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设计策略研究

2023-01-30张应韬单琳琳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遗产文化遗产数字化

张应韬,单琳琳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设计的发展。本研究通过体验设计方法,针对其数字化过程所面临的问题,采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讨论—研究结论”的研究脉络,提出数字化体验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理论与应用分析研究。该策略深化了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关系,促进了其文化信息价值与情感共鸣价值的升华。该策略包含了“多维层级交互”“情感渐进共鸣”。将该策略引入到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创新、推广等多个方面。重视用户与建筑文化遗产之间的互动体验关系,促进建筑文化遗产在数字化层面的体验设计创新、互动系统创新。该策略为建筑文化遗产进行设计赋能,立足于遗产保护进行了趋势讨论。该策略进一步推动建筑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方面积极吸收多方面学科的支持,并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1 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与综述

1.1 建筑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1920年国际联盟LON组织将文化遗产的定位从“国家层面”提升到了“国际层面”[1]。从而发布了《雅典宪章》(1933年8月)、《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12月)、《北京宪章》(1999年6月),并提出了“家园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的理念[2]。UNESCO于1999年、2002年颁布了《国际文化旅游宪章》《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手册》,如何向观光者更好展示世界遗产成了重点。2011年UNESCO通过了《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提出了城市建筑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价值的多样性发展[3]。中国先后于2008年和2018年发布了《关于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导则(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切实推动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促进了“效率城市”到“文化城市”的转变[4-5];2021 年公布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一方面,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指引下,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均贯彻着可持续发展策略[6],信息化手段成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驱动,数字归档、虚拟旅游、数字展示等均被采用[7];另一方面,主体逐渐从政府拓展到公众。中国已有56项世界遗产,充分吸取《世界遗产名录》带给中国的“更新理念”“全链路保护”“法制化”“民族意识唤醒”的启示[8],并从建筑文化遗产的制度、个体、理论、技术4个方面进行发展[9],但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数字化、体验化的手段明显不足[10],需要更多体验设计手段去支持。

建筑文化遗产作为不可移动文物,虽有多元化保护,但除了保护遗产本体外,更重要的是让遗产走进公众,成为一种精神文明并历代传承。然而因为建筑文化遗产容易受到损坏,故而不易让公众近距离接触,使得遗产与公众的距离变远,在前文的各类制度中,早期政府机构与遗产保护单位并未充分意识到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播与数字保护耦合关系,直到2000年年初的web1.0时代,数字化保护在信息技术发展下才彻底进入遗产保护中,主要体现在三维复原、基础展示、勘测采集等方面。进入到2018年年初的web2.0时代,随着学科交叉,数字化保护逐渐从遗产本体关注到遗产数字技术设计上来。进入2022年的web3.0时代,元宇宙技术、web3D技术,促进了相关的数字体验设计、游戏展示、数字修复等快速发展,遗产学的交叉属性也被广大学者提到台面上,更好地服务遗产保护与研究范式的形成、发展,因此遗产数字化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1.2 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体验设计研究

