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2023-02-12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年12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国有企业评估

于 蕊

江苏苏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此外,全面预算管理还能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为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其一,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加强,企业可以实现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为了让国有企业所有部门都可以参与到资源经营计划需求和组合中去,可以提高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对各个部门和项目的收入和支出进行预测和规划,旨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预算执行阶段,企业根据预算目标和实际情况调整资源配置,确保资源投入与预期产出相匹配。此外,全面预算管理还可协助企业分析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资本有效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其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前瞻性管理手段,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发现和预防风险。通过预算编制,企业可以评估未来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提前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在企业执行预算的过程当中,必须对各类预算目标实施监测与跟进,以便能够迅速发现与预算目标产生偏差的情况,并据此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同时,预算管理还涉及对各部门绩效的考核与激励,有助于推动员工更加关注企业风险,形成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其三,可以提高国企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应涵盖企业各个方面,尤其是需要让所有员工都参与进来,从而可以增强员工管理意识,可以助力企业提升其内部管理水平。在国有企业中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仅可以监督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还可以全方位控制预算流程,可以帮助企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首先,国企员工尚未完全理解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仅将其视为财务手段,而非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这种理解不足使得预算管理难以得到充分重视,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其次,预算管理流程中仅关注编制和执行预算的具体措施,却忽略了预算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降低风险。此外,预算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地沟通与协调,导致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营脱节,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盲目跟进”现象。再次,尽管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但部分企业制度内容不够详细,执行力度不够严格。例如,预算编制方法不明确、预算调整程序不清晰等,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无法按照既定制度顺利推进。最后,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足。这将直接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制约企业发展。

(二)预算编制方法单一,编制不科学

首先,国有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过于依赖历史数据,仅根据前一年的收支情况进行简单的比例调整,未能充分考虑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简单的预算编制方法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容易导致预算目标与实际经营相脱节。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往往由上至下进行统一安排。这种预算编制方式容易导致预算目标过于理想化,难以达成;同时,缺乏底层员工参与,使得预算编制过程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再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信息传递不畅,导致预算编制工作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鉴于信息的不透明性,企业经营状况难以被预算制定者全面掌握,进而对预算目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国有企业未能充分考虑市场、政策、行业等风险因素,导致预算目标与实际风险背景不符。这种现象将使得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充分应对风险,影响企业经营稳定性。

(三)预算执行控制不到位,效果不佳

首先,国有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进行频繁调整,使得预算失去约束和指导意义。频繁调整预算会导致企业经营计划和资源配置混乱,降低企业运营效率。其次,国有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使得预算执行偏离预定目标,无法实现预期效果。监控不力不仅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风险积累。再次,在预算执行阶段,部分国有企业未能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预算执行责任,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责任推诿现象。预算执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因为责任划分不清晰而受到削弱,进而导致企业管理水平的降低。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与绩效考核体系脱节,导致预算执行结果无法与员工绩效有效挂钩。最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国有企业信息反馈不及时,使得预算管理人员无法掌握预算执行的实时状况,难以采取有效措施调整预算执行策略。信息反馈不及时将影响企业在市场变化中的应对能力,降低企业竞争力。

(四)预算绩效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国有企业在预算绩效考核中过于强调财务指标,忽略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单一的绩效考核指标无法全面反映企业运营状况,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减弱。其次,在预算绩效考核过程中,缺乏公正公平的考核原则,导致员工绩效评价存在主观性和偏颇性。这一现象可能会降低员工执行预算的积极性,从而对预算管理任务的执行成果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部分国有企业的预算绩效考核周期过长,无法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过长的考核周期将影响企业在市场变化中的应对能力,降低企业竞争力。再次,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仅作为一种形式,未能充分应用于员工激励和资源配置。预算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充分将导致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降低,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实现。最后,国有企业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导致预算管理工作难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绩效考核体系与战略目标的脱节将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长期发展。

