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树莓新品种‘龙园秋丰’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3-02-11王柏林杨瑞华

北方果树 2023年1期
关键词:枝蔓行间树莓

王柏林,张 毓,董 坤,董 畅,杨瑞华,王 禹

(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哈尔滨 150069)

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浆果树种,结果早,收益快,果实风味佳,营养价值高,并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堪称“世界水果之王”,是近年来世界发展最为迅速,集营养、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新兴水果之一。树莓果实为聚合浆果,富含有机酸、维生素、R-氨基丁酸、糖类和活性元素镁、锰、钙、锌等,还含有黄酮、鞣花酸、树莓酮、花青素、水杨酸、SOD 等药效成分,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减肥、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和抗心血管病功效,且有止渴、发汗、解暑、除痰等作用。极具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树莓果实除了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果酒、饮料、浓缩汁、果酱、罐头等。

该项目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自主攻关,以引进的俄罗斯树莓种质为核心,以省力化栽培技术为保障,以产业发展瓶颈为主攻方向,选育适应当前需求的品种,并配套研发相应的低成本管理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品种选育过程中,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双鸭山、鹤岗、绥化、逊克等地设立品种和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点,还在新疆、河北、山东、北京、吉林、辽宁等地布点观察品种适应性,促进树莓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

1 品种选育

本课题组从2002年开始广泛收集国内外树莓种质资源,并开始树莓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2005年6月20日获得俄罗斯李萨文科园艺所一行专家带来的一批树莓、黑穗醋栗和沙棘种苗,定植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浆果试验园树莓资源圃。2006年获得该批材料的树莓实生种子,2007年播种获得实生苗,2008年实生苗结果。实生后代中ES-0501 为双季红树莓,秋果,早熟,有香气,枝条直立性强,单枝结果量大。2009—2014年在试验园内进行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抗病虫及适应性调查。夏果7月5日成熟,7月27日采摘结束; 秋果8月1日成熟,9月20日采摘结束。每株萌发8~15 个枝,枝条直立,枝高1.2~1.5 m,粗 (直径)1.2~1.4 cm。复合型花芽,108~140个果粒形成的聚合果,成熟变红后5 d自动与花托呈帽状分离。夏果重3.4 g,最大4.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 秋果重4.0 g,最大5.6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6%,有香气,鲜食风味佳。平均单枝结果108个,平均666.7 m2产1 600 kg。

以主栽品种‘哈瑞特兹’为对照,‘龙园秋丰’在产量和品质上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每个结果枝果量增加50~60 个,666.7 m2产量提高1 倍,维生素C 含量提高1.3 倍;‘龙园秋丰’还含有3 种‘哈瑞特兹’未检测出的氨基酸;在优质、高产兼具的同时,‘龙园秋丰’比‘哈瑞特兹’提前20 d 成熟。具有显著的市场优势。

2 省力化栽培技术集成

树莓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投入主要集中在越冬防寒、田间杂草管理、行间根蘖清除、果实采收、良种繁育等方面。果实采收除人工外,可采用机械进行;防寒、田间管理方面还处在人工水平上。因此,需针对防寒、杂草和根蘖的控制、良种繁育和虫害防治方面进行重点攻关; 防寒上需要选育秋果早熟品种,以不再进行防寒工作。同时,课题组成员还根据树莓自身生长发育需要立架、萌发根蘖等特点研发简化立架、覆盖栽培、良种繁育等技术,优质高效生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实现节本增效。

2.1 栽植

定植前,平整地面,按1.5 m 行距挖定植沟,沟宽40~50 cm、深30 cm,每6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 m3,回填表土,沟内填土后比地面稍高,沉实备栽。定植根蘖苗时,选择根系发达、枝条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质壮苗,于春季定植。为早成园、减少病虫害、提高成活率,采用组培钵苗定植。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定植,夏末秋初定植最佳。

定植组培钵苗时,栽植行距2.0 m,株距0.5 m,每666.7 m2定植660 株,呈窄带状栽植。定植根蘖苗时,舒展植株根系,埋土,提苗,踩实,定植深度以原根颈土痕与地面持平即可,过深过浅均会降低成活率。踩实后围好树盘,浇透定植水,待水渗下及时培土封穴,防止透风。