建筑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建筑遗产”)的数字化体验设计依托于其文化基因[11-12]进行开发,研究遗产本体的历史文化,从中提取图像文本、信息符号、语境内涵等内容,并结合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在遗产价值、保护、传播层面发挥其力量。目前在融媒体领域有“文遗+直播”“文遗+短视频”等内容;在技术领域有VR、AR、数字3D、主题图、ICT等应用;在产业领域有文娱游戏、线上博物馆、沉浸体验等方式[13]。设计基于文化、技术、产业并积极参与遗产保护,尤其是数字交互与体验设计正在势头。意大利的安吉拉·安东尼切利等人(1999年)对庞贝古城进行保护的“普利尼乌斯”(Plinius)工程是最早的尝试[14];随后,日本的平汤秀和(2000年)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测量的白川乡地区古村落数字化工作[15];中国的潘云鹤(2002年)将图像绘制的IBR方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敦煌石窟虚拟展示研究[16];日本Osaka地区的大阪大学与遗产保护机构(2003—2013年)陆续对从中国东传到日本的狮子舞进行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溯源活态传承[17];中国的代俊波(2005—2015年)陆续对满族非遗项目采用VR技术建构数字化展览馆[18]均为早期的探索与研究;清华大学吴琼探讨了交互设计的域与界[19](2010年),充分强调了设计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20],又将新媒体展示中的传播交互探索应用于数字化敦煌洞窟[21](2013年)。第三届国际交互设计会议(2014年),充分讨论了交互体验设计的新机遇[22],还探讨了设计的交叉性[23],这对于建筑遗产体验设计提供了参考借鉴。中国传媒大学杨红(2016年、2021年)对于非遗实体展示的数字化叙事性进行研究[24-25],这也是建筑遗产数字化参考的方向之一。山东大学王潇洁(2020年)充分对威海荣成的海草房建筑遗产数字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建设了数据信息库与数字博物馆[26]。清华大学吴琼(2019年)通过对遗产文化语境的提炼和文化遗产数字交互体验设计手法的运用,将文化遗产的本体与情境展现出来[27],并强调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思维[28]。清华大学张烈(2020年)立足于身体感知层、行为控制层和意义构建层,探寻了人的认知情绪来源于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为博物馆中的环境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29],这对于建筑遗产的数字化体验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思路[30]。清华大学吴琼(2021年),基于传统美育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设计项目[31],从文化认知的“目标”“脉络”和“新对象与环境”3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切实考虑了遗产—环境—个人—体验之间的设计、数字、文化等关系。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2015—2021年)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与数字化设计研究[32],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度的现状研究[33],并对建筑遗产敦煌莫高窟壁画[34]、法海寺壁画[35]进行了色彩数字化研究[36]。北京科技大学覃京燕关注文化遗产交互体验设计,其在文化遗产的信息设计方法领域(2007年)提出了“信息设计在信息管理、呈现、传播的应用”[37],并充分强调了体验经济时代(2007年)的体验设计策略与思维[38],同时也陆续强调了可持续设计与创新发展模式(2011—2014年)可以反哺文化创意与文化遗产[39]。并助推文化遗产发展;大数据时代的交互设计(2015年)[40]、界面设计(2014年)[41]都是文化遗产数字体验化重要手段,同时服务设计创新也是其的重要驱动力,运用服务设计(2015—2021年)的方法,从用户需求、生活方式、信息交互出发[42],并结合文化遗产特点,完成体验设计的服务创新。因此,建筑遗产数字化需要交互与体验设计的介入,从而撬动其的多元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遗产数字化主要集中在遗产本体,而对遗产价值数字化体验设计部分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该领域将是本研究的主要部分。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充分导入设计学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法,重点探讨建筑遗产在遗产价值方面的数字化体验设计研究。该研究重点关注了建筑遗产的文化信息价值、情感共鸣价值方面的数字化体验设计创新。

2 建筑文化遗产面临的数字化体验问题

建筑遗产数字化是当前遗产保护中的新动向,起初数字化是服务于遗产损坏的数字建模修复,帮助遗产保护更精准还原遗产初始本体。随着近20年数字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传播、文化内容的扩充、数字经济的日益繁荣,文化遗产日益被社会所关注。在数字文化的社会语境下,遗产保护除了遗产本体,更多的介入了与遗产相关的多元价值、技术应用、社会传播、文化教育层面,同时产业的推动促使了文化旅游、文创开发、体验服务等的发展。因此遗产数字化得以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良莠不齐,在设计学跨学科泛边界化的影响下,数字化体验设计将有助于遗产保护,因此数字化体验问题也是当前的首要问题之一。

建筑遗产的数字化体验也有了对于遗产价值与文化技术的新解读。首先,遗产价值新解读指的是:公众参观建筑遗产中所获取的文化信息价值、情感共鸣价值的新解读,通过虚拟数字技术使得用户在参观中获取这两重价值,从而释放建筑文化遗产的社会美育价值、参观体验价值、民族认同价值。其次,文化技术新解读指的是:一方面,遗产文化内容在经济产业推动下积极吸取各类技术,通过更加符合人的信息理解、学习体验、知识思考等方式传递展示给公众;另一方面,为不同的建筑遗产根据其具体属性采用具体技术,结合更加合理的人性体验感受进行数字化设计。因此,建筑遗产数字化体验问题在新解读下,供应服务方的技术运用、数字设计、需求分析、体验创新等方面存在能力参差不齐、理解差异、导向不明、投入欠佳所产生的问题。这也是公众对于遗产数字保护与推广展示层面的更挑剔、更精准、更多元的表现,故而既存在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不成熟性,又存在缺乏对人关于遗产信息传递媒介方式的不合理性。

因此本研究从建筑遗产的文化信息价值、情感共鸣价值着手,考虑到过去的方式过于传统,且缺乏用户体验,不足以让公众在参观建筑遗产中产生价值互动与体验提升,故而笔者总结了当前所面临的3个数字化体验问题。

(1)情感共鸣需要加强。情感共鸣指的是公众参观遗产过程中的公众美育的认知理解与情绪共鸣。目前在关于遗产展示的软硬交互上欠缺有效的硬件技术与软件媒介的支持,感官层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声光电等层面的互动手势;而心理上缺乏调动用户乐点、泪点、痒点、痛点等共鸣触点,从而不足以传递情感共鸣价值,故须加强提高共鸣的手段。