(五)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首先,在预算管理方面,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未能满足实际需求。这使得预算管理无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而降低了管理效率与成果。其次,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够完善,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支持力度不足。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缺失将导致企业在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等环节面临困难,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数据质量不高,导致预算管理决策依据不足。数据质量问题将影响企业对市场和内部经营状况的准确把握,降低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最后,在国有企业中,缺乏具备预算管理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导致企业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推进受限。人才缺乏将制约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影响企业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思路

(一)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夯实基础

第一,国有企业应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明确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领导层应当在战略层面上高度关注企业预算管理,并加强其战略性,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益。第二,树立预算管理文化,推动全员参与预算管理。企业可通过培训、交流等形式,使员工充分理解预算管理的目的和方法,增强预算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国有企业应明确预算管理目标,确保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通过设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目标,引导企业各部门围绕战略目标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第四,国有企业应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与权力。建立高效、协同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五,国有企业应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完善预算管理相关政策和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流程,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合法。

(二)合理选择编制方法,确保预算编制科学

第一,国有企业应充分了解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条件,如增量法、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第二,国有企业在预算编制前,应充分分析市场环境,做好对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等的预测。通过科学的预测方法,企业能够确立更符合实际的预算目标,并且增强预算制订过程中的精确度。第三,企业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充分调动部门间的信息和资源。通过内部协同,确保预算编制充分反映企业各部门的需求,提高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第四,国有企业可参照行业内优秀企业的预算编制方法,引入相关指标体系,作为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通过借鉴优秀经验,促进企业预算编制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五,加强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使其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素质,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第六,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适时调整预算方案以适应市场变化。灵活性有助于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因素,提高预算实施的实际效果。

(三)加强预算执行控制,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第一,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明确分配预算执行责任,以保障预算实施的顺利进行。清晰的职责有助于激发部门的积极性,从而提升预算执行效率。第二,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预算监控体系,实时跟踪和监测预算执行过程。借助监控机制,企业可以迅速发现预算实施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进而提高预算实施效果。第三,企业应当制定详尽的预算实施方案,明确预算执行的时间节点、目标及任务。通过这一详细方案,更有效地控制预算实施进度,确保预算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第四,在预算实施过程中,企业需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良好地沟通与协调助力企业形成合力,从而提升预算执行效率和成果。第五,企业应关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建立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通过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降低预算执行中的不确定性,保障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第六,企业应定期进行预算执行评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评估结果可以为企业提供改进预算执行和管理的依据,有助于提高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效果。

(四)建立完善预算考核机制,应用考核结果

第一,企业应构建以战略目标导向的预算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考虑经济、财务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一个合理的预算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衡量预算实施成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客观的评估依据。第二,基于预算评估指标体系,企业应采用科学和合理的预算评估方法。合适的预算评估方法有助于减少评估误差,提高预算评估的精确度和公正性。第三,确保预算评估工作的规范和有效,企业应加强对预算评估流程的管理。加强预算评估流程管理有助于提升预算评估质量和效果,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第四,企业应建立动态的预算评估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预算评估指标和方法。第五,企业可适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各部门和员工在预算执行中积极主动,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推动预算目标的实现。第六,企业应充分利用预算考核结果,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分析预算考核结果,企业可发现问题、改进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预算管理的效果。

(五)加强预算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第一,为确保预算管理所需的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国有企业需加大在预算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这是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并能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第二,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预算管理软件,以确保软件功能与企业预算管理需求保持一致。这将有助于提高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第三,国有企业应实现预算数据的标准化、统一化和集成化,建立健全预算数据管理体系。这将有助于提高预算数据质量和可用性,为预算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第四,国有企业应着力培养熟悉信息技术和预算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加强预算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大的预算信息化人才队伍是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关键。第五,国有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预算管理流程再造,简化流程、减少环节,提高预算管理效率。流程再造有助于降低预算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第六,国有企业应深化预算信息化应用,开展预算分析、预测、决策支持等高级应用,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深化预算信息化应用有助于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第七,国有企业应加强预算信息化安全保障,确保预算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强化预算信息化安全保障是维护企业利益和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应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形成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同时,应加强预算管理的监督与评价,促进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以期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国有企业评估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