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驱动·深化
——以《红岩》为例谈整本书阅读的推进

2023-01-24杨淑惠

中学语文 2022年35期
关键词:红岩原著整本书

杨淑惠

教师以一定的学习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用心用情引导、有法有序推进,应能有效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促使其养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自觉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现以《红岩》为例,探讨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做法。

一、激发兴趣,乐意“读下去”,开启《红岩》阅读之旅

红色经典小说《红岩》主要描写了解放前夕被关押在重庆集中营中的革命志士与国民党军警、特务展开斗争的感人故事,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栩栩如生的革命英雄形象,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经典作品。但《红岩》创作于20 世纪50 年代,所写的故事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愿意“读下去”,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课前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在烈火中永生》,让其对故事情节有初步的了解;接着让学生聊聊印象深刻的人物和事件,有学生绘声绘色地复述起了“狱中绣红旗”“传递《挺进报》”“华子良装疯”等故事,学生对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等英雄有深刻印象。影视资源让学生对这本书产生亲近感后,再设置两个思考题:①电影名为《在烈火中永生》,而小说取名为《红岩》,你觉得哪个名字更好?为什么?②在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故事的讲述视角方面,电影和原著有何不同?

然后请已阅读过原著的学生来分享他们的发现与体会。教师伺机提出共读《红岩》整本书的任务和要求,以期通过明确的阅读任务来驱动阅读兴趣,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本书的阅读中来。

二、任务驱动,有序“读进去”,感悟“红岩精神”

要想在点燃学生热情而产生阅读整本书的期待后,让他们沉潜下来阅读、感悟、思考,而非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就更需要教师的指引和督促。《红岩》共30 章,41 万字左右。根据学生阅读速度,可制作4 周共读计划表,前两周学生自主通读整本书,后两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专题阅读和成果汇报。从自主阅读走向合作交流的主要支架就是阅读任务单。因此切实落实阅读计划,让学生真正的“读进去”,然后能根据自主阅读后的发现和体验来设计交流汇报的活动任务单,成了整本书阅读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明之以法,通读全书。通读阶段,要求学生以速读为主,每天阅读2 章,边阅读边在文本中圈点勾画出关键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等要素,然后用100 字左右概括其主要内容;同时对阅读能力较好的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完成每章节概括的基础上,模仿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回目形式,给《红岩》每一章节拟写回目。

在学生基本熟悉整本书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梳理,绘制出人物关系或情节的思维导图,训练筛选、整合与概括信息的能力。比如围绕着“江姐”,可以从“领导《挺进报》——上华蓥山——被捕——渣滓洞受酷刑——组织和领导越狱——从容就义”等情节入手梳理;围绕《挺进报》的印刷、被破坏及在狱中的传递等进行相关人物关系的梳理。这样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整合阅读的信息,再通过交流分享,《红岩》的基本内容框架就在学生心中形成了。

任务驱动,专题研读。结合学生在前2 周速读中的发现,提炼出若干专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开展再阅读活动。在合作探究中分享阅读心得和见解,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以下是经学生讨论后确定的专题任务单:

专题一:红岩英雄颂。请选择《红岩》中2—3位革命英雄人物,筛选出相关的章节,抓住精彩的描写进行圈点批注,并记录下他的活动轨迹、主要事迹和个性特征,然后为他写一篇简短述评。

专题二:声讨反派人物。请筛选相关章节,对书中反派人物精彩的描写进行圈点批注,并罗列出他们的罪行对他们进行声讨,注意用语文明。

专题三:红歌朗诵会。《红岩》整本书引入的诗歌共29 首,如《我的自白书》《囚歌》《把牢底坐穿》等,请自主选择一诗,写一段推荐语,结合你的理解选择合适的配乐,准备在班级朗诵。

专题四:《红岩》书名含义探秘。《红岩》数易其稿,几度改名。请从原著中找出相关的叙述和描写,来说说其书名的含义。

在专题任务驱动下,可以跳读原著,从书中筛选出相关章节精读,鉴赏生动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作深入探究,形成相应的读书笔记。

展示成果,助推阅读。每个阅读阶段,及时将学生的阅读收获展示出来,便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借鉴。比如将优秀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张贴在班级读书角,发到家长微信群和班级QQ 空间上,让学生以此为榜样,激发读写的热情。

尽管大多学生做的是感悟式批注,但基本上能抓住关键词和人物描写的方法,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通过这些批注,可以看到大多学生已经愿意主动亲近书中的人物,去感知他们的言行思想,并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甚至有些学生已经能披情入文,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

从圈点批注到评价人物,在逐渐深入的阅读与交流分享中,大多学生能由衷地敬佩坚贞不屈的江姐、沉着智勇的许云峰、勇敢无畏的成岗等革命英雄,憎恶唾弃那些穷凶极恶、色厉内荏的叛徒特务,“红岩精神”在他们的阅读中逐渐清晰明朗,渐渐植根于心中。

最后,开展以“烈火铸金钢,热血洒红岩”为主题的班级读书汇报会,有“红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知识竞赛”“百家讲坛之‘红岩名字探秘’”等活动,这些活动汇集学生专题研读阶段的成果。通过交流分享促进了学生之间的阅读互动,拓宽了阅读视野,维系阅读的动力和热情。

要让学生会读,“读进去”,需要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和推进:通读、速读全文,旨在促使学生熟悉整本书的关键人物情节和主要内容;根据专题有目的地跳读、精读,旨在于关注细节,体会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涵,并形成自己的阅读成果,实现真正的深度阅读。

三、拓展深化,自主“读开去”,弘扬“红岩精神”

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拓展深化,自主“读开去”,将文本主旨与自己的内心、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形成较为清晰的观点,这无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讨论:“红岩”时代离我们已经远去了,当今社会还需要“红岩精神”吗?如何将“红岩精神”落到实处?这样的讨论交流,可以将他们的思维引向关注更为广阔现实社会,让他们明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尤其应该“崇敬英雄”,弘扬“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

《红岩》是一部优秀的当代小说,与相同题材的《红旗谱》《红日》《创业史》并称“三红一创”,可以推荐学生迁移阅读,通过阅读一系列的革命题材的小说,深入感悟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自《红岩》诞生以来,其衍生品众多,如歌剧《江姐》、京剧《华子良》、电视剧《烈火红岩》等,这些作品的体裁、艺术形式多样,可以与原著对比阅读,思考其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

总之,切实推进整本书的阅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学习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和有序推进,语文教师责任重大。

猜你喜欢

红岩原著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拔牙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二)
红岩英烈张文端:潜伏在敌营中的乡长