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设计语法视角下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图像的性别表征

2023-01-31孙万磊孙晓慧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教材图像

孙万磊 孙晓慧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875)

自1995 年以来,我国提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体现了国家对性别平等问题的重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性别平等的理念是否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视觉图像作为一种“语言”,有其自身的语法规则[1],在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以来,强调教材设计应充分利用各种多模态资源,发展学生“看”的语言技能[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借助图像进行交际的能力[3]。图像可以将学生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和活动设计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同时图像背后所折射的不同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学生自身身份认同、性别认同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行为选择[5]。但目前国内对教材图像中性别表征问题研究还不够充分。

本研究运用视觉设计语法[6]对人教版2019 年版高中英语两本教材(必修一、必修二)中的视觉图像进行分类和分析,了解视觉图像使用的恰当性,进一步探究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性别平等和刻板化印象等问题,有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性别认同的认识,为教材编写者选用适当的图像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参考。

一、视觉设计语法的核心观点

Kress 和van Leeuwen[7]基于Halliday[8-9]的语言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提出了视觉设计语法,从再现功能、互动功能和构图功能三个角度对视觉图像进行分析。

再现功能包括对图像中参与者的具体描述,在本研究中主要包括以人为主题和以非人类为主题。以人为主题可以从性别、社会角色地位、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在非人类主题的图像中,可以从背景和位置、物品、动物角度进行分析。

互动功能可体现图像创作者、图像本身与图像观众之间特殊的关系和互动方式。图像与观众进行互动,可激发观众对图像产生某种情绪或者反应,从而影响个人认知发展[10]。图像互动模式的分析主要从距离、视角(透视角度)和情态三个方面入手,其中距离可以反映人们社会关系的亲密程度。在透视角度方面,从纵向上看,当图像中的参与者仰视(从低角度)、俯视(从高角度)或在某物上以同样的高度看时,观众对图像中的参与者赋予象征性的力量,这也能反映出图像中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平等或不平等的关系[11]。除了这两个要素之外,情态也是交互意义生成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12]。图像情态指的是某种图像表达方式(颜色、再现细节、深度、色调等)的使用程度[13],高视觉情态具有高的色彩饱和度,而低色彩饱和度部分则为附属部分或者弱化部分。

构图功能强调语言和图像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尤其是信息价值,是通过图像中各元素的位置变动来实现的。任何特定元素在整体中的作用取决于它是放置在图像的左侧还是右侧——左侧可能是已知信息,右侧可能是新信息;顶部还是底部——顶部信息可能代表空想或理想的内容,底部信息可能是较为贴近实际的内容;中心还是边缘——位于中间的信息可能较为核心,其他信息则分散在四周作为支撑或拓展[14]。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了解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视觉图像使用的恰当性,探究教材中的性别表征,具体回答两个问题。

(1)教材中图像的性别表征是怎样的?是否存在性别不平等问题?

(2)如果存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研究对象

本研究涉及的图像资源选自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2019 年版),使用教材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6 岁左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该版教材从内容上与时俱进,增强了对跨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所以对新增内容中图像的性别表征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材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此外,该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图表、照片等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丰富了师生的选择[15],也为图像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3.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数据收集阶段,研究者讨论、确定了用于研究的两本教材中图像的数量和分布(见表1),共241 页,总计303 幅图像。

表1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图像的数量与分布

在数据分析阶段,基于Kress &van Leeuwen[16]的视觉图像分析框架(见表2),分别从再现功能、互动功能和构图功能对所有图像进行预分类、分析,再交换编码,共同讨论商定了编码标准和细则,确保两位研究者编码的一致性,保证研究信度。

表2 Kress &van Leeuwen 视觉图像分析框架

三、研究结果

1.再现功能

按照理论框架对每个图像进行分析、归类和编码,确定教材图像中的参与者类型和所占比例(见表3)。在303 幅图片中,有138 幅(46%)以人为主题,165 幅(54%)为非人类主题,主题分布不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说明这两本教材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

