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L—PBL—对分课堂”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以“卫生检疫学”课程为例

2023-02-17渠凌丽潘洪志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检疫卫生题目

渠凌丽,潘洪志

(上海健康医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上海 201318)

“卫生检疫学”是卫生检验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卫生检疫是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学生系统地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为今后从事公共卫生检疫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育的过程不仅只是知识的传输过程,而且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学习嵌入复杂、真实和相关的环境中,鼓励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来促进学习。混合式教学是面对面教授、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混合模式,在教学设计达到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平衡。强调高阶学习目标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注重问题导向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有效衔接的三个阶段,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1-3]。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把学习过程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案例情境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和课后自学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自我导向式学习。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是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案例,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小组讨论,从而强化知识点的学习,并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复杂案例的综合能力[4-8]。“卫生检疫学”课程内容与实践结合紧密且知识点多,涉及的相关前期专业课程知识比较多,传统教学模式讲解比较枯燥,因此采用“CBL—PBL—对分课堂”模式,通过CBL和PBL的方式将课堂所讲重点内容进行凝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文献查阅、小组讨论进行知识梳理,结合对分课堂的形式将内化整理的知识进行展示、交流与讨论,使学生在对学习内容掌握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一、对象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专业的两个平行班10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此项研究;一班(n=52)男性学生25例,女性学生27例;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36±0.18岁。二班(n=53)男性学生27例,女性学生26例;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45±0.21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班作为试验班,二班作为对照班。

(二)教学内容及授课教师

在“卫生检疫学”教学中,《传染病概述》《人员卫生检疫》《交通工具卫生检疫》三章内容涉及基础理论及传染病风险监测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关内容,《国境卫生检疫法》法律相关知识也比较多,学习难度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选择这三章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初步尝试与研究。教学能力水平相当的两名教师共同担任两个平行班的“卫生检疫学”课程。

(三)方法

1.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CBL—PBL—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两组班级课程内容讲解的顺序完全相同,教学进度基本保持一致。“卫生检疫学”中传染病概述、人员卫生检疫和交通工具卫生检疫内容的课程共计24学时,每周开展1次课程学习,每次4学时,每学时40分钟,持续授课6周。

2.试验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CBL—PBL—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上海健康医学院教学资源云平台信息系统开展。课前阶段(CBL—PBL),根据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卫生检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标,制作教学案例(5例),并上传到上海健康医学院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案例中有1~2例采用换位思考模式(学生模拟海关官员现场处置场景)分析,学生需要找出案例处理的不足与错误。设计教学问题(5~6个/例),并分好讨论小组,小组通过学习案例、讨论问题、查阅文献、组织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资料,整理形成小组在对分课堂上汇报的初步资料。课堂讲授:教师根据教学标准,凝练教学内容,主要讲解基本概念和重点难点理论知识,使得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并且穿插讲解典型案例及设计好的教学问题。课堂讨论:每一章节最后一次课开始采用对分课堂的形式,教师以思维导图等形式讲解本章节的总体内容重点和难点,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提炼。学生讨论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课前阶段所准备的案例资料,通过整体知识的内化过程后进行案例分析。第二个环节,请部分小组进行汇报,并提出问题。全班集体讨论,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解答。第三个环节,教师总结梳理知识脉络并解答学生的疑惑,布置作业。

3.对照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即课上以教师讲授结合课堂提问为主,课后学生完成作业。

4.效果评价。(1)章节测试:《传染病概述》《人员卫生检疫》《交通工具卫生检疫》这三章学习结束以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三章的单元测试,通过学习通平台完成。单元测试卷总分100分,其中基础性概念30%,理解性题目30%,案例分析处理题目40%。先比较两组学生单元测试总成绩有无显著差异,再分别比较两组学生基础性概念题目、理解性题目、案例分析处理题目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别。(2)问卷调查:除此之外设计调查问卷,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等进行了调查。选项设为满意和不满意两项。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学生成绩用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学生成绩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问卷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

二、结果

表1结果显示:除基础性题目成绩试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的总成绩、理解性题目、案例分析处理题目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CBL—PBL—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更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表2结果表示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团队意识、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学生。

表1 两组学生总成绩和各项题目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学生总成绩和各项题目成绩比较分,

表2 两组学生满意度的比较例(%)

三、讨论

通过采用本研究中所探索的“CBL—PBL—对分课堂”联合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引导、课堂提升、课后拓展的学习模式。将卫生检疫学的联防联控思想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联合起来,使得学生通过文献查阅、问题思考、课堂讨论与展示、课后作业思考的过程,不仅系统地掌握了知识体系内容,而且提升了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沟通能力和团队有效合作等综合素质。

通过结合本课程案例处置多的特点采用PBL教学法,培养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团队合作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CBL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事先准备案例来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9]。由于“卫生检疫学”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多、学科多,如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传染病防治学、实验室检测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将PBL和CBL两种模式的优点与“卫生检疫学”课程知识涉及范围广且实际案例现场处置复杂的特点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学习链,不仅掌握了书中重点讲解的内容,而且通过自行查阅文献等资料、案例纠错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对分课堂将内化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和输出,使得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整理、内化、吸收、应用、创新。今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将与海关行业专家联合实施教学改革过程,通过不断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及评价体系,通过与行业联动双螺旋育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检疫卫生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卫生与健康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追根求源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Beagle犬定购、接收和检疫流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