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背景下运营效率提升研究

2023-02-12宋融蓉通讯作者方林凤齐冬冬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

宋融蓉 金 婷(通讯作者)张 蓓 赵 宇 方林凤 齐冬冬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绩效考核背景下运营效率提升的必要性

为提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运行管理质量,完善公立医院经营管理工作,国家陆续出台绩效考核与运营管理相关政策,提出在运行模式上由单一粗放的管理方式转为精细化管理模式,从而促进经营效益提升与服务质量改善。通过对运营效率进行分析,了解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状况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把医院这块蛋糕做大做强。提升医院运营效率方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的需要,适应现代化竞争。强化和改善公立医院管理水平,激发积极性和公益性,更好履行功能定位,提升服务水平与效益,积极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健康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本文主要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背景下的运营效率提升开展研究,提出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为三级公立医院实施内部绩效考核提供参考建议。

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包含55 个三级指标和1 个新增指标。从指标导向来看,分为逐步降低、逐步提高、逐步完善以及监测比较4 种,其中,逐步降低导向主要分布在运营效率指标中;从数据来源来看,信息产生于医院填报、病案首页、财务年报表和国家相关机关等各个渠道;从指标解释单位来看,涵盖了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省级卫生健康委等在内的十一家单位组织,其中,省级卫健委承担的解释责任最多,涉及42 项指标。

本文所关注的运营效率指标包括资源效率、收支结构、费用控制和经济管理4 部分,共有指标19 个,其中以定量评价的指标17 个,以定性评价的指标2 个,数据源自于医院年度财务报表,考评各等级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如何,主要关注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配比情况,引导医师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的资产负债比,改善医疗收入结构,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最终达到提高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的目的。通过指标的考核,旨在督促医院更加合规优质地服务患者,弱化医院的不合理管控方式,使医疗服务更加标准化。

国家虽然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考核体系,但是由于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如地区经济水平、各级公立医院地理位置、规模大小、科研实力、物资设备水平、医疗水平等,加之公立医院自身的运营情况变化快、复杂性高、管理难度大,这个体系并不能够全面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精细化、科学化程度,部分指标的设定较为理想化,具体如下:

定量指标31 个,即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指标导向是“逐步上升”,目的在于平衡各个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比例,提高医疗服务在收入中所占比重,特别是实施了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能够体现医疗机构技术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理应逐步上升,但从实际角度出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仍然是公立医院较为重要的来源,该指标的导向或许未能完全得到实现。

财务相关指标仅分析了收支结余和资产负债率,没有建立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缺少对医院综合运营成果考核。资产负债率指标反映了单位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例,衡量了医院的负债水平和风险程度,但未揭示医院运营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没有对医院资产周转率、盈利能力、现金流水平等指标进行全面考察。

2022 年的新增定量指标,“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反映了国家卫健委公布的高值耗材重点治理清单所涵盖的18 种医用耗材收入占同期卫生材料中收入的比例。但是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运行,低值耗材的消耗范围广,消耗量与日俱增,所占医疗成本的比重不断增加,却没有对该项材料有明确考核要求。

(二)经济管理机制滞后

现如今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公立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其日常运营和业务流转必须符合经济运行规律,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将人力、物力、财力三者紧密结合,产出有效成果。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推进,导致公立医院的市场化竞争愈发激烈,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经济管理机制的作用不容小觑,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

1.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公立医院作为一个公益性社会团体,人才培养的方向集中在医学类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对于经济管理类人才往往关注不足,医学类人才可以将公立医院推至高水平、高水准的医学领域,但是这些专业性人才并不都具备经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所以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容忽视。因此,工作人员拥有高水准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在推动医院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就目前公立医院的发展现状而言,公立医院对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各岗位和科室对本专业的依赖性较强,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局限。

2.经济管理模式问题。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经济管理模式仍然较为落后,依赖传统、单一的经济管理模式,使得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开源节流、降低成本上并无显著影响。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和成熟,从传统管理模式转向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在实践中,大数据的抓取更迅速、更准确、更便利。因此,创新型的经济管理模式,对公立医院发展更为有利,对公立医院取得绩效考核的优越成绩更为重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陈旧的经济管理模式会阻碍公立医院在绩效考核中展现的实力,同时也无法获得预期的经济效果。

3.经济管理体系问题。目前有部分公立医院已经意识到加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一部分原因在于医院发展方向和速度的改变;另一方面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机制在执行中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完整性,导致管理者以及各执行部门对工作的开展没有计划,缺少方向和想法,因此预算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也十分重要。

(三)信息化建设体系不完善,存在“业财孤岛”