在以人类为主题的图片中,女性占38%,男性占62%,在数量上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失衡。这与Elmiana 对印度尼西亚三本高中英语教材中232幅图像分析结果相似,男性图像数量远远超过女性(男性占66%,女性占34%),在数量分布上较不平衡[17]。这种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也从男女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活动参与度方面表现出来(见表4)。男性在社会中扮演着更多的角色,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相反,女性往往在家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社会活动参与中的选择却非常有限。例如,在学校背景下(如图1),以欢迎新生为主题的图像中,最左边的这幅图片展现的内容是一名女教师站在教室前面,向班级的其他同学介绍一名交换生;在中间的图片中,一名男校长在礼堂或者报告厅发表演讲欢迎新生的到来;而在右边的图片中,则由学校一名男老师或者男性工作人员为新生办理入学登记手续。这些形象可能意味着在同一个学校背景下,对性别存在的刻板印象是女性更多地担任教学工作,而男性主要从事管理和行政工作,并且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更高。Sakita 对10 本日本高中英语教材文本的研究中注意到,在形容词的使用和活动描述中,女性通常与情感、虚弱、吸引力和家庭角色相关,且工作种类非常有限(例如护士、治疗师、秘书、助理和讲师等),一般做辅助性工作,而男性有各种各样的独立工作[18]。

表4 图像中不同性别的社会角色和所参与的社会活动

图1 男女不平等的社会角色和地位(人教版必修一,2019,第2 页)

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随着时代发展,女性更加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所做的工作受到越来越多肯定和认可,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正在逐渐改变和提高。如图2 所示,一名女医生正在给一名在地震中获救的婴儿喂食,这表明女性在救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同的主题下,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是不同的,例如,在参加抗震救灾和体育比赛的主题下,男性明显占主导地位,而在学校教育、家庭生活和艺术表演的主题下,女性更占主要地位。但总体上不难发现,男性通常在社会活动中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责任,保持着较高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地位更加重要,而女性则常常处于较为被动或附属的地位,社会影响力较小。

图2 参与社会活动(人教版必修一,2019,第52 页)

2.互动功能

从距离、视角和情态角度,可以识别图像所具备的互动功能(见表5)。在日常交际中,距离可以反映人们社会关系的亲密程度。特写镜头,也就是短镜头展现的是人的头部和肩部,表示人际交往的亲密关系;中镜头中显示腰部以上的图像(人)表示社交关系;长镜头中展示整个人体的图像表明该图像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是陌生的。在所研究的这两本教材中,图像主要是中镜头(37%)和长镜头(43%),这表明了观众和图像之间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社会交际关系,符合教育的目的,即用较为客观的方式向观众传达科学知识等内容,且图像与观众的关系并不存在特别明显的性别权力失衡的现象。这与Elmiana 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教材所选图像内容较为客观,观众与图像中的人物关系保持一定距离[19]。但由此可能会导致的一个问题,即图像无法吸引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使二者之间产生疏离感。

表5 互动功能下图像各类别的分布

从垂直的角度看,当人们仰望(从低角度)、俯视(从高角度)或平视某物时,不同的透视角度可以体现出人们在看待事物时所赋予的个人象征性的权力,这也能反映出图像中的参与者和观看图像的观众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本研究发现,视线平等的图像占56%,低视角的图像占30%,高视角的图像占14%,所以所选教材中图像的参与者与观众和图像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平等关系。

除了距离和视角之外,情态也能产生交互意义。高视觉情态具有高色彩饱和度,而不仅仅是黑白色。如果一张图像中有男性和女性,而男女的色彩饱和度差异很大,高色彩饱和度的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强调的重点,而低色彩饱和度部分则为附属部分或者弱化部分。138 幅以人类为主题的图片中,95%为高饱和度,5%为黑白,黑白图像主要用来描述灾难事件、已去世的人、经典黑白图片等,没有通过图片背景的色度、色调和自然度强化或弱化人物关系[20],因此,教材中没有明显的性别偏见、歧视或不平等现象。

如图3,图片中的两位男生和两位女生正坐在图书馆内进行交流讨论,性别比例较为均衡。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人腰部及以上的部位,这意味着该图像是中镜头,观众与图像是社交距离。图像中,虽然左边的女孩比其他人坐得更加挺直,但她们的视线几乎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是平等的视角,而且他们坐的位置挨得很近,可以体现出四个人之间平等且较为亲密的关系。此外,无论男女,每个人的脸上都有足够的光线,这张照片饱和度很高,意味着这张照片没有性别失衡和偏见。

