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与楠木混交造林技术与生长量比较分析

2023-02-18

新农民 2023年1期
关键词:楠木纯林混交林

廖 平

(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广西 融水 545300)

0 引言

杉木和楠木均属于珍贵用材树种,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大多以纯林的方式进行育种,这使得人工林中的物种较为单一,不仅生产力较低,同时影响生物多样性发展,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在该背景下,为解决该生态问题,提高人工林的生态效益和稳定性,应采取科学方式混交造林,增加林间的树木多样性。相关人员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分析混交林与纯林的差异性,明确混交造林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混交造林的推广应用,有效解决林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

1 混交林技术分析

1.1 混交林技术分析

混交林是指两种及以上树种构成的森林,林中不同树种之间按照适当的占比合理搭配,有利于提高森林的生产效率和生态稳定性。不同树种的光能利用率、土壤养分吸收情况、病虫害防治能力存在差异,因此,结合树种的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种类进行搭配,有利于提高森林的防护效能。但若树种之间存在竞争或搭配不合理,往往会对森林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从而造成严重损失。混交造林技术即为控制和调整树种及配比以达到良好混交效果的造林技术。

1.2 混交林技术要点

混交造林过程中,首先应加强树种选择管理,合理选择树种是保障混交林整体质量的重要措施[1]。混交林中一般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在选择时应确保树种之间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其次,应控制不同树种的实际比例,结合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情况以及不同树种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计算和分析,调整树种比例设计,同时在计算树种数量时,应按照树种的比例留有一定的空间,满足物种的种间竞争需求,避免互相影响。最后,选择恰当的混交方式。常见的混交造林方式包括: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混交林的整体质量。

2 杉木与楠木混交林实施分析

2.1 混交林设计与施工

2.1.1 混交林设计分析

杉木属于高大乔木,其最高可达30m,胸径可达3m左右,经济价值较高,并且用途较为广泛,同时能够用作行道树和营造防风林,且具有药用价值。其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整体生长过程中喜光,属于阳性树种,生长速度较快,喜温暖湿润,但不耐严寒和湿热环境,怕风且怕旱,适合生长在平均温度在15~23℃、年降水量800~2000mm、pH值4.5~6.5的环境中。杉木是我国传统的树种,受到其经济价值影响,是我国人工林树种的主要选择之一[2]。

闽楠又被称为楠木,其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渐危树种,其属于高大常绿乔木,最高可达20m,胸径可达2.5m。由于闽楠木材具有芳香气味,且材质紧密。闽楠属于阴性树木,在初中期生长速度缓慢,且具有较强的耐荫能力,林下凋落物较为丰富,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结合杉木和楠木的习性与特点,二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适合构建混交林。现对其进行混交造林设计。结合树木生长要求和实验基地的实际情况,决定使用同龄混交造林方法,通过1:1的混交比例,行间混交造林。通过混交造林的方式,分析混交林和纯林的差异,并对比其生长量变化情况,为后续的混交造林技术推广提供依据。

2.1.2 混交造林施工要点

在杉木与楠木混交造林的过程中,应注意对造林全过程的施工管理。首先,在造林前,应做好林地清理和整地挖穴工作。清理林地时,主要对林中的病枝和过密枝条进行适度修剪,适当扩大林木的生长空间。在整地挖穴时,应严格注意行距和株距,按照“品”字型错位挖穴。坑穴挖掘完毕后,应进行风化处理,一般预留20d的风化时间,进一步改善土壤情况,提高树木种植成活率。

其次,在混交造林过程中,由于杉木和楠木为行间混交,且两种树木的比例为1:1。在选择树苗时,应尽量选用40cm以上的苗木,保持株行距2.5m×2.5m,一行杉木、一行楠木的方式进行种植,树木数量为106株/667m2。树木栽植时间一般为1~3月份,种植完毕后应注意后续的抚育管理。

最后,在混交林生长过程中,适度进行施肥和修枝管理,同时观察生长情况加强病虫害预防管理工作。

2.2 实验样地与方法

2.2.1 实验样地概况

实验样地设置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地理位置东经109°14′,北纬25°04′,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6℃,最低年均降雨量为1284.3mm。当地夏长冬短,四季不均,其中夏季最长,冬季次之,春季最短,年蒸发量约为1478.2mm。太阳辐射强,全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1699h。

2.2.2 试验方法

本次实验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两个对照组,其一为杉木与楠木1:1混交林,其二为杉木纯林,两块地均为标准面积400m2,在地块间使用木荷作为隔离植物,避免出现混交影响。在1月份种植后,第1-3年对混交林和纯林进行抚育管理,每年两次抚育,第4~5年,每年抚育一次。抚育管理内容主要为扩坎、追肥、林间间伐、除草等,确保成林。

2.2.3 实验调查

对混交林生长量、林间气候以及土壤性状等参数进行调查。在调查生长量时,应每年对树木生长情况进行测量和调查,包括树木生长情况(树木高度、胸径、株数)、生物量以及林下植被生长情况,并计算单位面积的蓄积量。计算林内气候时,主要测量林间的分光光照强度、林内温度和湿度变化,同时测量地温数值。在测量土壤形状时,需要对林间土壤进行取样,按照“S”型路线在试验区域内进行取样,分别取20cm、40cm的土壤,制作样品分析土壤的物理形状。