2.2 树莓行间覆地布

树莓栽培中,行间管理占据30%以上的成本。树莓根蘖萌发能力强,每年萌发二三次,行间需要随时除萌,以方便修剪、采摘、越冬等管理。行内需要一定萌蘖数量,以保证产量。行间和行内须除草八九次。利用地布覆盖行间可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除草成本效果显著。一般选用防老化、可使用3~5年或8~10年通气透水的地布。地布覆盖的总成本为466.7~777.8 元/(666.7 m2·年),而人工除草的成本为780~1 060 元/(666.7 m2·年)。地布覆盖节本的同时,可保持水分,节省灌溉用水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产量,促进果实着色,增效明显。

地布的铺设主要应用于人工栽种、管理的树莓园或科技示范园,栽植行距一般2 m,可采用1 m 宽的地布进行覆盖,以方便人工管理。而采用机械化种植、修剪、采摘的树莓园行距2.5~3.0 m,行间不覆盖,采用生草栽培。

铺设地布的树莓园,入冬前平整树莓行间,一般采用浅旋耕,耙平地面。入春化冻后正常作业,当杂草开始萌发,草高低于5 cm 时覆盖地布。铺设地布时,尽量不采用旋耕方法,以免土壤疏松地布难以固定。铺设地布从行间一头开始进行,先用地布钉固定地头的地布,撑平地布两边,然后两侧每1~2 m固定1个地布钉。地布钉位置最好在靠边5 cm左右地方,地布中间每隔3~5 m固定1个地布钉,以免地布和土壤之间通风,造成地布鼓起吹跑。为此,必须做到地布两端、两侧撑平,使地布紧贴地面而不起包。

树莓行间覆盖会影响冬季埋土防寒,因此,该方法一般适合不需埋土防寒的品种或栽植方法,如双季树莓只采收秋果的品种,不采用埋土防寒。

2.3 树行管理

地布在行间铺设后,可不进行除草去萌工作,但树莓栽植行需要除草去萌。栽植行宽一般为0.8~1.0 m,按20~30 cm 地面空间保留1 个健壮、长势旺盛的根蘖枝,每延长米保留15~20 个枝,其余的细弱枝、病虫枝、重迭枝从基部疏除。保留的枝丛下方及时除杂草,将杂草覆盖在枝丛基部,起到保湿和覆盖作用,减少杂草萌发。

树莓栽培行距一般为2.0 m,根据采摘工具可以适当减小行距到1.7~2.0 m,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2.4 立架

黑龙江省树莓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种植,一般采用篱架将枝蔓按一定密度绑缚在架子上,便于管理,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研发了树莓“干”型和“T”型两种树莓栽植架式,解决栽植中的枝蔓排布、绑缚、下架等作业,达到省工省力。

2.4.1 “T”型立架

“T”型架主要用于树莓枝蔓矮小、高度低于1.5 m的品种。根据品种的不同高度设立不同高度的“T”型架,以最大限度地将枝蔓控制在栽植行上。

所谓“T”型指立架的主要支架为“T”型,材质选用圆管或钢材,用拉线连接各个支架。拉线一般为铁丝或钢丝,连接起来形状为“T”型,因此叫“T”型立架。该立架的高度一般为0.8 m;宽度根据栽植行距选择,一般为0.7~1.0 m。每间隔6 m 设立1 个支架,最后用拉线将支架上方最宽点连接成线拉紧即可。

“T”型架方式除了对病弱枝、重叠枝等进行一定的疏剪外,不需要将枝蔓严格排布到一侧进行绑缚,枝蔓会根据架内空间自主选择空间生长发育。当年结果的枝蔓其顶端抽生大量花序,造成顶梢较重,自动向立架两侧的拉线上倒伏; 新抽生的枝蔓由于顶端轻,易于直立而自动排布在立架中间。因此,不论单季树莓还是双季树莓,采用“T”型架不需要进行枝蔓的排布、绑缚等工作。省工省力的同时,“T”型架的0.7~1.0 m 宽的空间都可以排布枝蔓,增大结果面积,加大空间,达到通风透光和增大种植空间的作用,可增产30%以上。

2.4.2 节本增效

树莓枝条柔软,生产中需要立架和枝蔓绑缚等工作,撤除防寒时也需要下架等人工作业,因此,减少树莓上架劳动力投入成为其高效栽培研究的关键工作之一。“干”型和“T”型立架解决上架、下架中人工投入的问题,节约人工枝蔓排布、绑缚、下架等问题,还增加树莓行上的结果面积和空间,增产效果显著(表1)。