图3 中镜头、平行视线、高饱和度图像(人教版必修一,2019,第61 页)

3.构图功能

从图像中参与者的位置角度分析信息价值,发现在一些图像中存在一定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例如,图1 左边图像从信息价值角度分析,整体构图是从中间到边缘的。一位男交换生站在教室的正中央,一位老师和同学围着他,他是这个教室里一个更核心和值得关注的人。同样,在中间这张图像中,男校长站在讲台上,学生处于较低位置仰视校长,是从上到下的构图模式,这可能意味着男校长更具权力和代表性。在图1 右侧图像中,女学生站在左边,男教师坐在右边,从左到右的构图模式,是已知信息向新信息的过渡,而新的信息往往更重要,观众可能会下意识将注意力放在右侧男老师的身上。Lee 分别运用语料库和比较研究方法,分析日本和香港EFL 教材文本中的性别表征,发现教材中的确存在明显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主要体现在数量分布不均、性别刻板印象以及男性具有优先权等方面[21-22]。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视觉设计语法分析和探讨了两本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2019 年版)视觉图像中的性别表征,发现从互动功能角度看,无论是距离、视角还是情态,教材中的图像基本上遵循男女平等沟通的原则,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见和隐藏的意识形态。而从再现功能和构图功能角度看,教材图像中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现象,主要体现在图像中男女数量不平衡、性别刻板印象和男性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占主导地位三个方面。

1.男女数量不平衡

教材图像中男女数量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女性重要性的低估或忽略。Táboas-pais 和Rey-cao 对10 家西班牙出版社出版的36 本中学体育教材的2724 幅图片进行了研究,也发现教材中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现象,其中男性图像占全部样本的49.49%,女性图像占总样本的31.97%,教材中男性和女性的图像在数量上分布不平衡,证实了教材中更加频繁地提到男性[23]。

2.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不平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性别刻板印象。教材图像中男性社会参与度更高,占据更广泛的社会角色,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社会影响力更大。而女性主要从事家庭中的家务以及养育子女、照顾父母等工作。在一项对美国儿童图画书的研究中也发现,女性扮演的大多数角色都是带有明显传统的性别偏向的角色,例如母亲、洗衣女等;而男性在社会生活、职业选择中有更多的选择,扮演各种角色,但很少有人看到男性照顾家庭或孩子,也从未见过他们做过家务[24]。如果学生反复接触教材中带有性别偏见的信息,他们的学习行为、对待男女的态度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25]。教材中的性别偏见会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认知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限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模糊学生自我认知,对异性抱有偏见,特别是对女性自我认同、自我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6]。但本研究也发现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男性占主导地位

教材图像中的男性表现出更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无论是通过再现功能所体现的数量和社会话语权方面,还是在构图功能下所处的位置都占据主导地位。Marefat 和Marzban 运用Halliday 文本分析框架和Kress &van Leeuwen 的图像分析模型对教材中带有对话文本的插图进行了分析,无论是对话文本还是图像的距离、视角都突出了男性在社交当中的主导地位[27]。Tajeddin 和Janebi 对教材中男女形象的内容分析表明,男性在社会活动中更活跃、更有能力、更重要、更有权势,相比之下,女性显得不那么活跃,社交能力较弱[28]。

由此可见,进一步促进两性平等,提高公众对性别问题的认识,加强对教材中性别不平等现象的研究尤为重要。如果学生使用带有性别不平等现象的教材,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人的性别认同、身份认同以及意识形态。因此,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通过教材向公众,尤其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教材设计者在选择教材所使用的图像时,应尽力注意男女数量平衡,不要使用太多具有明显性别刻板印象的图像,尊重男女平等,展现出男女在各个领域的平等地位,弱化单个性别的主导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识读、理解教材图像资源,树立正确价值观,发挥图像的育人功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辨别图像中隐藏价值观的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教材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有趣的图像诗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