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景观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及传播策略研究

2023-02-14崔卉萱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杭州

摘要:文章从声音景观的角度研究城市形象构建及传播的意义和策略。在传统的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过程中,人们往往过度关注视觉感知层面,由于种种因素,听觉感知在其中的效用通常不被彰显。随着文化景观概念的兴起,声音景观逐渐进入诸领域研究者的视野并成为城市文化构建与传播的重要渠道。文章借助加拿大作曲家、科学家默里·谢弗教授的声音景观理论,分析声音在城市文化中在物理学和文化两方面的意义以及城市声音景观中的三大要素——人、环境、声音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针对城市声音景观的构建与传播,提出纵向坐标、横向坐标、活态特性和整合传播四个维度的策略,为杭州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和框架。

关键词:声音景观;城市形象传播;历史性传承;整合传播;杭州

中图分类号:TU984.1;TU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1-0031-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杭州声音景观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及传播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C35112

随着全球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形象作为重要资源性要素获得了越来越普遍的关注。从视角来看,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对城市形象的研究最早发源于建筑学、规划学和环境美学,如王洋、张平青的《街道设施整合化设计与城市旅游形象提升》和孙湘明的《城市品牌形象系统研究》。而后,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竞争的需要,人们开始借用企业公关营销方法论来开展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如庞菊爱的《全球化背景下宁波城市品牌形象构建与传播策略规划研究》和徐雄辉的《传播城市:城市形象对外宣传策略》。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城市形象传播起步较晚,这个视角主要探讨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如徐剑、沈郊的《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和郑宏的《通向2008年的北京形象工程:城市形象艺术设计》。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张鸿雁将企业CIS理论引入城市形象塑造领域,他提出感觉识别系统囊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无独有偶,美国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刘易斯·芒福德亦曾提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囊括了丰盛的物象满足人以不同的感知通道去体味”。因此对城市形象的感知研究是学者们涉足的另一重要独特视角,如闵学勤的《感知与意象——城市理念与形象研究》和程金龙的《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将城市形象研究聚焦于“感知”的角度后,可以发现在现有的研究和实践中呈现出以视觉为主导的特征,很少涉及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论述,也就是说在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领域,人们普遍保持着对视觉层面的关注,听觉所属的声音景观被忽视。在城市形象构建的实践层面,对声音文化的纳入同样非常有限,对城市声音的态度几乎停留在降噪的层面,未提出和视觉感知相似的审美要求及文化内涵。

一、城市声音文化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加拿大作曲家、科学家默里·谢弗教授在其代表作《音景:我们的声音环境以及为世界调音》提出了声音景观思想,他打通了普通声音与音乐之间的界限,系统地阐述了音景的构成、形态、感知、分类与演进,提出了要从声学上规划人居环境的宏伟设想[1]。默里·谢弗的声景理论先后传至欧洲、日本,得到广泛关注。最早将声景理论引入中国的是李国棋,他所介绍的世界各地Soundscape(声景)研究状况为随后的众多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他别出心裁地从声音的角度对《红楼梦》进行研究,尝试从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中管窥当时的社会文化习俗。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城市声景的研究:声音生态学者落实于通过实验数据提出改善和建构人居环境和城市环境;历史人文学者侧重于保护城市“声音遗产”的路径,对富含地域文化的声音加以保护、留存和记录,同时在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实践方面也做出了些许尝试,如广西第一个“城市声音博物馆”,通过收集和录制城市声音来达到向大众分享城市记忆的目的;文化地理学学者建构了声景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在声景与地方感知、声景与居民福祉等“地域声景空间属性及社会文化意义的研究”[2]方面进行了许多论证;人文社科方面,王敦认为只有将听觉分析納入对社会关系的分析,才能从感官角度触摸到社会关系的动态历史变迁;王婧则从人类学角度对中国声音实践进行“听觉式思考”[3],展开重点讨论;曹本冶在仪式音乐研究中提出了“音声”的概念,由此开辟了仪式音声研究场景内的另一空间“音声境域”[4];刘士林则认为城市声音是了解城市史和进行城市文化研究的重要视角[5]。综上所述,声景文化已经成为当代学者以及城市文化发展中关注的问题,其不仅承载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而且彰显着城市的发展及文明程度,将声音文化景观纳入城市形象传播视域,拓展了城市形象传播的路径。

