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改进型摄影方法提高0~3 岁婴幼儿胸部数字X 线摄影甲片率的临床研究

2023-02-08罗旋贺军通信作者李凯刘天然牟静平

医疗装备 2023年1期
关键词:胸部头部婴幼儿

罗旋,贺军(通信作者),李凯,刘天然,牟静平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宜宾 644000)

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操作便捷、成像分辨率高等显著优点,是X 线摄影的主导方向,并得到世界各国临床机构与影像学专家认可。近年来随着技术及设备的日益成熟,DR 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推广及应用,逐渐成为医院的常用设备之一。随着我国2 胎、3 胎政策的开放,新生儿出生率有一定回升,且因气温变化入院的婴幼儿较多,主要集中在易感冒发热及肺炎的冬季[1],而胸部DR 因辐射剂量低,检查快速方便成为对婴幼儿的主要检查手段[2]。但因0~3 岁婴幼儿自主控制较差,检查时易哭闹,极易对胸部DR 的准确性造成干扰。常规方法为等待患儿自行沉睡后再行检查,耗时长,且可能延误患儿病情治疗;或请家属协助固定患儿,但若固定方法不当,会造成检查图像不符合诊断标准。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改进型摄影方法在婴幼儿清醒且不配合的状态下,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胸部DR 检查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 年5—8 月我院100 例行胸部DR 的0~3 岁婴幼儿临床影像资料,设为对照组,其中男56 例, 女44 例;0~1 岁60 例, 平 均(0.010±0.009)岁;1~3 岁40 例,平均(1.925±0.825)岁。收集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1 月我院100 例0~3 岁婴幼儿的临床影像资料,设为试验组,其中男54 例,女46 例;0~1 岁63 例,平均(0.017±0.014)岁;1~3 岁37 例,平均(2.135±0.8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临床医师认为有必要进行胸部DR摄影的0~3 岁婴幼儿,并且开具了胸部DR 检查申请单;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患有传染性疾病;患有精神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DR 检查:仪器设备均采用悬吊式双平板数字化X 线机,为加拿大锐珂生产的“金刚”无线DR 设备,锐珂放射科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电子科技大学金盘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拍摄前,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恐惧感,与家属充分沟通,请家属尽量协助,患儿不受控制自主运动时尽量控制患儿,如遇哭闹患儿,尽量在患儿哭声末曝光(因哭声末患儿会立刻吸气,此时患儿肺部呈现充盈状态);注意开启空调保持检查室内令患儿舒适室温,铅围脖使用前使用卫生湿巾进行擦拭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对照组采用常规摄影方法进行照射,患儿取仰卧位,影像技师依据个人经验请家属协助对患儿体位进行摆位。使用DR 设备默认参数:千伏使用(55~60 kV),源像距1 m,小焦点,采用重点电离室自动曝光控制自动曝光。

试验组采用改进型摄影方法进行照射,依据患儿年龄采用次高千伏低毫安的摄影方式[3]。1 岁以内婴幼儿使用次高千伏(70~80 kV),1 岁以上婴幼儿使用高千伏(80~90 kV),源像距1 m,小焦点,重点电离室自动曝光控制自动曝光[3-4]。若有两位家属陪同,患儿家属穿好铅衣等防护用品后由1 位家属控制患儿双手,患儿采取仰卧位双手上举置于头部两侧,顺势固定头部防止头部歪斜,使用防惊跳安抚枕(图1)对头部进行固定,也可在头下垫置床单或者较软的衣物助于固定;放置0.5 mm 铅当量铅围脖遮挡患儿双眼保护晶状体,在患儿盆腔放置0.5 mm 铅当量铅围裙用于保护生殖腺;另1 位家属将双手按压于患儿双膝关节使患儿双腿固定不动(图2a)。若仅有1 位家属陪同,患儿家属穿好铅衣等防护用品后站立于患儿足侧,使用防惊跳安抚枕对患儿头部进行固定,也可将患儿头部两侧放置泡沫垫或床单将头部固定;放置0.5 mm 铅当量铅围脖遮挡患儿双眼保护晶状体,患儿双手放置于身体两侧,让家属用双手固定,在盆腔放置好0.5 mm 铅当量铅围裙用于保护生殖腺后让患儿家属用身体尽量压住患儿双腿(图2b)。对于未使用防惊跳安抚枕的患儿家属在固定患儿头部时应注意,让家属使用双手拇指与示指控制住患儿双手,同时使用双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支撑患儿头部保持较正体位。

