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3-02-01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二小学

家长 2023年18期
关键词:软木文化遗产艺术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二小学 陈 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重视。美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触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以软木画为例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将软木画融入美术课堂,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理解。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一个民族、社区或地区的独特文化特征和历史传统,通过将其他融入美术课堂,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学习这些宝贵的艺术形式和技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时间推移而逐渐消失。美术教育为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通过学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中拓宽知识领域,同时与历史、地理、语言等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升综合素养。通过接触和学习自己文化背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自己所属的文化,不仅增强学生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自信,还使其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具开放心态和包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创作元素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和探索这些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培养对艺术的独特视角和审美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有助于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还能促进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与自信心,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化的美术学习体验,以及更深入的文化理解和认知。

二、软木画的美术内涵

(一)软木画的创作技巧与表现形式

软木画的创作过程需要艺人们具备精湛的切割、雕刻和拼贴技巧。软木片的切割需要准确的尺寸和形状,以便于后续的拼贴和组合。雕刻技巧则要求艺人能够灵活运用刀具,将软木片雕刻成所需的纹理和形态。在拼贴过程中,艺人需要精准地将软木片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图案和层次感。软木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摆放方式,如水平、垂直、交错等,以达到艺术效果的最大化。软木片的质感和纹理赋予了作品丰富的层次感和触觉美。同时,软木画的颜色运用也是表现形式的重要方面。通过染色、上色或与其他材料的组合,软木画能够呈现出多彩的色彩效果,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过程中,通过学习软木画的创作技巧和表现形式,学生能够培养对艺术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提升自身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软木画的材料特点与艺术价值

软木片作为软木画的主要材料,具有轻质、柔软、可雕刻的特点。软木片的轻质使得软木画作品在重量上更加便于悬挂和展示,便于艺术家进行创作和携带;柔软的软木片能够方便地进行切割、雕刻和拼贴,使得艺术家能够灵活地表现出丰富的纹理和形态;软木片的可雕刻性也为软木画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表现力,其材料特点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质感和触觉美。软木片的纹理和质感丰富多样,包括木纹、孔洞和纤维等,使得软木画作品在观感上更加丰富和生动。软木画通过巧妙地利用软木片的质感,创造出层次感和质感的效果,使得作品更加立体和有趣。软木片的质感和触觉美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和触觉体验,使观者更加沉浸在作品的艺术世界中。软木画作品常常以地区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题材,展现了福州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通过软木画的艺术表达,观者可以深入了解福州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软木画的艺术创作和技巧要求艺术家具备精湛的切割、雕刻和拼贴技巧,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形式,表达出丰富的视觉意境和情感内涵。

(三)软木画的教育意义与创造性发展

通过观察和学习软木画作品,学生可以发现软木片的质感和纹理之美,进而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软木画作品。观察和创造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经验,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软木画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材料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在接触和学习软木画的过程中,可以欣赏和分析软木画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和纹理表现,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软木画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对艺术的欣赏和热爱。软木画作为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福州地区的文化传统,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软木画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和创作的领域,激发学生艺术潜能和创造力。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软木画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和经验。对于软木画的融入,实践性原则要求学生亲自参与软木画的制作过程,通过切割、雕刻、拼贴等实际操作,实践和体验软木画的特点和技巧。实践性原则的内涵在于提供学生与软木画互动的机会,通过实际操作与材料和工具进行亲密接触,进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习乐趣,同时也促进学生对软木画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感受到软木片的质感和纹理,理解软木画的制作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实践性原则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在软木画的学习中,实践性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软木画的材料特点和艺术技巧,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和创造力。实践活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融合性原则

融合性强调将软木画与其他相关的学科和艺术形式进行融合,以提供综合性、多元化的学习体验。通过融合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软木画与绘画、手工艺、历史、地理等学科和艺术形式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融合性原则的内涵在于将软木画与其他学科和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丰富学习内容。融合性原则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软木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与其他学科和艺术形式的融合,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融合性的教学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软木画在不同领域的价值。