(2)虚拟交互需要进一步完善。在遗产的参观体验中由于五感交互与情感共鸣的缺失,导致不足以满足公众的参观体验需求。因此建筑遗产数字博物馆与虚拟参展的用户在体验需求层面有待得到如VR、AR、3D虚拟、多通道、主题图、ICT、信息数据处理、自然交互等技术应用,从而加强参观者的沉浸式体验,传递文化信息价值。

(3)需求导向需进一步提升。此处的需求指的是不同知识背景的公众在参观过程,由于实际遗产信息接收的深浅不同,需要进行借助不同方式的技术与设计手段来满足用户内容分发需求。建筑遗产具有大量文史与技术信息,其可视化动态叙事有待加强,线上活动与线下交互有待结合。立足设计交叉基础,促使建筑遗产在设计、技术等手段助力下,对用户画像细分,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不同的内容,并通过社交平台、数字博物馆、交互小程序等渠道推广其文化信息价值与情感共鸣价值。

3 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设计策略

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体验设计策略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建筑遗产的文化信息价值、情感共鸣价值的传递与深化。文化信息价值体现在:建筑遗产的色彩装饰、营造技艺、文化历史等方面。情感共鸣价值体现在:建筑文化遗产的风貌演变、地理风俗、公众情感等方面。数字化体验设计策略赋能建筑遗产的2大价值,并解决当下的数字化体验问题。首先,策略的“多维层级交互”推动用户在人机协作下实现数字化展示的虚拟交互目标,解决相关数字化体验问题,处理建筑遗产与人的数字关系。其次,策略的“情感渐进共鸣”从数字化体验的需求与群体着手,一方面是优化群体在感知遗产的体验需求;另一方面是完成其对于建筑遗产的情感渐进与内容获取。因此该设计策略通过搭建数字生态技术系统、交互体验设计系统[43-44],解决前文所提到的数字化体验问题,从而释放建筑遗产的文化信息价值与情感共鸣价值(图1)。

图1 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设计策略框架分析图(来源:作者自绘)

3.1 “多维层级交互”策略

该策略包含了人机交融的软硬件数字化多元交互手段(以下简称“人机交融”)、用户体验要素下的建筑文化遗产数字设计(以下简称“遗产体验”)2个部分。人机交融为遗产体验充分搭建数字生态技术平台,遗产体验为人机交融提供数字化系统创新途径,从而充分促进遗产的文化信息价值的传递,推动“情感渐进共鸣”策略介入其中,更好实现遗产的情感共鸣价值。

3.1.1 人机交融

人机交互与技术融合的研究[45],目前主要有4个手段可以介入其中实现文化信息价值的释放。

(1)第一手段:感知识别与多通道信息融合研究。将建筑遗产的艺术、技术、人文信息数据融入多通道之中,输入到计算机并反馈给用户,利用机器多通道输入与输出的人机交换,实现人体对于建筑遗产信息的识别感知。目前,建筑遗产主要是数字测绘采集基础信息,进行数字建模与信息平台展示,对于人机交互展示的感知识别是相对薄弱,同时多元信息记录也缺乏多通道融合的技术支持。该研究主张在硬件上运用五感识别技术、仿真模拟、“融合槽”的融合算法[46]、大数据处理配合支持(图2),通过多传感器去捕捉用户的行为信息,进行机器学习与系统反馈,将与遗产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拆分组合、理解输出,并实现交互目标。

首先,五感技术是多通道的输入与输出,通过发射器与接收器,配合VR、AR、科普展示的相关硬件设备,获取人在参观建筑遗产或者展示空间中采集到的体感、手势、表情、眼动、语言信息,并对其进行拆分、重组、替换[47],实现复杂融合。

其次,是仿真模拟在多人参观中由机器进行数据分析的技术支持。将其应用到遗产的科普展示中,能强化参观者的情景体验。

再次,是NIGAY L提出的“融合槽”的融合算法,使不同通道中的信息进行分解和交互触点进行融合,并生成数据算法指导建筑遗产数字化交互后台。

最后,是大数据。处理与分析交互过程中的遗产本体、人机与遗产传感器之间互动行为的大数据,并感知交互设备的使用度、力度与遗产本体的接触度、损坏程度,有助于建筑遗产在参观中的慢性损坏得到及时修复。

