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推动工业绿色化金融政策对比研究

2023-02-04刘译璐陶思奇

南方论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信贷债券工业

刘译璐 陶思奇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一、工业绿色化发展内涵及动因

T.E.Greadel[1]等将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为:在产业的各个环节中,确保各个行业的要素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达到降低污染排放的目的。Salazar[2]认为,绿色金融是探索环境保护道路的必要金融创新,是环境产业与金融的重要一环。刘红明[3]认为,工业绿色是指对环境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转变。

工业绿色发展的动因可分为外部环境压力和内部环境驱动力。外部的环境压力来源于政府、市场和社会。外部的政府压力,可以减少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损失,并提高企业的环境行为[4]。市场的压力常常来自于消费者的抉择,也包括了许多由国际或国内政府制定的环保标准和进入环境的门槛。社会环境压力是指社会大众和其它利益相关方以不同方法向公司施压的一种形式[5],调查发现其可以促使公司与股东达成妥协。企业自身的环境管制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资源产出,从而提高企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绩效,进一步激励企业提高环境保护行为[6]。

二、工业绿色化发展影响因素

在技术因素方面,技术进步对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清洁工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和环境方面的一些限制因素让工业的生产力有所降低,从而生态效益也受到影响,刺激了技术创新,提高了生态效益。在经济因素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结构性因素方面,我国的工业结构中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而节能环保行业比重较低,所以应当重视产业转型的重要性。在产业的绿色发展中,政府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政府通过绿色金融间接推动经济转型是关键,所以政府因素在工业绿色化发展方面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三、国内绿色金融政策与推行成效

(一)国内推行绿色金融政策

为了工业绿色化转型能够有效推进,我国从顶层设计明确了绿色金融对于工业绿色化发展的战略意义,“自上而下”地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为此国家从宏观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2012年出台《绿色信贷指引》对金融机构的制度管理、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监督检查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要求。2013年出台《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制定评价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的关键评价指标。2014年提出《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制定了评价指标。2015年提出《绿色债权发行指引》指明了债券发行的重点范围和审核要求。2016年发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顶层设计。2017年出台《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个信息披露制度。2019年出台《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厘清绿色产业的边界。2020年《关于印发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对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约束。2021年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提升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优化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

(二)国内推行绿色金融政策的成效

在我国引进绿色金融理念20多年来,国家出台许多相关政策和条例并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们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绿色产品不断创新,现阶段基本上可以利用资金实现环保目标。

1.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是在绿色金融框架下规范社会资金流量、优化资源配置、绿色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7]。通过十多年的摸索,我国绿色信贷的政策逐渐完善,对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设置了相关的审核标准、统计制度、评级制度等,构成了一套近乎完整的体系构架,图1是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历程。

图1:绿色信贷发展历程图

在我国绿色信贷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绿色信贷业务不断成长。中国建设银行是国内金融改革开放的龙头企业,其绿色信贷贷款金额由2012年的2396.37亿元一路攀升至2020年的13427亿元,最快增幅达103.80%。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贷款金额从2012年2274.8亿元保持平稳水平稳步增长上升至2020年的8968亿元。由此可见绿色信贷在我国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绿色债券。绿色债券不仅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绿色项目的推进助以一臂之力,极大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进程。目前,绿色债券融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由图2可知,截至2020年末,境内外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较2016年的2314.18亿元增长20.4%,债券的种类丰富且多元化。

图2:2016-2020年中国境内外绿色债券发行的规模及数量

四、国外绿色金融政策与推行成效

为了促进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其它国家在绿色金融政策领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2002年俄罗斯出台《关于环境保护的联邦法》,规范了强制性环境保险的概念及其目的、目标和原则。2008年韩国出台《低碳绿色增长战略》,提出“绿色增长”主张。2010年韩国提出《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预期在2020年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使其减少到“温室气体排放预计量”的30%。2011年美国出台《加州福尼亚洲建筑标准》凸显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等概念。2013年俄罗斯出台《温室气体减排令》规定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能超过1990年总排放量的75%。2017年韩国提出《2017产业融合发展实施规划》实施产业技术联动开发,推动环保及能源产业开发。2020年日本提出《面向2050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从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碳中和通向发力。

《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实施后,韩国开始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目标和方向,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是韩国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国拥有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丰富,其在绿色债券方面发行总额达到2414亿美元。日本在绿色金融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政府通过投资政策支持环保公司发展,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环保功能,为绿色信贷的繁荣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五、研究述评及启示

(一)国内外金融政策对比研究

美国的绿色金融政策是将不同的企业产生的减排量准入碳金融市场,如碳现货、碳期货、碳期权等作为标准金融工具,可以增加金融创新和金融投资的力度。日本更注重不同部门的部门政策,通过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和组织机构,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节能减排的开展。韩国的绿色金融发展遵循“自上而下”的模式,比较注重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相较于国外,我国绿色金融政策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经建成了较为成熟的制度和体系。近年来,对于绿色金融方面的实证研究也开始逐渐增多,更多的是绿色金融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于工业企业绿色化转型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大有可为。

(二)国内外金融政策成效对比研究分析

在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方面,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从2013年至2020年一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绿色债券涉及领域中占比最大的为可再生能源(35.4%),工业和未分配的占比最小,仅有1%,说明各国之间比较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债券发行。我国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从2013年仅9万亿元的发行规模,短短八年时间增长至2020年的57万亿元的发行规模,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之下,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仍在增长,金融政策实施效果良好。

在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方面,我国排名靠前。截至2020年12月31日,法国总分排名第一,英国、德国、中国、日本紧随其后,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位于首位。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在政策战略、产品与市场和国际合作三方面均衡发展。对比其他国家,日本在国际合作方面表现突出。美国整体排名位列第六,但是发展情况不均衡,只有产品与市场方面能排到前三。韩国和俄罗斯的总得分排名靠后,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启示

为了推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健全绿色金融制度,更好地推动工业绿色化,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1.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为促进工业绿色化转型,打造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我国应继续完善和健全绿色金融政策,切实落实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实施过程与成果由执法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评判监督,形成良好的执行、反馈、完善的循环体系。

2.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政府、机构、民间三个维度加强国际之间绿色化发展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以及跨国银行沟通协作,同时鼓励我国工业企业与国外工业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助力工业企业在绿色化发展和转型之路上稳步前进。

我国绿色金融制度和政策与西方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在国际上已经赶上了绿色金融的发展步伐,未来需要进一步谦虚向上,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将我国的绿色化发展推向新高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辟出一条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信贷债券工业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工业人
2016年9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