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子山保护区香荚蒾现状调查及繁育试验

2023-01-30马小兵高生财齐立强

新农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压条太子虫害

马小兵,高生财,齐立强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康乐 731500)

太子山保护区在前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过程中,仅在紫沟保护站发现有片状分布的野生香荚蒾,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开展此次野生香荚蒾专项调查,旨在查清这片香荚蒾的面积、数量、生长状况、天然更新状况,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及建议。

1 保护区概况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间,东北地带与临夏、和政、康乐三县相接,西南边缘与夏河、合作、临潭、卓尼四县(市)毗邻,东南起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至青海省循化县,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总面积84700公顷。地处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水平和垂直变化显著,总的特点是寒冷阴湿多雨,四季不分明,无霜期短,热量不足,具有夏凉夏短,冬长冬冷,春季回暖慢,秋季降温快,冬干秋湿的特点。太子山保护区有维管植物95科359属839种33变种1亚种3变型,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紫斑牡丹、水曲柳、桃儿七、红花绿绒蒿、羽叶点地梅、西藏杓兰等14种,甘肃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五福花、西藏沙棘、秀丽假人参、甘肃土当归等13种。香荚蒾分布在太子山保护区最东面的紫沟保护站辖区,是保护区仅有的一处野生香荚蒾种群。

2 现状调查

2.1 调查方法

利用林草种质资源调查软件,通过踏查、访问调查、线路调查,在分布香荚蒾的沟系选择相对集中且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样地,开展调查,记录样地各项因子,调查野生香荚蒾分布面积、数量、生境、生长状况、天然更新状况等。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其生长规律、总结其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

2.2 调查情况

香荚蒾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香荚蒾是忍冬科、荚蒾属的落叶灌木,叶为纸质,呈椭圆形和倒卵形,圆锥花序,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其花形与北京丁香的花形极为相似。香荚蒾3月开始萌发,4月中旬开花,5月下旬结果,6~8月果实变紫红色,是一种喜光植物,适宜生长在环境湿润、土壤松软的地方,具有较强的萌蘖生长能力。香荚蒾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生性耐寒和耐半阴,大都生长在2425米海拔的山谷或原始森林。

野生香荚蒾分布面积、数量:太子山保护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有桦叶荚蒾、蒙古荚蒾、聚花荚蒾、欧洲荚蒾、香荚蒾5种。通过调查,香荚蒾分布面积约7公顷,仅在太子山保护区紫沟保护站王家沟有分布。因此,为了初步查清该种的生长习性、分布范围、资源状况及受威胁程度等各项因子,特别对野生香荚蒾做了详实的调查。

伴生树种及天然更新状况:香荚蒾分布区域有山杨、辽东栎、白桦等乔木分布;伴生灌木有甘肃小檗、置疑小檗、灰蒾子、刚毛忍冬、喜阴悬钩子、西北蔷薇、蓝果忍冬等。地被物为禾本科草类、蒿类等。香荚蒾生长在紫沟保护站王家沟东坡阳光较充足地带,地势相对平缓,土壤较肥沃,但有人为干扰因素和虫害中度,天然更新状况一般。

3 香荚蒾的繁育

2021年4~6月,笔者在太子山保护区对野生香荚蒾进行了扦插和压条2种育苗试验。结果证明,香荚蒾通过扦插、压条繁殖均可成活。

3.1 扦插试验

4月8日至5月10日,进行香荚蒾扦插试验。首先,准备扦插育苗基质。扦插基质由30%的蛭石和70%的森林土掺和形成,并进行消毒杀虫处理。然后,选取枝叶健壮、没有病虫害并且是一年生的优质枝条进行插穗,插穗的理想长度在16~20厘米,可让每个枝条都留至少2个苞芽,分三组进行试验,每组插穗100根。第一组插穗浸泡在ABT1号生根剂1~2小时后进行扦插,第二组插穗浸泡在清水1~2小时后进行扦插,第三组插穗未做处理进行扦插。最后,扦插深度保证以露出第一个芽为原则,放置在阴凉处,做好后期管理,结果见表1。

表1 香荚蒾扦插繁殖试验统计

3.2 压条试验

4月5日至5月30日在香荚蒾分布区选择不同位置的枝条进行压条试验。通常选取枝叶健壮并且具有2~3年培养期的生枝,将枝节间的叶子清理干净,只保留生枝顶端的叶子,对每个节下1~1.5厘米的树皮进行环割,弯曲埋入土中,沟深10~20厘米,使枝条与土壤密切接触,压条顶端露出地面,压条后踩实覆土,必要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随时记录生根状况,结果见表2。

表2 香荚蒾压条繁殖试验统计

4 保护对策

4.1 加强普及宣传的力度,便于民众深入认识和了解

香荚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香荚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园林观赏和城市绿化的优良观花、观果植物。而且在保护区少有分布,种群面积和数量不大,同时受到虫害和人为踩踏干扰,致使天然更新不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对野生香荚蒾的生存价值有所了解,普及相关知识,从而使保护区野生香荚蒾得到更为有效地保护。

4.2 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提高种群抗逆性

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经调查,保护区香荚蒾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甲虫、夜蛾等,其防治方法可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主要以太阳能杀虫灯进行灯光诱杀或采用粘虫板诱芯进行诱杀;化学防治对虫害主要采用农药进行叶面喷施,用一定浓度的吡虫啉杀虫剂加水稀释后进行叶面喷雾防治。切实做到对香荚蒾虫害科学有效的防治,遏制香荚蒾虫害蔓延扩散,从而更好地促进野生香荚蒾健壮生长和天然更新。

4.3 加强资源巡护监测,提高执法力度

加强森林资源巡护监测设施建设和手段创新,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视频监控、红外线相机、林务通巡护终端等仪器设备及时采集发现问题后,发出预警,从而有效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总之,从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保护好香荚蒾天然种群可以有效提升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未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广大民众提供丰富健康的绿色产品。

猜你喜欢

压条太子虫害
如何提高猕猴桃压条上架枝的自养能力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当太子你可以住几间房?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春天的太子湾
太子一胖毁所有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两种调节剂对葡萄空中压条生根效果的试验
樱桃番茄新品种夏日阳光压条繁育成效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