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心房颤动病人抗凝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2023-02-16丁美舟乔春艳

全科护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抗凝服药出院

丁 岚,涂 惠,丁美舟,洪 慧,乔春艳

心房颤动(AF)是常见心律失常,会导致血栓形成或脱落,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威胁病人生命安全[1]。

据报道,AF病人并发脑卒中风险较高,发生率高达24.8%[2]。抗凝治疗是预防AF病人发生血栓栓塞的重要手段,可降低脑卒中风险,但要求抗凝治疗AF病人保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有效范围内[3]。但部分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但因抗凝引起的出血,出院后监管不当,导致难以坚持抗凝治疗[4]。因此,对AF病人出院后进行有效抗凝管理策略至关重要。互联网医疗是新型医疗手段,具有及时性、经济性、针对性等特点,可借助网络及通信技术实现双向交流、双向互动效果,在慢性病管理中取得一定效果[5]。本研究旨在观察基于互联网技术的AF病人抗凝管理平台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医院就诊的AF抗凝病人5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250例,对照组男150例,女100例;年龄51~77(63.35±4.58)岁;体质指数(BMI)18.5~26.9(23.24±1.05)kg/m2;合并高血压88例,糖尿病79例,冠心病64例;吸烟情况:以往吸烟101例,现在吸烟78例;饮酒情况:以往饮酒79例,现在饮酒114例。试验组男155例,女95例;年龄50~79(64.11±5.28)岁;BMI 18.3~27.3(23.33±1.14)kg/m2;合并高血压90例,糖尿病76例,冠心病68例;吸烟情况:以往吸烟104例,现在吸烟80例;饮酒情况:以往饮酒74例,现在饮酒1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AF符合2019年基层诊疗指南[6]中诊断标准,且经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确诊;②非瓣膜病AF病人符合《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7]中的抗凝指征,包括华法林、新型抗凝药物等;③精神正常,无认知功能障碍;④生活可自理,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⑤依从性好,可配合研究及随访。

1.2.2 排除标准 ①因其他原因导致的可逆性心房颤动,如急性心肌梗死;②抗凝前存在颅内出血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伴血液系统疾病者;⑤合并消化性溃疡者;⑥合并恶性肿瘤者;⑦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⑧未完成随访,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全部病人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①药物干预:指导病人遵医嘱服用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治疗,并按照医嘱,根据病人病情调整药物用量;②健康宣教:告知病人AF发生的病因、危险因素、防治方法、发作时处理方法及预后等相关知识,并进行药物指导、运动指导及饮食干预等;③危险因素控制:控制病人血压、血糖及血脂,劝导病人戒烟,控制体重等;④心理护理:告知病人保持愉悦心情,心情平静、开朗,避免情绪激动。

1.3.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抗凝管理措施。①入院时健康宣教。通过口头宣教或发放教育手册等方式,向病人介绍AF病因、诱因、危害及防治等基础知识;介绍饮食、睡眠、运动及联合用药注意事项等。②住院期间护患沟通。用药指导:督促病人坚持按时服药,提高用药依从性,并介绍服药相关注意事项,及时询问病人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心理护理:使病人认识到AF抗凝治疗重要性,解除病人对华法林抗凝引起出血的顾虑,提高其治疗信心,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③出院时健康指导。生活指导:告知病人服药期间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如菠菜、包心菜、番茄等富含维生素K食物会降低华法林效果,而柚子、芒果等含有水杨酸盐等物质食物会增强华法林药效;向病人介绍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及时识别出血倾向,一旦发生立即停药;赠送病人AF相关手册及用药指导;病人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安排病人复诊,并在复诊时给予相关护理指导。④每位病人由责任护士负责,出院时病人关注微信公众号,教会病人使用微信内容,通过公众号定期推送AF相关知识,定时提醒病人随诊。

