

1. 政府组织协调各方。在政府的领导下,农户、销售商、银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加入区块链平台。

2. 农户与销售商签订合同。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商能够进入央行的征信体系参与信息共享,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优质的农村经济体能够与合适的销售商互相选择并进行合作。然后区块链上各个节点的机构在第三方认证机构签约合同,合同存证上传到区块链账本。该环节能够促进合作各方建立技术信任,从而增加农产品交易的可信度。

3. 银行为农户提供融资。农户在区块链平台上通过提供农产品订单或保单向金融机构寻求贷款,而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会使抵押、授信过程更加简捷,银行也更愿意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区块链平台上的信息被大量存证且可以溯源查询,所以能够有效应对后续债权变动与债权纠纷等问题。另外,农户也会实时在区块链平台上反馈生产信息,让其他主体能够随时做出应对。

4. 农户购买保险产品。农户可以通过购买相应农产品保险来预防不可控风险。保险公司、银行或者双方合作共同依据区块链平台上的信息对农产品风险情况进行判断,设计出合适的保险产品。

5. 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以及再保险。当保险达到赔付条件时,保险公司通过区块链平台对农户进行赔偿,未达保险条件时,保险公司则不需要理赔。另外,保险公司会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通过“再保险”的方式来转移风险,从而保障下行风险来临时,自身损失能够最小化。

6. 期货公司在市场上进行风险对冲。 期货公司可以直接参与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定价。期货或期权产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和流通后,风险会进一步转移到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身上,从而实现期货公司本身的风险对冲。

五、模式的价值与推广

(一)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大数据采集体系逐渐建成,农产品供应链不断完善,再加上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不仅将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上合作的各方主体有效连接起来,而且能够保障合作过程中各方主体信息真实有效。区块链共识机制确保信息可以追溯取证且不可篡改,可有效提高信息采集效率且保护数据安全,各方合作也更加安全牢固。总之,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思想以及跨平台特征优势,可有效提高各部门处理业务的效率。

(二)解决农户融资信任问题

区块链技术的利用,实现了对包括数据层的实现、网络层的应用、共识层和激励层的设定以及智能合约层的创建等多个方面的创新。例如,对区块链技术中点对点的P2P网络功能的利用,创新了各参与主体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在各方实时传递,信任在各方层层传递。对区块链技术中分布式记账功能的利用,创新了信息记录机制,不仅有效增加了订单式农业契约双方之间的信任,而且还搭建起金融机构与中小农业经济体之间的信任桥梁。

(三)风险管理加强

首先,区块链技术的推广运用实现了信息共享,将风险管理的责任转移到了整个供应链。其次,利用区块链的哈希函数和时间戳等技术进行信息溯源,可以记录各方合作流程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各环节数据,农户的融资情况,和金融机构协定的赔付条件等,极大地提高了风险监控效率,有助于实时发现风险隐患。最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将各节点参与方的交易环节和过程数字化,电子合约代替纸质文件,智能约定审核条件并加以执行,不仅减少了第三方介入的交易成本,还降低了各环节的人工操作风险以及人工成本。

(四)各个主体的效益增值情况

1. 农户:新模式下,农户作为生产端所能获得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总体可归结为市场开拓、资金获取、技术提升以及扩大规模四个方面。第一,该模式能够帮助农户与销售商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实现经营收入的稳步提高;第二,该模式解决了农户融资难题,农户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资金进行生产;第三,该模式下农产品产业受到重视,农户在此过程中可以专注自身,重点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打造品牌,延长产业链,促进整个产业大力发展;第四,在区块链技术帮助下,农产品的生产更具技术化和规模化,产品生产销售流程比以往更加简单,减轻了农户的压力。

2. 销售商:新模式保障了生产端的稳定以及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换句话说,销售商也拥有了质量优良且数量稳定的供货源,销售商可以明确收购数量、产品质量、销售价格等要素,这不仅能够消除销售端面临的潜在风险,还降低了销售端的交易成本。区块链技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使生产端和销售端“激励相容”,使得生产者产品质量、数量提升和销售商销售规模、利润扩大同步实现。

3. 政府:首先,该模式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户等低收入人群,该模式的运行能够有效帮助农户降低风险提高收入,最终根除当地的贫困问题。政府可以助力该模式在当地发展壮大,推动当地整个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其次,当农户锁定风险,稳定收入所得逐渐增加,以及当地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后,他们所缴纳的税款就会有所增加,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其财政收入也将随之增加。

