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写书评

2023-02-10纪顺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鄂温克萨满书评

纪顺

讲写法

书评,即介绍并评论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通过分析其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向读者介绍信息、提供参考的一种文体。广义的书评也包括读后感、读书心得、感悟、随笔等,是学生与书籍交流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如何进行书评的写作呢?

一、概括内容

所谓概括内容,就是对所评书籍的内容作言简意赅的叙述,让没有读过该书的读者对这本书有一个大致了解。如鲁迅评价萧红的《生死场》:

但却看见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即使没读过《生死场》,通过鲁迅的评说,也能窥见此书之一斑。同学们在概括内容时,可以先罗列一些问题,如“本书谈到了哪些人物”“讲了哪些事情”,再用简练的语言回答这些问题,接着把回答连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这样就达到了概括内容的目的。

二、分析价值

在中学阶段,一般要求同学们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分析评论一本书的价值。从思想性的角度来看,主要评价其学术意义或对人生、现实的意义;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可以评价书的语言、结构、手法、人物塑造等。如鲁迅评论弗雷德里克·凡·伊登的《小约翰》:

是一篇“象征写实底童话诗”。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因为作者的博识和敏感,或者竟已超过了一般成人的童话了。其中如金虫的生平,菌类的言行,火萤的理想,蚂蚁的平和论,都是实际和幻想的混合。

评论中“无韵的诗”“实际和幻想的混合”等都是对《小约翰》艺术性的评价。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某个要素的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为例,可以分析人物具体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也可以分析小说中插入的作者的议论等。这些都能评论。

三、议论得失

由于作者生活时代、身份阶级、学识认知等的局限性,我们所评论的书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还需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如题目与内容是否对应,内容包含的范围是否过窄,材料是否存在缺陷以及论证逻辑是否合理等。要注意书的出版时间,不能用该书出版以后新出现的材料来批评作者,这是不合适的。

例如张涵对张枣《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的评论:

严格来说,张枣的《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有颇多可商榷之處,譬如各章节采取的研究方式不一,对“现代性”缺乏提纲挈领式的表述等。

这样的评论直指所评书籍的研究方法与思想内容的不足之处,这往往需要评论者具有系统、全面的批判眼光。当然,批评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对作者的积极回应。如果不认同作者的观点,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进行比较。

四、注意表达

1.注意书评的语言。书评中,“本书”指被评书,“作者”指所评书的作者,“笔者”指书评的撰写者。写作时要做到语言得体,表达准确、严密,还需要适当讲求文采,使表达形象生动。

2.书评一般只针对书的具体内容而发,不评论作者的个人生活和道德品质,但可以通过以意逆志的方式理解所评书籍在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3.在评论时,不能以偏概全或只抓一点、不顾其余,要实事求是,不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还要注意书评的独创性,不能只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亮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被许多人认为是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方法。

在倡导“整本书阅读”的大环境下,请选择一本书写一篇书评,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以引起同学的阅读兴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示例文

《额尔古纳河右岸》书评

◎刘芯彤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了一个生死爱恨交织的传奇故事,充满了鄂温克民族的神秘色彩,显示出这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对于山,鄂温克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敬畏、亲切。“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他们会睡在能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聚在火塘旁唱歌、跳舞,穿梭在山林中狩猎,与心爱的神鹿——驯鹿相伴,呼吸新鲜的空气,过着自由自在、与世隔绝的生活。鄂温克民族血液中流淌着野性与温情。他们勇猛善斗,有着虔诚的信仰和正直善良的品格,坚持用勤劳的双手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关于萨满——在这里单独说,这本书最令笔者好奇的便是萨满。尼都萨满、妮浩萨满、未能当成萨满的玛克辛姆,还有圆形皮口袋里的神,神衣神帽、神鼓神裙……当夜幕降临,在希楞柱里,萨满卖力地舞动着,不知疲倦,不会停歇,胖重的身体也像小鸟一样轻快,衰老的身体也像年轻一样有活力。鄂温克人认为他们是神在人间的载体,拥有“神力”,也承担着痛苦与使命。萨满尽其所能保护着全氏族,是这个民族独特的象征,是伟大的身份标识。

关于背景——从清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日寇的残酷统治和压迫,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的生活……都体现了鄂温克人在日寇的铁蹄、在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的抗争和对民族日渐衰落的无奈。这里要着重讲一个情节,解放后山下建了个镇子,但是仍有一部分人不愿离开山上,选择留守。文中的“我”——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坚定地说:“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笔者深深被这种近乎忠诚的守望之情打动了。山下的夜空和星辰会被高楼大厦挡得严严实实,火塘会被暖气取代,花草树木会被放在狭小的容器里失去自由,驯鹿不能在森林里寻找苔藓和蘑菇而是生活在鹿圈里,孩子们也不能在大自然里学会与山水花草对话,树木会被砍伐、锯断、切割,它们会有多疼啊?民族的印记应当被保留,而不是让它们只留存在文字和图画中。尽管笔者没有亲身体会过那种生活,也会因一种文明的消逝而遗憾不已。

本书用充满灵性的笔触娓娓道来,是一曲对原始自然的赞歌,是一部古老民族抗争的奋斗史。读这本书,走进那些掺杂着血泪的文字里,使人仿佛闯入那片森林,那个神圣的领地,将那古老的文化融入身体里,感受自由自在和人性的美好。在这本书中,古老的文明得以永存。

现代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压过古老文明的痕迹;绚烂的霓虹灯不停闪烁,掩盖了星星的微光。笔者衷心地希望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文明能再度焕发生机,像朝阳一样,蓬勃地冲破薄雾,冲破束缚,照亮大地,照亮人们的心。

【黑龙江哈尔滨市德强高级中学】

◆点评

本文介绍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内容,聚焦书中的山、萨满和社会背景,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分析,抵达此书的核心。作者评价鄂温克民族“有着虔诚的信仰和正直善良的品格”,认为萨满“是这个民族独特的象征,是伟大的身份标识”。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此书的思想主题,抒发了自己的阅读感悟。

猜你喜欢

鄂温克萨满书评
书评
书评
书评
鄂温克的驼鹿
鄂温克的驼鹿
浅析萨满艺术的传递
萨满图腾艺术性服装创作灵感研究
满族剪纸中所蕴含的萨满文化
论鄂温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萨满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