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价值、现状与提升路径

2023-01-24孙小建

中学语文 2022年35期
关键词:实用性教师应语文课堂

孙小建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审美的重要课程,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抓住中职教育的特点,增强语文课堂的实践性,精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历练语言,提高语文能力。

一、语文教学实用性的价值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与理解深化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实用性的语文教学更能够凸显中职教育的意义和特征;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实用性能够促进学生端正语文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应用有极大的改善。同时,将语文教学中注入实用性意义能够更加具体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使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感受语文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积极效果。

二、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语文教学效率依然不如人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并未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创新性举措,灌输式依然占据课堂,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目标性,被动听课,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往往固守传统,课堂时间更多的是让学生朗读和背诵,教学方式机械,难以提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语文教学定位偏差。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如何完成背诵任务,如何制作出高质量的语文作文模板,忽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由于教师对语文课堂的定位不准,使得中职语文教学逐渐边缘化,让学生产生了“语文是只需要背诵就能出成绩的课程”的错误观念。同时,语文课堂中普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学生的个性,将知识局限于课文中,没有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在语文课堂中显现出来。另外,教师对中职学生的要求较低,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得中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较低。

三、“以生为本”背景下提升语文实用性的路径

1.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首先,语文课堂应当突出专业性和技术性,基本的语文素养和技能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应当具备的。教师应在维持共性的基础上,依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挖掘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教师应根据学情,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其他专业课融合,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在学习“神通广大的纳米材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说出曾经见过或者了解过的纳米材料有哪些,进而向学生讲述纳米材料的来源和使用,启发学生掌握科技文的阅读方法和应用策略。

其次,教师应建立开放性课堂,在横向上拓宽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渠道,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职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在课堂中容易出现知识点难以理解的情况,如果教师采取满堂灌的形式,用一整节课的时间来讲授知识,学生一时之间难以在学习的困境中抽离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因未能及时解决疑难,而丧失学习兴趣。语文课堂不应局限于讲授、背诵和朗读,教师可以设置精彩的教学环节,建立开放性课堂,促进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设置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认为优美、有趣的语句,并通过情景模拟或者有感情朗读的方式传递文章的思想感情。

最后,融入学生的生活,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无论是语言训练、阅读理解,还是文学创作,都要融入学生生活,以生活为基本素材,进而不断的描摹、增色。因此,语文教学应紧贴生活,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选取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片段,寻找生活中语文存在的痕迹,鼓励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语文、运用语文。在课堂设计上,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例子,以生动的教学案例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研讨氛围。例如,在学习《长江三峡》时,可以将旅游作为教学和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说出旅游的目的和旅途中的精彩瞬间,进而将旅游和课文中的三峡美景相结合,在感受三峡的宏伟壮阔之时,能够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意识。

2.重视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

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主要体现在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应用主要表现在汉字书写、语文写作;隐性应用主要表现在口语表达、语文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重视语言的实践应用才能凸显语文教学的实用性。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练习硬笔书法的好习惯。当前互联网应用广泛,为提升效率、便捷工作,计算机打字已经成为主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导致学生写字的机会比较少,因而经常出现写字潦草、写错别字的情况,这不仅削弱了学生汉字应用的能力,同时阻碍了汉字的流传和推广。因此,引导学生手写、练习硬笔书法迫在眉睫,教师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督促学生养成练字的好习惯,要求学生规范写字,正确运用汉字,用汉语准确传达情感。

写作是语言知识的重要应用。教师应将实用性融入到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体会不同创作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培养写作灵感。以多读书,读好书为出发点,日积月累,将他人的写作技能转化为自己的文学功底。例如,通过举办读书沙龙,分享学生近期读的书和读书感受。鼓励学生组织阅读漂流活动,将学生读完的书在班内流传,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的免费阅读创造机会,减少阅读成本。作文能集中体现语言应用的水平。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创作平台。一方面,在作文课堂上鼓励学生分享优秀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写作信心。另一方面,联合学校共同创建语文写作系统,搭建公共写作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文,让优秀作品在学生中流传和讨论,从而学习他人的写作优点,了解自己的写作不足,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效果。

口语表达和语言素养的实践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是语文隐性教育的最终目标。首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建立朋友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宣讲会、古诗朗读会和辩论赛的形式,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活动进行训练,积极创造口语练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其次,学生应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随时摘抄优美语句,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等。另外,教师要根据实际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即以课后作业、课外实践、成语接龙、主题演讲等形式为主的公益性实践活动和以创作文案大赛、主持比赛等形式为主的奖励性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语文知识带来的价值。第二课堂是语文教学的纵向延伸,是深化语言知识、全面应用语文的最佳途径。

中职教育中的语文课堂是培养现代化实用型人才的土壤,重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能够为学生进入社会后解决一系列的实际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语文的实用性应用到教学各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延伸语文课堂,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猜你喜欢

实用性教师应语文课堂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