4. 金融机构:该模式为“保险+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提供机遇,在区块链和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会联合金融机构为农产品投保,银行、保险以及期货等金融机构业务量增加,业务收入自然会有所提高。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实时溯源监控功能,有利于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实现监督管理成本以及资源使用成本降低的目标。此外,政府部门也会给予金融机构一定支持,如获得政府补贴,或者从数据库中挖掘其他的商业机遇等其他方面的增值效益。

六、建议

(一)扩大农产品保险的适用范围

首先,对农户进行培训,提升其知识素养,提高农户对农产品投保的积极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其次,不断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在承保对象上,丰富可以进行保险的农产品种类,除了传统粮食作物可承保外,还应该将白糖、棉花、油料等大宗经济作物列入农产品保险试点。在承保范围上,可以尝试将农产品保险推广范围细化到具体风险区或者县区;在产品设计上,要多开发收入保险产品,不断完善产品细节。最后,期货市场应不断创新期货期权品种,满足多种农产品的保险需求。

(二)完善农产品保险链条的构建

农产品保险链条的完善能够提高各个参与主体利益的保障力度。维系整个模式运行下各个参与方的正收益效益,首先要提高链条上信息的准确度、流畅度和获取效率,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因各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出现“牛鞭效应”。其次,完善产业链的建设,鼓励技术部门、征信机构以及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加入,净化产业链内部环境,促使各参与主体与产业链的融合更加平滑和快速。

(三)加快区块链技术融入农产品保险链条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等模式的融入还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其技术层面也不够成熟,区块链技术融入农产品保险链条的开发成本还比较高,推行阻力较大。另外,区块链技术人才匮乏,大众对区块链及其应用场景还不够了解。所以,要加快区块链人才团队建设,打造出一批高水平人才,为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金融模式的运用和推广提供帮助和支持,加快推动金融和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进程。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

目前,农产品保险的市场化程度相较于其他已处于成熟期的商业保险依旧是微不足道的,农产品保险市场亟待进一步开拓,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政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组织协调各参与主体,包括鼓励和引导生产者参保,监督和管理合作流程,协助农产品销售以及做好各参与方的考核评估工作。面对大规模区域的农产品参保项目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和推动,以确保“保险+期货”模式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提供资金补贴。对农户进行保费补贴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户的参保意愿,对金融机构进行财政补贴,能够激励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扩大承保对象和承保范围,加快实现“保险+期货”模式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运用。此外,随着试点规模的扩大和模式的成熟可以逐步降低对农户的补贴,改变补贴分摊比例,更多地照顾到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

参考文献:

[1]庹国柱.一号文件里的“保险+期货”[N].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03-04(002).

[2]黑龙江银保监局.大力推动“保险+期货”模式服务龙江农业现代化[J].黑龙江粮食,2021(04):6-7.

[3]李庆松.为“保险+期货”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N].期货日报,2021-03-01(003).

[4]唐微.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利益联结机制构建[J].农业经济,2020(04):12-14.

[5]张益丰.供应链整合视角下“保险+期货”模式创新[J].社会科学家,2021(01):68-78.

[6]吴杰华,李本和,艾云平,张萍,熊琦,杨素华.安徽省农产品基带全融合供应链体系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04):23-28.

[7]戴昕,闵雨晴.“区块链+订单式农业”发展路径创新研究——基于徐州市农村经济体融资发展的思考[J].商业会计,2020(23):73-76.

[8]王嘉昕,饶灿,张泽栩,詹汉青.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设计[J].中国市场,2020(25):5-7+42.

[9]章刘成,陈美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村金融智慧平台研究[J].农业经济,2020(03):111-112.

[10]陈俏薇,邹湘妮,谭姜鑫,向青琪.“保险+期货”模式创新及推广研究——基于天然橡胶试点案例分析的对策建议[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1(03):39-41.

[11]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EB/OL].(2018-09-26)  [2019-03-21].

[12]林悦,孙素梅.区块链技术下订单农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4):57-64.

(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学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农产品供应链保险+期货保险
“保险+期货”能否破局蛋价低迷
“保险+期货”创新项目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湖南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分析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浅谈不婚主义下保险“受益人”的指定问题
物联网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的北京市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