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为民的绿色橡胶追梦人

2023-02-14彭展通讯员何洁

中国石化 2023年2期
关键词:热塑巴陵热塑性

□ 本刊记者 彭展 通讯员 何洁

人物名片

图为梁红文在检查试生产的新产品。彭展 摄

梁红文,1969年出生,集团公司化工材料专业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就职于巴陵石化,致力于绿色环保合成(热塑)橡胶生产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中国石化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2项;获国内授权发明专利75件,国外授权专利1件,发表核心论文4篇;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石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优秀专利发明人等荣誉称号,是中国氢化SBC(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开创者之一。

1月4日,在巴陵石化橡胶部SSBR(溶聚丁苯橡胶)装置,集团公司化工和材料领域高级专家、就职于巴陵石化公司的梁红文,正忙着进行铁系催化剂枝化丁戊橡胶国内首次工业化试产工作。不久前,他参与的“铁系枝化丁戊橡胶创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上,从171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赛事最高奖项——决赛优胜奖。

谈到铁系梳枝橡胶的优越性,梁红文介绍,铁系梳枝橡胶主要对标轮胎制造用溶聚丁苯橡胶,是一个全新的跨越,其抗湿滑性(安全性)和耐磨性更优,并能减小滚动阻力和减少油耗,成本更低,应用领域广泛。

“一定要挑战不可能,走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之路”

“我在巴陵石化工作已经30个年头,一直从事热塑性弹性体SBS、SEBS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应用技术及质量攻关工作,很荣幸能为攻克绿色环保热塑橡胶材料‘卡脖子’技术、实现产业升级贡献力量。”梁红文说。

梁红文1992 年从天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毕业,入职巴陵石化。一路走来,他参与并见证了巴陵石化打造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塑橡胶生产研发基地的全过程。

SEBS(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是国际上公认的用途广泛的新型弹性体材料。该材料成功国产化前,其技术一度被美国和日本的两家公司垄断。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公司仅通过向巴西转让低端的生产技术,就收取软件费用2000万美元,在当时相当于2亿元人民币。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学习国外先进的SEBS技术,巴陵石化曾两次派考察团出国考察。但由于国外严格进行技术封锁,考察团不但一无所获,还受到冷嘲热讽。

梁红文暗下决心,一定要挑战不可能,走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之路。从1996年开始,他和项目组成员全身心投入SEBS项目技术攻关。1998年,项目组完成小试研究并通过集团公司技术鉴定,2003年完成SEBS中试技术开发。为尽快实现国内SEBS产品规模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项目组从2003年着手进行国内首套万吨级SEBS成套技术开发。该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中国石化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湖南省重大专项。

十年磨一剑。2006年,经梁红文和团队成员共同奋斗,巴陵石化建成国内首套万吨级SEBS工业装置并一次开车成功,先后完成线型、星型系列共11个牌号产品的工业试验,产品性能稳定,得到用户认可,填补了国内SEBS生产空白,其中星型产品为独有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看到研发的产品能够广泛应用、造福大众健康,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作为国内最大的热塑橡胶生产企业和中国石化RTC(橡胶技术)中心,巴陵石化橡胶部拥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的“国家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中国石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重点实验室”。

一直以来,梁红文与团队坚持“服务生产、引领市场、引领发展”和“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理念,锲而不舍推动热塑橡胶产业结构从做大规模向做精做优做特产品转变,催生“橡胶之花”生生不息、恒久绽放。

2012年9月,巴陵石化在满负荷运行国内首套万吨级SEBS工业装置的基础上,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新建年产6万吨特种热塑橡胶(SIS、SEBS)装置全线贯通投产,装置实施的多项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2021年2月,中国石化重点项目、巴陵石化年产5万吨SEBS工业化装置建设项目建成投产。经过两次扩能,巴陵石化SEBS年总产能达10万吨,规模居全球第一。

在装置不断扩能的过程中,梁红文团队还针对下游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化开发出近20种SEBS产品牌号,广泛应用于医用输液管输液袋、电线电缆包覆材料、汽车内饰、玩具、体育用品等领域。

2012年,巴陵石化研发生产的医用SEBS入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年度15个化工新材料创新产品。2015年初,巴陵石化领衔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EBS)成套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这个项目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的SEBS小试、中试及工业化成套技术,实现了我国SEBS制备技术及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打造了中国新一代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技术体系和产业平台,开发的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各个应用领域逐步取代国外SEBS产品,带动了国家弹性体产业的整体升级。”梁红文道。

2017年8月31日,由梁红文团队从小试开始自主开发的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中国首套年产2万吨热塑橡胶SEPS(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工业化装置建成投产。巴陵石化成为了全球第三家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工业化生产SEPS的企业,填补我国SEPS产品研发生产的空白,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解决了国内高性能润滑油、光纤光缆产业应用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中国新材料高端制造的竞争力,在热塑橡胶成套技术创新研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0年初,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梁红文联合业内技术团队,开展医用防护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医用防护纤维新材料,满足生物防护服、手术衣、ICU病房隔离帘子和医用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材料在液体阻隔、微生物阻隔、颗粒物质阻隔,以及透气、透湿性能和舒适性的需求。

如今,梁红文及其团队研发的SEBS技术,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无论是学生用的铅笔橡胶头、医院用的输液管,还是食品包装、电线电缆、汽车内件……SEBS无处不在。其中,一度风靡的共享单车的实芯轮胎,就是梁红文团队在国内独家研发成功的高性能绿色环保单车轮胎。

“投身绿色石化科技创新事业,源自热爱,也是我的追求”

提及近年来获得的一系列荣誉,梁红文表示:“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荣誉既是肯定,也是鼓励和鞭策。投身绿色石化科技创新事业,源自热爱,也是我的追求。”

梁红文在热塑性弹性体方面是业界知名专家。近年来,一直有多家企业希望高薪聘请他加入,都被他婉拒:“科研开发不能急功近利,中国石化给了我宽广的平台、不错的待遇,我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研发不依靠团队,就难以行稳致远。”

作为热塑性弹性体行业的领军人物,梁红文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的热塑橡胶研发团队,有多名成员获得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湖南省优秀工程师、岳阳市巴陵青年英才、岳阳市产业领军人才等荣誉。团队的人才成长和勤奋付出,让巴陵石化橡胶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充满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梁红文表示,“未来,我们团队将锚定‘四个面向’,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攻关,争取实现更多‘从0到1’的技术突破,为中国石化继续领跑热塑性橡胶行业作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热塑巴陵热塑性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岳阳王家河巴陵东路桥设计
荷兰热塑材料研究及应用中心研发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工艺
奥德热塑体模联合真空垫固定技术提高鼻咽癌放疗摆位精度的分析
木质素与热塑性塑料共混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015年我国热塑丁苯橡胶进口国家或地区概况
热塑体膜在放射治疗应用中对患者情绪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