因此感知识别与多通道信息融合技术群适用于大型宫殿、陵墓、城市群,这种手段有助于铺设不损坏遗产本体的传感器,同时也为交互体验提供物理基础,相比其他数字建模复原、nui交互,更加有益与收集数据,同时捕捉行为与机器学习,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增强用户信息感知度与接受度。例如,“乾陵大遗址数字化”[48]主要提取建筑遗产的交互行为触点、用户数据、传感信息,进行数字化系统设计架构。建立信息数据库,根据不同的体验需求与体验对象,采用了VR、AR技术等,并从五感通道输入输出,进行仿真虚拟,从而塑造建筑遗产的沉浸体验。在融合槽技术、大数据分析支持下,将声、光、电、味等媒介与体验APP的动画、VR展示、智能语音、幻影成像技术结合起来,不仅传递了遗产信息,也强化了公众与古建的文化共鸣、多元体验,还满足了用户多通道的深度感知。例如,“谷歌元宇宙地图”项目充分建构了大型城市群的都市样貌,尤其是西方建筑遗产的数字重建。当用户在该元宇宙空间中通过虚拟人进行遗产交互与遗产体验时,可在虚拟互联、人机融合、数字交互上通过后台反馈给现实用户,从而取代了传统实地建筑参观,并且凭借交互触点与人机融合,获取相应的互动记录、体验数据、人机媒介,为用户带来极强的数字体验。以上项目相比传统遗产保护来说具有很强前沿性。

(2)第二手段:人机融合的认知决策机制研究。在建筑遗产的人机交互中,决策机制关键是解决人机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危险,避免机器或人工处理的程序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49]。因此这里的人指的是实际接触到传感器设备的参观者与后台数据处理的遗产工程师。一般会采用ACT-R模型,即认知处理模块,其分为目标模块、视觉模块、动作模块、描述知识模块。前3个模块犹如人认知的3大模块,最后1个模块犹如人的大脑。通过捕捉参观者与建筑遗产之间交互触点,促使机器进行感知与学习、理解与记忆[50]。这种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各类建筑遗产的数据后台。例如“乾陵大遗址数字化”,设计师利用传感器捕捉公众的2大模块,当交互行为出现错误或者危险时,机器通数据采集的学习经验避免失误,从而稳定交互体验感受,使公众并未感到异样,同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后台工程师,以便于下次修缮遗产的交互设备与后台数据标记,促使机器自主学习并避免失误。相比传统点对点的建筑遗产展示来说,具有明显的人机决策优势与灵活处理失误的优势,可营造出建筑遗产在体验过程中活起来的感觉。这种交互认知决策机制使得静态遗产变成了拥有感知性与决策性的活态遗产。

(3)第三手段:生理认知的可视化测量研究。在人机交互中运用眼动、脑电、肌电、心电、皮电相关设备进行人体生理数据情况测量,并将其应用到人机融合决策之中。这项技术主要是辅助于前文的人机决策机制,并应用于设计师早期对于建筑遗产相关传感器数字设计中,用来获取不同的参观者的早期数据为数字设计提供数理基础。例如,“玉门之光工业体验馆”[51]在早期数字设计中就积极进行了测量,为交互体验提供了数据支持。一般来说,眼动方面通过眼动仪捕捉眼动情况;脑电、皮电方面通过穿戴设备收集温度、心率、肌肉等情况。这些数据能够指导设计师通过分析人与建筑遗产交互体验中的生理互动数据,相比传统遗产展示来说更为客观。该项目展现出了当时工业建筑遗产的环境情况,同时按照发展时序对玉门工业油厂的工业全程进行数字可视化,并通过多个动态展示,例如,“一滴石油的神奇旅行”“石油魔盒”“沉浸式体验开盲盒”“惊天一爆响世界”原子数字模拟装置、“风车发电竞赛游戏”“日照生烟”“光热发电互动装置”充分展现了工业建筑本身的独特韵味,同时通过多元数字体验设计,展现了趣味性的工业建筑与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4)第四手段:人机融合协作模式研究。建立有效的人机系统,即构建人、物化建筑遗产、非物化建筑遗产、建筑遗产交互硬件、软件系统、建筑遗产空间中的物理系统,进行人机系统的融合协作。智能人机系统是人类操控能力的扩展,人机互融是人类身体、感觉和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增强[52]。建筑遗产物化及其数字化空间,本身也是在人机融合协作的基础上形成“遗产环境—遗产信息—遗产协作—遗产受体—遗产环境”的循环[53-55]。这种技术在佛寺塔楼等应用更为合适。例如,“宁波保国寺数字活化”[56]充分尊重古建原有空间格局,将原真性保护展示、叙事性展陈、数字多媒体技术、移动AR导览、全域沉浸影像、三维互动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向公众讲述保国寺故事,使得参观者沉浸其中。同时对于建筑进行数字建模、体验设计,充分展现《保国寺志》中的山形水胜图、藏经阁、报国寺建筑群等。深挖文化内涵,以建筑本体价值的再认知为核心,通过叙事设计,将报国寺的人文历史、营造空间进行了数字化展现,并对报国寺多方面的地域建筑文化向公众进行了深刻的情感共鸣价值与文化信息价值传播。例如,“佛光寺东大殿数字化”[57]采用了真三维倾斜摄影测量、全景摄影、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及高光谱摄影等数字技术进行勘察,以先进的互联网三维引擎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呈现,搭建佛光寺东大殿数字化信息平台,面向公众进行展示,运用数字技术展现了佛光寺东大殿的真实文物价值,又通过数字体验展现了遗产本体的体验价值,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3.1.2 遗产体验

