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茶匠”肖时英:一生只为一株茶

2023-02-17何春好

党员文摘 2023年1期
关键词:茶厂普洱茶树

□何春好

这位从茶马古道上走来的“大国茶匠”,揣着良种梦,一生深深地扎根在茶山上

一株长在知名山头的百年古茶树能富裕一户人家,一个优质的茶树良种却能养育茶区一方百姓,成就一个致富产业。云南数百万茶农种植的约1/3的茶树,有一个共同的“父亲”——肖时英。

一生为一事,一事尽一生。这位从茶马古道上走来的“大国茶匠”,揣着良种梦,一生深深地扎根在茶山上。“我们这一辈茶人的历史使命完成了,祝愿年轻的茶人后来居上。”肖时英生前如是说。

“田间地头就是我的领奖台”

与云南省山区不少自然村一样,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大寨村委会大草地村小组是一个“茶小组”,80多户人家都以种茶为生。

百万亩茶园因肖时英而兴,他千万里追寻这片茶叶的经历要从70年前说起。

1953年,南下佛海(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茶马古道上马铃声响,在马帮队伍中,行走着两名显得格格不入的年轻人,他们是刚从武汉大学毕业的肖时英和张木兰。

在勐海茶科所工作期间,志同道合的肖时英和张木兰喜结连理。1986年,两人共同调入思茅茶树良种场工作;1993年,两人退休后,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又借了一些钱,在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租茶山、建茶厂,继续开展茶树良种选育和立体生态茶园研究。

这茶厂凝结着肖时英后半生的心血,他从自己和妻子的名字里各取中间一字,将其命名为“时木茶厂”。

几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2022年5月27日,“云岭最美科技人”发布仪式在昆明隆重举行,10位来自云南省科研创新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聚光灯下,获得荣誉的肖时英却没有和其他人一起站在领奖台上。

此时,在时木茶厂的国家级立体茶园建设标准化示范区里,120余名来自各地的年轻涉茶人员,正在接受肖时英的现场培训。

“田间地头就是我的领奖台。”肖时英说。

2022年7月,肖时英突发疾病,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一个多月后,肖时英病情加重,在云南普洱去世。

一生贡献了6个产业良种

“我深爱着这片孕育了马帮文化、生长着大叶种茶树的土地,云南已经是我的故乡,是我的心灵家园,我要竭尽毕生精力研究、开发云南大叶种茶树。”肖时英生前说。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和最早的茶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茶马古道的起源地。云南南部山区各族人民很早便开始从事茶叶种植加工,茶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但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云南茶农仍使用茶籽繁殖实生苗实现扩种。“茶林中品种良莠混杂,品质高低各异,产量参差不齐,难以大面积推广。”肖时英的学生、普洱市茶咖中心生产科科长杨显鸿介绍。

1949年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云南省致力抓茶叶发展,复垦老茶园,大力发展新茶园。

如何提高单产和品质?如何规模化和品质化发展现代茶产业?

在勐海茶科所,肖时英和团队选定了国际上主要产茶国推行的“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为技术思路。

1954年,肖时英和团队开始从南糯山自然群体中选出南糯大叶“54-20号”抗寒后代,1987年,南糯大叶“54-20号”抗寒后代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云抗10号”。

同时,肖时英试验成功的“以苗育苗”扦插新方法,使大叶茶扦插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肖时英团队于1957年首次发表了这一技术资料,“以苗育苗”在云南省内外新建茶园中得以广泛应用,解决了新品种的“无限复制”问题。

得益于这两项关键技术突破,加之“小苗移栽”“弯枝修剪”等创新性种植技术,1978年,云南省茶园面积从1949年前的25万亩迅速发展到149.4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三位。

1986年,肖时英夫妇以专家身份调入普洱市茶科所,当时的“云抗10号”已经有了不小的种植面积,初步解决了单产问题。“为打造云南名优茶选育一款更高品质的良种,‘雪芽100号’应运而生。”普洱市茶科所所长罗亚昆说。

“芽头银白,芽叶肥壮,白毫显露,香气高,滋味醇,就叫它‘雪芽’吧。”普洱茶树良种场原总经理罗朝光回忆。经过十几年的选育,在项目母本源里的100多个样本中,第100号植株表现出最佳性状,肖时英专门为“100号”良种命名。随后,“雪芽”“矮丰”“云梅”“云瑰”和“短节白毫”5个新品种被审定为云南省级良种。

这些优良的无性系良种在云南茶区得到大面积推广。肖时英团队的研究成果成为云南省第一大茶叶当家品种。

“古树茶是产品,良种茶是产业,对农民而言,良种就是增产,增产就是增收。”罗朝光感叹,“农业科技工作者要育出1个产业良种极其不易,肖老师这一生就贡献了6个。”

每一天,他都在和茶树对话

1993年退休后,茶厂就成了肖时英新的试验田,这里还有许多他未完成的探索和心愿。

“爷爷在同一梯级平台上,将早、中、晚生种搭配种植,比如‘雪芽100’+‘云梅’、‘云抗10号’+‘云瑰’、‘景谷大白茶’+‘木兰1号’等19种组合栽培,此外还有大叶种茶+小叶种茶、乔木型+灌木型等模式的探索,这实质上是一个试验场。”肖时英的孙子肖洒介绍。

“85岁以前,爷爷还会往野外的山上跑,心脏不好以后,他就到市里的资源圃去寻找茶资源,茶厂试验田里还有爷爷培育的22个品系正在观察。”肖洒说。

“他几乎天天都在茶厂里,每一天,他都在和茶树对话。”从1986年开始就跟随肖时英的许春说。

“他心中还有很多疑问,要在茶厂里获得求证。”杨显鸿说。

“总有一天,无性系选种会登上‘良种化舞台’,展演出一幕幕‘名山、名种、名茶’的连台好戏。”肖时英曾坚定地表示。

年轻的茶人,没有让肖时英失望。2021年,云南省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收入达4708元,较2020年增加658元,茶叶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叶”。

猜你喜欢

茶厂普洱茶树
华侨茶厂换新颜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浅析国内茶厂的年底会计核算
茶树湾
古茶树研究概述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