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美英两国海上搜救能力的探讨

2023-02-11王宁赵海彬都景彬

中国水运 2023年1期
关键词:美英救助救援

王宁,赵海彬,都景彬

(海军潜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近年来,我国相继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强国”等一系列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上交通运输、科学勘探、滨海旅游、捕捞养殖等海洋活动以及各种海上军事活动日益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海上紧急突发事件、险情和灾难事故显著增加,这对于海上搜救任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尽管我国在海上搜救能力建设、技术创新、决策规划等方面不断发展和提高,但与以美英为代表的传统海运强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1]。

本文就海上组织指挥体系、应急响应机制和辅助决策支持三个方面分别对美、英两国海上搜救能力进行对比和分析,提炼了美英两国海上搜救的方法及特点,进而为提高我国海上搜救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1 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

美、英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均由协调机构、指挥机构、区域指挥机构和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两者区别在于搜救执行机构主体不同,美国以专业搜救力量美国海岸警卫队为主,军方和民间救助力量为辅;而英国以民间救助力量皇家救生艇协会和政府外包的美国Bristow直升机公司为主,其他社会力量为辅[2]。

1.1 美国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

美国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由国家搜救委员会(National SAR Committee,NSARC)和美国海岸警卫队(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USCG)二级构成[3]。其中,NSARC 是搜索和救援政策的制定机构,负责协调搜救事务,不直接参与搜救行动。USCG 是直接进行海上搜救行动的执行机构,负责海上搜救的统一行动,具有自主决策的权利,并且不受其他部门的管理和指挥,其优势在于执行海上突发事件或处置应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实施,将资源得到有效分配和利用,避免信息传递重复和缓慢,确保在最佳的救助时机进行救援[3]。

美国根据国土邻海区域将海上搜救责任区分为太平洋搜救区(西区)和大西洋搜救区(东区),其下细分共含11 个管辖区。在每个管辖区,USCG 建立了海上区域搜救指挥协调中心(Search and Rescue Coordination Center,RCC),负责组织、协调本搜救责任区内的搜救工作。美国的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详见图1。

图1 美国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

1.2 英国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现状

英国在组织架构上与美国相同,但在制定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关系上有所区别。英国倡导扁平化管理,其中负责制定搜救政策、战略、义务和标准的制定机构是英国搜救战略委员会(UK SAR Strategic Committee,SARSC),属于协调机构。英国海事与海岸警卫署(Maritime and Coastguard Agency,MCA)作为主管机关,其下属的皇家海岸警卫队(Her Majesty's Coast Guard,HMCG)指挥与协调国防部、地方政府、警察部门和民间搜救组织共同开展工作,进一步精简了管理层级,提高了应急反应[4]。

MCA 对海上搜救实行分区管理,包含4 个分区,其下共设18 个海上搜救协调中心(Maritime Rescue Coordinating Center,MRCC),各层级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打破了行政区域划分的界限。地方政府一般不干预搜救工作,而是由MRCC 进行协调部署。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详见图2。

图2 英国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

2 海上搜救应急响应机制

为提高应急响应时间和效率,美英均制定搜救协调员工作机制,随着搜救事件进展变化,重新对搜救事件进行分级,以便于调控搜救力量和搜救方案。此外,针对重特大海上应急处置行动,美英制定了重特大救助指挥机制,确保极高的紧急处置权。

2.1 美国海上搜救应急响应机制

美国海上搜救按评级响应,搜救工作可划分为遇险报警、事件分级确认、制定优化搜救计划、搜救指挥协调和任务终止5 个阶段。

图3 美国海上搜救流程

RCC 先根据USCG 制定的海上搜救策略,结合遇险信息(包括周边海洋环境、人员、船舶)和潜在危险等标准,将搜救事件分为3 个等级,即不确定、警戒和危机状态。同时,RCC 利用飞机、巡逻艇和岸基监控系统等手段,密切监视海上搜救事件进展。此外,根据搜救情况进展,搜救任务协调员(SMC)可对搜救事件重新分级,调整、优化搜救行动以及调动搜救力量(根据事件等级和范围),并决定海军部分兵力和商业搜救公司等社会资源参与救援行动。

USCG 具有反应速度快、救援标准高、协调能力强,国家救助有效率达到99%。USCG 在收到遇险定位信息后,5 分钟内可制订出搜救反应计划,计划制订后15分钟内进行响应。搜救力量从开始行动到抵达遇险现场所用的时间不超过90 分钟,总应急响应时间不超过2小时[5]。