二、城市声音景观构建的理论维度

(一)城市声音景观的基本构成

物理学意义上的声音和文化意义上的声音是城市文化声音景观的两个层面。对这两个层面的理解是运用声音景观建构及传播城市形象的基础条件。

物理学意义上的声音主要包括自然声、人的声音和机器的声音。声景的构成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动态变化的态势。遥想原始社会,自然中的雷电与野兽的声音常给人带来危机四伏的恐惧感,人类渴望拥有掌控自然的能力,认为消除了自然界的声音就会消灭灾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让人感到困扰的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噪声,面对这个问题,古希腊为地方议会颁布法令,要求陶工、锡匠及其他制造噪声的手工业者必须居住在锡巴里斯城外。到了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汽车声音、音箱的声音、大型机器的噪声充斥于耳,人们不得不面临如何降噪的问题,因此,围绕声音生态等诸多问题陆续被提出。综上,人类对声音的导向与掌控能力,代表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

文化意义上的声音以各具特色的内涵彰显着个性化的文化景观。其一,它彰显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差异。在1977年出版的《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中,贾克·阿达利提到,“新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声音会被老一代人视为噪音,直到新势力取代旧势力”[6],即声音的内涵变迁是社会政治和文明发展程度的表征。其二,文化意义层面的声音体现于差异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对待声音的不同态度取决于不同认知和社会背景下的人群,不仅要密切关注社会文明发展水平,而且要对应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人群的特征。

(二)城市声音景观三大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城市声音景观的中心問题上,涉及三大要素:声音、人、环境。在其互动方面,涉及许多具体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民族和宗教内涵,这些综合因素共同决定了声音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以钟声为例,在19世纪的法国乡村,人们通过钟声来组织一天的作息活动、宣告一生中重要的事件、进行空间辨位,当它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离的部分,也就构成了钟声与生命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关系。而在古代,中国的钟声代表了一种政治制度规约下的时空秩序,北京的钟楼和鼓楼是古代城市中位于中轴线最高的两座建筑,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纪念碑性、在数百年间支配了千百万民众日常生活的声响”[7],如蔡邕在《独断》中提到的,“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20世纪初舶来的西式自鸣钟楼取代了千百年来的钟鼓楼,这不仅是声音的技术性转变,而且代表着中国从传统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变过程中时间观的变迁,这种变迁综合体现了社会制度、文明、思潮的变迁。

其次,在声音、人、环境三者的互动问题上还涉及物质空间环境的问题,以《我们都是机场人》策展作品中《新·村》社区声音地图为例,上海音乐学院声音人类学者们对小区的声音景观进行了录制,该小区在机场旁边,因为机场特殊的作息,这个小区也有独特的节奏感。声音影响了环境,环境进而塑造甚至操控了人,自此,三者关系循环反复。

三、城市声音景观的构建与传播的维度

声音文化景观不仅是一座城市最真实的写照,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色、文明程度和环境治理水平,更引导了城市中市民的精神文明和认同感。如何构建和谐有序、能够传递各阶层人们的价值和情感、在悠久的历史中留下印记的独具特色的声音文化景观,成了今天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纵向坐标、横向坐标、活态特性以及整合传播四个维度对城市声音景观的构建及传播展开讨论。

(一)纵向坐标

目前,城市声音景观的历时性构建存在两种趋势,其一是对历史文化声景进行“非遗”保护,其二是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性的声景传承。在前者声景的保护方面,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在试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1997年日本环境保护署发起的“日本的100个声音风景: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入选的有自然界“鄂霍茨克海的浮冰”的声音,也有工业文明中“山口县铁路上强劲又优雅的老式蒸汽火车的声音”[8]。台湾的著名户外录音师范钦慧女士的著作《大自然声景:一个野地录音师的探索之旅》中有过这样的一段描述,她在听一名日本录音师在1969年录制的阿里山车站的录音时,突然想起自己在2012年也录制过阿里山车站的声音,她立即把自己的录音找出来,与日本录音师的录音对比着听,发现两个录音里同样都是人声热络的环境,但是火车呼啸间的速度与节奏、鸣笛声截然不同,相隔43年的声景转变下,传统的蒸汽火车变成了现代的高速列车,这对很多人来说,都会带来感官上的震撼。针对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声音上的体验可能比照片更加生动,更具代入感。在对声景的传承与保护上,不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均能够成为唤起历史记忆的重要通道。

