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2023-02-12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年12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国有企业财务

李 红

宿迁市知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引言

地方国有企业在经营的各个阶段,均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若不能提前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则可能对国有企业的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应当提前做好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范,尤其是在目前经济环境和全球政治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厘清现状,找准发力点防范好财务风险,将更有助于企业做好稳定发展。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涉及的行业往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对于民生发展、经济稳定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一旦该类国企发生财务危机,不仅会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还会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不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可见,地方国有企业更应当将防范财务风险和化解财务危机作为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够从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助力企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地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主要类型

(一)地方国企开展经营活动带来财务风险

地方国有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会因为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内部管理不当、资金使用不当等各种原因产生财务风险。例如,主营交通运输行业的地方国有企业,由于其往往需要在多个地域进行运营,使得其管理难度较高,且建造项目周期长使得资金收回的风险增加,容易产生较长账龄的应收款项并发生坏账风险。再例如,主营农产品运营的地方国有企业,对于日常农副产品的存货配置和转运,需要保持较高的灵敏度,否则可能产生较大的存货毁损成本,导致资金浪费。再例如,对于集团性质的地方性国有企业,因为集团内不同公司之间设立的账户数量繁多,且资金管理较为分散,使得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着一定的被侵蚀风险,增加了集团资金管理的难度。可见,国企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最终造成的结果将会是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无法持续经营下去。

(二)融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融资活动,指的是地方国企为了满足对运营资金的需要,通过拓展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获取资金。通常包括直接融资活动和间接融资活动。较为常见的是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间接融资。地方国有企业在实行融资活动时,往往需要提前拟定融资计划,兼顾资金使用周期的同时,选择资金收益大于融资成本的方案,需要经董事会反复讨论,并经股东大会批准方可实施。例如,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其项目的建造周期往往较长,资金回流的速度较慢,若采取短期融资方案,则可能发生资金不能尽快收回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反而最终加大资金压力,导致资金链断裂。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高杠杆可能带来其他的财务风险,导致企业在融资时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再例如,地方国有企业在融资时,往往以集团资本作为纽带,母公司将其举借的负债投入到子公司后,会形成子公司新的融资能力,进一步放大集团的融资能力,使得集团的财务杠杆效应要超过任何单一企业的财务杠杆,放大了集团整体的融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投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投资活动,指的是地方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进行项目投资以寻求收益,对于大型的地方国有企业集团而言,投资活动既包括对集团外的投资,也包括集团内部各法人主体之间的相互投资。由于投资活动必然要以现金、实物等资源进行投资,若不能取得预期的收益,就会产生损失,所以投资活动也会形成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不能取得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在对外投资时可能因为项目选择不当或者管理不当而导致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集团内部投资时则可能因为集团内部管理失误等因素导致内部成员企业在互相投资时无法取得预期收益。目前,地方国有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管理时,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规划与管理经验,尤其是国有控股的企业属性,使得其内部管理上存在较浓的行政色彩,缺乏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即使有规范的管理制度,也可能因为流于形式而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国有企业对于市场机制的融入程度不高,必然导致其投资决策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由此可见,对于地方国有企业而言,投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可能是最为常见也最为棘手的。

三、地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

目前较多地方国有企业对于财务风险还未能形成足够的意识,不能树立正确的风险观。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较多的是委派制,被委派到单位直接担任领导,对企业业务运营及细节管理都缺乏整体性的认识,加上一些企业所处行业可能需要较高的专业性,更使得领导无法在短时间内就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形成足够的专业储备和管理经验,甚至缺乏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由于管理层或者领导层未对财务风险管理加强重视,企业的其他部门及职员,就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中去,导致企业整体都未能形成良好的、严谨的财务风险管理企业文化。长此以往,地方国有企业整体对于市场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会急剧降低,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日益薄弱,甚至造成管理资源的极度浪费。

(二)缺乏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

地方国有企业的现有财务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财务会计核算服务,满足的是基础的核算需求,并不能够为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提供充分的、完整的数据支持,更无法直接实现对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对于异常情况不能自动报警提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较多地还需要依赖于财务人员的人工处理与分析,但是由于财务人员的日常核算、编报工作也较为繁琐,留给财务风险管理的时间并不充分,就使得相关风险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风险防范作用。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不仅要求能够满足数据支持工作和基础的智能分析工作,还要求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数据进行自动筛选与提炼,形成动态的、实时的数据风险监测系统。但是,目前大多数地方国有企业出于成本效益或者是技术手段的限制,均未能够投入足够资源来打造高效的信息化平台,使得风险管理更多地依赖于人工,严重影响了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

(三)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要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与防范,必须依赖于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只有在制度的引导与规范下,才能够落实好风险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地方国有企业未能就财务风险管理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分阶段的管理制度,不能形成风险管理的方法论指南。此外,对于制度的修订与完善不够及时,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跟进解决并配套完善相关制度,忽视对制度执行结果的评价与考核,致使最后形成的风险管理指标并不能够很好地完整反映财务风险,更别说起到助力风险管理与防范的作用了。地方国有企业亦未能做到对制度中反映的财务风险指标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评价体系,对于指标与指标之间未能形成有机的结合与分析,缺乏多层次、多角度的风险评价方法指南。同时,对于制度的执行情况,未能够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缺乏具体可行的考核指标,亦未对各岗位人员落实具体的考核标准,对于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缺乏关注度,导致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未能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四)缺乏高素质的财务风险管理人才