2.2 英国海上搜救应急响应机制

英国应急响应流程包含4 个阶段,如图4 所示。

图4 英国海上搜救流程

由MRCC 通过相关信息对事故等级进行研判,再派遣距离最近的皇家救生艇协会(RNLI)下属的人员、物资、设备等进行救援行动,最后由MRCC 或MCA 共同决定搜救是否终止。同时,MRCC 根据当前实际状况可自行研判行动是否结束,或向MCA 总部报告,由总部决定。

收到遇险报警后,MRCC 应急反应时限为5 分钟。接收搜救指令后,救助直升机白天15 分钟内出动,夜间45 分钟内出动,救生艇出动时限为10 分钟,12 海里内到达时限为30 分钟,50 海里内到达时限为120 分钟[6]。

3 海上搜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运用知识数据库逻辑推理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辅助决策系统。美英均建立了成熟的海上搜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3.1 美国海上搜救最优规划系统(SAROPS)

USCG 采用的是搜救最优规划系统(SAROPS),该系统将LEEWAY 模型的参数集和环境数据服务器结合,计算出预测数据,包括风和流场。

SAROPS 界面设计以用户为导向,能显示漂移动画,并通过算法优化成功率[7-8],如图5 所示。

图5 SAROPS 系统的操作界面

3.2 英国搜救辅助决策系统(SARIS)

英国采用搜救辅助决策系统(SARIS),该系统得到多个国家认可及使用,能准确地推测出海上所需救援物体及人员的搜寻区域,并且能够给予人力资源等合理的配置。

SARIS 通 过Analytic Method 和Monte Carlo Method来解析搜索区域,由搜救区域确定工具(SAD)和搜救区域覆盖工具(SAC)两个模块构成。SAD 内涵盖多种环境信息及参数,可针对目标搭建模型,推测出其在当前海洋环境下的运动轨迹,以估测出目标大致区域。SAC 涵盖多种搜寻方式,如平行线搜寻、扇形搜寻等等,通过UK CG3 方法,待计算搜寻区域后,对搜救资源进行相应配置[9]。

图6 SARIS 系统的操作界面

4 海上搜救的方法及特点

4.1 海上搜救标准体系完备

美英海上搜救标准支撑体系完整,在海上搜救体制、人员培训、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制定,并对于军方和民间救助力量的搜救职责、工作程序、保障措施、保障装备进行了规范。在国际层面上,美英与各国建立搜索救援公约,并提供相关搜救方面标准依据,以确保海上搜救快速高效开展[10]。

4.2 海上搜救组织结构合理,责任主体明确,协调能力强

在海上搜救指挥体系方面,美英均具备统一领导、多方协作、责任分工明确的特征。且指挥体系具有高度自主性,不受各级政府干预,以确保海上搜救应急机制运行顺畅。USCG 是美国海上搜救的主体,是搜救行动协调者,也是搜救行动执行者,拥有完备且自成体系的海上搜救能力,在海上险情处置中,能够统一指挥并集中垂直管理,高度协调统筹搜救资源,从而形成整体合力,完成既定任务。

4.3 军民联合协同高效

目前,发达国家大多数覆盖完善且成熟的民间搜救基础。对于英国,90%的海上搜救由民间力量进行,RNLI 主要执行具体搜救实施,政府部门主要进行相关协调工作。对于美国,USCG 是完成海上搜索救援工作的主要力量,其负责协调全部搜救工作,若有需求时还能依靠民间和军方救援力量进行支援,且在战时若不影响作战任务的前提下,美国海军也可进行海上搜索救援并统一接受USCG 调遣,同时指挥中心还可依据事件等级,协调USCG、军民搜救力量一同执行海上救援行动。依靠军民联合搜救机制不但可以最大程度避免USCG、军民等救援力量冗余建设,还确保搜救工作的高效协同,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总之,提高民间力量的参与度,军民联合搜救,可发挥整体合力。

4.4 海上搜救技术先进

美英非常重视海上智能搜救技术的发展,早期便配备覆盖管辖水域的救助监视系统,还依托地方公司自主研发了搜救定位系统、智能决策软件系统,并且得到有效应用,同时建立海上智能搜救网络,以极大限度保障海上遇险者的安全。

5 结语

美英海上搜救均形成特色鲜明、完善的体系,美国依靠强大的USCG,英国则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及资源。总体上,美英均具备健全的海上搜救标准体系、统一高效的海上搜救执法机构、优良的海上搜救装备、先进的海上搜救技术、快速的应急响应速度、精准共享的海上通信系统以及专业的海上搜救教育培训体系。从海上搜救能力建设角度出发,美英海上搜救能力为我国建立符合国情的完善的海上搜救标准体系、标准的海上搜救执法机构等提供了重要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美英救助救援
紧急救援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3D打印大救援
水下救助抢险
老归侨谢美英忆述“过番”往事
迷雾美英
水下救助抢险
大话英英与美英的区别
救援行动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