在声景的创新性传承方面,许多艺术家凭借无数的声音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开掘与整合,并积极探索声景传承的样态。《城市历史声景:作为文化遗产媒介的历时性声音》是一批艺术家开展的艺术实验活动,他们通过分析伦敦、柏林、阿姆斯特丹等世界上几座大城市不同时期的声景,刻画了不断变迁的城市身份特征,收集、记录并开掘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声景,成为寻求当代城市形象传播路径的一个典范。

(二)横向坐标

城市声音景观的横向坐标构建是指城市地域性文化的凸显。每座城市都有特定的文化意象,它链接了人们对特定城市的文化和情感需求。地方民歌、方言或器物的声音,都会因为一定的联系激发人们通过想象,表征和再现城市意象,获取对不在场的地方性感知。倡导城市通过具有区域文化意象的方式构建城市文化景观,不仅对城市文化的发展有特殊意义,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也将感受到个人和集体的城市记忆。此外,有不少音频爱好者力图记录、创作与传播城市中的自然及人文声音。不同的城市具有属于自己的城市之声,听到一个声音就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气韵,通过声音,可以进入这个城市、捕捉其节奏,发现和分析其情感辖域。一位游客究竟是进入“杨柳枝下争楚汉”的北京胡同,还是选择“波涛声震大明湖”,声音景观甚至比视觉景观更能够带来对空间的理解、体验和认知,城市之声承载城市变迁的同时,也在生产城市本身。

在杭州这座城市中,有诸多旅游景区被世人知悉,可以认为它们是作为视觉特征的一种呈现。以西湖十景为例,柳浪闻莺、南屏晚钟是以听觉意象的特征存在的。在本文所依托的课题调研和实践中,要在实践调研的前期挖掘和梳理出具有城市代表性的一些杭州声音,什么样的声音具有这个城市的代表性?可能是运河里的船声,早餐店内的杭州方言,车水马龙中的早高峰时段广播,西湖泛舟的水波声,地铁经过的呼啸声,云溪竹径竹叶的窸窣声等等。这些声音中,既有自然声音,又包含人文声音,重要的是,这些声音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文化意象的声音,当数据库呈现于人前时,可以通过这些声音感知城市的节奏与性格。

(三)活态特性

活态特性是指“在衣食住行中寻求城市文化传承的鲜活生态形式”[9]。这种文化形态主要以当地的衣食住行特色为初始动力,以日常生活为主调,以民俗节日为特色。城市声景的完善建立在城市整体规划基础之上,城市的布局决定了不同社区的功能及活动人群的声音特性,如里弄的空间特性是密度高、建筑高度低、空间狭窄、居民的互扰性较强,以锅碗瓢盆造成的生活音和人们的说话音为主,对这里的居民来说,声音的改善取决于空间的改造。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在改造里弄的过程中,不再仅停留于关注视觉层面,还将声音景观考虑在内,保留了传统及地域性声音文化的原真性,使这里的原住民获得了居住权利和道德权属。2008年北京市政府在对前门大街进行改造时,通过对当地居民及外地游客的调研,梳理出人们印象中的声景,以此进行街区的规划与商业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街区在历史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市井文化景象,使其成为中国历史街区的典型代表,在城市声景建构与形象传播中成为一个成功的样本。在遵循活态特性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核心,把握声音、人、环境三者间的关系,在研究声音要素的基础上,还要挖掘声音与人、物质空间环境、社会文化、历史文脉的关系。因此,立足于居民日常生活的行为惯性和价值认同的声景规划设计,正成为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新型模态。

以杭州的清河坊声景为例,蒋伯诺、严力蛟提出将规划区内的项目做成“觀光区、购物区、作坊展示区、明清工厂观赏区和市井文化休闲区”[10]。不同的活动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市井文化声音,这种文化特征对于反映清河坊历史街区丰富的人文精神能够起到合理的作用。

(四)整合传播

声音文化景观在构建和传播城市形象方面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开掘和建构城市声景时,应关注现实经验和历史记忆等不同的时空维度,实现历史文化的同时铺展。在传播城市声音文化形象的媒介和载体上,以旅游为基调、以展会为平台、以网络为媒介成为众多城市的主要传播路径。同时,要兼顾电子媒介、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立体化、全媒体、数字化地开拓城市形象传播渠道,提高城市文化形象传播效率,以整合传播,优化城市传播效果。在本课题组的《杭州声音景观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及传播策略研究》项目中,实施方案过程综合考虑了整合传播方案。