Jesse James Garrett在其《用户体验的要素》一书中,提出了用户体验要素5层模型[58],将用户体验分为5个层次。在建筑遗产的数字化过程,也形成了“建筑文化遗产—数字表现、数字框架、数字结构、数字范围、数字战略”的5个层级(图3)。

图3 用户体验要素下的建筑文化遗产数字设计分析图(来源:作者自绘)

(1)第一层级:数字表现。建筑遗产数字化包含了展示实体、虚拟展示、交互展示、展示UI。在数字表现中,展示实体考虑到其功能应用、外观展示、人机工程、电子元件、工程芯片、建筑遗产物质载体等,与自身遗产的内容信息、文化材料等结合起来。例如,万物有灵展览[59]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项目,充分将互动投影、VR、AR、智能设备等应用到了展墙之中,为公众带来了视觉眼动、手势体感、触点抓握、感官反馈、信息提示的交互展示,观众低头便可以看到可视化的荧幕色彩、图形符号、视觉UI等遗产信息。同时,展览中的“明清古巷”“羊舞岭窑”“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结合当时展览所在的豫园公共空间现状与相关人机融合的交互设计手段,在虚拟展示和展示UI上,通过对空间交互触点的响应、信息提示的人机设备、软件设备的安置,将遗产交互信息与投影展示结合起来,并在后台显示相关的交互热力图。通过对其数字表现中的视觉可视化、感官感知、交互触点的体验设计,为参观者带来优良体验。

(2)第二层级:数字框架。深入建筑遗产的数字化空间、导视系统规划的设计形成数字信息架构。例如,“重返海晏堂”[59]36-43考虑了多层级数字信息,对其荧幕信息、交互信息结合了具体人机交互的信息接收力、产品响应力、眼动浏览力,并兼顾交互容错度,还强化了虚拟空间的优势,具有一定的空间数字引导。一方面考虑到人流走势、地面数字指示、引导设备等;另一方面充分运用了勘测、色彩复原、三维数字还原等技术,运用弧幕和地幕结合,让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显著,充分展现了海晏堂的全貌。观众可以触达地幕并与其进行交互,所踩的地方可以退去沙尘从而展现全貌,弧幕则展示复原过程。新媒体介入与交互设计,使观众获得了多层级沉浸式的体验,加强了视觉、听觉、触觉的感受。

在导视系统规划上,展示导视空间采用遗产叙事性表达,有助于强化数字化体验,同时相关小程序、智慧语音、人工引导、引导牌、视觉符号、指向地灯等的服务为观众带来了不同的体验价值(图4)。例如,北京大学开发的VRHeritage数据库[60],完整地记录了中国数百个文化遗产地的VR信息,充分搭建了建筑遗产在VR领域多元化数据数字框架。该数据库通过勘测、影像、3D扫描、数字建模、VR技术来记录中国重要的建筑遗产,也为充分面向社会公众,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受到建筑遗产的数字体验教育与参观,同时避免由于过度现场参观导致的建筑遗产损坏问题,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了即将面临灭亡的建筑遗产。

图4 重返海晏堂数字体验项目(来源:https://www.sohu.com/a/278674209_100048878;https://www.sohu.com/a/283563977_391300)

(3)第三层级:数字结构。从交互结构与信息结构层面去梳理建筑遗产体验过程的用户信息需求、交互需求。信息结构的基础层次是获取,中级层次是感知,高级层次是理解。交互结构是将建筑遗产信息结构传递于用户,并在交互结构里满足用户的泪点、笑点、乐点、痒点、痛点的交互需求。

