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史传文学写人叙事的艺术

2023-02-09王博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庄公史传长顺

王博

中国历来重视历史撰述,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且历代绵延不绝。以《左传》《战国策》《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不仅是典范的历史著作,更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司马迁创作《史记》,不仅继承了《左传》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刻画人物的写史传统,还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例。《史记》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表现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笔法摇曳多姿。正如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传文兼具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

人类历史的记载,大都是从口传文学的史诗、神话开始的,随着文字的出现,慢慢由最初的简略记事的编年体史书,发展到后来的以写人记事为主线的纪传体史书,塑造人物的方法和讲述故事的技巧越来越成熟。

史传文学写人叙事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善于用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

在《左传》《史记》等史传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对话艺术还是大段的人物独白,都很讲究技巧。《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中公叔段在母亲姜氏的不断纵容与包庇下,背叛了身为国君的同母兄长庄公,庄公平息了段的叛乱,段出逃共国,庄公将母亲安置在城颖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庄公后悔,颖叔考为庄公出主意:“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与姜氏在地道中相见。“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这段历史主要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的,有庄公与颖叔考的对话,也有庄公与姜氏的对话,表现出了颖叔考的睿智以及庄公母子的喜悦。《鸿门宴》中,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张良得知情况之后,去见刘邦的几段对话也极为精彩,项伯对朋友的关心、张良对君主的忠诚以及刘邦的聪明才智皆体现于对话之中。史传文学中大段的语言处理也极见功力,如教材所选的《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服秦伯的一段语言,有理有据,有情有义,足见其外交手段之高明。

二、善于将人物和事件放在一定的背景中来表现。

所谓“事出有因”“时势造英雄”,事情的发生、人物的言行和性格,总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古代史传文学作品常常将事件和人物放在一定的背景中,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如《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大强国围攻小小的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出使的任务显得异常艰巨,突出烛之武临危受命,以国家之急为先的勇气与魄力。再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止谤》中,召公进谏的背景是厉王已经用暴力阻止了国人的言论,这种情况下召公还能够进谏成功,足见其语言功力,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厉王有纳谏之德。

三、善于描写各种场面。

史传文学中的场面,就如戏剧中的舞台一样,人物站在舞台上表演喜怒哀乐,展现戏剧的主题。在史传文学作品中,作者善于通过场面描写,让人物在具体环境中“活”起来。《鸿门宴》的场面描写就精彩绝伦,作者先交代了鸿门宴的座次,为后面的斗争做了铺垫,紧接着安排了项庄舞剑、樊哙闯宴等场面描写,环环相扣,险象迭生,将抽象的政治斗争转化为具体的场面呈现出来。

【示例一】

瑞宣跑到大门外,三号的门口没有人,一号的门口站着那个日本老婆婆。她向瑞宣鞠躬,瑞宣本来没有招呼过一号里的任何人,可是今天在匆忙之间,他还了一礼。程长顺在四号门外,想动而不敢动地听着外婆的喊叫:“回来,你个王大胆!顶着枪子,上哪儿去!”见着瑞宣,长顺急切地问:“怎么啦?”

“不知道!”瑞宣往北走。

小文揣着手,嘴唇上搭拉着半根烟卷,若无其事地在六号门口立着。“好像响了两枪?或者也许是爆竹!”他对瑞宣说,并没拿下烟卷来。

瑞宣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还往北走。他既羡慕,又厌恶,小文的不动声色。

七号门外站了许多人,有的說话,有的往北看。

白巡长脸煞白的,由北边跑来:“都快进去!待一会儿准挨家儿检查!不要慌,也别大意!快进去!”说完,他打了转身。

“怎么回事?”大家几乎是一致地问。

白巡长回过头来:“我倒霉,牛宅出了事!”

“什么事?”大家问。

白巡长没再回答,很快地跑去。

(选自老舍《四世同堂·偷生》)

【解析】

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写的是北平沦陷后普通民众的生活和他们抗日的故事,表现了普通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并走向反抗的过程。当时的民众普遍尚未觉醒,如程长顺的外婆,她关心的只是孙子的安危,“回来,你个王大胆!顶着枪子,上哪儿去”;知识分子和小官吏虽有觉悟,但仍处于徘徊、犹豫阶段,如白巡长“都快进去!待一会儿准挨家儿检查!不要慌,也别大意!快进去”,用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整个场面描写让人感到沉闷、压抑,“想动而不敢动地听着外婆的喊叫”“嘴唇上搭拉着半根烟卷,若无其事地在六号门口立着”“大家几乎是一致地问”“白巡长没再回答,很快地跑去”,体现了当时沦陷区普通民众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

【示例一】

瑞宣跑到大门外,三号的门口没有人,一号的门口站着那个日本老婆婆。她向瑞宣鞠躬,瑞宣本来没有招呼过一号里的任何人,可是今天在匆忙之间,他还了一礼。程长顺在四号门外,想动而不敢动地听着外婆的喊叫:“回来,你个王大胆!顶着枪子,上哪儿去!”见着瑞宣,长顺急切地问:“怎么啦?”

“不知道!”瑞宣往北走。

小文揣着手,嘴唇上搭拉着半根烟卷,若无其事地在六号门口立着。“好像响了两枪?或者也许是爆竹!”他对瑞宣说,并没拿下烟卷来。

瑞宣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还往北走。他既羡慕,又厌恶,小文的不动声色。

七号门外站了许多人,有的说话,有的往北看。

白巡长脸煞白的,由北边跑来:“都快进去!待一会儿准挨家儿检查!不要慌,也别大意!快进去!”说完,他打了转身。

“怎么回事?”大家几乎是一致地问。

白巡长回过头来:“我倒霉,牛宅出了事!”

“什么事?”大家问。

白巡长没再回答,很快地跑去。

(选自老舍《四世同堂·偷生》)

【解析】

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写的是北平沦陷后普通民众的生活和他们抗日的故事,表现了普通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并走向反抗的过程。当时的民众普遍尚未觉醒,如程长顺的外婆,她关心的只是孙子的安危,“回来,你个王大胆!顶着枪子,上哪儿去”;知识分子和小官吏虽有觉悟,但仍处于徘徊、犹豫阶段,如白巡长“都快进去!待一会儿准挨家儿检查!不要慌,也别大意!快进去”,用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整个场面描写让人感到沉闷、压抑,“想动而不敢动地听着外婆的喊叫”“嘴唇上搭拉着半根烟卷,若无其事地在六号门口立着”“大家几乎是一致地问”“白巡长没再回答,很快地跑去”,体现了当时沦陷区普通民众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

猜你喜欢

庄公史传长顺
秘诀胜齐国
郑庄公形象讨论
也谈神仙人物传记的文体归属
“诗入史传”的探究
从读者角度看史传文学中虚构存在的合理性
在梦里多好啊
掘地见母
其实“庄公”也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