第一步,通过采集、调研、问卷等综合形式,针对传统性、地域性声音景观,开展“杭州的100个声音风景”项目,这一过程除了调研和收集数据,还能够引发人们对这一议题的关注,为城市形象传播奠定基础。

第二步,声音景观的采集和制作。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录音计划,分为地点计划和时间计划。其中地点计划需要在地图上选点,选择有声音特色的地点,比如靠近城市中心的车水马龙声、北高峰的钟声、云栖竹径的竹林声等。时间计划指的是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点进行录制,同一个地点在不同季节和时间点的声音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森林中,大多数鸟类在清晨4点到6点以下午4点到6点最为活跃,如果要录制含有鸟类鸣叫的场景声,则要注意录音时间,即根据当下的需求,挑选最合适的时间点进行录制。而后通过专业的后期软件如Cubase、Pro Tools等进行处理,并进行素材库管理,以此作为创建“杭州数字声音博物馆”的整个技术路径,这一过程为声音景观构建及传播杭州城市形象夯实了内容基础。

第三步,推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和提升传播的影响力。通过创建“杭州数字声音地图”的方式进行网络发布,通过各大旅游网站、政府官网、展览展会官网进行传播,使不同人群通过网络便捷地了解到杭州城市形象,感知城市文化及历史变迁,最终实现城市形象的整合传播,从而促进旅游和经济发展。

四、结语

声音建构了一种全新的观看及思考城市的方式,通过城市的声音,探索历史中的以及正在形成的空间文化,以城市声音为中心,既可看到城市空间、社会、人物的历史演变脉络,又可了解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声音景观已经成为一个新型而重要的途径,其与人的感知形成的互动关系已成为城市形象建构和传播的有效手段。把珍贵的城市声音记录、整理、研究和传承下去,从声景角度进行城市形象传播,在城市形象传播方面打造全感官意象,可以为更全面地感知、体验城市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和框架,也为从理性到感性、从语言到感觉、从视觉到听觉重新建构城市形象开辟新的路径。

德勒兹曾提出世界万事万物都普遍存在“褶子”,在听觉领域,“褶子”表现为“弯曲折叠”的音响旋律,具有无限的广延性,穿梭于物质和灵魂之间,关乎一座城市的哲学、音乐、文化、风俗的综合表征,活跃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声音景观也是一种特殊的时空类型,对城市声景的讨论不仅涉及社会意义、文化意义、政治意义及个体意义,其变化和流动还展现了人们更高的精神诉求。良好的城市声音景观形象不仅可以对内产生规范力和凝聚力,而且能够对外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城市声音景观不仅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特色,而且体现着该城市的文化底蕴、审美观念及时代精神。因此,在既有城市文化景观的基础上,如何凝塑出既具有历史文脉又具有现代意识、既鲜活生动肌理清晰又美观大方高屋建瓴、既具有鲜明个性又具有广泛的亲和力与认知度、既能呈现出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又能表现昂扬向上时代精神的全新声音文化景观,树立不止于视觉层面、全新而立体的城市形象,成为如今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傅修延.论音景[J].外国文学研究,2015(5):59-69.

[2] 刘爱利,刘福承,邓志勇,等.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声景研究及相关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4(11):1452-1461.

[3] 王婧.声音与感受力:中国声音实践的人类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23.

[4] 曹本冶.仪式音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缘起7.

[5] 刘士林.城市声音:一种新的城市史与城市文化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16(5):133-138.

[6] 贾克·阿达利.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M].宋素凤,翁桂堂,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45.

[7] 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22.

[8] 王敦.听觉文化研究:为文化研究添加“音轨”[J].学术研究,2012(2):154-158.

[9] 林少雄.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生态建构[J].艺术百家,2013(3):24-28.

[10] 蒋伯诺,严力蛟.民俗文化街声景设计初探:以杭州清河坊民俗文化街为例[J].现代园林,2012(8):22-27.

作者简介 崔卉萱,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声音景观。

猜你喜欢

杭州
杭州
杭州明达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杭州亥迪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院子
杭州宣言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江干区的医养护一体化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