(4)第四层级:数字范围。充分关注建筑遗产的数字内容、功能目标。数字内容上进行早期的数字信息分类,并在不同的交互触点上展示不同的内容,在认知交互上展示建筑遗产常识性信息、在氛围交互上展示建筑遗产的文化理念信息,从而立足内容以交互为媒介,拓展建筑遗产非传统知识触角与模糊建筑遗产非物化内容边界。这里主要是表现于建筑遗产相关的元宇宙小程序,例如“大唐灵境元宇宙小程序”(图5)是一个充分利用元宇宙相关技术而开发的元宇宙建筑遗产平台,在这里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了具有数字结构与数字范围特点的建筑遗产NFT格式藏品市场小程序和还原的大唐长安城建筑元宇宙虚拟世界,为用户带来良好的数字藏品服务、数字交互体验,并在数字孪生上建构了更为广阔的内容架构与范围边界。目前元宇宙藏品销售十分火热,大唐灵境的建筑遗产NFT格式藏品一经上市就已售罄,可见这为建筑遗产数字经济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借鉴[61]。

图5 大唐灵境元宇宙建筑及大唐灵境藏品市场小程序(来源:大唐灵境元宇宙建筑遗产的微博官方与微信小程序)

(5)第五层级:数字战略。这是站在遗产保护宏观维度,从数字化政策举措、产品需求、商业路径、数字媒介、设计手段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在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完善数字战略,试图从“用户获取什么”“遗产展示什么”“媒介体现什么”“手段运用什么”“策略满足什么”5个方面构建建筑遗产的数字战略路径。例如,“大唐灵境长安城建筑遗产元宇宙数字战略”[61],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虚拟建筑,使其产生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复原了唐长安城108坊风貌建筑遗产(图6),使相关的建筑遗产NFT格式藏品产生了经济变现。在长安城数字世界里可以回到元宇宙下的长安商店、画廊、书店等,同时在长安城元宇宙城市中所含的现代博物馆、艺术馆等物业地产可以对外出租,甚至可以在大唐灵境中获得长安城居民身份。大唐灵境为企业和品牌提供一站式元宇宙解决方案,其与网易游戏、HTC、微软等达成战略合作,会将大唐不夜城的所有线下流量及品牌全部导入大唐元宇宙,并形成大唐灵境数字生态。本研究通过该案例反映出未来数字化遗产相比传统物理化遗产的新趋势:首先是形成数字遗产保护意识;其次是技术发展下元宇宙将对传统遗产保护带来影响,元宇宙下的建筑遗产以NFT格式藏品方式进行售卖产生新经济价值;最后是建筑遗产的数字保护将会突出技术化的系统意识,人仅在其中担任管理者。因此数字化体验设计能促进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信息传递,形成数字生态系统,反哺人机交融的数字交互。

图6 大唐灵境长安城数字建筑遗产(来源:大唐灵境元宇宙建筑遗产的微博方)

3.2 “情感渐进共鸣”策略

“多维层级交互”策略主要关注人与建筑遗产之间的数字化技术体验价值关系,而“情感渐进共鸣”策略则更关注人与建筑遗产之间的数字化人本体验价值关系,两者相互驱动与发展。

3.2.1 需求渐进

美国心理学家Abraham H. Maslow曾将人的需求分为从低到高的、从生理到自我实现的7个层面[62]。在建筑遗产中,根据人与遗产的具体需求情况,充分考虑遗产带给人的情感共鸣价值,可以划分为4个层面(图7)。

图7 建筑文化遗产需求层次目标分析框架图(来源:作者自绘)

(1)日常应用需求层面。将建筑遗产的图形化元素应用到具体的用户衣、食、住、行领域的产品设计中,以唤起用户基本情感响应。在满足基本生活使用的基础上,促进建筑遗产文化深入到群体日常,成为符号性的信息。通过打造遗产IP与社交平台创作数字化内容视频,进一步加强遗产的公共保护意识。例如,“数字化复原古奥林匹亚”,希腊文体部联手微软将人文与前沿技术相结合,开发了Common Grounds 网站和App,供爱好者与历史遗址上的建筑和文物进行虚拟互动[63]。比如数字故宫,充分根据故宫中各类设计元素与国宝意向,开发了各类文创产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这座宫殿的文化符号。

(2)群体求知需求层面。在建筑遗产的传播中关注不同的文化展示形式,同时兼顾不同文化群体的接受程度,从而向不同的群体传递有效的遗产信息内容与遗产传承理念。遗产进入数字化时代,充分运用游戏答题、AI、智能交互、区块链、影像视频、媒体游戏、移动App等方式,让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获取知识,促进遗产相关知识的传播共鸣。例如,“数字天龙山石窟”,充分利用沉浸式影院、幻影成像、3D投影、数字长卷、数字洞窟、VR石窟探险、全息影像、高清视频、互动多媒体体验,全方位展现了石窟建筑雕塑[64]。再如,“数字中轴”[65]项目是腾讯联合遗产保护单位,以数字技术能力推动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探索文化遗产的可持续社会创新。将整合游戏引擎、物理仿真、云游戏、AI知识图谱、腾讯地图、区块链、腾讯多媒体实验室等业态加入项目中,同时还开发了数字中轴小程序,充分满足用户的沉浸式体验需求,并运用多项技术赋能其中,充分实现数字科技助力文化遗产实现社会价值并可持续发展。