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公立医院运营效率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就有关于加快医疗信息体系标准化建设的提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医保局也对全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化选择运用及医疗信息安全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电子病历规范化水平是衡量医院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考核的意义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目前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层次不齐,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医院更是屈指可数,国内大多数医院还处于信息化建设与完善中。首先,信息化的资金投入不足,决定着信息化水平程度高低的因素之一,仅依靠医院自有资金,不仅加剧医院的资金压力,而且各部门的信息化进程不同步,数据信息难以共享,出现“信息孤岛”。其次,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素养有待提升,大多数信息系统都是通过外购或者第三方承包的方式搭建的,容易出现信息与业务相脱节、信息系统使用不规范、数据安全保护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

三、问题原因分析及优化建议

(一)完善更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建议增加现金流量评价指标和净资产收益率评价指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更关注收支结余和资产负债率指标,虽然这两个指标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医院的经营结果和风险平衡能力,但是并不能揭示实际的现金流量状况和综合运营成果。鉴于很多医院的利润表虽然实现了正向医疗盈余,甚至逐年增加,但是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几乎接近负数,账面虽然为盈余,实际却是收不抵支。因此提议新增医疗活动中收入现金比重和医疗盈余中现金流量净额指标,以全方位评价医院经营情况;建议新增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从而综合评价医院在资产运转方面、盈利能力方面和现金净流量等各个领域经济运行成果。

2.建议增加对低值耗材消耗的考核指标。目前公立医院在低值易耗品和某些低值卫生材料方面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标准划分,导致医院对不同卫生材料的使用情况不明确。建议增加此指标以全面综合评价医院专用材料消耗量,从而引导医院更好地管理低值易耗品等。

3.建议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院内绩效考核体系。建议每个公立医院根据本院具体情况、医疗水平、科研实力和发展战略,参考国家绩效考核指标,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院内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例如设置绩效考评专项工作部门,由医院管理者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处长兼任职务,负责本院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计算和分析,确保指标真正得到重视。针对现有问题快速找出关键所在,分析脱节原因,找出医院表现较差的指标,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不理想指标的内生因素,优化考核方案,逐个突破,将运营效率指标进行转化和解构,并逐一分配到各个科室和部门,将问题细化到具体的政策、流程、单据上,在各个层面及时调整低效率和不合规的运作。

(二)强化医院经济管理,促进提质增效

1.树立现代经济管理观念。随着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发展,管理者对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观念也要随之转变。从静态管理、局部管理逐步转向动态管理、整体性管理,建立科室与科室、处室与处室的联系渠道,将信息在全院范围内,以及与其他公立医院事业单位之间流转,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团队,打造一支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医疗强队。树立现代化管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力财力物力发挥到最大功效,将各类人员工作内容有机结合,呈现出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

2.加大经济管理人才培训力度。内部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决定了整个公立医院的生产效力,任何行业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内部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对事情的结果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力,因此从上而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公立医院的领导班子往往是综合素质能力最强的人员类别,但是这种人才占比很小,为了从整体层面加快公立医院的发展,拔高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成绩,大力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急不可待,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关乎着事情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

3.加强数字化建设和预算管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和考核标准,都是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考量医院背后的经济效益和运营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和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渗入,强有力的支撑了整个医疗卫生行业一方面外部创新型的信息化数据引入,能够使得医院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和改进,可以避免信息化数据发生遗失和错误,加强数字化建设,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预算管理在经济管理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建立预算监督机制十分关键,因为预算管理的实现,能够将医院各种性质的经济支出给予简单化、透明化的展现形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4.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促进业财融合。基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医院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实现国家医疗体系标准化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结合医院战略目标,实现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信息共享。首先,通过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借鉴其先进成熟的信息化系统,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入多方合作模式,逐步完善医院软硬件设施,减少医院自有资金的投入,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发挥经济效益。其次,医院各部门信息化进程要同步,依托信息化建设平台,实现医院内部各信息系统间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息部门的重要作用,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最后,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及医疗信息安全保护工作。人才的培养是信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院的员工是以医疗技术人员占主导,忽略信息化水平建设,医疗信息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各科室也需要精选“信息专员”,医院统一组织培训学习,由“信息专员”来保障本科室的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数据安全。

四、结束语

基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背景下,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合理规划医院发展方向,契合医院战略目标,激发正向的医院发展内生力,促进三级公立医院转型发展,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管理内涵的提升和管理体系的重塑。分析现行绩效考核指标影响医院运营效率提升的内在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院内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经济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促进提质增效,实现降本控费的目标;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从粗放型转向精细管理,提升现代医院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医院”,保障医疗质量,同时提升“国考成绩”,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