图1 防惊跳安抚枕实物图

图2 试验组改进方法示例图

1.3 评价标准

采用盲评法,将图像传输至PACS 系统,由2 名具有中级职称的影像技师和1 名具有中级职称的放射诊断医师进行网上阅片,如3 方意见不一致则取多数意见。参照《数字X 线摄影技术专家共识》[5]制定0~3 岁婴幼儿胸部图像质量标准:(1)头部固定居中放正(此项是影响胸廓是否对称的关键因素),双锁骨与胸廓对称居中;(2)双肺屏气较好,肺门可见,肺尖充分显示,肺野显示清晰,膈肌包括完全,且边缘锐利;因婴幼儿特殊性,患儿双侧肩胛骨是否投影于肺野之外在此不作要求;(3)体表无异物;(4)图像拍摄范围得当;(5)机器参数kV、mAs 设置合适,无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6)防护得当。其中全面满足以上6 项定义为甲片,其中有任意1 项不满足,定义为非甲片。统计甲片、非甲片数量。

1.4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婴幼儿胸部DR 图像的甲片率与非甲片率;对两组摄片不良因素发生率进行比较(患儿头部未居中放正、胸廓不正、屏气较差、体表异物、拍摄范围不得当、曝光不当、防护不当),分析改进前后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部分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甲片与非甲片比较

试验组甲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甲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胸部DR 甲片与非甲片比较[例(%)]

2.2 两组摄片不良因素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头部未居中放正、胸廓未对称居中、屏气较差、体表异物的摄片不良率因素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拍摄范围不当、曝光不当、防护不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和图3。

图3 使用改进方法前后婴幼儿胸部DR 示例图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摄片不良因素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放射科工作也逐渐要求专业化,细分为书写报告的诊断医师与拍摄影像的影像技师。而影像技师拍摄影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诊断医师书写报告的准确性[6]。0~3 岁婴幼儿自主控制力较差,且自身抵抗力较弱,易遭受细菌、病毒感染。而临床医师疾病诊断时除了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也必不可少。胸部CT 比胸部DR 准确性更高[7],但临床检查难度相对较大,需患儿配合不动、不哭、不闹,若期望影像质量较好甚至需要屏气,这对于0~3 岁患儿来说较困难实现。因此,婴幼儿检查一直是放射科检查的难点。有的患儿因不满足使用助眠药物条件或家属不愿使用助眠剂,只能等待患儿熟睡后进行CT 检查,浪费时间且有可能延误患儿病情。而本研究中胸部DR 采用改进措施后,能迅速、便捷地检查患儿肺部情况。胸部DR 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透明膜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8-9];同时,相较于胸部CT 检查,患儿胸部DR 检查的X 线剂量更小,费用更低。因此,对于已确认病情需要复查肺部情况的患儿采用胸部DR 也更具优势。但年轻影像技师存在临床经验不足、缺乏与患者家属沟通的经验,且0~3 岁婴幼儿自控能力较差,不易配合检查,拍摄影像时使用射线剂量与成人存在差异等多重原因导致了婴幼儿胸部DR 甲片率较低。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型方法进行胸部DR检查,可有效提高图像甲片率;头部未居中放正、胸廓未对称居中、屏气较差、体表异物的摄片不良率因素发生率显著降低。分析原因为婴幼儿若头部未居中放正,会导致整个胸廓呈现扭转状态,锁骨不对称,脊柱不对称,肋骨向一侧拉伸,最终导致胸廓不对称,是导致摄片不良的最常见因素;通过采用改进型摄影方法可有效纠正婴幼儿头型及拍摄时固定患儿头部。安抚枕材质较为松软舒适,中心是1 个凹陷区,可放置患儿头部,而安抚枕两侧分别有1 根拉绳,双侧同时拉紧就能够很好地协助头部固定。未来,我们也会尝试将防惊跳安抚枕应用于头部CT 检查与头部MRI 检查,评估是否能够有助于提高影像检查质量。本研究中对照组屏气较差、体表异物的摄片不良率因素发生率较高,原因为对照组技师未掌握在患儿哭声末进行曝光的方法,并且检查前对患儿是否存在体表异物识别的意识薄弱,通过采用改进型摄影方法后,技师掌握了在患儿哭声末曝光的方法,并且增强了检查前对患儿是否存在体表异物识别的意识,所以试验组屏气较差、体表异物的摄片不良率因素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改进型摄影方法对0~3 岁婴幼儿进行胸部DR 检查,能够提高甲片率。

猜你喜欢

胸部头部婴幼儿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