(3)多元审美需求层面。从视觉审美、文化审美、思考审美出发。视觉审美有效实现展陈设计、交互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体交互的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视觉设计。文化审美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播国家的思想、继承建筑文化遗产的核心等内容。通过交互设计,促进参观者辩证性的思考,关怀文化思辨未来。例如“数字敦煌”“数字故宫”“数字云冈”“数字莫高窟”等数字体验设计项目。以上研究都充分运用多项数字化技术与设计,全面展现建筑文化遗产的多元内容,并带给了用户不同的体验感受,满足了公众的多元化需求。例如,“韩国昌德宫5G增强现实游览App”就积极通过交互体验方式,促进人与宫殿、宫殿神兽之间的数字互动,同时充分将韩国民族文化价值、民族遗产文化结合扁平化与拟物化的数字设计,向公众传递对于韩国国家情怀的审视与学习,并通过交互触点行为体验了建筑营造、人文故事等内容。

(4)自我参与需求层面。基于用户体验价值下的社会共创让公众参与遗产推广,在获得感上取得自我实现满足。通过数字体验迭代方式,让参观者在社会共创互动中潜移默化地从意识层面与情感共鸣层面促进建筑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宁波报国寺数字化”就建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古寺开放共享与开发复用的数字展示与开发利用平台,一方面促进对公众的价值传播与知识分享;另一方面也积极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的社会性保护与共创开发,充分激活了公众的自我参与需求。这对于报国寺活化而言,形成了“物理数理空间—信息交互空间—社会共创空间”的系统化协作,有助于建筑遗产的数字孪生与社会创新。

3.2.2 群体兼顾

对于不同的文化的群体,提供不同的知识信息。根据具体的用户画像,将建筑遗产参观者根据年龄暂且划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幼童。对于老年人可运用影像设计与数字化沉浸式影音了解遗产;对于中年人可运用无息投影了解遗产;对于青年人可给予游戏化、娱乐化等参与式互动,在体验过程中了解遗产;对于幼童可以动画片媒体交互方式了解遗产。

例如,“数字赋能巴特罗之家”[66-67]首先是将“Living Architecture”在西班牙老城巴特罗之家的建筑立面上进行数字光影展示,使投影和建筑融为一体。超过47 000人观看现场灯光交互表演,不同群体在此过程中充分参与其中,均满足其多元化的数字体验需求,并唤起了西班牙当地群众强烈的高迪呼唤与加泰罗尼亚民族情绪,全场在这种氛围下获得极佳的情感共鸣。也就是说,这种需求是建筑遗产带给公众的一种社会性、文化性的公共需求,这种公共需求,一方面需要获得遗产自身的各类价值,同时也需要获得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对于自身民族文化集体自信的体现,因此一经推广便获得了广大的社会反响,从而激发了不同群体的文化参与需求。

设计师还采用城市的气候数据和立面的实时数据将巴特罗之家进行了AI数据雕塑重塑,并展现在纽约曼哈顿中心的洛克菲勒广场,既满足了美国年轻人的新奇体验,也传播了欧洲建筑文化。另外,设计师将巴特罗NFT 格式的数字作品进行拍卖,这是首个世界遗产单位开发的数字艺术作品所进行的NFT数字版权拍卖会,具有前沿性。

巴特罗之家还打造了全球首个“10D”体验沉浸式体验馆,应用VR现实增强、体热感应、面部识别、智能互动、自动追踪等新技术,配合着音乐、视频、气味,充分让用户在多元数字化中感受到巴特罗之家的文化信息价值与情感共鸣价值。数字拍卖激活了具有购买力的高端消费群体的自驱吸引,同时体验馆也满足了各类群体的多元需求(图8),充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数字遗产保护发展目标,更重要的是重塑了数字化人本体验价值关系。

图8 巴特罗之家数字实践及“10D”体验(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az1LlekJ76dw0RaDbUCPrw;https://mp.weixin.qq.com/s/gjkqQOro8v3DlQxe_03mMg)

4 数字化体验设计介入建筑文化遗产的未来展望

4.1 数字化体验设计助力建筑文化遗产的社会意义

4.1.1 数字遗产可满足社会文化的需求

数字遗产的存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促进了公众参观数字遗产的灵活性,也反映了社会整体逐渐重视文化遗产带给公众的社会美育意义,从而推动了社会意识对于遗产保护的关注,使得遗产保护不再属于专业人士的私人需求,更重要的是数字遗产能够让社会各界轻松获取,同时有助于依托文化遗产的数字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反哺数字遗产保护。