表1 树莓666.7 m2“T”型立架应用效果

2.5 树莓良种繁育

根蘖苗在生产中容易造成品种混杂、定植成活率低、产量下降。组培繁殖培育的树莓良种在生产中优势较明显(表2)。根蘖苗的生产成本主要用于起苗、种苗分级、苗木越冬保护等;当年苗木若无法在早春定植,容易造成苗木全部销毁或增加苗木成本来还圃。

表2 树莓生产用苗的繁育方法

树莓田间生产的根蘖苗由于种苗退化、品种混杂、定植成活率低等,因此采用组培繁殖树莓良种苗。组培室的试管苗到田间栽种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污染,如何减少污染,维持苗木健壮生长所需的环境决定了苗木的成活率和长势。

2.5.1 基质的准备

选择偏酸性、较疏松、透气性较好的基质。树莓采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粉碎腐熟的秸秆、黑土以等体积搅拌均匀,过筛(筛孔0.5 cm×0.5 cm),然后进行紫外杀菌,最后均匀加入微生物肥。选择70 cm×110 cm 或80 cm×120 cm 的标准塑料袋装袋(每袋约20~25 kg)后置于通风干燥避光处备用。。

2.5.2 瓶苗及驯化

进行移栽驯化的树莓组培瓶苗一般选择生根培养23~30 d、植株根长≥1 cm、有明显茎尖、茎高≥0.5 cm、生长二三节、植株粗壮、长势旺盛的瓶苗进行驯化。闭口一般驯化3~10 d,然后开口1~3 d。

2.5.3 移栽

将充分驯化的瓶苗从试管内取出,放入水中清洗,动作轻柔,主要清洗净瓶苗根部的培养基;然后按苗的根系有无、茎高0.5 cm 标准分为两类,一类为有根系且茎高超过0.5 cm; 另一类为无根系且茎高低于0.5 cm。分别放入有湿毛巾铺垫的盘(筐)中避光,以防幼苗失水。现栽现洗,保证清洗出来1 h 内定植到基质中。瓶苗移植前,将穴盘中基质浇透水,现用现浇,减少病菌滋生和保持土壤蓬松便于移栽。以“深不埋心,浅不漏根”的原则,用竹筷等工具在基质中打眼,将瓶苗的根系顺入眼中,不裸根际,封坑。移植时动作要快,保持幼苗足够水分,以免移植时间过长造成失水萎蔫而影响其成活,穴盘移植满后,及时摆到集中培育地,浇水封压,防止根际透气,并立即搭拱棚覆盖塑料薄膜和遮光度为50%的遮阳网。

2.5.4 移栽后管理

瓶苗移植后温度控制在20~25 ℃,若≥25 ℃,在远离苗木驯化的地方揭膜放风,白天10:00—16:00不间断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60%~80%。5~7 d 小苗长出新根,去遮阳网,拱棚膜进行适当少量通风。10~15 d,萌发新叶,新生根形成根群,此间温度保持13~23 ℃,湿度≤50%,所盖薄膜可两侧揭开,定时放风,增加光照,一二天浇水1 次,保持基质含水量稳定。20 d 后开始浇施营养液,四五天1 次。移栽约在25~30 d 时,植株地上茎段长度高于5 cm,若在4—8月可直接定植到生产园。如还需要在圃地生长,则进行移钵管理。

总之,树莓本身喜光不耐荫,但瓶苗一般在阳光下直射1 h 后叶片失水萎蔫,因此苗木驯化时需要进行适当的遮阳处理。但遮光度较高,容易导致苗木不生根、不发芽,基质长霉菌。因此,移栽初期除保湿遮光外,还需要适当的光照(在遮光的条件下)。

2.6 挂板防治虫害

‘龙园秋丰’树莓果实有香气,酸甜口,风味浓郁,果实成熟期病虫危害较重,以绿色环保及健康为前提,不造成农药残留和害虫的抗药性,建议采用黄板结合蓝板进行虫害防治。主要防治潜叶蝇、粉虱、蚜虫、叶蝉、蓟马等。田间一般以5 m 挂1 个,高出树梢20~30 cm 为宜。入冬后蓝黄板集中收回处理。

猜你喜欢

枝蔓行间树莓
枝蔓牵引促进金艳猕猴桃优质高产
猕猴桃枝蔓粉碎发酵还田试验初探
幽幽花雨
行间AANA随机变量阵列加权和的完全矩收敛性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基于树莓派的骑行智能头盔设计
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
线行间
基于树莓派的远程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水热法合成枝蔓状CdS纳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