目前地方国有企业内部的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职业素养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更是缺乏专业的人才。财务风险管理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熟悉财务风险预警的相关迹象,知道这些迹象如何通过财务数据来进行反映,还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较为熟悉,能够对数据指标进行业务层面的拆解,才能够发现风险源头,做到“对症下药”。除此之外,地方国有企业现有的财务人员在进行风险管理时,缺乏管理经验,习惯于进行传统的事后风险管理,工作方法与态度上均较为被动,对于风险管理也未能形成较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注重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导致风险管理人员自身都未能及时地掌握财会与税务相关的最新法规,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与防范。

四、加强地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加强单位内部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地方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必须意识到加强单位内部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形成一种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氛围。企业要重点培育管理者的风险防控思维,培养其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让其充分认识到管理层的重视是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最好支持。一方面,要形成岗位责任意识,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岗位,要匹配好相应的职责,督促财务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好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一种“专人对接,专人负责”的风险管理文化。管理者要切实履行好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督促责任,不仅要督促其加强提升常规的财务核算工作能力,还要本着对国有资产进行高效地利用的管理目的,加强其对国有资产的统筹管控能力,继而主动规避财务管理相关风险。同时,地方国有企业内部还可以通过定期展开专题党建活动,出版专题专刊,以多样化的形式来从思想层面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形成一种风险管理的文化意识。企业内部还应当加强内部责任制度的建设,强调团队协作,培养优秀、专业、负责的人才来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领导者,逐渐完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通过调岗、轮岗的形式,来加强不同部门或岗位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部门之间协同合作,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积极的合作氛围。

(二)提高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

地方国有企业需要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来加以创新与改革,而创新与改革主要体现在构建高效的信息化处理平台,借助于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升风险防控的有效性。对于地方国有企业而言,目前传统的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系统,往往更多地还是借助于手工处理,不仅需要人工进行数据的搜集与处理,还要通过人工计算指标并进行分析,对财务风险可以防控到的风险是有效的,还会受到人工主观因素的一些干扰。可见,变革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加以现代化技术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而信息化平台则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地方国有企业应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性,投入必要的物力、人力与时间精力来构建或者完善已有的信息系统,包括新建必要的模块与整合已有的模块,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全域联通与共享,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地方国有企业应当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利用政策支持,上线财务共享、线上监测等信息功能,实现国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同时,地方国有企业还应当注重提高信息系统的风险防范能力,将财务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与防范逻辑写入到信息系统中去,实现风险管理常态。

(三)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地方国有企业应当致力于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对风险实施系统性的管理,将管理工作的细节落实到制度规章中去,形成规范性的文件,便于公司上下遵守执行并进行考核评价。企业应当结合整个集团战略,制定好相关的风险管理具体目标,并将目标进行分拆落实,详细对应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头上。必要时,地方国有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或者组建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常规性的风险管理工作。成立专职的、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一方面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更为集中的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风险管理机构的整体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将风险管理的经验应用到集团运营的各个领域,做好整体的风险防范工作。地方国有企业必须将整个企业的战略性目标与各项规章制度的细节统一、清晰地传达至每一个员工,并且要求其定期对于工作的执行情况及目标的达成情况形成反馈,再根据这些反馈对已有制度进行及时的完善和调整。在要求制度流程合规的基础上,还应当关注实质性的资金运营、投资活动风险与融资活动风险,推动集团更加稳健地进行发展。同时,地方国有企业应当在制度中融入必要的考核机制,当管理出现问题时,能够尽快追责到具体负责人。在制度中明确相应的惩罚机制,加强对员工工作的警示作用,公平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四)提高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地方国有企业应当明确对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通过设计科学、完善的培训课程,关注加强培养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结合具体的财务风险防范案例来进行深入地分析学习,提升财务人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知能力。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还应当主动对业务逻辑进行学习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判断各项经营活动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将防范财务风险贯彻落实到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去。同时,对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应当加强会计法规、税法、会计准则等的定期培训与考核,要求其及时地掌握必要的政策知识,促进财务人员不断地提升财务风险相关工作能力,做到对风险保持应有的敏锐度,及时发现风险加以应对,将风险导致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地方国有企业应当致力于广纳贤才,将具有丰富财务风险管理经验的人才吸收到自己的企业团队中来,与了解企业经营业务的内部人员强强联合,切实地将成功的风险管理经验运用到自身企业的管理上来。同时,为了激励员工主动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要对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行定期的评价与考核,将激励手段与员工自身的诉求紧密结合起来,确保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地方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化改革,切实地落实好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地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既具有复杂性又具有长期性,企业管理层应当致力于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职能,打造重视财务风险防范的企业文化,重视构建风险管理组织、制定相关制度、培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其领导层应有的引导和规划作用。企业的风险管理相关人员,更应当将自己看作是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的责任主体,主动加强学习,着力于实现企业内部风险防范的工作目标,将企业的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国有企业财务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水利财务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