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抗凝管理平台,平台包括医院现有HIS系统(主要作用为导入病人病历,进行病历管理,记录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措施等基础信息,能够实现病人资料在APP上一键获取)、平台医护端(管理后台服务器,主要作用为与医院HIS系统、病人手机微信对接,管理病历以及问卷,存储随访管理平台数据库,云端同步数据,随时随地掌握病人情况,根据临床需求,制定病情评估表单的推送,实现病人数字化收集管理,并将数据收集到后台服务器)、平台病人端(病人手机微信,接收信息,医患互动)三大功能,相互联系。增加AF病人抗凝护理管理平台的功能,具体如下。①护患沟通:病人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并提问与疾病有关问题,医护人员能够通过软件查看病人询问记录,并通过软件及时为病人答疑解惑。②用药指导:软件可根据每位病人服药情况,按照病人的服药时间向其微信发放用药提醒,对于服用华法林病人,软件可定期监测INR时间,并定时提醒;定期推送服药相关信息,按照提醒病人下次复诊时间。③问卷调查:教会病人通过微信平台填写AF病人抗凝依从性、生活质量、自我管理量表等问卷。④指标监测:教会病人通过微信平台记录INR指标,凝血功能及出血等情况,医护人员可通过软件及时发现指标异常者,并通过微信及时给予病人风险提示,对于指标达到危急值病人,立即与其电话沟通,告知其及时就诊。⑤数据汇总及分析:汇总推送表单收集的数据,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复发情况、并发症、服药依从性、用药不良反应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便于评估随访监管效果。随访6个月。

1.4 质量控制 研究前,调查AF病人抗凝现状,包括药物使用情况、随访情况、术后复发率等,将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的后台数据库,进行分析,获得AF抗凝病人真实现状数据,以供进一步优化AF病人管理策略提供数据及证据支持。正式研究前告知病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教会病人微信内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每位病人建立独立的数据文件档,便于后期管理。

1.5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血栓栓塞、缺血性心绞痛等)发生率。②治疗依从性[8]: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使用AF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评估,Cronbach′s α为0.852,包括坚持用药、自我监测、按时按量服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5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4分,总分5~20分,分数越高,依从性越高。③自我管理能力: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参照卢冰清等[9]制定的AF病人自我管理问卷评估,该问卷包括AF病因和诱因管理、病情监测、服药管理3个维度,共计2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0~3分),0分为“从不”,3分为“总是”,总分为0~84分,总分越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越高。④生活质量:于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时,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10]评估生活质量,包括心理、情感、社会功能、活力、精神状况、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8个维度,每个维度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⑤满意度:出院1周,采用自制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82,重测效度为0.752,主要包括态度、环境、沟通交流、知识宣讲等内容,总分100分,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表2 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SF-36各维度及总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病人满意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3.1 AF病人抗凝管理现状 AF诱发因素多,情绪激动、饮酒等均可作为诱因,病人常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表现,不仅降低病人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发生血栓栓塞,脑卒中是AF严重并发症,威胁病人生命安全[11-12]。抗凝是临床治疗AF病人的重要手段,华法林是常用抗凝药物,疗效确切,能够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但受病人对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缺乏健康专业指导等因素影响,给抗凝管理增加一定难度[13-14]。若AF抗凝病人未得到科学有效管理,会增加治疗风险,降低治疗效果,难以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AF病人抗凝管理平台至关重要。目前,AF抗凝管理主要由医护人员负责,以电话、复诊等形式进行管理,常存在电话更换、忘记复诊等情况,且部分病人或家属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可能会使反馈信息出现偏差,影响临床方案管理,不利于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应用有限[15]。

3.2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AF病人抗凝管理平台可提高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风险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互联网医疗不断被应用,可简化病人就医步骤,方便管理人员搜集、整理数据,促进医患沟通,进而提高病人依从性[16]。互联网管理平台中,病人可将检查结果通过微信平台传至医院系统中,责任护士随时查看并报告医师,能够减少出血风险;此外,护士可根据病人疑问及时解答,加强护患沟通,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但目前关于互联网技术应用于AF病人抗凝管理中未见报道[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AF病人抗凝管理平台可提高病人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风险。分析原因可能为,该平台通过软件定期监测病人服药信息,根据其服药情况利用微信发送提醒,能够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且该平台按照不同需求制定调查表单及病情评估表单,实现病人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汇总至后台服务器,实现复诊时间及用药提醒,提高病人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风险[19]。

3.3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AF病人抗凝管理平台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见,该平台可提高AF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抗凝管理平台将医院HIS系统、后台服务器及病人手机微信三者联系,病人只需微信扫描便可添加入系统内,实施一对一诊疗计划,病人可随时通过微信询问与疾病有关问题,医护人员查看后及时答疑解惑,能够提高病人满意度[20-21]。此外,互联网下的管理平台通过微信记录病人出血、INR指标等情况,便于医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及时通知指标达到危急值病人来院就诊,可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综上所述,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AF病人抗凝管理平台,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因此,今后临床可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AF病人抗凝管理平台,以提高AF病人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这也为今后AF病人抗凝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但本研究也有局限,如随访时间有限,仅随访6个月,未来还需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该管理平台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抗凝服药出院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服药先分阴阳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