(三)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强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通过软木画的学习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软木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融入美术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情感。审美性原则的内涵在于培养学生对软木画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通过观赏优秀的软木画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软木片的质感和纹理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体验软木画作品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内涵。通过欣赏和分析软木画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和热爱。审美能力是个体对美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是综合认知、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判断的能力。通过软木画的学习和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感知和评价能力,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水平,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软木画作品,也可以拓宽学生审美视野,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

(一)创意互动,让非遗生动呈现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趣味形式走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想法。在角色扮演活动前,教师准备软木片、绘画工具和相关的图片或模板作为参考。为每个学生或小组分配一个角色,学生可以扮演软木画艺人、艺术家或相关角色,模拟软木画创作的过程和技艺,教师全程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和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和了解软木画的技术和文化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角色分工,模拟软木削片、刻画和绘画的过程,使用软木片和绘画工具,按照角色分配的任务进行操作,教师需要提供实时指导和反馈。游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设计与软木画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软木画的艺术表现和创作过程。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多张软木画作品的图片或模板,并使用软木片将其拆分成拼图块。拼图块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游戏的难度级别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软木画的特点和艺术魅力,引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讲解软木画的历史和传统背景,解释软木画的制作过程和技巧,以增加学生对软木画的了解。接下来,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说明游戏规则和目标。

例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软木拼图块拼合在一起,还原软木画的完整形象。教师可以设定不同的难度级别,从简单的拼图到更复杂的拼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或个人进行游戏,根据规定的时间限制和规则开始拼图,通过观察和比较拼图块的形状和细节,运用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认知能力,将拼图块正确地组合起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拼图。通过创意互动,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软木画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非遗软木画的兴趣和热爱。

(二)多媒体展示,深入了解非遗之美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和价值,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非遗的美妙之处。教师需要从多方面收集与非遗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图片、视频、音频),一方面可以通过非遗传承人的讲述、实际操作的过程、作品的欣赏和解读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和专业资源等渠道搜集合适的素材,确保其质量和准确性。在收集素材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软件或工具进行展示素材的制作。例如,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 或Adobe Premiere Pro 等软件,将素材整理成幻灯片或视频的形式,根据教学目标和展示内容进行排版和设计,添加适当的过渡效果、字幕和背景音乐,以增加展示的生动性和艺术感。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看、欣赏和分析展示的非遗作品。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解读,介绍非遗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承的意义。教师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例如,要求学生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非遗元素和技艺特点,或者进行作品的比较和评价,进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并促进学生对非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的提升。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和价值。多媒体展示不仅可以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感受非遗作品,还能通过视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同时,多媒体展示还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非遗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背景,深入体验非遗之美的魅力。

(三)手工制作,感受非遗的魅力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非遗的技艺和传统工艺,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需要准备软木画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软木片、绘画工具(如铅笔、细笔和颜料)、削刀和胶水等,确保软木片的质量和规格适合学生使用,绘画工具齐全并易于操作。在开始手工制作之前,教师需要演示软木画的制作步骤和技巧。从削刀的使用到软木片的刻画和上色,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关键要点。示范如何使用削刀修整软木片的边缘,如何用铅笔勾勒出草图,如何使用细笔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及如何使用颜料给软木画上色。提供学生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指导。学生开始实践软木画制作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图案,在软木片上用铅笔先进行草图的勾勒,然后用削刀和绘画工具细致地刻画和上色。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现个人的艺术风格。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软木画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通过软木画手工制作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软木画的技艺和美学,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并在实践中体会到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五、结语

通过将非遗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文化意识。本文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展开探讨,旨在通过创意互动、多媒体展示、手工制作和故事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全面感知、理解和传承非遗的独特魅力,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新一代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软木文化遗产艺术
能自动漂浮的“软木人”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软木小马
葡萄牙软木培训活动在华遍地开花
纸的艺术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