4.1.2 数字媒介促进了建筑遗产的延伸

多元化数字媒介满足了不同建筑遗产的数字体验,同时将建筑遗产从原本不可移动的状态延伸到了借助数字技术即可走进公众视野的社会可移动状态。这使遗产的静态化在数字体验设计加持下产生了遗产的活态化效果,也为公众带来了良好的参观体验,并让其能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建筑遗产的文化信息价值与情感共鸣价值,更加人本主义地促进了人与建筑遗产之间的社会关系、文化关系,并在空间、时间、物理、虚拟4个层面促进了建筑遗产的多元延伸与数字化发展。这有助于遗产保护、遗产考古,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数字体验设计赋能于建筑遗产。

4.1.3 数字体验可激活公众的社会参与性

优良的数字体验设计,促进了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和间接参与到建筑遗产的社会性保护与集体性发展之中。同时让遗产保护在数字化体验设计的推动更加具有社会共创的属性,不仅可以让专业人士积极建言献策与保护实践,也可以让社会公众参与遗产保护,而且能进一步拉近公众与遗产之间的距离,促进遗产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在大众社会参与下更加释放与深化,并促进建筑遗产在数字化语境去探讨人与遗产之间的多元关系,也激活了公众内心的民族自信、国家情怀、人文精神、社会责任。

4.2 机遇与挑战并存下的数字遗产未来趋势

第一,多元数字体验设计助力遗产数字化,设计创新越来越关注人机融合协作基础上的情感体验交互、智能互动共鸣。通过上面的理论研究与案例剖析,充分展现了当今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人机融合协作的多元数字体验设计与技术的助力赋能,同时通过多视角、多触点、多形式的数字展示方式,促进人与建筑遗产之间的情感渐进共鸣,并通过多维层级交互,调动建筑遗产的文化信息价值与情感共鸣价值得到极大释放。未来的建筑遗产保护也将是人与机器的智能化,随着元宇宙等系列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走向情感心理与人、机器、网络的物联化,既将促进建筑遗产在智能技术与体验设计支持下实现万物互联,也将促进参观者从获取到理解,从理解到感知,从感知到共情的认知升华,更进一步实现数字体验与建筑遗产的智慧共生。

第二,智慧服务系统设计助力遗产数字服务体验系统的形成,并驱动多元化社会创新。随着数字技术的赋能,建筑遗产逐渐将形成一个遗产保护生态,充分调动遗产保护方、政府机构、社会公众、第三方组织协同起来,驱动社会价值共创助力建筑遗产保护。更加关注建筑遗产中物、人、机器、情感的服务触点,促成遗产数字服务系统的形成,遗产保护进入静态理念转向动态理念的“人+遗产”时代,在建筑遗产保护中更加注重数字交互体验的服务逻辑、智能数字化的设计驱动、遗产保护价值的社会强化、设计创新策略的多元发展。

第三,设计学的交叉性将成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当下设计学跨学科新范式逐渐形成,其边界逐渐交叉化,多元学科的研究力量对于建筑遗产这样的交叉学科来说是有必要的。这将充分发挥设计学的交叉创新赋能,对于遗产保护来说,设计创新将不再是策略创新,而是成为一种区别于技术创新、经济创新的第三种智慧创新,从而也将永久助力于遗产保护与发展,并以强有力的数字化手段、交互体验策略、系统设计方式成为遗产保护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5 结束语

首先,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①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设计策略的提出,为解决当代建筑遗产所存在的数字化体验问题提供了思考借鉴;②该理论为建筑遗产多元保护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其次,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体验设计策略创新体现在:①“多维层级交互”策略充分实现与推动了建筑遗产在人机融合与体验设计的发展,在技术价值与设计价值的协同,在其文化信息价值的释放;②“情感渐进共鸣”策略充分优化了建筑遗产与人本主义之间的共生关系,为反哺技术与设计创新开拓了更多空间,促进了其情感共鸣价值的深化;③积极将设计学与遗产学2大学科融合,针对当下所面临的数字化体验问题,给出设计解决策略,并为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最后,数字化体验设计策略有助于建筑遗产走向交叉创新空间,实现从物理保护到数字保护的发展,并为建筑遗产的数字化体验创新带来了策略思考。同时建构了不同维度的数字体验创新去迎接新的发展,并进入到数字体验设计赋能、技术交叉创新驱动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遗产文化遗产数字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千万遗产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