2.3 实验结果处理

使用DB35/T88-1998体积模型确定杉木和楠木的材积情况。

其中:V1V2分别为杉木和楠木的材积,单位(m³);D为胸径,单位(cm);H为树高,单位(m)。

将统计的实验数据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3 杉木与楠木混交林中生长状况分析

3.1 不同造林方式生长量比较

通过测量杉树和楠木混交林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观察分析其中树木的生长情况。

表1 杉木楠木混交林及杉木纯林生长量对比

通过对比发现,混交林中杉木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以及蓄积量均较单纯林有一定呈速度的提升,其中胸径和材积量增加较为明显,分别增加43.07%和113.83%。同时总蓄积量的增加量同样较高。由此可见,在杉树和楠木混交造林过程中,二者具有较强的互相促进作用,楠木作为伴生树种,其林下凋落物较为丰富,能够为杉木提供养分,同时其生长缓慢,不与杉木竞争生长空间,有效提高对杉木生长的促进作用。

3.2 混交林与纯林气候分析对比

对杉树楠木混交林与纯林的气候分析,具体见表2。杉木和楠木均为高大乔木,但由于楠木的生长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因此其高度与乔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混交林中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复层林冠,在多层林冠的遮挡下,有效吸收阳光,从而避免林内光照强度过大。而纯林中的杉木较为统一,树冠之间存在的缝隙较大,不利于吸收阳光。同时受到混交的影响,混交林中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存在多层次林木,能够有效保持林内的温度和湿度。杉木纯林内部结构较为单一,导致内部气候控制和协调效果不理想。

表2 杉木楠木混交林及杉木纯林气候对比

通过对比发现,混交林在光照强度和温湿度控制方面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其中光照强度明显降低20.4%,具有明显的气候改变效果。良好的气候能够帮助植物进一步生长,有利于提高林间的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中微生物不断繁殖,提升并保障林木的生长。

3.3 混交林与纯林土壤肥力对比

分析杉木楠木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在人工林中,不同树种组成情况以及凋落数量不同,其土壤的实际分解能力不同,使得在土壤内部的养分情况存在差异。在分析土壤质量时,一方面,从物理性质角度分析时,需要测量和分析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性以及土壤容重。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混交林中的土壤容重相比纯林较小,因此混交林土壤中的透气、透水效果较为良好,更适合植物根部生长。同时对不同混交林和纯林中土壤储水性和孔隙度情况,能够发现混交林的表现更为优异,其含水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因此对环境植被的保护以及林间湿度的保障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另一方面,从化学性质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土壤样品中不同养分的含量,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中的肥力效果。如表3所示。

表3 杉木楠木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化学性质对比

通过对比两种森林类型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泉林含量以及速效钾含量情况,能够发现,其中杉木楠木混交林土壤中各类型养分含量更高,其中有机质含量和全磷含量尤为明显。这是由于楠木的林下凋落物较多,使混合林中的土壤环境更适合微生物生存,因此可以提高分解速度,使有机质含量不断提升,从而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促进树木的快速生长。

4 杉木与楠木混交造林的优势及推广措施

4.1 优势

混交造林的效益较为明显,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森林蓄积量(可达9m³/667m2),生产木材10125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混交林中树木的生长量较纯林的生长量大,且空间利用效率高,在择伐时能够减少对森林的损害,使森林保持稳定的生态功能。其社会效益体现在不仅能够增加地方就业,同时能够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4.2 推广措施

由于混交造林技术在提升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因此应加大对混交造林技术的推广。

首先,林业部门应加大对资源的投入,为地方林场提供经济和技术上的帮助。如林场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或提供低息贷款等,同时根据林场的实际环境情况,为其推荐适合的良种树木,使混交造林实现顺利发展,避免受到资金因素的阻碍。同时在造林过程中提供专家或技术人员支持,解决林场所有者的后顾之忧,确保林场能够顺利完成混交造林工作,有效提升林场人员对混交造林的积极性。

其次,促进林业集约化发展。林业管理部门应积极招商引资,同时国有林场起到带头作用,通过构建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方式,提高林业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保障林业经济效益。如在造林过程中,推广“企业+农民”的方式,通过企业提供资金、农民提供劳动力和林业产权等方式合理配备股份,提高共同生产效益。借助利益优化的方式,激发林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混交林推广效果。

最后,加强技术支持和监管。混交造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在不同时间均需要一定的技术指导。如种植前的整地、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浇水、种植后的林间抚育管理等。均对管理技术有一定要求。

5 结论

综上所述,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为进一步提高杉木种植质量,林业部门应积极优化和调整人工林的种植方式。通过构建杉木楠木混交林,改善树种之间的协调关系,同时优化森林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生态平衡效果。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能够发现,混交林与纯林相比,其对树木的生长量、林间气候以及土壤肥力均有着较强的优化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混交造林及时实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生态平衡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混交造林技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混交树种,通过以林养林的方式,构建绿水青山。

猜你喜欢

楠木纯林混交林
周发祥:“我老了,让我儿子来守护楠木林”
茶盘洲的楠木王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楠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金丝楠木不神奇
沿坝地区3种混交林枯落物层与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心中无戒堕深渊
营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
挪用公款8700万的“一把手”
浅谈半干旱地区丘陵混交林造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